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雄诞传

王雄诞是曹州济阴县人。少时强健果敢,膂力过人。杜伏威起兵后,采用其计,出战多胜,署其官职为骠骑将军。

起初,伏威渡过淮河与李子通合兵,后来子通畏忌其才,派出骑兵袭击,伏威身受重伤坠落马下,雄诞背着他逃匿于芦苇泽中,收集散亡士卒,又被隋将来整所败,其众再次溃散。伏威部将西门君仪之妻王氏勇武多力,背着伏威逃走,雄诞率领其部下壮士十余人随从护卫。追兵赶到,雄诞返身拒战,身上多处受伤,然而勇气百倍,竟使伏威逃免此难。因阚棱年长于雄诞,以故军中称阚棱为大将军,称雄诞为小将军。

后来伏威命令辅公礻石攻击李子通,派雄诞与阚棱为副手,交战于溧水,子通大败。公礻石乘胜追击,却反为子通所败,军士全都坚守壁垒而不敢出战。雄诞说“:子通因胜而骄,其军又无营垒,如急击其众,必能战胜。”公礻石不接受他的提议。雄诞便自率私属数百人衔枚夜往,顺风放火,子通大败而逃,渡过太湖而去。武德四年(621),雄诞与子通战于苏州,将其击退。子通率精兵防守独松岭,雄诞派其部将陈当率兵千人出其不意,乘高据险,多张旗帜,夜里缚扎炬火于树上,遍布山泽之间。子通恐惧,烧营而逃,退保余杭,雄诞将他追擒。

歙州贼寇汪华占据该郡称王将近十年,雄诞还军攻讨。汪华率劲甲出新安洞口拒战,雄诞伏兵于山谷之间,而率弱卒数千人与之交锋,交战不久就退守本营。汪华前来攻打,壁中士卒拼死奋战,久攻不下。天晚还军时,雄诞伏兵已占据洞口,不能返归,窘急无奈,只好自缚请降。苏州贼寇闻人遂安占据昆山县,而无所归属,伏威派遣雄诞往讨。雄诞认为昆山地险而防守完备,攻打必费时日,便单骑前往城下,陈说国家威灵,开导晓谕祸福,遂安随即出降。雄诞因前后战功授职歙州总管,封为宜春郡公。

伏威入朝时,将兵权交付雄诞。辅公礻石将要反叛朝廷,顾虑雄诞异己,便纵其反间,扬言得到伏威的指示,责备雄诞怀有二心。雄诞素来率直,信其谎言,便称病卧床休养。公礻石趁机夺其兵权,派遣西门君仪谕以反叛朝廷之计,雄诞这才后悔,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便说道“:方今天下太平,大王留在京师,应当谨守藩服,为何要干这种灭族之事呢?雄诞虽死,不敢从命!”公礻石便缢杀了他。

雄诞为人仁爱,善抚士卒,能得部下死力,每逢攻破城堡,都能约束部下,秋毫无犯。因此被害之日,江南士民无不为之流涕。高祖嘉奖其忠节,命其子世果承袭宜春郡公的封爵。太宗即位后,下诏赠予左骁卫大将军、越州都督,谥为忠。

世果在垂拱初年,任官至广州都督、安西大都护。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八 薛安都 沈文秀 崔道固·沈约
  ●崇禎長編卷之十二·汪楫
  卷十二·张廷玉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徐乾学
  读礼通考卷三十八·徐乾学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提要·李锴
  卷二之三·佚名
  二〇一 拾遗丑·周作人
  ●凤洲杂编一·王世贞
  十国春秋卷三十六·吴任臣
  孟速思传·宋濂
  第四讲·孙中山
  食货四四·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均国·唐圭璋

      均国,颍川人。   梅花引   千里月,千山雪。梅花正落寒时节。一枝昂。一枝藏。清香冷艳、天赋与孤光。孤光似被珠帘隔。风度烟遮好颜色。粉垂垂。玉累累。先春挺秀,不管百花知。   似霜结。与霜别。莫使幽人容

  • 原序·吕本中

    天下大川莫如河江其源皆来自蛮夷荒忽辽絶之域累数万里而後至中国以注於海今禹之遗书所谓岷积石者特记禹治水之迹耳非其源果止於是也故尔雅谓河出崐崘虚而传记又谓河上通天汉游至蜀穷江源则自蜀岷山以西皆岷山也地断壤

  • 二集卷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一古今体一百二十三首【戊辰一】元旦曈曨祥旭肇开晨便觉韶华应律新仙木骈罗屏镂宝瑞霙稠叠阁翔银?万户同民乐玉帛千方与物春保泰持盈心倍切钦哉自朂朂臣邻

  • 卷520 ·佚名

    赵蕃 真游觅唐舆题诗不见有怀其人八首 时论归台阁,交情异笠车。 不甘腰为折,宁使鬓成华。 莽莽湖之北,悠悠海一涯。 铜鱼偶逢使,书寄阿戎家。 赵蕃 真游觅唐舆题诗不见有怀其人八首 一纸日边

  • 李羣玉诗集巻下·李群玉

    今体五言新荷田田八九叶散防緑池初嫩碧才平水圆隂已蔽鱼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疎半在春波底芳心巻未舒初月滟滟流光浅姢姢泛露轻云间龙爪落帘上玉钩明桂树枝犹小仙人影未成欲为千里别倚幌独含情又凝颦立户前细细向姢姢破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正德十三年春正月辛丑朔上在宣府文武群臣于奉天门行遥贺礼 命妇朝慈圣康寿太皇太后慈圣皇太后皇后于宫中 壬寅升太仆寺少卿何孟春为本寺正卿四川左布政胡宗道为应天府府尹礼部郎中刘滂为南京尚宝司卿监察御史胡文静为

  • 西征日录·杨一清

    序 予在宁夏时,尝默忆,被召以来,道里月日闻见之,概笔录之,以备遗忘。事定,复将所处置兴革,撮要举凡,附录其中。而交际答问之微,亦漫及之。事体所关,庶他日有足徵者耳。既而,敕召还京。此纸藏之巾笥,未尝以出诸人。比部事稍闲,偶取

  • 殿阁词林记卷八·廖道南

    (明)廖道南 撰○史馆附修撰陟礼部尚书朱梦炎朱梦炎字仲雅江西进贤人元进士金溪县丞歳丙午以故官入朝授国子博士吴元年迁修撰梦炎博学能文凡稽古礼文志多预议未几补浙江按察司经歴洪武二年转山西行省贠外郎召入为礼部贠

  • 第二六八呈同治九年十一月十八日一一七○一--七·佚名

    铺户陈恒裕号呈称:该大枋实系己物,催淡水分府查验给领,如有虚词冒认,愿甘坐罪;批:毋庸多渎被告住做状自稿干证住歇家地保住认戳具呈人铺户陈恒裕号,住竹南一保中港街,同安属、离城二十五里经承代书原差

  • 卷六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六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元世祖至元三年许衡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衡乃上疏其一曰为天下国家有大规模规模既定循其序而行之使无过焉无不及焉则

  • 三传辨疑卷十六·程端学

      襄公  十有七年宋人伐陈  左氏曰宋庄朝伐陈获司徒卬卑宋也  获司徒春秋当书今不书传妄也  夏卫石买帅师伐曹  左氏曰取重丘  取邑必书今不书传妄也  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髙厚帅师伐我北鄙围防左氏曰

  • 提要·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书传大全      书类提要【臣】等谨案书传大全十卷明胡广等奉勅撰书以蔡沈集为主自延祐贡举条格已然然元制犹兼用古注疏故王充耘书义程式得本孔立义也明太祖亲验天象知蔡不尽可

  • 抱朴子內篇卷之四   金丹·王明

    抱朴子曰:余考覽養性之書〔一〕,鳩集久視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計矣,莫不皆以還丹金液為大要者焉〔二〕。然則此二事,蓋仙道之極也。服此而不仙,則古來無仙矣〔三〕。往者上國喪亂,〔四〕莫不奔播四出〔五〕。余周旋徐豫荊襄

  • 慈氏菩萨略修愈誐念诵法卷下·佚名

      青龙寺山林院一切经    大兴善寺沙门三藏善无畏奉 诏译  持诵本尊真言法品第四  复次此法不思议力如如意宝。如意宝虽无所言。随所愿处必不违愿。此如来法印亦复如是。虽无言无相。作一切法必得成就。此

  • 台湾舆地汇钞·佚名

    本书所收的文献,共有十六种:台湾杂记,台湾随笔,台湾始末偶纪,闽游偶记,闽中摭闻,台湾番社考,台湾府图志,台湾府方舆考证,闽杂记,全台图说,闽峤輶轩录,台湾小志,台游笔记,台湾地略,台湾省舆地考,茅港尾纪略。

  • 孙膑兵法·孙膑

    中国古代军事著作。战国中期孙膑著 (为其门弟子所记,可能有部分自著)。《汉书·艺文志 ·兵书略》著录“《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隋书· 经籍志》已不见著录。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 中发现其残简,经整理后

  • 韵石斋笔谈·姜绍书

    笔记。明末姜绍书撰。二卷。绍书字二酉,延陵曲阿(今江苏丹阳)人。崇祯间曾在朝为官。奇石收藏家。颜其室曰韵石斋,故以名书。是书共五十八条,多古董家言。仿周密《云烟过眼录》,记吉金乐石,周鼎商彝,考据精审。旁及书法名画

  • 梵网经古迹记·太贤

    凡三卷,或作二卷、四卷。新罗太贤集。又称梵网古迹记、梵网经古迹。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册。系梵网经之注释,分别为时处、机根、藏摄、翻译、宗趣、题名、本文等七门。注释书有文集十卷(睿尊)、纲义十卷(清算)、补妄钞十卷(定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