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山西票商成败记序

呜乎!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溯我票商一业,创始於前清康熙、乾隆时代,每号资本不过数十万金,而滥觞之水汇成江河。虽其间不无蹉跌,然上下一心,旋仆旋起。洎乎咸丰初年,筹饷例开,报捐者纷纷,大半归票商承办其事,而营业渐次扩张。嗣遭洪氏之变,南七省用兵筹饷,急如星火,而道路梗塞,转运艰难,朝廷环顾各商,惟票商一业忠实可恃,於是军饷丁粮,胥归汇兑。同治以后,基础愈固,规模愈宏,即边陲之协款,内地之赈抚,皆资票行以为挹注。一纸之信符遥传,百万之巨款立集。及逢庚子内乱,天子西巡,大局岌岌,各商停滞。而票商之执券兑现者,上海、汉口、山西各处云合雾集,幸赖各埠同心应付裕如。至是之后,信用益彰,即洋行售货,首推票商银券最足取信,分庄遍于通国,名誉著于全球。日人楢原陈政所著之《清国商况视察书》,亦称票商处事敏捷,金融圆活,诧为得诸意外。故数百年来,中国商业之盛,莫盛于西帮票商,此固中外人土所公认者也!然而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同治以后,东西洋各银行已渐次侵入,夺我利权。迨经庚子之变,中国当道注意财政,大清银行之设遂遍于各行省。夫论信用力之强弱,我票商经营二百年,根深蒂固,何事不堪与人争衡,而银行一设,未免相形见绌者,其问亦自有故。以存款而言,彼则五六厘,而我四厘也。以运款而言,彼则钞票,而我汇兑也。而且金库全归该行,贷借必有抵押,已难相题并论。而尤足寒心者,一遇倒帐,外洋银行则凭藉外力,大清银行则倚仗官权,同属财产关系,而彼各挟势力以凭陵。如丁未营口东盛和之事,银行收十成而有余,票行收五成而不足,尚何公理之可言哉!

宏自幼肄业票庄,目睹时局至此,非改组银行,无以收权利平等之效。适戊申春驻京师,与渠学士楚南商订改组章程,先函达总号商酌者四次,当面陈述者两次。是岁冬渠学士返里,复亲莅各总号开陈利害。其时各号之执牛耳者首推某号某公,闻之大为不然,于是一般庸庸无敢异议。号事之隆替,股东生死之关系也。而各号执事决如此之大计,竟不商之股东;为之东者亦甘被欺蒙,视吾言为无足轻重。《诗》云:“诲尔谙谙(谆谆),听我藐藐。”人心如此,尚可为哉。然宏志在必成,戊申冬复通函各埠征集意见。公信所至,居然异口同声,函劝总号谓不及早变计,后将追悔无及。方期众志可以成城,不料某公闻之,乃愤然曰:“银行之议,系李某自谋发财耳!如各埠再来函劝,毋庸审议,迳束高阁可也”。宏至是如冷水浇背,不得不闭口结舌,而筹办银行之议,烟消云散矣。

未及三年,辛亥事起,商务破坏。迄壬子秩序粗定,除大清银行按照改革成例付之清理外,其余各银行均可恢复原状,独我西帮票商外欠则处处倒帐,欠外则人人提款,加以各省钞票折收,势益不支。见机最阜者,惟蔚丰厚票庄,赖有郝君岳斋,毛君绥之,改组为蔚丰商业银行,诚矫矫特出矣。此外,殷实票庄进取虽不足,退守尚有余,至号事空虚者,则并退守而不得,穷蹙之极,计无可施,夥友之逃散无论矣。股东以席丰履厚之身,一旦被债权所逼,或栖流而老于他乡,或拘押而困于囹圄,向使稍留意于鄙言,勿为诸人所蒙,何至一败涂地乎!景况至此,凡有人心者,见之无不伤心惨目。而某公身为领袖,置号事于不闻不问,惟坐拥厚赀,靦然为富家翁,然后叹某公向日之反对银行,其意固别有在。所谓自谋发财者,乃某公自道生平耳,而吾不识其意,而妄言之,宜其如冰炭之不相合也。嗟嗟,朝恩观军,光弼师溃,潜善秉政,宗泽心寒!宏何人斯,敢自附先达。惟兴亡成败,事异理同。

今者机会已失,商务已衰,纵有救时良策,亦徒托诸空言。惟耿耿之怀,终难自己。绕朝之赠策土会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区区之意,窃有感於斯言,爰将筹设银行前后信件,次第排列,俾阅者原始要终,知我票商之败,果天数乎?抑人事乎?愿以质诸世之有识者。

中华民国六年阳历七月平遥子寿李宏龄撰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九 夷貊下·李延寿
  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三·赵尔巽
  卷第二百九十 後周紀一·司马光
  第一百三十八回 离广州乘桴论时务 到上海护法发宣言·蔡东藩
  卷三十三娱老·何良俊
  卷之二百三十九·佚名
  ●平闽纪书后·杨捷
  史记集解卷五十一·裴骃
  九二 灯火二·周作人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四 不绝的希望·溥仪
  懿德太子李重润传·刘昫
  卷一百五十一·杨士奇
  卷十六 乌哲定变·李有棠
  卷二百三上·雍正
  卷二·徐一夔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抡·唐圭璋

      抡字才甫,开封人。绍兴间,知阁门事。淳熙五年(1178),为宁武军承宣使。知阁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自号莲社居士。有莲社词一卷。   柳梢青   柳色初匀。轻寒似水,纤雨如尘。一阵东风,縠纹微皱,碧沼鳞鳞。   仙娥花月

  • 三集卷四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四十六古今体一百一十四首【乙酉四】阅河四依皇祖诗韵阅河历历仰尧营挈要云由地里行稍事调停在清口下河连岁幸收成【河臣向皆靳拆清口平时节宣未畅下游易遭漫溢壬午春廵定制以高堰五坝水志高

  • 卷58 ·佚名

    仇远 题西梵一翁双清轩 上人碧云房,苔地不盈丈。 古石六七株,修竹覆其上。 石兄既奇秀,竹君亦高尚。 岁晚永相依,屹不染尘坱。 方参香严师,曾识牛丞相。 解鞍时一息,吾其得閒放。 仇远 题西

  • 张鎡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鎡(1153—?)字功甫,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居临安,卜居南湖。循王张俊之曾孙。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

  • 卷一·杨载

    钦定四库全书杨仲弘集卷一      元 杨载 撰雪轩北风海上来大雪何壮哉上下九万里洗净无纎埃君家十二楼轩窗洞然开吹笙击鸣鼓呼宾与衔盃名言落四座大笑声如雷举头望长空高兴惊冥鸿仙人五六辈飞下白云中粲粲明珠

  • 表第十五 宰相世系五·欧阳修

    敬氏出自妫姓。陈厉公子完适齐,谥曰葆仲,子孙以谥为氏。敬仲之后至秦有敬丕,丕生教,为河东太守,子孙因官家焉。裔孙韶,汉末为扬州刺史,生昌,封猗氏侯。昌生归。敬氏宰相一人。晖。桓氏出自姜姓。齐桓公之后,以谥为氏。又云,出自

  • 卷之四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一千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一四九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奉旨排印《四库全书考证》事致四库馆总裁函·佚名

    一一四九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奉旨排印《四库全书考证》事致四库馆总裁函乾隆五十一年七月二十日启者:昨接手函,示商《四库全书考证》应否仍照旧数刷印,具见尊裁详审。今早召见时,业遵来示奏请。面奉谕旨:此书除排印陈设二十

  •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司马迁

    王学孟译注【说明】在这篇传记中,主要记述了蒙恬和他弟弟蒙毅的事迹。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大业中,他们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著名的将领,为秦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夺得了几十座城池,为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蒙

  • 卷七十绿营一·冯煦

    官制安徽巡抚兼提督衔,有节制通省营伍之权,所属抚标、协标及皖南、寿春二镇标。凡通省营协二十。自镇协以下,原存员弁共三百五十一。自光绪二十九年奏改制营为巡警军,奉裁额缺凡百有四。详沿革表。除改设哨官五、弁不计外

  • 卷二十·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明谥纪彚编卷二十明 郭良翰 撰臣谥夫人淑人【普天率土皆王臣也故并列之臣】惠靖卫圣保母尹氏【宣德】恭靖佑圣保母张氏【正统】恭和辅圣夫人魏氏【成化】恭慎夫人韩氏【成化】庄懿辅圣夫人蔺氏【天顺】

  • 提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钦定礼记义疏          礼类三【礼记之属】提要【臣】等谨按钦定礼记义疏八十二卷乾隆十三年御定三礼义疏之第三部也经文四十九篇?为七十七卷附载图五卷其诠释七例亦

  •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攝勝決擇品第十一之二   復次心差别相建立應知.頌曰.   所依境界力 建立心差别. 復由七種行 難了相應知。   論曰.心[一]差别相當知復由所依所緣力而得建立.由

  • 二、百丈野狐·慧开

      百丈和尚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师遂问,“面前立者复是何人?”   老人云:“某甲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某甲对云:‘不落因果!’五百生堕野

  • 第四十卷·佚名

    观天品之十九(夜摩天之五)牟修楼陀夜摩天王。如是呵责。既呵责已。复共无量百千天众。皆悉从彼赤优钵罗相随而出。向余山峰。其峰名曰一切观察。五百由旬。七宝庄严。流水河池。园林众华。鸟众庄严。有无量种功德具足

  • 大华严经略策一卷(四十二条)·澄观

    清凉山大华严寺镇国沙门澄观述第一释经题目 第二明经宗趣 第三释佛名号 第四处会法主 第五不起升天 第六说经时节 第七经之部类 第八翻译传通 第九华藏体相 第十生佛交彻 第十一十信圆妙 第十二惑障不同 

  •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四·海明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上堂四住夔州府開縣大寧禪寺,入院,三門,云:「十方無壁落,四面亦無門,教山僧從何處入?」以拄杖畫此㊇,云:「從者裏八字打開。」方丈,云:「即此用、離此用,主賓互換;胡來現、漢來現,妍醜自分。新長老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