首页 / 正文

萧颖士传

萧颖士字茂挺,梁朝鄱阳王萧恢的七世孙。祖父萧晶,贤能而有谋略,任雅相讨伐高丽时,表奏他为记室。越王李贞兴兵,萧晶拿着简策晋见,陈述了三条计策,越王不用,萧晶忖度越王必败,于是出走,客居并死于广陵。

颖士四岁能写文章,十岁补为太学生。看书过目成诵,精通百家谱系与文字之学。开元二十三年考中进士,对策考试第一。其父萧..,做莒县丞时获罪,颖士向府佐张惟一投诉,张惟一说:“萧..有好儿子,我因萧..的事受责也不遗憾。”于是平反宽宥了他。

天宝初年,颖士任秘书正字。此时,裴耀卿、席豫、张均、宋遥、韦述等都是前辈,器重萧颖士的才干,以平等之礼相待,从此萧颖士便名扬天下。奉命到赵、卫间搜求散佚之书,滞留很久不复命,被主管官员弹劾免职,留下客居濮阳。于是尹征、王恒、卢异、卢士式、贾邕、赵匡、阎士和、柳并等都以弟子的礼节待他,萧颖士顺序讲学,被称为“萧夫子”。后奉召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想见他,颖士正为父亲服丧,不去。李林甫曾到朋友家邀颖士见面,颖士前往,哭于门内等待李林甫,李林甫不得已,前往萧家吊丧后就走。怒怨颍士对自己不谦恭,调他任广陵参军事,颍士烦躁不能忍受,做《伐樱桃树赋》说:“选择无用的细枝,在支干的庇荫下以苟安,虽本无闻而有人举荐,但终究不是调味的正品。”以讽刺李林甫。君子可惜他的心地太窄。适逢母亲去世免职,流浪于吴越间。

颖士曾说:“孔子做《春秋》,为百代君王不可变易的法则,而司马迁做本纪、书、表、世家、列传,叙事模棱两可,有失一字寓褒贬的笔法体例,不足为训。”于是从汉元年起到隋恭帝义宁年止,按编年史体例,依照《春秋》按义分类方法做传百篇。记魏国高贵乡公曹髦之死时,写道“:司马昭弑帝于南阙。”记梁代陈受禅让时,写道:“陈霸先反叛。”又因自己是梁代裔孙,梁宣帝降西魏后又被立为帝,继承了梁的社稷,所以使开国之君的梁武帝又得以享受祭祀三十余年;往昔曲沃篡位为晋国国君,晋文公为五霸之一,孔子并不贬抑。于是贬抑陈与隋,以唐土德继承梁的火德为正统,这些都是自做论断,各儒学家不赞同他的观点。

太原王绪,是王僧辩的后裔,撰写了《永宁王辅梁书》,贬抑陈代不称之为帝,颖士佐助他,也著《梁萧史谱》并写《梁不禅陈论》文章来阐发王绪的主旨和体例,使其论点更加鲜明。

史官韦述推荐萧颖士代替自己,朝廷召他到史馆等候诏令,颖士乘传车到京城。此时李林甫正专权,作威作福,颍士不肯屈从,更加被忌恨,不久就免官,往来于..、杜两地之间。李林甫死,又调任河南府参军事。倭国派遣使臣来朝,提出倭国人希望聘请萧夫子为师,中书舍人张渐等进谏认为不可,于是作罢。

安禄山恃宠放肆,颖士暗地里对柳并说“:胡人得宠骄傲,不久就会作乱,洛阳也许要先陷入贼手!”就称病去游太室山。接着安禄山叛乱,颖士去见河南采访使郭纳,就防御计策进言,郭纳忽视不用,颖士叹息说:“高官们以儿戏态度抵御强寇,真难办啊!”听说封常清在洛阳布置军队,颖士去看了看,没过夜就回来了。于是将家里书籍藏于箕山、颖水间,只身到山南,节度使源洧征召他为掌书记。贼军的一支部队进攻南阳,源洧害怕了,想退守江陵,颍士进言说“:官兵守潼关,钱粮需用很急,必待江、淮转运粮饷才够用,而粮道经由汉江、沔水,那么襄阳就是当今天下的咽喉要地,一旦失守,就会丧失天下。而且您现拥有州郡数十、人口百万,练兵铲除贼寇,是保卫社稷的大功啊。叛贼正横行于崤、陕间,您为什么仓猝丢掉土地,想让天下人笑话吗?”源洧就按兵不出。适逢安禄山死,贼兵退去。源洧死后,萧颖士往金陵客居。永王李瞞召见他,萧颖士不见。

这时盛王为淮南节度大使,留居蜀地不履任,副大使李承式玩忽军备、兵势不振。萧颖士给宰相崔圆写信说“:现在军队的供应在东南,但楚、越在中原相隔千山万水,自古中原乱,则东南盗贼先起,应及时派遣盛王去镇守江淮。”不久,刘展果然反叛。贼兵围雍丘城,威胁泗上军,承式遣兵往救,行前大宴宾客,并安排歌姬舞女表演助酒。萧颖士说“:天子流离在外,这岂是臣子尽情欢乐的时候吗?派出的援军处于胜负未卜之境,却使他们流连声色,一旦有归心,谁能拼死效命呢?”李承式不听。宰相崔圆听到此事,就任命萧颖士为扬州功曹参军。

到任,住了两天就走了。后来客死于汝南旅舍,年五十二岁,弟子们共拟私谥,称为文元先生。

颖士喜欢称道别人的优点,以推荐引进后辈为己任,如李阳、李幼卿、皇甫冉、陆渭等数十人,由于萧颖士的奖掖品评,都成为知名之士。天下推崇他能识别人才称之为萧功曹。曾以兄礼待元德秀,而以殷寅、颜真卿、柳芳、陆据、李华、邵轸、赵骅为友,当时人称为“殷、颜、柳、陆、李、萧、邵、赵”,因为他们能一直保持友谊。与他交游的还有孔至、贾至、源行恭、张有略、族弟萧季遐、刘颖、韩拯、陈晋、孙益、韦建、韦收等。以上这些人惟有李华能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

曾与李华、陆据游洛阳龙门,读路旁碑文,萧颖士一看便能背诵,李华需读两遍,陆据要读三遍才能完全记住。听说此事的人认为据此可以分出三人才学的高下。有仆人侍候萧颖士十年,遭残酷鞭打,有人劝他离去,仆人回答“:不是不能走,而是爱他的才罢了。”颖士多次说班彪、皇甫谧、张华、刘琨、潘尼能崇尚古风,虽处流俗而不动摇,是曹植、陆机所不及的。又说裴子野善于著书。当世人他能看得起的,只有陈子昂、富嘉谟、卢藏用之文章词藻,董南事、孔述睿之博学而已。

萧颖士之子萧存,字伯诚,忠诚耿直有其父之风;文章写得好,与韩会、沈既济、梁肃、徐岱等为好友。浙西观察史李栖筠表奏他为常熟主簿。颜真卿在湖州时,与萧存、陆鸿渐等探讨古今韵字的本源,做书数百篇。建中初年,由殿中侍御史四次升调为比部郎中。张滂主管财税,征召他留在京城工作。裴延龄与张滂不和,萧存厌恶裴不正派,辞去官职,患手足麻痹症而死。

韩愈青年时为萧存所赏识,从袁州回来时,经过萧存的庐山故居,萧的几个儿子已先死,只有一个女儿尚在,韩愈在经济上接济过他的家。

殷寅是陈郡人。邵轸是汝南人。

猜你喜欢
  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司马迁
  杂传第三十一·欧阳修
  卷八十八·志第三十八·百官四·宋濂
  卷二百四十·列传第一百三十七·柯劭忞
  卷四百五十三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六(阙)·杨仲良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四·杨仲良
  卷五下·朱熹
  ◎咸肉先生·吴虞公
  第三四二验充名单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七日一二二○二--一九·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八·阿桂
  温韬传·欧阳修
  ●善女人传卷上·彭绍升
  卷三十五·佚名
  王松海·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榖城山馆集卷三·于慎行

    (明)于慎行 撰○五言古诗饮鲍庄泉石淙【在泗水县东】行歌涉沂泗暂偕鱼鸟欢碧草夹修逵炎风吹我冠道旁有嘉树四月秋声寒俯见石淙水突出成潺湲清虚涵云日滴沥锵瑶环主人有逸兴为我陈盂盘解衣坐鱼笱挥手截素湍莹彻青玉镜照

  • 卷九十七·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九十七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静志居诗话明以贾客而称诗者众矣若歙州之郑作程诰龙游之童佩皆贾也然郑程皆受学于李空同童执经于归太仆则不得以贾人目之故録杂流自谷淮以下而傔从之能诗者附焉】谷 

  • 卷四百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五十三 杨循吉 黄河阻风有作 风乃天之威可有不可弄如何两昼夜赫赫操柄用小舟亦何力乃欲当鼓动况在四野间号怒声亦纵蓬苫尽飜飞捞摘疲仆从客子不敢起卧

  • 纲目续麟卷一·张自勋

    【戊寅】周威烈王【午】二十三年【秦简公十二年晋烈公止十七年齐康公贷二年楚声公当五年燕闵公二十一年○魏文侯斯二十二年赵烈侯籍六年韩景侯防六年皆始为侯○统旧国五新国三凡八大国】秦简公名悼子分注不书疑漏或曰

  • 卷之一百八十·佚名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二月壬午朔钦天监豫奏日食分数上谕大学士等曰日食虽人可豫算然自古帝王皆因此而戒惧盖所以敬天变修人事也若庸主则诿诸气数矣去年水潦地震今又日食意必阴盛所致岂可谓无与于人事乎。可谕九卿如

  • ○日军驻屯的要求与“汪政府”·陶希圣

    ◎一、日本撤兵吗?“汪新政府”成立后,日本撤兵吗?这是日军占领区民众以及外国人士心里必然问到的问题。我依据日汪间关于日本兵撤驻兵的谈判,可以答覆这个问题道:一、日本军人不打算撤退他侵入中国领土的军队,其

  •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二·佚名

    五月初一日乙夘李侍尧奏言【臣】于二十三日接提【臣】刚塔扎开二十二日闻署副将玉柱守备池清打仗有伤损兵丁之事随带兵前往行至打喇赤地方二十三日夘刻侦知贼人现来打喇赤堡内抢夺铺户提督即带兵迎勦贼人出堡抗拒官兵

  • 史记集解卷七十二·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七十二穰侯列传第十二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昭王母故号为芊八子及昭王即位芈八子号为宣太后宣太后非武王母武王母号曰惠文后先武王死宣太后二弟其异父

  • 第一章 我的家世·冯玉祥

    我的家世,我生长的环境和我所处的正在急剧变化中的时代,都是我的个性、思想,以及一切行为活动的摇篮。我的原籍,安徽巢县竹柯村。对于故乡,我知道的虽然很多,但并不具体。我现在所记述的原籍的家世情况,都是小时候从我父亲口

  • 卷一百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百九歌颂四十九【举贡诸臣四】万寿诗【五言律四首】贡         生【臣】韩御李阊阖排仙仗千官祝至尊莺呼调舜乐虎拜献尧樽南极红云绕西池青鸟翻共球来万国淑气满乾坤【其一】盛

  • 四书管窥卷五·史伯璿

    元 史伯璿 撰孟子离娄上首章先王之道仁政 饶氏仁政第一是封建云云或问孟子不十分説封建何耶曰当时大并小强并弱封建虽坏其迹尚存兼之封建王者之事孟子当时只为诸侯言之所以不及此封建井田至战国时其制同于废坏谓封

  • 第十八章 8·辜鸿铭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 序·道忞

    续藏经 禅灯世谱明 道忞编修 吴侗集序昔世尊以正法眼藏嘱付迦叶。阿难副贰传化毋令断绝。迨至五家分唱而宗风徧满十方矣。然黄檗犹有不道无禅祇道无师之叹。何哉。当时临济小厮独得大机之用。惯捋虎须尽令而行。大

  • 水经·桑钦

    《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全国范围内河川水系的专著。作者说法不一:《唐六典·工部·水部员外郎》注作汉桑钦撰。《隋书·经籍志》作晋郭璞注。《旧唐书·经籍志》作郭璞撰。《新唐书·艺文志》则称此书为“桑钦水经

  • 金锁玉关·佚名

    风水堪舆类著作。

  • 程杏轩医案·程文囿

    医案著作。3集。清程文囿(杏轩)撰。分初集、续集、辑录3集。合刊于道光九年(1829年)。后遭兵燹,由其后人于光绪六年(1880年)将3集合为一书,重予校刊。此书不分门类,内、外、妇、儿各科咸备,收载病案192例。医案完整详

  • 懒真子·马永卿

    五卷,北宋马永卿撰。书中多述其师刘安世语,以记载各种杂事,考证经史典籍之文为多。共一百七十三则。如据《汉书》所载王嘉封事,谓《尚书》“无教逸欲有邦”之教当作“敖”。谓陶潜《游斜川诗》“开岁倏五十”当作五日。与

  • 定性书·程颢

    又称《答横渠先生定性书》、《答张横渠子厚先生书》,北宋程颢著。论述己性不分内外物我,主张通过定性的方法,达到廓然大公、顺应万事而不动情感的道德境界。张载提出“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的问题,为此,程颢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