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元行钦传

元行钦,本业是幽州刘守光的爱将。刘守光夺取父亲职位时,命令元行钦攻打大恩山,又命令他杀掉各位兄弟。天..九年(912),周德威围攻幽州,刘守光很困窘,命令元行钦到山北招募士兵,应付契丹。这时明宗还是将军,在山北攻打元行钦,和他交战,元行钦射中了明宗的马鞍,后来因形势所迫来投降。明宗爱他勇敢,上奏收为义子,以后跟从征战,恩礼特别优厚。常常冲入敌阵活捉敌人,必定有所擒获,名闻军中。

庄宗往东平定赵州、魏州,选骁勇健壮士兵收在身边,点名要元行钦,明宗不得已而送去。当时有散指挥都头,称为散员,任命元行钦为都部署,赐姓李,名叫绍荣。庄宗好战,勇于面对强大敌人,有时临阵有紧急情况,元行钦必定横身保护庄宗。庄宗扎营在德胜时,在潘张与梁军交战,战事失利,各军乱奔。庄宗带三四名骑兵回来,在野地里被几百名梁军骑兵持矛攻击,情势非常危急,元行钦认出庄宗旗帜,赶紧骑马去救,奋起刀剑斩断二矛,杀死一人,梁军才撤除包围,他保护庄宗还宫。庄宗流着泪说:“要和你共享富贵。”从此元行钦比其他各将更受宠爱,官至检校太傅、忻州刺史。庄宗平定梁朝后,授武宁军节度使。庄宗曾在宫内设宴招待群臣,节度使丞相等都到了,元行钦的官职为保傅,只能在地毯上坐着。酒酣奏乐,庄宗叙述生平战阵之事,向左右两边看着说:“绍荣在哪里?”主管官员说:“有敕令,节度使丞相到会,绍荣是散官,殿上没有他的位置。”庄宗散会很不高兴。第二天,任元行钦为同平章事,从此不在内殿宴请百官,只设宴招待武官。

同光三年(925),元行钦死了夫人。庄宗有一个生了皇子的受宠宫女,刘皇后心里忌妒她,碰上元行钦入宫随侍,庄宗安慰他说:“绍荣丧妻后又娶妻没有?我给你结婚的财物。”皇后指着她忌妒的宫女对庄宗说:“皇帝爱怜绍荣的话,可以让她做绍荣的夫人。”庄宗难以不依从她的请求,勉强答应了。皇后立即命绍荣道谢,绍荣人还没退下,花轿就已出宫了。庄宗心中不乐,连着几天假装不舒服,然而宠妃已经嫁出去了,也无可奈何。

贝州军作乱时,赵在礼进入魏州,庄宗正在挑选将军,皇后说:“小事情不必有劳大将,催促绍荣指挥就可以了。”于是任元行钦为邺都行营招抚使,领二千骑兵进讨。来到了邺城,不能攻下,退兵到澶州。没多久,各路军队渐渐集合,又进军到邺城之南。当明宗为帅,领军队赶到邺城时,元行钦来军中进见,下拜起身之际,误呼几声万岁,明宗很是惊骇,阻拦后才止住。随后明宗在城西扎营,元行钦在城南扎营。三月八日夜里,明宗被乱军逼迫,只有元行钦的部队不动,按兵自守。明宗密令张虔钊到元行钦的营地,告诫他说:“暂且坚壁不动,等候会合诛杀乱军,不要疑误。”元行钦不听,带步兵骑兵万人丢弃盔甲而退。自知失策,暂且保住卫州,并诬告明宗说“:镇州统帅已投降贼军,终于不为国效劳。”明宗逃出邺城后,令人骑马报告,申诉此事,说:“我暂且在附近的郡城听候命令进退。”庄宗看了奏章后放心地说“:我知道绍荣错了。”因而令白从训和明宗的儿子李继王景前往军前,想让他们拜会明宗,元行钦在半路截住李继王景。明宗上奏的军机都被拘留不能送达,所以十几天内,音讯断绝。到庄宗出成皋时,知道明宗在黎阳,又令李继王景渡黄河召见明宗,元行钦立即杀掉李继王景,仍劝庄宗回师。

四月一日,庄宗去世,元行钦带着皇后、李存渥,还有七百名骑兵出师子门,准备去河中依靠李存霸,沿路部下走散,随从的只有几人。四日,到平陆县界,被百姓擒获,县令裴进折断他的脚,用囚车送到京城。明宗即位,下诏削夺元行钦在任官爵,在洛阳处死。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三·张廷玉
  卷一百九·表第十·宰辅年表一·张廷玉
  卷三百九十一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十三·焦竑
  内篇 自叙第三十六·刘知几
  ●卷十二·徐梦莘
  卷三·王世贞
  卷一百八十五·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六百十·佚名
  法无戏论·胡兰成
  曹翰传·脱脱
  卷十一·孔毓圻
  5.大禹治水·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浚·唐圭璋

      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生于哲宗绍圣四年(1097),徽宗时进士。建炎三年(1129)知枢密院事,力主抗金,为川陕宣抚处置使。绍兴四年(1134)再任枢密。次年为相,重用岳飞、韩世忠。会秦桧力主和议,贬徙永州。绍兴三十一年(1161

  • 第廿九出 诧美·李渔

    〖传言玉女前〗(小旦带副净上)儿女温柔,佳婿少年衣绣,问邻家娘儿妒否?妾身柳氏,前日老爷寄书回来,教我赘韩状元为婿。我想梅夫人与我各生一女,他的女婿是个白衣白丁,我的女婿是个状元才子;我往常不理他,今日成亲,偏要请过来同拜,活

  • 卷一·汤右曾

    钦定四库全书怀清堂集卷一吏部侍郎汤右曾撰过愚溪我读蝜蝂传居尝念高危柳侯亦知道未用讥诃为慷慨功与名失坠差豪厘【柳诗岂知千仞坠只为一豪差】文墨本小道况乃工奕棊羣小既喧豗国事几纷披风波一蹉跌远逝湘水湄扣舷动

  • 卷二十四·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二十四翰林院编修查愼行撰宾云集【戊寅四月】春来旣以近游名集是夏复偕竹垞先生作闽南之行渊明所谓饥来驱我也往返五阅月共得诗若干首唱酬者居其半厘为三集曰宾

  • 简斋集补钞·管庭芬

    简斋集补钞陈与义题唐希雅画寒江图江头云黄天酝雪,树枝惨惨冻欲折。耐寒野鸭不知归,犹向沙边弄羽衣。黄茅终日不自力,影乱弱藻相因依。惟有苍石如卧虎,不受阴晴与寒暑。舟中过客莫敢侮,闲伴长江了今古。为陈介然题持约画层

  • 卷二百七·列传第九十四·逆臣·宋濂

        ◎逆臣   铁失者,当英宗即位之初,以翰林学士承旨、宣徽院使为太医院使。未逾月,特命领中都威卫指挥使。明年,改元至治,有珍珠燕服之赐。三月,特授光禄大夫、御史大夫,仍金虎符、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依前太

  • ◎兵三·徐天麟

    ○兵占汉中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梁,王梁策马,车骑满野。(天文志,下同。)岁星所在,国不可伐,可以伐人。见欃云如牛,枪云如马,枪欃棓彗异状,其殃一也,必有破国。日方南,太白居其南,日方北,太白居其北,为赢,用兵进吉退凶。武帝建元六年八

  • 西南纪事卷二·邵廷采

    永宁王周宗郧西王常湖宁靖王术桂永宁王周宗永宁王周宗,封江西。顺治二年,南都不守,江西诸郡多北附。大清金声桓以重兵镇南昌,王倾家募兵,起于湖东。礼部侍郎王廷垣、知州揭重熙、举人艾南英、诸生杨师古,与罗川王皆就之。以

  • 第三回 火夫与司机之幸运·德龄

    在太后没有上车之前,还有一件事情是必须注意的。其实也是一种很顽固的习惯。就是每当圣驾临幸任何一座建筑物的时候,第一个走进去的,必须是伊自己;要是已经有人在里头的话,这个人就得先行退出来,必须让太后走进去之后

  • 第三十三卷 仕 绩 二 四·缪荃孙

    淮 安 府 三 清周奭 周鼎元 周云书 胡从中 张应锡 潘董帷周奭,字肇敏,号美如,山阳人。家本世袭指挥使。奭幼颖异,卓有文誉,崇祯中进士。顺治初,授南京户部主事,榷龙江关。数月,正课足,一切商税,悉为宽免。升员外

  • 一四九○ 湖广总督毕沅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一四九○ 湖广总督毕沅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十九日湖广总督兼署湖北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遵旨查缴《纲目续编》,循例汇奏,仰祈圣鉴事。窃照乾隆四十八、九年内先后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

  • 卷七十·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七十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省官上仁宗论官冗四弊    李柬之臣伏以建官设爵所以待贤才齐万务非以车服禄廪供人之欲给人之求也古者上自公卿大夫下及抱关击柝皆有定员故官无苟得人无他觊汉儒

  • 四书留书卷二·章世纯

    明 章世纯 撰中庸天命之谓性 章天命之谓性何也归道于自然也生而有之以为天与之而已自然者物之所不得言也然后知其为在已而审其为同然于是信之而不疑虽然大畧之辞也防乎性可以言道而性岂遂可以言道哉圣人加修焉以就

  • 双桥随笔卷九·周召

    凤县知县周召撰世人喜谈风水每见钜公名流以及村氓市叟所至皆然惟余不自揣窃以为非然所谓独拍无声徒来一握为笑耳已闻兰江祝子坚先生所见畧同余虽未尝登其堂读其文而神交已久往往依之以自壮焉兹见唐翼修曾遗一札于子坚

  • 原序·张大亨

    春秋五礼例宗原序昔杜元凯作释例以明春秋异同之义事类相发各为条纲使览者用力少而见功多可谓善矣然其间杂以传例与经蹐驳而又摘数端不能该尽学者病之唐陆淳乃因啖赵之余别为纂例其所条列一出于经比于杜公详显完宻后之

  • 梵网经序·佚名

    大乘律佛说梵网经二卷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夫梵网经者。盖是万法之玄宗。众经之要旨。大圣开物之真模。行者阶道之正路。是以。如来权教。虽复无量。所言要趣。莫不以此为指南之说。是以秦主。识达圜中。神凝纷

  • 卷第二(欲色天人天部下)·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二(欲色天人天部下)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帝释从野干受戒法一&middot;帝释受不报戒修罗攻之继以五缚二&middot;帝释应生驴中从胎而殒还依本身三&middot;悉鞞梨天子先身布施四&middot;日天王问日

  • 春秋通义·佚名

    一卷。撰人不详 此书体例为分条论述,按年代先后排次《春秋》大事。篇幅虽小,持论却较平允。如庄公七年“虽陨如雨”一条。《公羊》解释说:“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星陨如雨’。”又以记异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