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圣穆柴皇后传

太祖圣穆皇后柴氏,邢州龙岗人,出身于豪绅世家。太祖卑微时,在洛阳听到皇后贤淑,便娶了她。太祖壮年时,喜欢饮酒赌博,爱行侠仗义,不拘细节,皇后规劝他不要太过份,因此太祖常得她内助之力。世宗皇帝即皇后的侄儿,小时谨慎厚道,皇后很怜爱他,所以太祖收养为自己的儿子。曾经在太祖睡觉时,皇后看见有五种颜色的小蛇进到太祖鼻孔里去了,内心很惊异,知道太祖必将显贵,更加殷勤敬奉。还未等到太祖显贵时皇后就去世了。太祖即位后,追命为皇后。有关官员定谥号叫圣穆。显德初年,太祖的灵位进宗庙后,以皇后的灵位附祭于太祖的庙室。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二 表十二·赵尔巽
  后汉孝顺皇帝纪下卷第十九·袁宏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六·徐乾学
  名山藏卷之五十二·何乔远
  卷一百八十九·杨士奇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四·佚名
  序·叶盛
  第四七二单光绪十五年五月十九日一二二四一--三·佚名
  外集卷十三·宋名臣言行录
  史记集解卷十四·裴骃
  卷二百八十四·杨士奇
  卷二百二十二·杨士奇
  卷二百三十·佚名
  卷四·曾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炙毂子诗格·王叡

    论章句所起三言起《毛诗》云 :“摽有梅。”“殷其靁。”四言起《毛诗》云:“关关雎鸠。”“呦呦鹿鸣。”五言起《毛诗》云:“谁谓雀无角。”六言起《毛诗》云:“

  • 第十二回 春闱认父·蒲松龄

    却说张得聚自从中了举,才有了个号,叫张合庵。到了京中,已是临场,疾忙打点进场。 [叠断桥]日头不高,日头不高,果饼丁锤都挎着,披毡衣又带上安军帽。一去千里遥,一去千里遥,下马前行闹吵吵,不多时就把名字叫。 先点北直,不多时就叫

  • 辽史拾遗卷二十四·厉鹗

    钱塘厉鹗 撰补国语解鹗案辽火国语解亦有不专为国语者如君基太一神叶格戯果下马堂印堂帖之类予于史文所有而注未详者列于前史文所未有今补者列于后国语之外风俗物产皆缀缉焉貔狸【案此条内移离毕应改伊勒希巴贺跋支应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一·佚名

    隆庆四年十一月乙丑朔○户部会廷臣议漕运便宜在漕司条陈者四事一曰清理敝总谓江西湖广粮运常迟率因官旗挟货所致耽延请令督粮藩佐严法禁革押至爪仪付儧运郎中参将再委府佐数员浩江催督其应天太平安庆池州宁国广德州运

  • 卷之三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千二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浑蠨传·欧阳修

    浑蠨本来是铁勒部族九姓中的浑姓。世代任皋兰都督,父亲浑释之,有文才武艺,参加朔方军,战功多,经多次提升,官至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宁朔郡王。广德年间,与吐蕃作战阵亡。浑蠨十一岁就很会骑马射箭,跟随父亲释之秋天防卫边

  • 卷四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四十三礼略嘉礼【二】【臣】等谨按郑樵通志载天子纳后妃天子册立妃嫔夫人之仪兹谨据本朝会典通礼所述皇帝大婚册立皇后暨册封妃嫔之典着於篇中其仪节之详备

  • 卷第卅四·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卅四〈起寶龜七年正月、盡八年十二月。〉」右大臣從二位兼行皇太子傅中衛大將臣藤原朝臣繼繩等奉勅撰」天宗高紹天皇七年春正月庚寅朔。宴五位已上於前殿。授正四位上藤原朝臣濱成從三位。賜五位已上祿有

  • 卷三十五·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西山读书记卷三十五宋 真德秀 撰吾道异端之辨【上】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逺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朱子曰小道如农圃医卜之类泥不通也○杨氏曰百家众技犹耳目口鼻皆有所

  • 卷三十六·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传集注卷三十六宋 朱子 撰王朝礼十三王制之壬【师田】周礼大宗伯以军礼同邦国【同谓威其不恊僣差者军礼之别有五】大师之礼用众也【用其义勇】大均之礼恤众也【

  • 揭穿认真作假的和尚道士·胡适

    在思想方面,我曾提过,我几乎把一部禅宗史从头改写。一般说来,我对印度思想的批判是很严厉的。&ldquo;佛教&rdquo;一直是被国人认为是三教之一(另外两教是&ldquo;儒教&rdquo;与&ldquo;道教&rdquo;)。可是无疑的道教已被今

  • 添品妙法莲华经卷第七·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三  尔时释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及放眉间白毫相光。遍照东方百八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过是数已有世界。名净光庄严。其国有佛。号净华宿王智如来应

  • 曹山大师语录序·佚名

    本寂禅师之于洞山。盖泻瓶而已。自一去不变异处。至住持大法之道。则大与余者别矣。唯因真唱。使人至真证也。唯真也深玄精粹。是以难卒见焉。世以为平坦无活用雄略。呜呼浮浅之人。胡知时世因真伪以致道之否泰哉。实

  • 深沙大将仪轨·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尔时观世音菩萨。在大众会座中而起。五体投地礼佛双足。而白佛言。我有一真言一印三使者真言广大成就之法。愿为利益安乐阎浮提诸善男子善女人故。惟愿世尊哀愍听许我今说之。真言

  • 医闾集·贺钦

    明代诗文别集。贺钦(字克恭)著。贺钦子贺士谘所编。先有嘉靖九年(1530)阴成文的刻本,卷内题“后学兵部主事海盐郑晓参定,后学兵部主事常郡唐顺之重校”。集前有嘉靖八年李承勋序。凡9卷。前3卷为言行录,4至7卷为存稿,

  • 海东札记·朱景英

    地理杂志。清朱景英撰。四卷。景英字幼芝,一字梅冶,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乾隆举人,官至北路理藩同知。著有《畲经堂集》。历官台湾,遍及南北路,凡所见闻,俱成杂记,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成书,记事止于乾隆三十三年,约

  • 陆锡熊诗集·陆锡熊

    陆锡熊诗集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