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曾巩传

曾巩,字子固,建昌郡南丰县人。他幼小时就机智敏锐,如几百字的文章,一读过就能背诵下来。在十二岁时,试做《六论》,提笔就写出来了,而且文辞十分壮美。到二十岁时,已经名闻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后大为赞赏,对他的才能表示十分惊异。

嘉..二年他考中了进士。调任太平州司法参军,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升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做实录检讨官。接着出任越州通判,这个州里原来拿酒场的钱预支招募牙人,钱不够,就从乡民中征收,以七年为期不再征收;可是期限到了,搞招募的人谋求多得,仍然照旧征收。曾巩查明情况,立刻禁止了这种做法。这一年发生了饥荒,计算常平仓的粮食不够用来供给,而且种地的农民,不能都到城里来。于是他指示所属各县,劝告本地富人拿出自己储存的谷物来,共有十五万石,将这些谷物比照常平的价格稍微提高后卖给百姓。这样,百姓能够就便得到谷物,又不出家乡,粮食又有余。同时贷给农民种子,让随秋季缴税时偿还,使农事没有耽误。

担任齐州知州,他管理这个地方,把根治邪恶,急惩盗贼作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人家,拥有大量钱财,称霸乡里,他的儿子名高,杀害良民,污辱妇女,衣服器物超越本分,其能量又可以动用权豪,因此州县官吏都不敢去追究。曾巩捕获这个人,处以刑法。章丘人在村里纠众结伙,号称“霸王社”,进行大肆抢掠,劫车夺囚,无所忌惮。曾巩流放了三十一人,又令乡民组成保伍,联合巡查盗贼行踪,有盗贼则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这样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名字列于被追捕者之中,一天,他到官府自首了。曾巩用衣裳、饮食款待他,并配给随从人员,用车载着所购买的金银布帛,四处夸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了。曾巩之所以这样将事情到处张扬,实际上是想分化那些盗匪窃贼,使他们不能纠合在一起。自此以后,乡里十分平安,人们外出甚至可以连家门都不关闭了。

河北路发派百姓疏通黄河,从其他路也征调民力,齐州应当出民夫二万人。各县起初按户籍分派,三个男丁出一夫役,曾巩清理了隐瞒和遗漏的人数,使之达到九人取一,从而节省了好几倍的费用。他又免除了无名渡钱,建造了桥梁,利于往来行人。对原来的传舍作了迁移,将驿路改为从长清到达博州,再通至魏州,共省去六个驿站,人们都觉得十分便利了。

调任襄州、洪州知州。适逢江西这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亭传都储存药物,作好准备,解决需求。军民因生活困难自己不能调养的,便招来住在官舍,供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配医生给他们诊治,把他们医治的效果记载下来,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朝廷军队远征安南,所经过的州要预备一万人之所需。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强行索求,过重的征收,使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了大军突然聚集的问题,这样,军队过去后,街市里还不知道。接着加直龙图阁、任福州知州。

南剑将乐的盗匪廖恩在被赦免出来向官府投降以后,他的那些余下的部属溃散之后又纠合在一起,暗地里结成团伙,遍及数州之地。一个尤其凶残暴虐的盗匪根本不听招降,当地百姓非常恐惧。曾巩设计罗致了他,接着相继出来自首的有二百多人。福州佛寺很多,僧侣贪求富饶的财物,争着想做主守,就行贿请求官府作决定。曾巩教僧徒们共同推选主守,将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次序相补。然后在府廷授予他们文告,退回私下赠谢,以杜绝身边人向外求取的弊端。福州没有职田,每年用卖园圃的蔬菜来增加薪俸,常年收入达三四十万。曾巩说:“太守与民争利,合适吗?”就停止了这种做法。后来的官员也不再用这个办法获取收入。

再调为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久负才华的盛名,长期在地方调来调去,世人都认为他性情孤傲不善于同别人相处。这一时期,优秀的青年们大量涌现,曾巩对他们的态度是淡薄的。一次,经过朝廷,神宗召见了他,对他慰劳问候,十分宠爱,于是留判三班院。他上疏提出解决经费问题的意见,皇帝说:“曾巩把节用作为理财的关键,当世论理财的人,还没有谈过这样好的见解。”神宗因见《三朝国史》、《两朝国史》都是各自成书的,想将这两本书合而为一,于是加授曾巩史馆修撰之职,专门来做这件事,不用大臣监督,不久书就修撰成了。刚好遇上实行新的官制,拜曾巩为中书舍人。当时自三省百官开始,都作了新的调整选拔,任命的诏书每天多达十数道,诏书对每个人的职事权限等的阐述规定都非常简明扼要。随即掌管延安郡王上呈皇上的表奏。过去这类事情都属于翰林学士管辖,这时则特别转交他来掌管。几个月以后,他因母丧离去。又过了几个月,曾巩也去世了,终年六十五岁。

曾巩品性孝顺友爱,父亲逝世后,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而薄弱无靠的情况下,抚育了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都是他一手出力操办。他的文章上下广泛涉猎,写到后来更加精妙,本原于《六经》,参考了司马迁和韩愈的文法,当时擅长文词的人,很少有超过他的。他年青时与王安石交游,这时王安石的声誉还不大,曾巩就把他引见给欧阳修,到王安石得志,就对他有不同看法。神宗曾经问他“:王安石这个人你看怎么样?”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学和行义,不次于扬雄,因为他吝啬所以又不及扬雄。”神宗说“:王安石对富贵是看得很轻的,怎么说他吝啬呢?”曾巩说:“我所说他吝啬的,指他敢作敢为,而难于改正错误而已。”神宗听后觉得这话是对的。吕公著曾经告诉神宗,以为曾巩的为人行义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因此不必大用。他的弟弟曾布,另外有传。小弟曾肇。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赵尔巽
  东都事略卷九十一·王称
  第十一回 商垫款熊秉三受谤 拒副署唐少川失踪·蔡东藩
  卷第二百六十七·胡三省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史记集解卷八十八·裴骃
  墨子语后自序并诗十九章·查继佐
  《三国志》简介·陈寿
  陆子隆传·姚思廉
  茹法亮传·李延寿
  河南王高孝瑜传·李延寿
  福建省例目录·佚名
  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十七·彭定求

        卷167_1 【秋浦歌十七首】李白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

  • 富·唐圭璋

      字修仲,雒阳人,绍兴七年(1137)生。富弼四世孙,以荫入仕。曾官知县,贰乌程,守一军垒。淳熙十三年(1186)卒,年五十。有富修仲家集,不传。   多丽   寿刘帅   淡云收、晓来春满湘中。柳如烟、花枝如糁,万红千翠织浓。照帘

  • 吕希纯·唐圭璋

      希纯字子进,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公著子。登第,为太常博士。哲宗时,拜中书舍人。出知毫州、睦州、归州。建中靖国初,召为待制,知瀛州,改颍州。入崇宁党籍。卒年六十。   临江仙   □□□□□□□,□□□□□□。莫交闲虑

  • 列传第十七 长沙嗣王业子孝俨 业弟藻 永阳嗣王伯游 衡阳嗣王元简 桂阳嗣王象·姚思廉

    长沙嗣王业字静旷,高祖长兄懿之子也。懿字元达,少有令誉。解褐齐安南邵陵王行参军,袭爵临湘县侯。迁太子舍人、洗马、建安王友。出为晋陵太守,曾未期月,讼理人和,称为善政。入为中书侍郎。永明季,授持节、都督梁、南、北秦、

  • 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赵尔巽

      孙家鼐 张百熙 唐景崇 于式枚 沈家本   孙家鼐,字燮臣,安徽寿州人。咸丰九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历侍读,入直上书房。光绪四年,命在毓庆宫行走,与尚书翁同龢授上读。累迁内阁学士,擢工部侍郎。江西学政陈宝琛疏请以

  • ●明朝小史卷十三 隆庆纪·吕毖

    ○男变女 帝在位二年己巳五月,陕西民李良雨忽变为妇人,与同贾者苟合为夫妇,其弟良云以事上所司奏闻。 ○畅意 帝既废后,臣下各疏乞正位中宫以端治本。帝曰:后侍朕无子,多病,移居别宫以畅意耳。汝等不知内庭事,敢妄言耶? ○羊房

  • 卷三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三十六 【起丙戌汉献帝建安十一年○止庚子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凡十五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东汉之末羣雄竞起献帝虽拥虚名犹俨然在位则纪事统於所尊仍分见於下格至建安二十五年

  • 两汉笔记卷九·钱时

    宋 钱时 撰光武十七年秋九月河南尹张伊伋及诸郡守十余人皆坐度田不实下狱死后上从容谓虎贲中郎将马援曰吾甚恨前杀守相多也对曰死得其罪何多之有但死者既往不可复生也上大笑张释之谓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

  • 太祖本纪·脱脱

    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姓耶律氏,名亿,字阿保机,乳名啜里只,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弥里人。德祖皇帝长子,生母为宣简皇后萧氏。唐朝咸通十三年(872)生。起先,母亲梦见太阳坠入自己怀中,于是怀了孕。待到出生之时,屋内有

  • 卷十七·曾巩

    马仁瑀,魏郡人。年十六,委质周祖帐下,力挽弓二百斤,世宗命卫士习射苑中,仁瑀独挽强,百发百中,赐锦袍、束带。从世宗亲征刘崇,王师不利,仁瑀谓众曰:‘主辱臣死。’因跃马大呼,引弓连毙将卒数十,士气始振,崇遂败。随世宗征

  • 卷二十七·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二十七  宋 李樗黄櫄 撰楚茨刺幽王也政烦赋重田莱多荒饥馑降丧民卒流亡祭祀不飨故君子思古焉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

  • 刘氏春秋意林卷上·刘敞

    宋 刘敞 撰贵本元年春王正月隠不正而贤盟于蔑克段于鄢或不与使而不称使或与之使而不称使防戎君子之行礼有过于厚无过于薄者也归惠公仲子之赗何以为非礼有不可朝而不与朝祭伯来是也有不能朝而不与朝介葛卢是也【云云

  • 春秋集解卷四·苏辙

    宋 苏辙 撰闵公元年春王正月闵公子般之庶弟不言即位继故也亲之非父也尊之非君也继之如君父也者受国焉耳齐人救郉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庆父之贼子般也季友奔陈君幼国乱鲁人思其贤请于

  • 卷之三十五·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三十五礼朋友之礼《孟子》:舜尚见帝,帝馆甥於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为天子而友匹夫也。录曰:天地之气,起于子,交会于午;帝王之运,出乎震,相见乎离。而尧之兴也,以火德得天地之中数;舜之兴也,以土德得天地之中气。是

  • 卷五十七·佚名

    △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十四尔时善财童子作如是念。我当云何见善知识。善知识者远离世间。住无所住不著诸入。超出障碍趣无碍道。具净法身善业化身。以明净智观诸世间。大愿成满。持佛法身。如意法身。非生灭身。非来去

  • 卷十·道世

    △纳妃部第九(此别六部)▲述意部第一夫法身无形,随应而现。机缘万途,故化迹非一。或离欲而受道,或处染而现权。若不示其纳妃,凡识谤非人种。虽示五欲之境,不坏一心之志。故历王城之四门,衰老病死之八苦,乃自嗟曰:人生若此,在世何

  • 大乘伽耶山顶经讲记·太虚

      悬论  一 “大乘”与一切佛法  甲 内证离言应机巧说法  乙 当机闻说随根得益法  二 “伽耶山顶”与佛教史  甲 释尊转法轮及经略史  乙 佛寂后教法结集流传略史  三 “经”与佛教图像经籍 

  • 四书蕅益解·智旭

    作为晚明佛教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智旭,自幼受到程朱学派的熏陶与感染,后来转而成为佛教的信仰者,其一生都致力于佛教的复兴与三教的融合。他在坚持不懈地研习佛法,笃实修行的同时,极力主张儒佛会通。其著作《四书蕅益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