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章学租

(一)

一、万斗六社树浦庄溢额屯田二十九甲七分,每甲年额租谷八石。

一、坪蓝庄民田溢额九甲七分,每甲年额租谷八石(彰化县白沙书院学租中之一项)。

(二)

立给垦批大二坪庄佃首童志昌,奉宪示谕充当明志书院佃首,管收大二坪等处学租,所有山林、埔地已垦及未垦,准昌招佃,给发佃批开垦。今招得佃人石是、郭潘前来,给出二坪圳头南势山林埔园一所,东至二坪圳墘,西至横仑顶分水,南至二坪圳头小坑为界。四至踏明界址,付佃人自备工本前去掌管,配圳水通流灌溉,永为己业。俟成田之日,限定逐年配学租交纳,给单为凭,佃人不敢刁难。今欲有凭,立给垦批字一纸,付执永远为照。

道光二年十月日给。

(三)

立给垦批大二坪庄佃首童志昌,奉宪示谕充当明志书院佃首,管收第二坪等处学租,所有山林埔地已垦及未垦,准昌招佃,给发佃批开垦。今招得佃人何秀三前来,给出大坪圳头山林埔地一所,东至埔尾中心仑,西至圳头小山尖分水,南至大溪,北至二坪大圳墘为界。四至踏明界址,付田人自备工本前去掌管,任从开筑水圳灌溉,垦壁田园,永为己业。俟成田之日,限定逐年配学租交纳,各不敢异言。今欲有凭,立给垦批字一纸,付执永远为照。

道光十年正月日给垦批。

(四)

阿里史等社埔地,每年征租不能如数,请拨充书院膏火也。志恒议曰:前厅翟淦续查出东势、罗东、阿里史、马赛流番各社及沿山界边田园,每年征租可番银一千三百余圆,请免升科,以充屯饷。嗣准前任台湾镇道,以兰地流番并非土著番黍,止应设立通土,未便议设屯丁,所有田园应照例里科或完纳番租,分别办理,当蒙院司饬行丈量办理。卑职查翟前厅议作屯地之时,原系未垦荒埔,迨设屯之议奉驳,当将罗东、阿里史等社埔地一百零五甲,饬令流番垦报里科。其马赛番埔四十甲,即令佃首招垦给番收租。又沿山一带荒埔,尚有生番出没,翟前厅饬就马赛施八坑口添设隘寮,募举隘首、隘丁堵御生番,余地划付垦种,以充口粮,并未详覆。嘉庆二十五年,前厅高大镛往勘罗东、阿里史等社流番垦成田园,系沙砾之地,不堪并纳正赋,议令完租,作为仰山书院膏火,定于道光元年起科。其马赛社垦透番埔,仍议归佃首收纳,给该社番等领作口粮,亦未造册通详立案。卑职查罗东、阿里民等社年仅收租四百余石,自起科之年起,历任所征皆不足数,已经各前任支给书院生童膏火,用讫无存,可否仍照高前厅所议,将历年租谷拨归仰山书院,以为延请山长并生童膏火之需。其马赛番埔及沿山一带余地,既翟前厅分别划还社番,向佃首招佃完纳番租,并添设隘寮口粮之用,似应仍循其旧,以恤番黎,而重巡防。此条似可毋庸奏咨,以省案牍傅穟。复核曰:兰地生番只有三十六社,自三籍民人进垦之后,有彰化之阿里史、阿束、岸里、东螺、马赛等社熟番先后流入罗东沿山一带开垦,谓之流番,其性愚质,所得皆沙砾最劣之地,不成片段。兹据吕倅查明阿里史等社年仅收租谷四百余石,并不足数,历年已支给书院生童膏火,用讫无存,请照高倅所议,准将此项租谷拨归仰山书院,以为延请山长并各生童膏火之费用。其马赛番埔及沿山界外余地,仍给社番招佃收租,并设隘口粮之用,实为体恤番黎起见。卑府查此等田园既称系流番所垦,与民人承垦膏腴地不同,应请俯如所请办理,并无庸奏咨,以省案牍(噶玛兰厅志)。

参照光绪二十八年度学租分配额

厅名金额

台北厅七、二一九。七四六

基隆厅二七九。二六九

宜兰厅八三四。六一六

深坑厅一三七。○四○

桃仔园厅五六六。一五一

新竹厅五八○。八九一

计九、六一七。七一三

苗栗厅三二七。五○○

台中厅三六八。四二五

彰化厅一、三○五。五八○

南投厅三五。九○九

计二、○三七。四一四

斗六厅-

嘉义厅-

盐水港厅二、八三○。○九五

台南厅一、○五四。六七二

蕃薯寮厅一、五六六。五三五

凤山厅一、八一七。六四四

阿猴厅五○九。一二○

恒春厅-

计七、七七八。○六六

小计一九、四三三。一九三

台东厅-

澎湖厅九一二。三六五

小计-

合计二○、三四五。五五八

(五)

嘉义县玉峰书院在县治西门内旧学庙址。乾隆二十四年,知县李倏改建,中设讲堂,翼以斋舍。

白沙书院在学宫右,即县义学。雍正六年,知县汤启声置田,以充束修膏火。乾隆十年,署县曾日瑛改为书院。二十四年,知县张世珍修(彰化县)。

文开书院在鹿仔港文昌宫左。道光四年,理番同知邓传安捐建。以台地文教肇自寓贤鄞县沈太仆光文;太仆字文开,故借其字为书院名,拨归官闲田为膏火(彰化县)(福建厅志)。

(六)

崇文书院田:

一、在诸罗县卢竹角海丰仑三十七甲一分四厘四毫,每甲纳租粟八石道斗,共收粟二百九十七石一斗五升二合。除纳正供并运载船脚工费粟一百一十五石五斗六升,实存粟一百八十一石五斗九升二合道斗,以为师生膏火之资。四十五年知府卫台揆置。

一、乾隆十六年,彰化岸里社原通事张达京、德化通事林秀俊,呈请每年各愿捐谷四百石,共八百石,每石折银四钱,共银三百二十两,分春、夏、秋、冬四季缴充膏火。巡道金溶给一匾奖之,勒石以志(以上旧系台湾府义学田)。

一、淡防厅业户唐衣锦,献充崇文书院膏火租田一处,年收租粟变价缴番银二百员。

一、台湾县典史陈琇等,呈捐磅碡坑等庄租谷三百四十七石,折银三百四十七员。

一、凤山县贡生柯廷第,呈捐置买萧大经等赤山洋田四甲,充入南湖书院,年纳膏火银四十员(今归崇文)。

一、凤山县柯永德,即柯护,顶耕林遇夏田业,年完纳南湖书院膏火银十员(今归祟文)。

一、彰化县业户王绵远,年应缴崇文书院膏火银一百员。

一、彰化县监生杨振文,呈捐承买萧大有水漆林庄业,充入南湖书院膏火,年应詹仲逵名下完缴银二百员。

一、彰化县吴洛,年应就吴伯荣名下缴膏火银一百五十员(凤山县志)。

(七)

义塾:

竹堑城四(设四城内)、中港社一(废)、后垄社一(今废)、猫里社一(今废)、吞霄社一(今废)、大甲社一、新埔社一(今废)、桃仔园社一(废)、大姑嵌社一(今废)、艋舺街二、大稻埕一:以上系同治六年,同知严清金设(互详义仓)。

堑城外二(一在旧社属东北乡庄;一在竹莲寺属西南乡庄),同治九年增设。龟仑岭一,同治十年增设。

龟仑岭一,同治十年增设(拨■〈木旧〉仔林充公项下租银四十圆支给)。

计共义塾一十五所。同治六年。同知严金清以义仓捐谷所■〈剩,贝代月〉,划出三千六百零石支给,近存废不一。又番业户巧黄珍献充德化社谷一百四十石,并罚充各款归明善堂掌管,设堑城四塾。同治八年,同知富乐贺泐石纪之。同治九年,新设城外二塾,兼教熟番。系同治八年,台湾道黎兆棠札厅议核,以台地熟番中有堪造就者,若照旧章仅取佾生,阻其进取,无以群兴观感。自先于郡城设学舍,取屯千把及各头人子弟,次及番民之子弟,择秀颎者入学读书,宣讲圣谕广训,授以朱子小学;熟后,再令习经,札各厅县亦仿照举行。一、二年后,果能渐通文理,当援照黔省苗学例,另编字号考试。请设学额,一体乡试。其熟师如教导有方,亦照乌蒙设学例,六年准予充贡,俾归化者亲逊成风云云。旋议示谕,熟番子弟准其自同治九年始,一体投考明志学海书院肄业,另列一榜,优给膏伙,以广招徕。会同鹿港理番同知孙寿铭详覆在案。惜番童颇少,不果行(淡水厅志)。  

猜你喜欢
  僭伪列传二·薛居正
  卷一百七十七·列传第七十四·柯劭忞
  卷四百三 列传一百九十·赵尔巽
  卷三百四 列传九十一·赵尔巽
  卷十三·齐六·佚名
  第六卷·况周颐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卷六十二·鄂尔泰
  崔沔传·刘昫
  李庸阝传·刘昫
  王韶传·脱脱
  齐纪七 高宗明皇帝下建武四年(丁丑、497)·司马光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
  纲鉴易知录卷八五·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二折 书生扣马·冯梦龙

    【仙吕月照山】【月儿高】[小净领残兵上]一指中原啸,黄河浪翻倒。谁遣将军岳,入耳如雷爆。撇却英雄,羞惭任人笑。叫跟随的,【山坡羊】快把胡笳调入思归早,我跑了一日,快取皮可可来。且在鞍鞒把酥浆暂饱。[作惊走介]那动的又是

  • 甲集第十五·钱谦益

    胡教授翰四十五首【湘筠辞】湘之山兮西迤,湘之水兮东骛。何箘皦兮孔多,望不极兮湘之浦。帝子去兮云中,俾夫人兮延伫。曾莫树兮椒兰,又莫揽兮蘅杜。载雨兮载阴,滔滔乎谁与度?将以遗予兮琅玕,抱幽贞兮永固

  • 志第十 音乐三·刘昫

    贞观二年,太常少卿祖孝孙既定雅乐,至六年,诏褚亮、虞世南、魏徵等分制乐章。其后至则天称制,多所改易 ,歌辞皆是内出。开元初,则中书令张说奉制所作,然杂用贞观旧词。自后郊庙歌工乐师传授多缺,或祭用宴乐,或郊称庙词。二十五

  • 卷之一千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六十三 曹寅奏尚未议定平粜缘由摺·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三月十六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于本月初五日至扬州,会同李煦具本条陈盐务三款。十四日总漕臣桑格自浙回至扬州,截留漕米。目下江西、湖广粮船陆续将到,俟督抚审事回日,议定价值,即

  • 五十五 苏州织造李煦奏俟曹寅回任即进京摺·佚名

    康熙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七日 管理苏州织造.大理寺卿兼巡视两淮盐课监察御史臣李煦谨奏:恭请皇上万安。 切臣煦荷蒙圣恩,授以两淮盐差,于十月十二日任满。即欲进京叩谢天恩,因臣曹寅到任之后,即有事进京,奉旨将敕印交与臣煦署理

  • 卷六 邻交志上三·黄遵宪

    华 夏日本明正帝正保三年丙戌,时我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既三年矣。我大清龙兴东土,声威所播,先及呖谷,莫不震砻。又当德国氏执政权,方欲以文治致太平,故二百余载彼此安和,海波无警。是年八月,郑芝龙奉明唐王聿键意,赠书暨方物,乞

  • 耶律袅履传·脱脱

    耶律袅履,字海邻,六院夷离堇蒲古只的后代。丰采俊秀,擅长做画。重熙年间,累迁同知点检司事。驸马都尉萧胡睹为夏人所拘执,袅履奉诏索要,三度往返终于要回,转任永兴宫使、右祗候郎君班详稳。袅履将要娶秦晋长公主的孙女,而母亲

  • 卷二百八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七舆地考【十九】广东省【臣】等谨按马氏舆地考惟以潮州梅州入古扬州域余则别列为南越以丑岭之南即非禹迹所及也周初以南海为藩服其後楚既灭

  • 卷十五·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歴代职官表卷十五工部下歴代建置下唐新唐书百官志工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其属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工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城池土木之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六 戊戌春正月庚子朔。庚戌,张士诚元帅栾瑞降。初,江阴石牌民朱定者,贩盐无赖,武断乡曲。与石桥富民赵氏有隙,集众相攻击。定乃降元,授江阴判官,寻复为盗。元遣江浙参政纳麟哈剌讨之。定穷蹙,闻张士诚

  •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七·佚名

    通謚節愍諸臣(中)兵部尚書長興伯吳昜,吳江人;初為史可法監軍,徵餉江南。後募兵屯長白蕩,師敗被獲,死。父承緒,投水死,妻沈氏及女亦殉(見明史及輯覽)。監紀推官江天一,歙縣人;金聲門人。與聲舉兵,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江山知縣方

  • 第一章 有国之害·梁启超

      《易》曰:&ldquo;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rdquo;盖草昧之世,诸国并立,则强弱相并,大小相争,日役兵戈,涂炭生民,最不宁哉!故屯难之生即继于乾坤既定之后,吁嗟危哉!其险之在前,此则万圣经营所无可如何者也。夫自有人民而成家

  • 卷八·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八 论语【下之一】 先进第十一 子曰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後进於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此一章书是孔子思复古以维世也孔子曰先王缘人情而制礼宣至和而作乐

  • 卷五·杨甲

    <经部,五经总义类,六经图钦定四库全书六经图卷五     宋 杨 甲 撰毛邦翰 补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天子执冒圭四寸以朝诸侯镇圭以四镇山为瑑饰故以镇为名命圭九寸曰桓圭公守之信圭像以人形为瑑直为信

  • 第46章·老子

    【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1)。天下无道,戎马生于效(2)。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3)。故知足之足,恒足矣(4)。【题解】老子反对一切战争,不论战争的性质是进步还是反动,一概加以反对,这

  • 诗故卷九·朱谋玮

    明 朱谋玮 撰大雅文王篇者文王受命作周也非受命作周也周公相成王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因述文徳以训于王也礼祖有功而宗有德周之先公盛德莫如文王故宗祀之曰亹亹曰穆穆曰缉熈敬止皆其德之着见者唯其有是盛德故大命

  • 周易·佚名

    儒家经典之一。简称《易》,亦称《易经》。“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三义。相传周人所作,故名。一说“周”为周密、周遍、周流之义。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爻各有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