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程礵传

程肕,字公弼,燕郡析津人。祖父程冀,任辽的广德军节度使。程冀有六个儿子,父子都从科第出身任职,士族们称他家为“程一举”。程冀的第二个儿子程四穆,是辽国的崇义军节度使。

程肕是四穆的小儿子。他从小就像成年人一样。二十岁时,好学,中进士甲科,累迁至殿中丞。天辅七年(1123),太祖入燕,被任命为尚书都官员外郎、锦州安昌县令,累加至起居郎,任史馆修撰,因为随军有功劳,加封少府少监。

金熙宗时,程肕历任翰林待制,兼右谏议大夫。他上疏朝廷奏事,其大略说:“殿前点检司,自古承担殿堂环卫之责,用以使宫禁肃然,天子尊严,防备不测之事。臣下有幸得以接近皇上,跟从天子观阅田猎之礼。我近见陛下打猎时,所有羽卫之士和侍从之臣不分贵贱都能够手执弓矢驰马追逐,而圣驾驰骋于崎岖不平的沙砾之地,加之林木丛中,容易迷失。当天从卯时直至申时,百官才走出沙漠,唯独不知皇上车驾在什么地方。等候了许久,才有骑士来报,说皇帝已带几骑人马到了行宫。我私下认为,古代的天子出入警跸,清道以后才出行。至于楚田猎于云梦,汉校猎于长杨,都大举陈列兵士护卫,以防备非常之事发生。陛下身膺祖宗的重托,怎么能够和数骑人马独自进出于林间沙漠之中,前无斥候,后无羽林侍卫,实在不能体现出宫禁中那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来。微臣愿陛下深思熟虑。以后如再举行校猎,应当事先告诫有关人员,画好围猎场的地图,详细研究是否可行,然后下令清道再出行。选择交通要道旁的比较平坦的地方,作为皇帝休息的处所,挑选忠义的心腹卫士,由亲信心腹近臣加以统率,在周围加以警卫,等候麋鹿到来之后,再骑上马追射。还需事先派遣人员,搜索丛中林木,并清楚地设立标志,作为进出行走的道路。不然,只怕会留下让宗庙社稷忧虑之事。”

他又说“:臣下读《唐史》时,见追尊高祖以下的皇帝谥号,有的多至十八个字。前宋朝大中祥符年间谥号也多达十六个字,已灭亡的辽国也依照此例,近来陛下也接受了‘崇天体道钦明文武圣德’十个字。臣私下认为,人臣以归美报上为忠,天子以追崇祖宗为孝。太祖武元皇帝接受天命开启帝基,八年之间,包有天下,功德茂盛,史无前例,却只谥为‘武元’二字,理实未妥,怎么能昭示于未来?臣愿陛下诏令有关方面定议谥号,也许能够上慰祖宗在天之灵,使之光芒万丈,传至无穷。”

又说“:自古以来天子都有巡狩四方的惯例,无不因事而行。或者视察民间风俗,或者审理各种冤狱,或访问民众疾苦,以布施恩德,这都是巡狩的含义。国家初兴,唯恐郡国新附民众,弃本逐末,仍依照旧时陋习,奢侈奸诈作伪,或者有审理不清的冤狱,官吏滥施刑罚,或者劳役无穷无尽,使四民各失其业。如今圣驾省察四方,将依照古代惯例行事,臣下愿天心洞照一切,委派大小官员,端正民风民俗,或者设立匣箱,以听人投诉申冤,或派遣使者巡视郡国,访问民情听理上告,这都是古代巡狩应办之事。以前汉昭帝慰问民众疾苦,光武帝访求民众灾难,这样就民和气顺,天下太平可坐而待之了。”

又说:“臣听说,高明的医生不是观察人长的胖瘦,而是诊察他的脉络是否有病而已。善于观察天下形势的人不是光看天下是否安宁,而是看法令制度是否理顺而已。天下也就如同一个人,安危也就像人的胖瘦,法令制度就如同人的血脉,血脉没有毛病即使长得瘦也不要紧,血脉有病即使长得肥胖也是危险的。所以,人的四肢虽然齐全无病,也不足以此而有恃无恐,关键在于血脉。天下虽然安宁,也不足以夸耀,关键还在于法制如何。尚书省,是天子的喉舌之官,制定法制的机构。臣下愿皇上诏令尚书省官员,严令和督责百官,各尽其职,以立国家法度。如果吏部天官以举荐贤能,黜退不肖之徒为己任,就能使升降有章可循,选任合适官员,则法度立而民受其利,前代的兴亡,没有不是因此造成的。”

又说“:舜帝没有告知父母而娶了娥皇女英二妃。帝喾娶了四个王妃,以配合天上的四星。周文王有一位王后、三位夫人,嫔妃若干人。所以选求淑女以充实后宫,是帝王的制度。但是女子无论美丑,入宫以后容易产生嫉妒之心,陛下如果想要多子女,不能不知道这种情形并事先加以告诫。”

又说“:臣下见本朝富有四海之地,礼乐制度,无不粲然一新。但宫禁中的制度,尚未严密。普通吏人兵士之流,都能任意出入其中,没有人加以检查,以至于好坏混杂而无区别。虽然制定一些禁令,但久未执行,实在不符合严格禁卫、申明法令的本意,这种情况,陛下不能不知道,一定要严加执行。”

他奏疏送上以后,皇帝十分赞赏并加以采纳,于是命令有关部门商议增上太祖谥号的事情。皇统八年(1148)十二月,程肕由翰林侍讲学士改任横海军节度使,又转为彰德军节度使。死于任上,当年六十二岁。程肕为人刚直耿介,不阿谀奉承权贵以希图进取,有古代君子的风度。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 应詹 甘卓 邓骞 卞壸(从父兄敦 刘超 钟雅)·房玄龄
  卷一百三十五·志第八十八·乐十等·脱脱
  卷一百十三·表第六下·宰相年表二·宋濂
  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诸王三·张廷玉
  卷七·李斗
  ◎帮助敌人毒化中国的盛老三·佚名
  卷二百六十八·杨士奇
  卷之一千一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七百二十一·佚名
  卷之三十五·佚名
  表卷第一 高丽史八十六·郑麟趾
  卷之一百五  海槎餘錄(明)顧■〈山介〉 撰·邓士龙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八·佚名
  目录·郑兴裔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潘处士纯(子素集)·顾嗣立

    纯字子素,庐州合肥人。风度高远,壮游京师,名公卿争延致之。每宴集,谈笑倾座,辄云潘君不在,令人无欢。尝着《辊卦》以讽切当世,其「初六」辞曰:出门便辊,又何咎也。其「上六」曰:以辊受爵,亦不足敬也。或以达于文宗,目为滑稽士。欲

  • ○序·华广生

    古人云:百年三万六千日,何况人生不百年。佳哉,醒世之言!余平生谫陋,一事无成。年来运逾迍邅,寄身异旅。日夕多愁,终岁凡在床呻吟者三。少愈勉力闲步至春田处,於案头翻得词曲数本,其间四时风景,闺怨情痴,读之历历如在目前,不觉腹中

  • 御选明诗卷五十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五十三五言律诗四周述赐观灯诗今夕逢元夕欢声遍九垓星临银汉动月傍碧空来紫禁千花绕金门五夜开圣情同宴赏玉漏不须催寄杨显道先生我忆杨夫子风流似昔人素琴长对月白发不忧贫彭泽陶元亮稽山贺季

  • 55.王建:宫词八首·施蜇存

    除了乐府诗之外,王建还有一百首宫词,也是诗史中应当注意的作品。他的乐府诗,还是继承前人传统的作品,宫词则是他的创造。从齐梁以来,已有许多诗人以宫女的生活和情感为题材,例如乐府诗《长门怨》,都是写失宠的妃子。王昌龄有

  • 卷十六·黎民表

    钦定四库全书瑶石山人稿卷十六明 黎民表 撰七言絶句杨溪洞四时歌十年踪迹愧名山一入松扉竟未还偶记桃华归去後遂传春色到人间长松落落?丹霄策杖看花过野桥更有薰风生涧底入云清切间萧韶我梦霓衣历紫宫瑶华如雨散西

  • 卷九十七·国朝·蒋一葵

    【文璧】 〔字徵明,以字行,温州刺史林次子也。原籍衡山人,故父子皆写衡山。父自号交木。徵明生少后于祝允明,而与徐祯卿、唐寅齐名友善。已又与蔡羽、王宠同倾一时,诸人皆先卒,惟徵明在,名益起。〕 文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六·佚名

    正德四年春正月甲午朔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免群臣晏赐以节钱钞○命锦衣卫署都指挥佥事刘宝掌山西行都司事○丙申

  • 卷之一千一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尚史卷七十三·李锴

    列传五十一秦诸臣传公孙枝公孙枝字子桑秦大夫也事穆公穆公九年【僖九年】齐防我师纳晋恵公夷吾公谓枝曰夷吾其定乎对曰臣闻之唯则定国诗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文王之谓也又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无好无恶不忌不克之谓也今

  • 志卷第十三 高丽史五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一。○夫人函天地阴阳之气有喜怒哀乐之情。 于是圣人制礼以立人纪节其骄* {淫}防其暴乱所以使民迁善远罪而成美俗也。 高丽太祖立国经始

  • 褚该传·令狐德棻

    褚该字孝通,河南阳翟人。晋朝末年,迁居长江以东。祖父褚长乐,任齐国竟陵王的录事参军。父亲褚义昌,任梁国鄱阳王的中记室。褚该自幼谨慎宽厚,在乡里享有美名。特别精于医术,在当时很有名气。在梁国当官,曾任武陵王府参军。随

  • 论幼学·梁启超

    西人每岁创新法,制新器者,以十万计。著新书,得新理者,以万计,而中国无一焉。西人每百人中识字者自八十人至九十七八人,而中国不逮三十人。顶同圆也,趾同方也,官同五也,支同四也,而悬绝若此。呜呼!殆天之降才尔殊哉?顾吾尝闻西人之

  • 邝煦堃·周诒春

    邝煦堃 字伯和。年二十五岁。生于广东广州。未婚。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普林斯顿大学。习经济学。民国三年。得文学士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习经济学及新闻业。民国五年。得文学士学学位

  • 卷第十·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十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二门第五子摄颂之余缘在室罗伐城。有一苾刍名曰欢喜。住居兰若寂静之处。常乐坐禅。由习定故时人称为住定欢喜。将欲入定。魔女来请共行欲事。欢喜不受。后于异

  • 毘陵集·独孤及

    20卷。收诗歌和散文。独孤及提倡古文,主张复古。其文情意真挚,古奇雄健,是唐古文运动先驱之一。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

  • 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佚名

    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撰人不详。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

  • 补续高僧传·佚名

    佛教史书。明河明撰。二十六卷。书首有范景文等序四篇,书末有毛晋跋等三篇。此书由河明弟子道开整理,毛晋佐助刊行。体例依《宋高僧传》,按僧人“德业”分为十科(其中“读诵”改为“赞诵”),即:(1)译经篇(卷一),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