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俭传
张俭,宛平人,生性正直诚谨,不喜虚夸矫饰。
统和十四年(996),举进士第一,调任云州幕官。按旧例,皇上经过之处,当地长官应该有所贡献。圣宗到云中游猎,节度使奏称:“臣辖区内没有什么特产,只有幕僚张俭,为一代之宝物,希望能将他献上。”在此之前,皇上曾梦见有四人侍奉于身旁,赐给他们食物每人两口,待到听说了张俭之名“俭”字,方才恍然大悟梦兆应在张俭身上。于是召见他,他仪容举止质朴无华;问及谋身治世之事,便当面口奏三十多件事。从此特别受皇上青睐,历任清高显贵之职,号称明智干练。
开泰年间,累迁同知枢密院事。太平五年(1025),出京任武定军节度使,移镇于大同。六年(1026),入京任南院枢密使。皇上正宠爱倚重于他,参知政事吴叔达与张俭不合,皇上发怒,出贬叔达为康州刺史,拜张俭为左丞相,封韩王。皇上病重,张俭接受遗诏辅立太子,这便是兴宗,赐张俭为贞亮弘靖保义守节耆德功臣,拜为太师、中书令,又加尚父,改封为陈王。
重熙五年(1036),兴宗皇上亲临礼部贡院以及亲自考试进士,都是张俭打点。进见时不直呼其名,并且赐诗加以褒奖称美。张俭只穿粗丝织成的绢帛,每餐只食一菜,按月发的俸禄有节余的,便拿来接济亲朋旧友。一次正当冬天,在皇上歇息之便殿奏报事务,皇上见他袍子破旧,暗里派近侍用火夹穿个洞做上记号,每次见到他都没有换下来。皇上问其缘故,张俭回答说:“我穿这件袍子已经三十年了。”当时崇尚奢侈华丽,所以用这种做法微言讽喻皇上。皇上怜悯他清贫,让他任意取用内府物品,张俭奉诏后只拿了三匹布出来,因此更加受到嘉许重用。张俭有五个弟弟,皇上想一并赐给他们进士及第出身,张俭坚决推辞。有司捉住了八个盗贼,已经斩首之后,才又捉拿到正犯。被斩首者的家人申诉冤曲,张俭接连三次请求审理。皇上大怒说“:你难道想要朕偿命不成?”张俭说“:八家老小冤苦无告,如果能稍稍加以存问抚恤,使他们能够收尸下葬,就足以安抚活着和死去的人了。”皇上于是听从了他的建议。张俭任丞相二十多年,对皇上大有辅弼补益之功。
辞官归家,适逢宋人来信文辞不按礼节,皇上准备亲征。到张俭家中,尚食官吏先前往准备膳食,张俭推辞;进献葵羹汤饭,皇上吃得很美。然后便问他以对策,张俭极言陈说战事利害,并且说:“只需派一名使者责问就行了,何必劳驾皇上远征?”皇上听了很高兴,就作罢了。又亲临其家中赐宴,用过的器物珍玩都送给他。二十二年(1053)逝世,终年九十一岁,敕令葬于宛平县。
猜你喜欢 唐本纪第五·欧阳修 卷二百八十四·列传第四十三·脱脱 卷八·常璩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二百六十三 江宁织造曹(兆页)进物登记·佚名 卷八十七下上·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纪昀 郑羲传·魏收 陆瞫传·李延寿 肃宗本纪·刘昫 卷一百八十八·杨士奇 卷之二十七 宣宗皇帝御製詩(明)朱瞻基 撰·邓士龙 卷一百十九·宋敏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