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黄氵晋、柳贯、吴莱传

黄氵晋,字晋卿,婺州义乌人。生来英俊,不同一般,儿时教给诗书,不到一月就能背诵。成人后,以文章闻名四方。

延..二年(1315)中进士,授台州宁海县丞。该县临近盐场,生产盐的亭户因不受当地官府管辖,肆意残害百姓;隶属于漕运司及财赋府的编户,有所依恃,对待百姓则更加横暴。氵晋对他们都绳之以法。胥吏劝他不要得罪这些人,但他全不理会。有个百姓的继母与僧人私通,并谋害了他的父亲,反诬告是他干的,将判刑。氵晋微服私访,终于弄清案情,为冤者昭雪。

迁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石堰西场监运,又改任诸暨州判官。在海里巡逻的官船,按惯例是三年一更新,费用出于百姓。有多余的钱,总管都据为私有。而黄氵晋则节省消耗,把剩余的钱还给百姓,深受百姓称赞。奸民用伪钞勾结朋党,强夺民财,官和吏听从他们的,横行于新昌、天台、宁海、东阳等县,牵连达几百家,百姓遭受极大祸害。因此郡府下令给黄氵晋,由他审讯惩治。氵晋一审便都认罪伏法,于是将官吏除名,同谋的人各施以杖刑后遣散。有些盗贼关押在钱塘县监狱,游民贿赂狱吏私自放走,并伪造公文带领人来逮捕二十多家的百姓。氵晋了解到以上情况,对真正的盗贼则施以重刑;拿假文书来的又不是本州州民,就押送还钱塘,受冤者得到昭雪。

入朝任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转调国子博士,对待弟子如同朋友一样,从不以师道自尊轻易接受别人的跪拜,对来向他求学的学生很客气地敬重他们,当他们结束学业而任官职后,在社会上都是很有名望的人。当时要在礼殿增设四个配享座位,都是坐东向西,学官有时讨论时分别坐在左右两旁,同列都不敢相争,氵晋一人当面指责学官的错误,事情才作罢。

出任浙江等处儒学提举。氵晋年六、七十岁还不到引退的年龄,极力上书请求回家侍奉双亲,便渡江直接回家。不久辞秘书少监而退隐。没多长时间,起任,授职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不久又兼经筵官,为皇帝讲解经史三十二次,帝赞扬他的忠诚,多次以金织纹缎赐给他。升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同知经筵事。官阶自将仕郎七次调迁至中奉大夫。他屡上奏章请求回家,不等上报就走了,帝听说此事,派遣使者追他回到京师,复任前官。过了很长时间,才准许回南方,在田野间悠闲自得,共七年时间,逝世在绣湖自己宅第中,终年八十一岁。赠中奉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江夏郡公,谥号文献。

氵晋天资突出,在州县政治清明为官廉洁,月俸不给时,常常卖自己的家产以补助不足的费用。升入朝廷任职,不依附任何人,从不登大富翁和权势人家的门,君子都称赞他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不污染丝毫灰尘。但刚强中缺少容忍,有时遇事性急如雷霆,好像没有限度,一会儿事过之后,又和悦如春。氵晋学问广博,博览天下书籍,把握其精深含义,能剖析经史的疑难,以及古今承袭或改革的制度,能旁征博引,多为先儒未发现的问题。写文章时,文辞结构严谨,引据精确。他一举一动都表现了从容不迫的风度,不动声色,宛如清澈的湖面,水波不兴,一碧万里,鱼鳖蛟龙,潜伏水中一动不动。他所著的书有《日损斋稿》三十三卷、《义乌志》七卷、《笔记》一卷。同郡的柳贯、吴莱,皆是浦阳人。

柳贯,字道传,才干和度量都集中于一身,端庄严肃如神一般。曾在兰溪金履祥处学习性理学说,并见之于行动。从幼到老,好学不倦。凡《六经》、百氏、兵刑、律历、数术、方技、以及其他非儒家书稿,没有不通晓的。他的文章深沉广博,人们都传诵它。最初任江山县儒学教谕,任官职到翰林待制。与黄氵晋及临川虞集、豫章揭亻奚斯齐名,人们称他们为“儒林四杰”。所著书有文集四十卷、《字系》二卷、《近思录广辑》三卷、《金石竹帛遗文》十卷。终年七十三岁。

吴莱,字立夫,集贤大学士吴直方之子,所处时代稍后于贯、氵晋。天资超人,七岁能写文章,凡书一看就能背诵。曾经往同族伯父家,每天借一册《汉书》回去,读后能朗朗背诵,一字不漏,多次更换别的篇目,都一样熟悉,大家惊叹认为是神。

延..七年(1320),参加会试,未中,退居深袅山中,更加钻研各书的旨要之处,著有《尚书标说》六卷、《春秋世变图》二卷、《春秋传授谱》一卷、《古职方录》八卷、《孟子弟子列传》二卷、《楚汉正声》二卷、《乐府类编》一百卷、《唐律删要》三十卷、文集六十卷。其他还有《诗传科条》、《春秋经说》、《胡氏传证误》,但都未脱稿。

吴莱更喜欢论文,曾认为做文如用兵,兵法有正、有奇,正是法度,要队伍分明,奇是不为法度束缚,转瞬间,千变万化,如同击剑,时进时退,自始至终不曾混乱。听的人都很佩服。

柳贯平生赞许人十分慎重,但每称赞莱为绝世之才。氵晋晚年对别人说:“莱的文章雄浑突出,类似秦、汉间的人所做,与今世文风不同。我即使做文一生,又怎赶得上他呢?”他被前辈赞得这样好。莱因御史推荐,调长芗书院山长,未上任,四十四岁逝世,君子都很惋惜。私谥“渊颖先生”。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三十六·脱脱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四·李心传
  第六回 盛彦师设伏毙叛徒 窦建德兴兵诛逆贼·蔡东藩
  第六十六回 韩世忠力平首逆 金兀朮大举南侵·蔡东藩
  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卷之五百二十二·佚名
  ●五、过去的四十年·秦翰才
  ◎“以毒攻毒”·恽逸群
  皇王大纪卷十八·胡宏
  卷九十八·佚名
  清代学人列传二·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七·阿桂
  刘观传·张廷玉
  再论中国社会演变·钱穆
  卷五·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徐志摩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披散你的满头发,赤露你的一双脚;跟着我来,我的恋爱,抛弃这个世界殉我们的恋爱!我拉着你的手,爱,你跟着我走;听凭荆棘把我们的脚心刺透,听凭冰雹劈破我们的头,你跟着我走,我拉着你的手,逃出

  • 巻二十八·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二十八明 李攀龙 编明七言律诗春兴【刘基】会稽南镇夏王封蔽日腾空紫翠重隂洞烟霞辉草木古祠风雨出蛟龙夷此日归何处玉简他年岂再逢安得普天休战伐不令竹箭困输供追和音上人【刘基】絶顶浮

  • 卷四十六·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四十六韩愈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生三嵗而孤随伯兄防贬官岭表防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防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晋卒依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建封辟

  • 卷四百三十·列传第一百八十九·道学四等·脱脱

        ◎道学四   ○黄干 李燔 张洽 陈淳 李方子 黄灏   黄干字直卿,福州闽县人。父瑀,在高宗时为监察御史,以笃行直道着闻。瑀没,干往见清江刘清之。清之奇之,曰:"子乃远器,时学非所以处子也。"因命受业朱熹。

  • 卷一百一十四·列传第一·后妃一·宋濂

        ◎后妃一   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名孛儿台旭真,弘吉剌氏,特薛禅之女也。特薛禅与子按陈从太祖征伐有功,赐号国舅,封王爵,以统其部族。有旨:“生女为后,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绝。”世祖至元二年十二月,追谥光献翼圣皇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五十四·乾隆

      唐  睿宗皇帝  【辛亥】景云二年春二月命太子监国以宋王成器为同州刺史豳王守礼【故太子贤之子】为豳州刺史安置太平公主于蒲州初太平公主以太子年少意颇易之既而惮其英武数为流言云太子非长不可立每觇伺其所

  •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徐乾学

    宋纪九十【起重光恊洽正月尽昭阳作噩十二月凡三年】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元祐六年春正月癸酉诏祠祭游幸毋用羔 丙戌以龙图直学士知杭州苏轼为吏部尚书 中丞苏辙言谨按自来河决必先因下流淤高上

  • ●第一卷 刑案(上)·缪荃孙

    汉鲁共王余,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淮阳王。二年,吴楚反,破后,以孝景前三年徙为鲁王。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季年好音,不喜辞辩,为人吃,二十六年卒。子光代为王,初好音舆马,晚节啬,惟恐不足於财。江都易王非,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汝南王

  • 卷三·郭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华野疏稿> 钦定四库全书 华野疏稿卷三     湖广总督郭琇撰辨白寃诬疏 奏为微臣祖父之冤不辨则不忠不白则不孝仰祈 睿照以完臣节以正 国体事恭惟我 皇上至仁大孝凡继述之隆尊养之盛无

  • 卷二百六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六十人物志一百四十列女传二十八旗蒙古列女传三正黄旗蒙古护军三达色之妻关氏正黄旗蒙古护军巴什一之妻和氏正红旗蒙古马甲二坠之妻李氏正红旗蒙

  • 第一编 上古哲学史·钟泰

    第一章 上古之思想中国哲学,至周代始有统系可言。然其渊源所自,则甚遥远。如孔子赞《易》,《易》固肇端于伏羲之八卦也;子思传《中庸》,执中之说,固尧之所以命舜也。今杂录上古以来先民传说见于载籍者,撮为此章。其不曰哲学

  • 卷六·欧阳修

    钦定四库全书诗本义卷六      宋 欧阳修 撰鹿鸣论曰鹿鸣言文王能燕乐嘉賔以得臣下之欢心尔考诗之意文王有酒食以与羣臣燕饮如鹿得美草相呼而食尔其义止于如此而传云恳诚发于中者衍说也圣人不穷所不知鸟兽之

  • 致欧阳竟无居士书·太虚

    竟无居士道鉴:今中国佛教中人,居士与虚固应处较为相知之列,而自仁老以来之关系,于道谊亦不为不深。然虚以闲名为各国佛徒所知,若印、若锡、若日、若德等佛教学者,访谈关于国际佛教之事,固常有之。至为游者藉以烘托而自增声价

  • 卷第七·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坐莲华藏师子之座,承佛神力,入于三昧。此三昧名: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于法界示众影像;广大无碍,同于虚空;法界海漩,靡不随入;出生一切诸三昧法,普能包纳

  • 卷第八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七此中随眠于诸随眠。为所缘缚及相应缚。宽狭不等应作四句。或有随眠。于诸随眠为所缘缚非相应缚。谓有漏缘不共无明。

  • 津轻·太宰治

    津轻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北端,太宰治在这里度过了他前二十年的人生,这里的人与景更成为太宰治日后诸多作品的原型。一九四四年,已经有了四次自杀未遂经历的太宰治回到这个睽别许久的故乡,一扫往日的阴霾愁绪,赏山水、访旧友

  • 再生缘·陈端生

    弹词作品。清陈端生作。八十回。道光元年(1821)侯芝序宝宁堂刊本。又四卷八十回,有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作者乾隆三十三年(1768)至三十五年完成第一至十六卷,四十九年方补写第十七卷,但终未完成全帙。后梁德绳在其夫许

  • 潜夫论·王符

    东汉王符著。《后汉书·王符传》:“和、安(东汉和帝、安帝)之后,世务游宦,当途者更相荐引,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30余篇,以讥当时得失。不欲章显其名,故号《潜夫论》。”全书共10卷,36篇。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