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二七六 署理山西巡抚明兴奏本年查无抽改《资治通鉴纲目续编》折

一二七六 署理山西巡抚明兴奏本年查无抽改《资治通鉴纲目续编》折【真按:前方以勒保为署陕甘总督(暂署陕甘总督 山西巡抚臣勒保;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初二日),何故此成了明兴!(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不过廿二日即换人耶?甫上奏又何必再奏?疑必有一误矣,而何至讹谬至此乎?岂抄录者之过然?】

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署理山西巡抚臣明兴跪奏,为遵旨具奏事。

案照钦奉上谕,令将《御批资治通鉴纲目续编》照本抽改,使外间流传之本一体更正,仍将抽改过共若干部于年终汇奏一次。钦此。嗣因直隶、山西均有查出翻刻之本,复奉谕旨着一律改正,其挖出书内违悖字样均着收存,汇齐送京销毁。真按:此处断句与前处不同! 等因。钦遵在案。

臣恐各属未能留心查办,致成虚文,到任后卽经饬司严饬所属,出示晓谕,实力搜查抽改,以便年终汇齐送京销毁去后。兹据布政使郑源璹、按察使明禄详据各属详称,《资治通鉴纲目续编》应行抽改书页,自钦奉谕旨后,四十八、九两年共搜收过书一百七十三部,挖出违悖字纸俱已按年呈缴。至五十、五十一两年并无挖改前项书本,亦于上年详请具奏在案。兹五十二年分,复又严饬所属,实力访查。据称实无应行抽改过前项书籍,亦无查缴到翻刻板片。等情。呈请具奏前来。

臣查应行抽改《资治通鉴纲目续编》,虽据该司等饬属访查,上两届及本年并无呈改之书,亦无查缴到翻刻板片,但恐尚有流传在外者,仍饬各属不时留心访查,务使外间流传之本一体搜改净尽,不致遗漏外,兹届年终,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三十日奉朱批:汝本分事尚弄不清,何况此?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卷八十四·志第三十四·选举四·宋濂
  卷四百五十七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卷八·佚名
  通鉴释文辩误卷三·胡三省
  卷第十六·徐鼒
  平夏录·邓士龙
  陈清端公续传·丁宗洛
  七三七 山西巡抚喀宁阿奏遵旨查办《青霞集》等空格书情形棹·佚名
  七九 学俄文·周作人
  五六 武人的总办·周作人
  卷九·欧阳昱
  ●卷八·文秉
  陈拟传·姚思廉
  程异传·刘昫
  李稷传·脱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源卷下·张炎

    古之乐章、乐府、乐歌、乐曲,皆出于雅正。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至唐人则有尊前、花间集。迄于崇宁,立大晟府,命周美成诸人讨论古音,审定古调,沦落之 后,少得存者。由此八十四调之声稍传。而美成诸人又复增演

  • 第四折·孙仲章

    (府尹领祗候上,诗云)王法条条诛滥官,明刑款款去贪残。若道威权不在手,只把势剑金牌试一看。老夫河南府尹,奉圣人命,敕赐势剑金牌,先斩后奏,在此为理。今因王小二杀了刘平远一事,张孔目说老夫葫芦提,老夫就委他问这桩事去了。若

  • 病中与病后·刘半农

    害了病昏昏的躺着。求你让我静些吧!可是谁也不听我的话:那纷杂的市声,还只顾一阵阵的飘来!飘来了也就听听吧:唉!这也是听过的,那也是听过的,算了吧!世界本是这么的一出戏:把许多讨厌的老调堆积起来了,就算是宝贵的人生了!病好了出

  • 列传五·薛居正

    赵晖,字重光,澶州人也。弱冠以骁果应募,始隶于庄宗帐前,与大梁兵经百余战,以功迁马直军使。同光中,从魏王破蜀,命晖分统所部,南戍蛮陬。明宗即位,征还,授禁军指挥使。晋有天下,参掌卫兵,从马全节围安陆,佐杜重威战宗城,皆有功,改奉国

  • 第十四回 拒楚兵章邯胜敌 略赵地武臣称王·黄士衡

    话说张耳、陈余见陈胜不听其言,自立为王,知其不能成事。二人商议要离去陈地,别图事业。张耳因使陈余向陈胜请兵,往取赵地。陈胜因陈余新来归附,未敢委以兵权,乃用素识之陈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张耳、陈余为校尉,领兵三千前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八 艺文略三·纪昀

    艺文略 【三】史类第五上 【正史 编年 别史 杂史 载记 史评 故事 职官 刑法】○史类第五上(臣)等谨案郑志立史类十三门各为细目正史之目则有通史编年之目则有纪录今遵四库全书例增立别史史评二门与正史编 年并

  • 100.曹植七步成诗·林汉达

    孙权占了荆州,杀了关羽,怕刘备报复,就派使者给曹操送了封信,表示愿意归顺曹操,并且劝曹操顺应天命,趁早即位称帝。曹操接到这封信,就随手递给他的心腹大臣看。他微笑着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哩。”自从汉献帝迁

  • 卷之三·罗汝芳

    问:“今时谈学者皆说有个宗旨,而先生独无。自我细细看来,则似无而有,似有而无也。”曰:“如何是似无而有?”曰:“先生虽随言对答,然多归之赤子之心,便是似无而有也。”曰:“如何是似有而无?&

  •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孔子

    【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①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②之斯行,绥③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

  • 卷十五·张尔岐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郑注句读卷十五济阳张尔岐撰特牲馈食礼第十五【郑目録云特牲馈食之礼谓诸侯之士祭祖祢非天子之士而于五礼属吉礼○注疏本不详他书目次呉氏补之云大戴第七小戴第十三别録第十五疏云案曲礼云大夫以索牛

  • 碧岩录序·圆悟克勤

      至圣命脉。列祖大机。换骨灵方。颐神妙术。其惟雪窦禅师。具超宗越格正眼。提掇正令。不露风规。秉烹佛煅祖钳锤。颂出衲僧向上巴鼻。银山铁壁。孰敢钻研。蚊咬铁牛。难为下口。不逢大匠。焉悉玄微。粤有佛果老人

  •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六·佚名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 制译  四天王护国品第十二  尔时世尊。闻四天王恭敬供养金光明经。及能拥护诸持经者。赞言。善哉善哉。汝等四王。已于过去无量百千万亿佛所。恭敬供养尊重赞叹。植诸善根。修行正法。常说正

  • 诸法集要经卷第七·佚名

    观无畏尊者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说罪品第十五之余  明了罪福相  是为具智者  于此无正解  乃愚痴所作  善达诸功德  于过恶亦然  二种如实知 

  •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三·法云

    四十二字篇第五十一此录字母法门。通言门者。以能通为义。妙玄明四种门。一文字为门。如大品四十二字。二观行为门。释论明修三三昧等。三智慧为门。法华云。其智慧门。四理为门。大品云。无生法。无来无去。言四十二

  • 卷之八·密云圆悟

    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卷之八 侍者 真启 编 ▲成都府昭觉寺克勤佛果禅师 五祖嗣。彭州骆氏子。世宗儒。师儿时日记千言。偶游妙寂寺见佛书。三复怅然。如获旧物。曰予殆过去沙门也。即去家。依自省祝发。从文照通讲说

  • 玉纪·陈性

    清陈性编撰。是一部论述我国古玉有关知识的专著,全书1卷。书中按出产、名目、色泽、辨伪、质地、制作、沁色、地土、盘功、养损璺、忌油污等条目,分别进行论述。该书所阐述的观点,对古玉研究影响很大。其中的一些术语

  • 五色石·徐述夔

    短篇小说集。清徐述夔撰。八卷。述夔原名赓雅,字孝文。作品自署笔炼阁主人、五色石主人,以寓愤世嫉俗之意。著有《一柱楼诗》、《小题诗》、《和陶诗》及小说《八洞天》、《快士传》等。《五色石》是清代白话短篇小说

  • 宗教律诸家演派·佚名

    全一卷。清代守一空成重编。又称宗教律诸宗演派。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内容简介我国佛教诸宗派之宗旨大要及其传承。本书无明确之分科,约可大别为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圣寿、天台、华严、南山律等九宗, 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