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 熙宗刑政得失

太宗天会十三年春正月己巳,太宗崩,年六十一,谥曰文烈皇帝,葬和陵。庚午,熙宗隽即位。本名哈喇,太祖孙,丰王宗峻子。母曰富察氏。先是,安班贝勒杲卒,太宗意未决,会宗翰、宗辅入朝,与宗幹固请,立为储嗣。至是袭位,不改元。

三月甲午,以都元帅宗翰为太保,领三省事。

夏五月甲申,左副元帅宗辅卒。

秋九月壬申,追尊皇考丰王为景宣皇帝,庙号徽宗,皇妣富察氏为惠昭皇后,改葬兴陵。戊寅,尊太祖后赫舍哩氏为太皇太后,太宗后唐古氏亦尊为太皇太后。

冬十一月,以尚书令宋国王宗磐为太师,希尹为尚书左丞相,高庆裔为左丞,萧庆为右丞。

十二月癸亥,以京西鹿囿赐贫民。

熙宗天会十四年春三月壬午,以太保宗翰、太师宗磐、太傅宗幹并领三省事。

秋八月丙辰,追尊九代祖以下曰皇帝、皇后,定始祖、景祖、世祖、太祖、太宗庙皆不祧。

十五年夏六月庚戌,尚书左丞高庆裔、转运使刘思有罪,伏诛。

秋七月辛巳,宗翰卒。丙戌夜,京师地震。封皇叔宗隽等为王。丁亥,汰兵兴滥爵。

冬十月乙卯,以达兰为左副元帅,宗弼为右副元帅。

十一月丙午,废齐国,置行台尚书省于汴。

十二月癸未,命韩昉、耶律绍文等编修国史。以勖为尚书左丞、同平章事。

天眷元年春正月戊子朔,颁女直小字。

二月壬戌,如约罗春水。己巳,诏罢拉林水、混同江护逻地与民耕牧。

三月庚寅,以禁苑隙地分给百姓。

夏四月壬午,立妃费摩氏为皇后。

五月己亥,诏以经义、词赋两科取士。

秋八月甲寅朔,颁行官制。己卯,诏以河南地与宋。以右司侍郎张通古等使宋。以京师为上京,府曰会宁,旧上京为北京。

九月丁酉,改燕京枢密院为行台尚书省。甲辰,以奕为平章政事。

冬十月甲寅朔,以李德固参知政事。丙寅,封叔宗强为纪王,宗敏邢王,太宗子呼拉布等十三人为王。己巳,始禁亲王以下佩刀入宫。辛未,定封国制。癸酉,以东京留守宗隽为尚书左丞相,封陈王。

二年春正月戊戌,以宗隽为太保,领三省事,进封兖国王。希尹复为尚书左丞相。

三月丙辰,命百官详定仪制。

夏四月甲戌,百官朝参,初用朝服。

六月辛亥,乌舍谋反,伏诛。

秋七月辛巳,宗磐、宗隽谋反,伏诛,诏天下。以宗弼为都元帅,越国王;达兰为行台左丞相。甲午,咸州详兖沂王晕坐与宗磐谋反,诛。辛丑,以宗幹为太师,梁宋国王。

八月辛亥,达兰与翼王呼兰及呼勒希图、达兰子斡带、额特布谋反,并诛。

九月戊寅朔,降封太宗诸子。

三年春正月癸巳,以宗弼领行台尚书省事。

夏四月乙巳朔,温都思忠廉问诸路贪廉,升黜有差。丁卯,帝如燕京。

五月丙子,诏元帅府复取河南、陕西地。宗弼自河南趋汴,萨里罕出河中趋陕。未几,河南平。

六月,陕西平,遣使奏捷。

秋九月癸亥,杀左丞相希尹、右丞相萧庆及希尹子巴达、满达。

冬十一月癸丑,以孔子裔孙璠袭封衍圣公。

十二月己亥,以阿里布为左副元帅,萨里罕为右副元帅。

皇统元年春二月戊寅,诏致仕官至三品者,给半俸。戊子,亲祭孔子庙,北面再拜。退谓侍臣曰:“朕幼年游佚,不知志学,岁月逾迈,深以为悔。孔子虽无位,其道可尊,使万世景仰。大凡为善不可不勉。”自是颇读《尚书》、《论语》及《五代》、《辽史》诸书。

夏四月丙子,以韩昉参知政事。辛巳,宗弼请侵宋,从之。五月己酉,宗幹卒。

七月丙午,以宗弼为尚书左丞相,领行台如故。

秋九月戊申,诏赐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人绢二匹、絮三斤。

是秋,宗弼侵宋,寻及宋平,画淮为界。

二年春正月己亥,帝猎于拉林河。

夏五月癸巳朔,不视朝。帝自去年荒于酒,与近臣饮,或继以夜。宰相入谏,辄饮以酒,曰:“知卿等意,今既饮矣,明日当戒。”因复饮。寻宴群臣于五云楼,皆尽醉而罢。

三年春正月已丑朔,以皇太子济安丧,不御正殿。

三月辛卯,以勖为平章政事,宗宪为尚书左丞。

夏五月甲申,初立太庙、社稷。

秋七月丙寅,致祭太皇太后,寻谥为钦仁皇后,葬恭陵。

四年春正月甲寅,诏以去年宋币赐始祖以下宗室。

秋八月癸未,杀其子魏王道济。

九月乙酉,如东京,畋于沙河,射虎,获之。

冬十月壬辰,立借贷饥民醉赏格。以河朔诸郡地震,复百姓一年。死者,官为敛葬。陕西等处饥,民典雇为奴婢者,官给绢赎还。是月,帝猎于海岛,至东京。

五年春二月乙未,次济州春水。

三月戊辰,次天开殿。

夏五月戊午,初用御制小字。以平章勖谏,帝为止酒,仍布告廷臣。

秋九月庚申,至自东京。

六年春正月壬申,封太祖诸孙为王。乙亥,畋于美棱。壬辰,如春水。帝从禽,导骑误入大泽中,马陷,因步出,不罪导者。

夏四月庚子朔,以宗固为太保、右丞相兼中书令。

六月乙巳,杀宇文虚中及高士谈。

是岁,遣钮祜禄罕努招耶律达实,被害。

七年春正月癸未,以西京鹿囿为民田。

夏四月戊午,宴便殿,帝醉酒,杀户部尚书宗礼。

六月丁酉,杀横海节度使田瑴等八人。

秋九月,右丞相宗固卒。以宗弼为太师,领三省事,都元帅行台如故。勖为左丞相,宗为右丞相,萧仲恭为平章政事,刘筈为左丞,李德固为右丞,萧肄参知政事。

冬十一月癸未,以亮为左丞。

十二月戊午,以秉德参知政事。

八年夏四月甲寅,《辽史》成。

六月乙卯,以左丞亮为平章政事,唐古辩为左丞。寻因奉职不谨,杖之。

秋八月庚子,出勖领行台事,以宗贤为尚书左丞相,萧仲恭为尚书右丞相。

九月丙申,唐古辩罢,以禀为左丞。

冬十月辛酉,宗弼卒。

十一月乙未,诏州郡长吏兼用本国及诸色人。辛丑,以亮为左丞相,秉德为平章政事。

十二月乙卯,以萧仲恭为太傅,领三省事,宗贤为太师,领三省事兼都元帅。

九年春正月戊戌,宗贤出领行台,以勖为太师,领三省事,亮兼都元帅,太保,领三省事。

二月甲寅,唐古辩复为右丞。

夏四月壬申夜,大风雨,雷电震坏寝殿鸱尾,火入帝寝,烧帏幔,趋别殿避之。丁丑,龙斗于利州榆林河水上。大风坏民居官舍,瓦木人畜皆飘飓十余里,死伤数百人。

五月戊子,因天变肆赦。命翰林学士张钧草诏,参政萧肄谓其语涉诽谤,杀之。是日,曲赦上京罪囚。庚寅,出亮领行台,寻召入为平章政事。戊申,武库署令耶律巴克沁妄称上言宿直将军萧荣与胙王元为党,诛之。

秋八月庚申,宰臣议徙辽阳、渤海之民于燕南,从之。侍从高寿星等当迁,诉于后,后以言激帝怒,杖议者平章秉德,杀郎中萨哈,寿星竟得不徙。秉德寻复为左丞相。

九月戊戌,出宗敏领行台,以宗本为太保,领三省事。

冬十月乙丑,杀北京留守胙王元及弟安武节度使扎拉、左卫将军塔斯、故邓王子阿兰、达兰。

十一月癸未,杀皇后费摩氏,召胙王妃萨满入宫。癸巳,帝猎于和罗温图珲,遣使杀妃乌库哩氏及瓜尔佳氏、张氏。

十二月丙辰,杀妃费摩氏于寝殿。寻为亮所弑,年三十一,降为东昏王。贞元三年,改葬大房山蓼香甸,诸王同兆域。大定间,追尊宏基缵武庄靖孝成皇帝,庙号熙宗,葬思陵。

猜你喜欢
  卷九十二·志第四十一下·百官八·宋濂
  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一百七十六·文苑四·张廷玉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八·焦竑
  第九十二回 识番情指日解围 违妇言上书惹祸·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三十五·徐乾学
  八·况周颐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十六·佚名
  ◎督军署·费行简
  第一节 业主权·佚名
  卷六十七 杨胡朱梅云传 第三十七·班固
  七、孙武辨·钱穆
  汉纪二十九王莽中始建国元年(己巳、9)·司马光
  卢寿汶·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范纯仁·唐圭璋

      纯仁字尧夫,仲淹次子。生于天圣五年(1027)。第皇祐元年(1049)进士,除官不赴。仲淹没,始出仕。治平中,为侍御史、争濮王典礼,出通判安州。神宗朝,知谏院,加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忤王安石,出知河中府。哲宗立,命同知枢密院事。元

  • 卷第十四·陈与义

    ○秋夜咏月庭树日日疎,稍觉夜月添。推愁了此段,卷我三间帘。黄花墙阴远,白发露气严。平生六尺影,随我送凉炎。踏破千忧地,投老乃自嫌。尚想采石江,宫锦映霜蟾。夜半赋诗成,起舞鱼龙兼。办此讵难事,取快端宜廉。○入城竹舆声伊

  • 再不见雷峰·徐志摩

    再不见雷峰,雷峰坍成了一座大荒冢, 顶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葱; 顶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葱, 再不见雷峰,雷峰坍成了一座大荒冢。 为什么感慨,对着这光阴应分的摧残? 世上多的是不应分的变态。 世上多的是不应分的变态; 为什么感慨,对着

  • 志第十二 乐四·沈约

    汉《鼙舞歌》五篇:《关东有贤女》、《章和二年中》、《乐久长》、《四方皇》、《殿前生桂树》。 魏《鼙舞歌》五篇:《明明魏皇帝》、《太和有圣帝》、《魏历长》、《天生烝民》、《为君既不易》。 魏陈思王《鼙舞歌》

  • 卷四百四十八·列传第二百七·忠义三·脱脱

        ◎忠义三   曾怘 刘汲 郑骧 吕由诚 郭永 韩浩 欧阳珣 张忠辅 李彦仙赵立 王忠植 唐琦 李震 陈求道   曾怘,字仲常,中书舍人巩之孙。补太学内舍生,以父任郊社斋郎,累官司农丞、通判温州,须次于越。   

  • 通鉴续编卷十七·陈桱

    【甲子】十四年【金皇统四年夏人庆元年】春正月行人王伦为金所杀【金欲以伦为平泺三路都转运使伦曰奉命而来非降也金胁以威伦拒益力金杖其使俾缢杀之伦厚赂使少缓遂冠带南乡再拜恸哭曰先臣文正公以直道辅相两朝天下所

  • 卷九·曾巩

    <史部,别史类,隆平集> 钦定四库全书 隆平集卷九 宋 曾巩 撰 枢密 吴廷祚字庆之太原人在周为枢密使宋兴加中书门下三品以父名璋故也建隆初为雄武军节度使改京兆尹卒赠侍中子元辅元载元扆太祖征

  • 论?第五十四·桓宽

    大夫曰:“巫祝不可与并祀,诸生不可与逐语,信往疑今,非人自是。夫道古者稽之今,言远者合之近。日月在天,其征在人,?异之变,夭寿之期,阴阳之化,四时之叙,水火金木,妖祥之应,鬼神之灵,祭祀之福,日月之行,星辰之纪,曲言之故,何所本始?不知则

  • 季春纪第三·吕不韦

    季春一曰: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牵牛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姑洗,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萍始生。天子居青阳右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

  • 第34章·老子

    【原文】大道汜兮,其可左右(1)。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2),成功遂事而弗名有(3)。衣被万物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4)。万物归焉而弗知主,则恒无名也,可名于大(5)。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

  • 周书·武成·佚名

    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丁未,祀于周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

  • 第九年海潮音继续出版之希望·太虚

    海潮音月刊,于过去八年中继续出版,从未中辍,遂为中国佛教界唯一之言论机关。所以能维持如此之久远者,以悉本公开态度之所致。虽有一贯之宗旨以为摄持,然关于佛学之任何歧异思想,皆可容纳讨论,故材料不虞缺乏。而历来之收支用

  • 第四卷·慧沼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第四卷(三身品末)翻经沙门慧沼撰经。善男子一切诸佛于第一身与诸佛同事于第二身与诸佛同意于第三身与诸佛同体赞曰。第五同异分别门。分文为三。三佛别故化身化二乘及地前凡夫。多起六通成其

  • 卷第一百一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害生纳息第三之二颇有业不善顺苦受异熟未熟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义显己义故。谓或有说。无有中有。或复有说。虽有中有

  •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三·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  别理随缘二十问  光明玄当体章问答偈  绛帏问答三十章  开帏试问四十二章  教门杂问答七章  四种四谛问答  别理随缘二十二问(并序)  有当宗学者。问余曰。仁于指要钞中

  • 青山集·赵文

    八卷。元赵文(1239—1315)撰。文字仪可,一字惟恭,号青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亡入闽,依文天祥。元兵破河州,与天祥相失,遁归故里。后为东湖书院山长,授南雄路儒学教授。著有《青山稿》。据明焦竑《国史经籍志》载

  • 光绪苗栗县志·沈茂荫

    台湾地方志。清沈茂荫修纂。十六卷。茂荫字槐堂,浙江萧山人。光绪监生,官至知县。苗栗原名猫里,台胞卡斯族居地,光绪十五年设县。十九年(1893)沈氏遣人采访并摘抄《淡水厅志》部分内容,翌年成书。约十万字。分图考、沿革、

  • 杂阿含经·佚名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诸经篇幅短小,事多杂碎,故名。玄奘译名为《相应阿笈摩》,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原50卷,缺2卷,后以阿育王传补入。共收经1362部。一般认为属化地部传本。梵文原本现已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