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完颜永功传

越王完颜永功,本名完颜宋葛,又名完颜广孙,贞元二年(1154)生。他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勇敢健壮超人,广泛涉猎历史书籍,爱好书法名画。大定四年(1164),他被封为郑王。大定七年(1167),他进封为隋王。大定十一年(1171),他进封为曹王。大定十五年(1175),他被授予刑部尚书。皇帝金世宗说:“你的舅舅侍郎张汝霖的品行可以,可学习他的为政。”大定十七年(1177),完颜永功被授予活活土世袭猛安。大定十八年(1178),改任大兴尹。

金世宗皇帝前往金莲川,刚出中都时,亲军中的两个苍头纵马吃百姓田里的农作物。皇帝诏令完颜永功说“:苍头每个人杖打一百。弹压百户两人没有发现此事,勒令他停止前进。”皇帝暂时驻在望京淀,完颜永功上奏说:“亲近的军人只一个苍头、两个弹压殷勤服侍,且已很长时间。我冒昧违反了诏令,宽大判决苍头,让弹压等待判罪,可让他按价赔偿百姓的损失,请陛下怜悯考察。”皇帝听从了完颜永功的意见。

一老妇人与其儿媳妇在道旁休息,儿媳妇同自己的相好跑了,有人告诉老妇人说“:刚才看见一个年轻妇人从水边小路走了。”老妇人告诉伍长追踪她。有一个男子私自杀了牛,手拿着沾满血的刀,他看见伍长,怀疑是来逮捕自己的,就跑了逃避伍长。老妇人与伍长怀疑此男子是杀他儿媳妇的人,逮捕并把他送到县里,那男子不堪忍受毒刑,就屈认了杀人。问他尸体放在哪里?男子欺诈说“:弄到水中去了。”在水中打捞,果然获得一具尸体,已经腐烂了一半。县吏以为这就是那男子杀的那个妇人,就把他投进监狱。完颜永功怀疑说“:妇人没死几天,尸体就腐烂一半?”不久,老妇人在她儿媳妇的相好那里找到了她儿媳妇。完颜永功说“:这男子偶然被误认为杀人进了监狱,他被打得足够抵消他杀牛的罪状。”于是把那男子放了。武清黄氏、望云王氏蛮横放肆,完颜永功公布了他们的罪状,于是京城周围的地区都安定了。

大定二十三年(1183),完颜永功为判东京留守。这一月,又改任河间尹。一个月后,又改任北京留守。没多久,皇帝对宰臣说“:我听说永功到北京从政有不良行为,他虽然是我的儿子,万一事情败露,可以将他绳之以法。我已经告诫永功,你们可以告诉他的年长官吏,使他们帮助改正他的行为。”完颜永功到北京总共七个月,又改任东京留守。金世宗皇帝前往上京,路过东京,完颜永功跟从。第二年,皇帝回到天平山好水川,皇太子死去。皇帝诏令完颜永功保护丧事,不久他被授予御史大夫。章宗被封为原王,加封开府仪同三司。赵王完颜永中和完颜永功兄弟都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第二年,完颜永功任判大宗正事。

应州一僧人与完颜永功有故交,他将向彰国军节度使移剌胡剌求情,求完颜永功写一封信给移剌胡剌。移剌胡剌得到信后,把这件事上奏给金世宗皇帝。皇帝对宰臣说“:永功用书信嘱托移剌胡剌,这虽是很小的事,但不可不惩处。凡是人的小过失不加以治理,于是就会发展为大错误。有犯错的我们一定要惩罚,希望他能够改正,这也是教育他。”宰臣都说“:陛下执法无私,大臣们怎敢不敬畏。”于是解除了完颜永功的职务。不久,又恢复了他的判大宗正事职务。

章宗即皇帝位,完颜永功任判平阳府事,进封为冀王。完颜永功做官时,跟随引医人沈思存违反了一些禁令,应当解除官职。金章宗皇帝说“:朕知道这件事,就当干净利落地判监奴和治府掾长史管辖府事的罪,并仍然发布命令。”家奴王唐犯了罪跑到完颜永功那里,完颜永功庇护他。平阳治中高德裔失去警惕,杖打四十大板。于是完颜永功改任判济南府。皇帝下诏完颜永功说“:你所犯的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法律不得不如此。今天释放你,以后不要再这样。济南是先帝治理过的地方,风水很好,你可以慢慢领会我的意思。”完颜永功改授为山东西路把鲁古世袭猛安。明昌二年(1191),他任判广宁府事,进封为鲁王。第二年(1192),任判彰德府事。承安元年(1196),进封郢王。第二年(1197),任判太原府事。泰和七年(1207),改任西京留守。泰和八年(1208),又任判平阳府事。大安元年(1209),进封为谯王,判中山府事。第二年(1210),进封为越王。

金宣宗即皇帝位,免去完颜永功常常朝拜。第二年,他又迁居汴京。很久以后,皇帝诏令完颜永功每月初一朝拜。兴定四年(1220),皇帝诏令完颜永功不朝拜。兴定五年(1221),完颜永功生病,皇帝赏给他御药。病重后,皇帝赏赐御医诊断,一天五次派人前去问候。这一年,完颜永功死去。皇帝哭得很悲痛,赐谥号忠简。

完颜永功的儿子叫完颜福孙、完颜寿孙、完颜粘没曷。大定二十六年(1186),皇帝下诏赏赐完颜福孙名为完颜璐,完颜寿孙名为完颜王寿,完颜粘没曷名为完颜琳。这一年,完颜璐加封为奉国上将军。章宗即皇帝位,他加封为银青荣禄大夫,封为萧国公。早年完颜璐为兴陵崇妃的养子,常住在京城,奉旨早上向皇帝请安。泰和五年(1205),完颜璐死去,章宗皇帝停朝一日,百官进朝安慰。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一·志第八·柯劭忞
  ●序·皇甫谧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三·焦竑
  第四十九回 擢桓温移督荆梁 降李势荡平巴蜀·蔡东藩
  先德类·佚名
  第三九九清册同治十一年五月初四日一二二一三--四·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九·佚名
  列传卷第四十二 高丽史一百二十九·郑麟趾
  王晏传·萧子显
  丘灵鞠传·李延寿
  卷二十二·佚名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二·雍正
  附录四 撰写《李宗仁回忆录》的沧桑(唐德刚)·李宗仁
  卷三十八·佚名
  綰等畏耎還走案·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八出 惊飓·李渔

    〖南吕引子·临江仙〗(小生冠带,引众上)鸡肋微官邻幻蜃,愈教心悟浮云。乡音迢递不相闻。亲朋劳梦寐,骨肉费咨询。下官登莱观察使杨雨公是也。发迹浙中,分符海表,操北门之锁钥,固中国之藩篱。且喜海晏河清,人民乐业,正是文

  • 卷十八·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十八 唐 释贯休 撰 五言律诗 夀春进祝圣七首 千载降祥 九天宫上圣降世共昭回万彚须亭毓羣仙送下来承乾当否极庶事尽康哉秖有羲轩比其余不可陪 文有武备 武宿与文星常如掌上擎孙吴机不动周邵

  • 参寥集补钞·吴之振

    道潜余初入智果院苏翰林率宾客相送者十六人各赋诗一章用圆觉经云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为韵得以字秦山屹天下,四海同仰止。我公命世英,突兀等于是。胸中廓汉秋,皎绝微云滓。当年事危言,轩冕如脱屣。正贵知我希

  • 卷四百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十八防类四言古飞防賛         【晋】郭 璞或以尾翔或以髯凌飞鸣鼓翰儵然皆腾用无常所惟神斯慿鼮鼠賛          郭 璞有防豹采厥号为鼮汉朝莫知中郎能名赏

  • 卷十七·许及之

    钦定四库全书 涉斋集卷十七      宋 许纶 撰七言絶句 车行诗 稳如江海迎潮上险似虚空逐电行纵使中原平似掌我车只作不平鸣 陈留道中 雍丘纡路到陈留积雨弥漫涨畎畴道左流民形似鬼能无百里为分忧 灵璧道傍石

  • 卷二十·黄以周

      徽宗   △崇宁元年(壬午,一一○二)   1、七月(案:《十朝纲要》:是月甲申朔。) 乙酉,臣僚上言:“准尚书省劄子,三省同奉圣旨,昨行遣裁削责降元祐人数内轻重失当或漏落之人,令御史谏职弹劾以闻;馀依诏旨施行。除先次弹劾外,缘

  • 后汉孝灵皇帝纪上卷第二十三·袁宏

      建宁元年(戊申、一六八)  春正月己亥,上征至,大将军窦武持节迎于夏门亭。   庚子,即皇帝位。   以太尉陈蕃为太傅,〔与〕(以)将军窦武〔及〕(为)司徒胡广录尚书事〔一〕。诏曰:“太傅陈蕃辅弼先帝,出纳为允,謇谔之

  • 第一百五十五回 识巧计刘湘告大捷 设阴谋孙督出奇兵·蔡东藩

      却说吴毓麟回到洛阳,把南京的情形,向吴佩孚说了一遍。吴佩孚大加奖励。吴毓麟见左右无人,悄悄的问道:“听说民国八年运到中国的那批军火,已经给人以四百八十万的代价买去,大帅可曾知道?”又突然发生惊人之事。吴佩孚佯

  • 列传卷第三十八 高丽史一百二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奸臣一。○世未尝无奸臣也惟人主明以照之而驭之得其道故不得骋其术苟人主一陷其术则鲜不至于危亡。 高丽自仁宗以后奸臣相继而出窃弄权柄 

  • 钦定金史语解卷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金史语解卷八【按金以满洲语为本语解内但释解义概不复注满洲语其中地名姓氏人名无解义者俱以今地名八旗姓氏通谱改字面订之】人名阿库纳 【周匝也卷一作阿古乃】博和哩 【豌豆也卷一作保活里】呼实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五·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五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徐广曰鄚当为鄚鄚县名今属河间】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竒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岀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

  • ·上彭咏莪学使书·丁曰健

    台地闽、粤杂处,人情浮动,固非易治;而实在民风士习,细按之似差胜于内地。祗因各庄内一、二奸民,或构隙唆讼、或煽惑忿事,以致习俗日漓,祸患叠起;地方官又以远在海外,诸事易于弥缝,一时纠参不及,以致养痈贻患。有力

  • 卷六·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六     元 王天与 撰五子之歌第三       夏书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汉孔氏曰啓子也盘于游田不恤民事为羿所逐不得反国○汉孔氏曰太康五弟与其母待太康于洛水之北

  • 卷七十四·道世

    △偷盗部第五(此别七部)▲述意部第一夫禀形六趣,莫不贪欲为原;受质二仪,并皆恋财为本。虽复人畜两殊,然慳惜无二。故临财苟得,非谓哲人;见利忘义,匪成君子。且钱财玉帛,是外所依;幡华僧物,是内供养。理应省己贫窘,随喜他富;岂以自贫

  •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六(别录之六)·智升

    别录中支派别行经第三  (六百八十二部八百一十二卷)  支派经者。谓大部之中抄出别行。大般若第二会之类是也。夫法门浩广罕究津涯。典籍纷纶靡穷边际。故有随宜化诱应物施缘。多于大部之中随时略用。披寻者莫知所

  • 卷第一百二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自业纳息第五之三云何苾刍留多寿行。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说。时薄伽梵留多命行。舍多寿行。又欲分

  • 翼庵禅师真如语录卷一·善酂

    嘉兴大藏经 翼庵禅师语录翼庵禅师真如语录卷一小师序璋等记己酉春中朱郡侯葵石同阖郡缙绅孝廉文学居士暨。令弟子葆子蓉令嗣范臣迪臣令孙辰始子上等。请住真如禅寺上堂。指法座云。是甚所在。争受容易。道不得齐肩

  • 脉象口诀歌·佚名

    古代经脉类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