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完颜斡者传(附完颜璋传)

斡者在天会十五年(1137)皇帝大封皇室宗亲的时候,被追封为鲁王,正隆时期按规定改封为公。他的儿子神土懑,是骠骑卫上将军。

斡者的另一个儿子璋,原名胡麻愈,非常勇猛而且有谋略,通晓女真、契丹及汉族文字。璋十八岁时,左副元帅撒离喝把他招到部下。他因为有事来到京师,进见梁王宗弼,说过话以后,宗弼非常喜欢他。皇统六年(1146),璋的父亲去世,宗弼上奏说璋可以承袭谋克,皇上下诏应允。天德三年(1151),璋充任牌印祗候,因犯下罪责而被罢免,并被剥夺谋克的职位,在中都居住。

海陵王攻伐宋国,左卫将军蒲察沙离只担任同知中都留守,佩带金牌,掌管留守府中的事务。世宗在辽阳即位,璋劝沙离只归顺世宗,沙离只不听从璋的劝告。璋与守城军官乌林答石家奴、乌林答愿、徒单三胜、蒲察蒲查等人,在早晨带兵进入留守府,杀死沙离只和判官漫睰撒离喝,推举宗强的儿子阿琐当留守,璋兼代同知留守事。璋派遣乌林答石家奴佩带沙离只的金牌,与乌林答愿、蒲察蒲查、中都转运使左渊的儿子贻庆、大兴少尹李天吉的儿子磐,捧奏表去东京恭贺世宗即位。世宗对此十分赞许,任乌林答愿、蒲察蒲查为武义将军,充当护卫。恩赐贻庆及第,授职从仕郎。磐充任阁门祗候。随即任命璋为同知中都事。

璋杀了沙离只后自行兼职同知留守,世宗顺便地授给他这个官职,由此他自己心中常常不安,于是与兵部尚书可喜谋划,趁世宗祭拜皇陵的时候叛乱。大定二年(1162),皇上去祭拜皇陵,璋等九人在可喜家聚会,劝说万户高松和他们一起干,高松不服从。璋知道事情做不成了,就和可喜一同带着斡论到有司坦白交代,皇上诛杀了可喜、李惟忠等人,让璋当了彰化军节度使。

宋国将领吴瞞,兵出散关,据守宝鸡以西地方。皇上诏令璋赴元帅都监徒单合喜军前任使。这时,宋国人占据原州,宁州刺史颜盏门都,用四千兵去攻打,没有攻下。宋将姚良辅带十万军队来到原州,权副统完颜习尼列,带一千骑兵援助颜盏门都,但是姚良辅的兵多,各位将军都不敢迎战。等璋到了军中,会合平凉、泾州、潘原、长武等地的驻防军队,共计二万人。璋让押军猛安石抹许里阿补带二千军兵驻扎在城北,让完颜习尼列带三千军兵驻扎在城西北十里远的麦子原,都是占据高地布置阵势。璋带主力部队在城西列阵。姚良辅从北岭出兵,先派一万人进攻石抹许里阿补,自己带九万人在麦子原下扎下阵营,用刀剑、盾牌、行马护阵,外边排列骑兵,步兵站在中间,敢死士把脚锁在行马之间,手持大刀拒敌,分列为八阵,另外又派二千骑兵袭击璋的军队。璋刚刚出来迎战,完颜习尼列来报告说“:宋国的重兵都在麦子原了。”璋派万户特里失乌也,率押军猛安奚庆喜、照撒的军队二千人支援石抹许里阿补,派撒屋出、崔尹带二千人援助完颜习尼列。石抹许里阿补和宋军交战,打了很长时间之后战败了宋军。在麦子原的宋军是最坚固的,习尼列和移剌补、奥屯撒屋出、崔尹、仆根撒屈出等人,把五千兵士沿战壕埋伏下来,其余兵士都舍弃马匹,步行作战,打击宋军的前行骑士,使他们逃跑了。这时,用长枪冲击行马的前面,用强弓射击行马的后面。姚良辅的军队稍受挫折,习尼列乘胜指挥军队撤掉敌方行马,攻破敌方七座阵营。姚良辅整兵再次出战,习尼列退却少许,而璋已经攻破城下的宋兵,与习尼列会合。璋让仆根撒屈带领伏兵攻击姚良辅。习尼列也整兵交战,奋力拼杀,大破姚良辅的军队,斩下首级一万多颗,敌兵摔死在战壕里的数不胜数,锁足在行马间的士卒全都被杀死,缴获铠甲两万多副,所得武器数目也相仿。姚良辅受两处伤,逃脱而去。璋接着围攻原州,在西城挖掘洞穴,城墙坍塌,宋人夜间逃遁了。璋等人进入原州。在宝鸡以西的宋国守军听到后,都从散关逃走。

京光尹乌延蒲离黑、丹州刺史赤盏胡速鲁改,已经离开德顺州,宋国的吴瞞又占据此地,都监合喜派璋兼代都统之职,与习尼列领兵二万援救德顺。璋率领骑兵走在前面,和吴瞞的两万骑兵在张义堡的遂沙山下交战,打败了对方,并往北追了四十多里路。吴瞞的军队遇到阻碍不能往前再走,被砍掉数十颗首级。璋到达德顺,吴瞞在城北险要的地方据守营盘,璋也扎下营盘,并与吴瞞遥相对应,相距大约三里多。两军在城东遭遇,共交战五次,吴瞞的军队败走,璋追到城下。吴瞞的部队已占领了城北的山冈,和城上士兵相呼应,用弓箭夹击璋的军队。璋军表面上退却,当城中出兵来追的时候,又反过来迎击,把宋兵杀得大败。合喜派遣统军都监泥河带军队七千人来和璋会合,与吴瞞的军队再次交战,又打败了他们。吴瞞派兵据守东山堡,想要树起栅栏,璋与习尼列、泥河商议道“:敌人如果据守东山堡,这座城也攻不下来了,应该快速攻打。”于是,璋首先占领要害地区,习尼列带兵进逼东山堡,吴瞞军队凭靠护城河与之对抗,兵卒们持刀相搏斗,吴瞞的军队撤退,习尼列追击。吴瞞在城北营地里的军兵大约有六千人,登上北面山冈出战,璋部下汉族军队稍稍退却,有二百人受伤。吴瞞便放火烧璋军攻城的器具,璋率领移剌补猛安的军队越过北冈把吴瞞击退。吴瞞的军士隔着小濠沟放箭射击璋军,移剌补退后一些,习尼列望见城北地面上起火,就停止攻打东山堡,急忙领将士赶来,让善于射箭的人先上,率刘安汉的军队三百人打败了敌兵。吴瞞的军队都走到险要之处,吴瞞用三万人在险地布下三座阵,都用刀剑盾牌、拦护木架环绕。璋派万户石抹迭勒走另外一条路从后面出击,特里失乌也、移剌补带二千人从前面出击,又用强弓射击,吴瞞的军队大败,堕入沟壑的人非常多。璋军渡过涧水追杀,杀死数千敌兵后回师。

吴瞞的军队虽然战败,都仍然依仗人多势众,都监合喜让武威军副总管夹古查剌来军中询问对策。诸将都说“:吴瞞凭仗地形险要,而并不善于在野外作战,我军如果退到平凉,他必定舍弃险要之地而到平原来,这样就可以打败他了。”璋说“:不是这样的。他凭靠的是人多,而并不是单凭险要之地。过去人说,‘宁弃千军,不弃寸地’,所以退兵不如援兵。我军退到平凉,敌军就会深入我方地盘,固守保垒来抵御我军,那时能把他们怎么样呢?”夹古查剌回去报告,合喜于是就亲自率领四万人前去应战。吴瞞于次日早晨乘雾气阴暗不明的时候,分兵四路来袭击,在城东交战,分开又交接了四次,汉族军中千户李展带部下率先上前备战,吴瞞的军阵动摇了。璋乘胜连击,吴瞞军屡次失败,追到城北山冈,吴瞞从险要之地跑走,璋急忙出击,把敌军几乎杀尽了。吴瞞分出一半军兵守卫秦州,合喜把军队驻扎在水洛城的东面,从六盘山到石山头分兵把守,截断吴瞞军的粮饷道路。吴瞞只好把军队召回来。

宋国经略使荆皋带三万骑兵从德顺向西行进,璋率军八千人、习尼列率军五千人前来追击。习尼列的军队是从前面出兵,从赤觜往回走,遇上荆皋的先锋部队,在高赤崖下战败。又和中军作战,从太阳西斜直打到傍晚才停战。荆皋趁黑夜偷袭习尼列的军营,从而得以把军队后退八十里。第二天,习尼列前去追赶。璋的军队到了上八节,宋兵在险要处据守阵地。璋舍弃战马徒步作战,而由于地形险要不能够接近,相持到天亮。宋兵出动,璋随后追赶,到了甘谷城,习尼列的军队也赶来了,宋兵在夜晚逃遁,璋便班师回朝。习尼列继续追赶到伏羌城,没追上,也回朝了。

皇上派御史中丞达吉视察各路军队立功的情况,达吉过去与璋有隔阂,因此少报了璋的功绩。皇上命令奖给璋的将士的封赏与各路军相比只有一半,璋兼任陕西路都统,加升一级官职。等到元帅府向皇上报功,璋的功劳最多,皇上下诏削去达吉两级官阶,打八十杖,解除职务。皇上重新像对各军一样封赏璋和他的将士,任命璋为西北路招讨使,召做元帅左都监,兼安化军节度使,并赐给弓箭、衣带和佩刀。后又改任益都尹,仍旧做左都监。

宋国人丢掉海州逃跑,把官家平民的屋舍几乎烧尽了。璋来到海州,获得宋人所遗弃的粮食三万六千多石,安置百姓,重新恢复耕田和守卫。大定五年(1165),与宋人订下和约,皇上减掉三路都统,又设置陕西路统军司,璋出任统军使之职。皇上说:“监军合喜年纪老了,所以把这个职位授给你。现在边境没有事故,暂且召你回来。”让他在做本官职之外兼任京兆尹。

皇上召用璋为御史大夫。璋启奏道“:我暗中观察到文武百官中有相互结为朋党的。现在御史台中,除我以外没有一个女真人,请您不限制出身,依据才能取用。”皇上说:“结朋党的人,要纠察整治。朕选拔女真人,没选到,哪里是以出身为限制,还是论人的才能罢了。”不久,璋上奏说:“太祖武元皇帝接受上天命令,太宗皇帝安定宋国,自古以来帝王起兵,必定声称奉受天命,应当制作‘大金受命之宝’,以便公开向万世昭示。”皇上说“:你的话正合朕意。”于是派人到夏国买玉,大定十八年(1178),受命之宝制成,皇上奏告天地宗庙社稷,在正殿处理朝政。

大定十三年(1173),璋改做大兴尹,出任向宋国庆贺元旦的使臣。他奉命出使宋国,已经出发了,皇上派人骑马来告诉璋说:“宋人如果不遵守以前的礼法,就不要把信给他们。如果不让你们入朝进见,就带信回来。如果他们强行索取,也不要去赴宴,他们的回信和回送的礼物一律不要接受。”璋来到临安,宋人请求让太子接信,璋不同意。宋人到驿馆里强行索要书信,璋就给了他们,而且还去赴宴,接受了很多礼物。有司报告给皇上,皇上发怒,要把璋处以极刑。左丞相良弼上奏道“:璋作为将帅,大破宋军,宋人仇视他很久了,说不定要因此把他陷于死地。现在如果杀了璋,也许正落进他们的诡计中。”皇上认为是这样,就打了璋一百五十杖,除去官名,把副使客省使高翊打了一百杖,没收他们所接收的礼物。

几年之后,皇上感念璋征战有功,起用他为景州刺史,又提升为武定军节度使,授予山东西路蒲底山籋兀鲁河谋克,又改任临洮尹。大定十九年(1179),璋逝世。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八十九·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脱脱
  卷二百·志第一百五十三·刑法二·脱脱
  第八十八回 太子勇遭谗被废 庶人秀幽锢蒙冤·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十九·朱国祯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三·司马光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纪昀
  提要·刘宰
  卷六十·傅恒
  绎史卷七十六·马骕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二·佚名
  永泰·周绍良
  郭子仪传·欧阳修
  卷第一百十九·佚名
  顾宗林·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章 湘娥访道·屠隆

    〔外扮展灵旗上〕火轮电甲卫淸都。使酒天门偶大呼。却被雷师纠不法。侯家聊罚作人奴。某许相国府中老苍头展灵旗是也。与昆仑奴俱是天上九关守将。偶乘醉使气。两人大闹天门。一时同谪。昆仑奴在崔千牛家

  • 四集卷六十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五古今体五十九首【庚子一】庚子元旦首祚庚庚吉兆频岁维轮子旦维辰田蚕四海殷同祝礼乐三年此重新玉帛依然拱北极舆舻将以事南巡囘思廿五方践阼开袠谁知忽七旬元旦试笔两岁太和罢贺正事过

  • 天聪元年一月至天聪六年六月·蒋良骐

    天聪元年丁卯正月,命二贝勒阿敏,贝勒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岳托、硕托统大军征朝鲜。遣方吉纳、温塔石遗袁崇焕书,历数其前过七端。且言:欲修和好,当每岁馈遗如约,即以此言转达尔主,不然,尔仍愿烦我干戈也。三月,方吉纳等偕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五·佚名

    天启元年正月癸酉朔&nb

  • 卷之一千一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中兴小纪卷十八·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五年【岁在乙卯】春正月乙已朔日有蚀之 丙辰上谓宰执曰大臣朕之股肱台谏朕之耳目事均一体或有官非其人所当黜者卿等宜亟以告朕不必须待论列书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股肱得人则万事皆治矣赵鼎曰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纪昀

    列传宋 【二十一】○宋二十一张鉴姚坦索湘宋太初 卢之翰 郑文宝王子舆 刘综卞衮许骧 裴庄韩国华慎知礼【从吉】张鉴姚坦索湘宋太初卢之翰郑文宝王子舆刘综卞衮许骧裴庄韩国华慎知礼 【慎从吉】△张鉴张鉴字德明瀛

  • 卷三十七·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寿盛典卷三十七盛事【十三夀民夀妇三】乾隆五十年旌表寿民杜旺奉寿妇连氏等四十八人礼部谨题为题请旌表事据直隶总督刘峩疏称时雍致治太和先被于郊圻天保宜民多福并诒于黎庶兹有博野县夀民杜旺奉钜

  • 卷二百八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八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礼臣宋英宗治平二年监察御史里行吕大防上奏曰臣伏覩前古至治之世君臣相与之际必以至诚而无虚饰故光武能以赤心置人腹

  • 鲁昭公问鲁一国迷何也晏子对以化为一心第十三·晏婴

    晏子聘于鲁,鲁昭公问焉:“吾闻之,莫三人而迷,今吾以鲁一国迷虑之,不免于乱,何也?”晏子对曰:“君之所尊举而富贵,入所以与图身,出所与图国,及左右逼迩,皆同于君之心者也。犒鲁国化而为一心,曾无与二,其何暇有三?夫逼迩于君之侧者,距本

  • 暖燠常多第五十二·苏舆

      天之道,出陽為暖以生之,出陰為清以成之。是故非薰也不能有育,非溧也不能有熟,歲之精也。知心而不省薰與溧孰多者,用之必與天戾。與天戾,雖勞不成。是自正月至於十月,而天之功畢。計其間,陰與陽各居幾何,薰與溧其日孰多。距

  • 卷一·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地名攷畧卷一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周都洛邑王城【武王作邑于镐京谓之宗周是为西都既革殷命谓周公曰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雒伊毋远天室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盖营之而未就也周公摄政之七年成王在

  • 卷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十八   宋 李樗黄櫄 撰鸱鴞周公救乱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爲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鴞焉鸱鴞鸱鴞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由六反】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隂雨彻彼桑土【音杜】绸【直留反】缪【

  • 卷二十·聂崇义

    钦定四库全书三礼图集注卷二十宋 聂崇义 撰旧图十卷形制阙漏文字省略名数法式上下差违既无所从难以取象盖久传俗不知所自也臣崇义先于显德三年冬奉命差定郊庙器玉因敢删改其或名数虽殊制度不别则存其名而略其制者瑚

  • 实质与影像·钱穆

    我尝把人生分别为物质的与精神的。在精神人生中,又分别为艺术的、科学的、文学的、宗教的与道德的。人生始终是一个进展,向外面某种对象闯进而发现,而获得,而创新。人生既是一种向前闯进,则不能不附随着一种强力。没有强力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九·圆悟克勤

    颂古下举。教中道。未离兜率已降王宫。未出母胎度人已毕。大象本无形。至虚包万有。末后已太过。面南看北斗。王宫兜率度生出胎。始终一贯初无去来。扫踪灭迹除根蒂。火里莲华处处开。举。僧问云门。生死到来如何回避

  • 佛说意经·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有异比丘。独坐房中意作是念。以何故世间牵。以何故受于苦。以何故生已。生已入随从。于是彼比丘从下晡起。起已往诣世尊所。到已礼世尊足却坐一

  • 明英宗宝训·李贤

    明英宗朱祁镇语录汇编。李贤、陈文等编纂。成化三年(1467)成书,与《明英宗实录》同进。十二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三卷。凡七十二子目,前有明宪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