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璧传
冯璧,字叔献,真定县人,他从小异常聪明,二十岁便补太学生。承安二年(1197)考中经义进士,考制策时又评为优等,调任莒州军事判官,宰相奏留朝廷任校秘书。不久,调任辽滨主簿。当时县中有向百姓购买的十多万斛军粮而没有付款,分散贮藏于百姓家中,由富人掌管,如有粮食腐败变质,便由百姓承担责任而赔偿,老百姓为此十分苦恼。冯璧将此事上告漕司,立即停止了这种做法,百姓们十分高兴。
泰和四年(1204),冯璧调..州任录事。第二年,攻打蜀地,行部调他任军前检察,帅府将写文书的事交给他。章宗想招降吴曦,下诏先用文书晓谕他们,然后才用兵。蜀人坚守散关,打不下来,金兵杀了许多人。冯璧说“:他们的军队拒守而祸害了百姓,这不是与诏书的旨意相违背吗?”主帅被他的话感动了,让冯璧招降两当退下的败兵。冯璧当天便率领凤州已投降的官吏淡刚、李果同行。在路上,遇到军士夺得的子女、金帛、牛马,都截下来交给淡刚,让他们回家去,对军士则以违反规定遣散他们。等到了两当,三万多军民都敲锣打鼓前来迎接他们。冯璧传达了朝廷的旨意,并安慰他们,然后让他们回去。他回到军中,主帅赞扬他的能力,上奏给他升官一级。五年,冯璧从东阿丞召补尚书省令史,因宗室承晖的推荐授为应奉翰林文字,并兼任韩王府记事参军。不久他又转为太学博士。至宁初年(1213),忽沙虎弑君谋逆,他便去官离职。
宣宗南迁时,冯璧正在东方避兵乱,他由单父渡过黄河到达汴梁,宰相上奏恢复了冯璧以前的官职。贞..三年(1215),冯璧升迁为翰林修撰。当时山东、河朔军中有六十多万口,依靠县里供给,有许多不法之徒假造名字在军中冒领军饷。皇帝下诏让冯璧代任监察御史,淘汰并赶走那些人。总领撒合问冒领了四百多口,冯璧上奏弹劾他,皇帝下诏杖杀了撒合问。因此冯璧所到之处,一些人争着自首,军人的数字减少了一半。冯璧的官职又升一级。起初,监察御史本温被命令到孟州淘汰宗室从坦的军队,军士策谋叛变,本温很害怕,不知怎么办。当时有旨,让北军沈思忠等四将守卫卫州,其他的军队果然叛逃入太行山。于是枢密院上奏由冯璧代替本温来处理这件事。冯璧驰往卫州,召集四将,将皇上的旨意告诉他们,沈思忠等以起初的叛逃者来要挟,让他向朝廷回奏,冯璧以大道理来责问他们,将士们感到惭愧而信服,很快就淘汰了三千人。
这年六月,冯璧改任大理丞,与台官出行关中,他弹劾了贪赃枉法尤其严重的商州防御使宗室重福等十几个人,从此权贵们对他侧目而视。
兴定四年(1220),因宋人在淮河上阻止使者南下,朝廷派兵南伐,诏令京东总帅纥石烈牙吾塔攻打盱眙,牙吾塔不听从命令,率领精锐骑兵从滁州攻打宣化,放纵士兵大肆抢掠。所以军队所到之地田野萧条,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宋人躲着不出来作战,因此牙吾塔无功而回。行省上奏说:牙吾塔故意违反制度。皇上下诏让冯璧佩带令符审问他。冯璧驰往牙吾塔的军队,夺了他的金符,让其他将帅代管军队,将牙吾塔逮捕入狱。士兵们都喧哗起来,说:“我们元帅无罪。”冯璧怒责牙吾塔说“:元帅想用军队来对抗朝廷任命的使者吗?你是受处分的人,恐怕不应该这样吧?皇上使者回奏的案子还能了结吗?”牙吾塔伏在地请死,冯璧说:“兵法,进退自作主张,失去作战机会而导致失败者斩。”他立即拟好奏章上报,当时人都认为他很有胆量。
十月,冯璧改任礼部员外郎,代理右司谏、治书侍御史。皇上下诏问当前所应当先办的事情,冯璧上书讲了六件事,大致是:减少官府中的多余人员;在士卒中选拔精兵锐卒;对有疑问的案子要慢慢处理,慎于用刑;用公正廉洁的人并以此检查官吏;在屯戍的地方革除剥削士兵的弊病;制定严禁权贵们托人说情的法令。又上了四项自治的条款,就是区别贤人和奸佞,赏与罚必须说到做到,亲自倾听和观察以了解下情,自我贬损来谨守上天的警戒。
皇帝下诏,因东方发生饥荒,偷盗众多,派御史中丞完颜伯嘉任宣慰使,监察御史道远从行。道远告发永城县令主簿贪赃枉法,完颜伯嘉和县令有过矛盾,将永城令交给有关部门,而放了主簿不予问罪。在私下交谈时,伯嘉答应让参佐克忠等人担任省台职务,冯璧将这些情况弹劾问罪,完颜伯嘉得罪而去职。
起初,有间谍报告了归德的行枢密院说,河朔的叛军有人在暗中谋划南渡,行院事胡土门、都水监使毛花辇把这个人撤换了但不做准备。一天,红衲军用几百只木筏连接在一起南渡,破坏了下邑以后才离去。冯璧受命审问此事。冯璧认为二将托病,营私舞弊,听到盗寇的消息却放松防备,而且敌人来时不迎战,退去不追杀,依法当斩。有人为他们说话“:二将都是宠臣,而且都水使者家有巨万家财,如果向宫中近臣求援,必定从轻处理,你这样只是和权贵结怨,有什么好处呢?”冯璧叹息着说:“睢阳的行宫,是东藩带着重兵宿卫,而门前的贼寇却都无法防御,比这个更加严重的情况发生时,还有什么指望呢?”他立即将详情报告朝廷。
四年,冯璧升迁为刑部郎中。关中大旱,皇帝下诏命冯璧与吏部侍郎畏忻审理冤狱。当时河中统帅阿虎带和他的僚属十多人都以弃城罪判处死刑,关在同州狱中等待上报。同州官僚都看上面的旨意办事,问冯璧怎样处置阿虎带等人。冯璧说:“河中是当今重地,朝议时打算把它作为皇上出行时停留的地方,如失去此城,河南、陕西就有亡唇之忧,因为他是皇室宗亲又有功劳,地位高贵,所以派他镇守,太平时搜刮百姓膏血挖河筑城,一旦有了军情便急忙烧光逃去,这样的人不杀,法律便失去作用了。”终于以没有冤情向朝廷报告。
冬十月,冯璧出任归德治中,不久,改任同知保静军节度使,又改任同知集庆军节度使,上任后就上书请求退休,皇帝加封他一级官,然后辞职。正大九年(1232),元军攻破河南,冯璧北归,又过了几年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猜你喜欢 志第十九 符瑞下·沈约 卷一百三·列传第四十一·脱脱 靖康朝野佥言 全文·佚名 纲目续麟附録·张自勋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七·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五·徐紘 谷山笔麈卷之十八 夷考·于慎行 卷二十九·佚名 卷三十五·张守节 金忠传·张廷玉 甘茂亡秦且之齐·佚名 卷七十三·雍正 卷一百九十八·雍正 第三十三章 宋和辽夏的关系·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