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韦皇后传

中宗的皇后、死后贬为平民的韦氏,京兆万年人。祖父韦弘表,贞观年间任曹王府典军。中宗李显做太子时,韦氏被选为妃子。中宗嗣圣年(684)初,她被立为皇后。不久与被废黜的中宗一道幽居房陵,每有使臣到来,中宗都极恐惧,要自尽。韦氏阻止说:“祸福哪有一定?横直一死罢了,不用匆忙!”待到中宗复位,韦氏仍为皇后,住中宫。

这时,上官昭容干政,当敬晖等人要杀尽武则天众亲族时,武三思恐惧,便通过上官昭容求见韦氏,得到韦氏宠爱,终于谋划杀了敬晖等人。当初,中宗被幽禁时,与韦氏约定:“一旦重见天日,对你不加制约。”到这时,她与武三思上到中宗卧榻上玩棋,中宗在旁计点筹码,不认为是冒犯自己。武三思示意群臣请求中宗加赐韦氏顺天皇后封号。于是韦氏亲自拜谒祖庙,追赠亡父韦玄贞上洛郡王封号。左拾遗贾虚己向中宗进言:“不是陛下本姓的藩王,盟约文书全会撇弃他。现今李氏王朝刚复国,就急切偏宠皇后家的人,况且武后乱国的前鉴尚在眼前,后果非常可怕。若让皇后坚决推辞,使天下人知道后妃的谦让,不也很好吗?”中宗不从。神龙三年(707),节愍太子李重俊起兵反韦失败。太仆卿宗楚客带领群臣请中宗给韦氏加号“翊圣”,中宗下诏许可。内宫谬传韦氏衣箱有五色云彩升起,中宗命人绘图在朝堂展示,因而施行全国大赦,赐给文武百官的母亲、妻子封号。太史迦叶志忠上表进献《桑条歌》十二篇,声称韦皇后应受天命参政,说:“往日高祖时,天下同唱《桃李》歌;太宗时,唱《秦王破阵》;高宗时唱《堂堂》;则天皇后时唱《武媚娘》;陛下登基,唱《英王石州》;如今皇后承受天命,应唱《桑条韦》,因为后妃的德行在专掌蚕桑、供奉祖庙之事。”于是中宗赏赐迦叶志忠府第一座、采绸七百段。太常少卿郑忄音随之给《桑条》配上曲谱。宗楚客又示意补阙赵延禧将《桑条》衍化为九十八段,中宗大喜,提升赵延禧为谏议大夫。

到这时,上官昭容用武则天的事打动韦氏。韦氏立即奏请增立对被休生母的服丧制;定平民二十三岁为壮丁,五十九岁免服徭役;不是因丈夫、儿子而爵级在五品以上的母亲、妻子,丧礼须用乐队。屡屡改制,暗蓄声望。逐渐宠立亲属,予以封官授爵。上官昭容与其母以及尚宫贺娄等人大量收受金钱。女巫赵某被封为陇西夫人,出入内宫,权势与上官昭容等同。景龙三年(709),中宗亲自郊祀,引韦氏做第二献祭。次年,正月十五夜,中宗与韦氏穿常人衣着上街,漫步观赏。宫女听其出游,全部逃走不归。国子祭酒叶静能惯弄符咒制鬼,常侍马秦客医术高明,光禄少卿杨均擅长烹调,都被引入后宫。杨均、马秦客与韦氏私通,因服丧免职,不到十天即被召用。

中宗遭毒死,舆论归罪马秦客与安乐公主。韦氏极惊恐,召亲信商议,于是以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辅政,留守东都洛阳;诏令将军赵承福、薛简带兵五百护卫谯王李重福;又与其兄韦温决策,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调派五万府兵分两营屯驻京城,然后发布讣告。太子李重茂登皇位,即殇帝。皇太后韦氏临朝摄政,韦温总领宫廷内外军队,控制皇宫及朝廷官署。韦氏族弟韦濯、韦播,皇族子弟韦捷、韦璇,韦璇的外甥高崇以及武延秀,分别统领左右屯营及羽林、飞骑、万骑诸禁军。京城臣民极度惶恐,传言即将换姓改朝。韦播、韦璇进入禁军营地,鞭打督责骁健军士想立权威,军士怨愤不听支派。旋即,临淄王李隆基带兵夜破玄武门闯进羽林军,在寝宫杀了韦璇、韦播、高崇,斧劈宫门进击太极殿,韦氏逃进飞骑营,被乱兵杀死。武延秀、安乐公主被斩。又分头捉拿韦氏、武氏众亲族及其党羽,将他们全部杀掉,将韦氏和安乐公主首级悬挂东市示众。次日,韦氏被追贬为平民,按一品礼仪行葬。

猜你喜欢
  归田录卷一·欧阳修
  卷九十六 晉紀十八·司马光
  契丹國志卷之一·叶隆礼
  朱鳳晉書·汤球
  卷第一百五十五·胡三省
  卷三十三·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九·佚名
  卷之八十二·佚名
  第六册 天聪元年五月至六月·佚名
  第六十五册 天命十年四月至八月·佚名
  慈圣光献曹皇后传·脱脱
  耽罗传·宋濂
  唐纪七十五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中景福元年(壬子、892)·司马光
  240.左光斗入狱·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535 ·佚名

    仲并 送平江守蒋宣卿奉祠归宜兴 二年环堵赖余波,相和儿童襦裤歌。 还复攀辕逢此日,敢忘推毂意如何。 十行行矣重徵霸,三径归欤暂景坡。 旦晚陪公画桥路,共看天远夕阳多。 仲并 送泉州周尚书

  • 提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元音遗响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元音遗响十卷前八卷为胡布诗又名崆峒樵音后二卷则张达刘绍诗也三人葢元之遗老而他书未有叙述及之者故其出处莫详今即诗中考之则绍为布姻

  • 卷第四十六·胡三省

    【汉纪三十八】起柔兆困敦,尽阏逢涒滩,凡九年。肃宗孝章皇帝上〔讳炟,显宗第五子,母贾贵人,以马后母养为嫡,即位。谥法:温克令仪曰章。伏侯古今注:「炟」之字曰「着」。〕建初元年〔(丙子、七六)〕①春,正月,诏兖、豫、徐三州禀赡

  • 卷十四史十·何良俊

    夫量田必须先正经界,《孟子》之论井田亦曰正经界。先须令各区粮长踏勘,报出某区某图有田几丘。盖东西两乡之田皆有界水,以界水所限为一丘,每丘编作一号,逐丘画作图本。其尖斜凸出凹进之处,照地形画出攒册。一样二本送道,然后

  • 卷二百六十·杨士奇

    永乐二十一年夏六月庚戌朔 日有食之○壬子○楚王桢言武昌三护卫仪卫司指挥千百户典伙翟璠等十八员有病故者有老疾者请以子弟袭代职事从之○癸丑○遣官祭中霤○乙卯○福建建安县知县张准卒准苏州府昆山县人举贤良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佚名

    万历十六年闰六月壬午朔给肃世子绅尧管理府事关防候册封日进缴○吏部题论官固当辨才考德犹重知止据刑科给事中杨恂奏内外仕途并称壅滞盖繇铨补太宽起用太滥以致易退之义不明希进之风日炽也自今听补候降各官宜察其气性

  • 卷之二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自序·金云铭

    一斋先生以名将而兼硕儒,且为明代之大旅行家;顾其生平及著述,殊鲜知其详者。俞曲园号称淹博,于其「随笔」中且有『言古音者至国朝而大备矣。然古音之学,溯源于吴才老;而明陈第之「毛诗古音考」,亦其先河也。焦弱侯为作序,称其

  • 第三十一册 崇德元年十月·佚名

    第三十一册 崇德元年十月十六日,圣汗率诸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往萨尔浒、界藩放鹰,长刻出内治门,驻跸放鹰凡六月。二十三日未刻进福胜门。是日,遣员往外藩蒙古诸贝勒大臣处会盟,审议民间奸盗邪乱之事,并

  • 二二八 山东巡抚杨景素奏续解书籍折·佚名

    二二八 山东巡抚杨景素奏续解书籍折乾隆四十年正月十七日山东巡抚臣杨景素跪奏,为奏闻事。窃照东省各属续送书籍,共有一百九十二种。乾隆三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经前抚臣徐绩会同原任学臣李中简,开具书目,恭折具奏。于十月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二·阿桂

    三月丙寅明亮富徳奏言【臣】查穆当噶尔贼碉连日用炮轰摧残毁已及十分之七贼畨见势危迫于二十六日亦擡一炮潜匿山洞希圗迎击隔河筑墙当将二将军炮位对凖洞口施放令炮子直入洞内烘透贼畨火药应声迸裂将贼殱毙无遗至河北

  • 张经传·张廷玉

    张经,字廷彝,侯官人。起初冒用蔡姓,很久之后才复用张姓。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职嘉兴知县。嘉靖四年(1525)召到朝廷封为吏科给事中,历官户科都给事中,多次论说弹劾他人的言行。言官指责他是张璁、桂萼同党,吏部说张经行

  • 卷四十六 哀宗守汴·李有棠

    宣宗元光二年冬十二月庚寅,帝崩于宁德殿。辛卯,皇太子守绪即位。初讳守礼,又讳甯嘉禄。宣宗第三子。母明惠王后,赐姓温都氏。承安三年八月生。宣宗立,封遂王。贞祐四年,立为太子。至是,宣宗不豫,暮夜,近臣皆出,惟前朝资明夫人郑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四 洪武十三年冬十月戊午朔,享太庙。 敕四辅官王本等曰:“自胡惟庸不法之后,特召天下贤材,而有司又多泛举,尚书范敏独能荐卿等以辅朕。朕视卿等皆年高笃厚,故九月告于太庙,议立四辅,以王本、杜

  • 進鬻子表·鬻熊

    臣行珪言臣聞結繩以往書疏蔑然文字之初教義斯起記言之史設褒貶之迹聿興書事之官置勸戒之門由啟於是國版稠疊謨訓昭彰唱讃之道以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分别布施品第十二之餘   總相别相施 皆悉能迴向。   是菩薩能以二種施能知二種迴向.一爲總相二爲别相.總相迴向者有所施皆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别相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