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督军署

督军本军官而实握一省政权,省长必得其欢心,乃能久任。权力视清之总督省长,则巡抚也。署中有参谋副官两处,军需军法各课,及秘书厅、军务厅,而咨议顾问等官不与焉。经费年约三四十万,凡不属国防军队,举其所辖且有以督军仍兼师长者,任何操行狷洁之人,一任督军莫不立致巨富,历年久者,数或百万或数千万以上。其生财之道,取之饷需、建筑服装者为小数,取之军米、军械者数较丰;若取军费以营商业矿务,甚且贩盐、贩烟或遇战事防务勒索重饷。于中央则数皆不资,宜督军皆富家,有开一寿筵,而用资至数万者,清代督抚视此诚小巫之于大巫矣。陆朗斋于陕西,以私种私运获金千余万,而只身脱难。张敬尧以盐富,张雨亭以收荒地富,杨树棠既殁第四师军需处挂失之票八万元,而其妻认为己资,夫以督军夫人存款,军需处何以知其数目,与夫支券号数是诚不可思议矣!唐赓、熊锦帆皆假托护法,大开烟禁,禁开则总师干者即可攫得重金。大约一省美缺腴差,必先尽督军所荐员委用,而省会警厅长、财政厅长尤必须得其同意。否则,军警必交哄财政,必坐困于军需督署,秘书恒兼他差,至参谋长副官长等。则父兄子弟必居优差优缺,外交则让之。文官遇乱事,胜则晋勋发财,败亦无丝毫处分。失地逃避,苟有人情,仍可隐居,将军府月取千元,相彼督军真民国之骄子矣。

参谋长者,督军之腹心,副官长者,督军之咽喉,非大得宠者不能任,更有以参副两长兼管卫队者,所入尤丰。某甲本窭人子,以留日士官学校归,后得任某督参长,适值新建军署及置地筑营,皆所经手,富逾十万,更有萃力以缉捕党人,图分赏金者,亦有挟制督军分其赃私者。大约必与副官处通气,事方灵敏副官即清代督抚之巡捕,以传达稽查为职,恒代其督军经营私业。某任某军署副长时至侵扣遣散党人费以自肥。又某省某师开赴前敌,为人煽惑,势已岌岌,副官长请行嘱携五万金劳军,而先据三万为已有,后实费仅万五千金,为师长一人所得,叛谋遂中止,而某则三万五千元入橐矣。又某军署参谋长,副官长,均督军弟子,军需课长,则督军快婿也。三人皆精干,互相争权,众称之为珍珠、玛瑙、金刚钻、珍珠,指参谋长,谓其圆到漂亮,若走盘之珠也。玛瑙,指副官长,谓其虽红而价贱,忝列八宝中也。金刚钻,指军需长,谓其尖利,无坚不破也。一日为督军所闻,值宴客谓幕僚曰:“三人被此美号,吾将何居?”时咨议某已被酒含醉,对曰:“明公其盛宝之橱乎,有此大橱诸珍乃备。”督军不知其为讽辞也,军需长在座,恶其狂,后假事诬以乱党嫌疑,非赖人救,几罹枪毙云。

参谋副官,非军官不能任。秘书科长、科员咨议、则不拘资格矣。鄂人某以留日法政学生归,倚黄陂力,得为某省军署军法长。其人固吸烟,身弱不能早兴。一军官参谋长戚也,以侵饷归,军法课讯办,某不受嘱托,依法严惩,参谋长衔之,自是每晨六钟即速之来,不容少迟。未半月某已委顿不能起,乃告督军以其瘾作,旷公。然督军实吸烟,特妻妾外无人知之者,闻以为讽己,某因此乃得保其差使。

某军署译电员某月俸五十元,然为狎游缠头,费一掷百金不惜,服御尤辉煌,同事者妒之,纷腾谣诼后副官长,所赏妓,复为某眷醋海波兴,而某弗觉也。一日督军亲率侍弁,突莅其卧室检查,见服用华美。督军怒甚,跌足叹息谓吾竟为小子所误,呼弁缚之,某惘惘不知犯何罪,已而搜其箧,得沪某银行函。盖某中某奖券二彩得万金,由银行汇来者也。督军恍然,问得彩何事?秘密曰:“是间多亲友,恐告家长,则己不得恣用也。”遂略申斥数语,皆诫其奢侈者,遂解缚了事,未几副官长竟免职。

其尤易滋弊者,则侦缉处当袁政府时代,此为各军官,考成岁糜巨帑为侦缉费。于是有调查员、探员、探士之别,且各分头二三等。非投诚之党人,则无赖之游棍每一统率,办事处,电至则此辈财源开矣。平日捏造报告甚且伪制证书、符号及宣言书、名册等,以耸动故伟人之名,大半皆侦探所造成。果能缉获民党重要人物,赏金虽丰,而将军参谋副官层层剥削,探员到手不过十分之二。于是纷纷自向中央接头,而统率办事处、军政执法处与参陆海三部之调查员,亦联袂南下矣。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二 寶元元年(戊寅,1038)·李焘
  名山藏卷之十七·何乔远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九·佚名
  尚史卷四十五·李锴
  ◎袁帝之龙袍·李定夷
  卷三十二·鄂尔泰
  史记集解卷一百七·裴骃
  沈序·查继佐
  七、中西国际之由来·汪荣宝
  卷一百一·佚名
  立宪法议·梁启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三十八·彭定求

        卷638_1 【宴边将】张乔   一曲梁州金石清,边风萧飒动江城。   座中有老沙场客,横笛休吹塞上声。   卷638_2 【郢州即事】张乔   孤城临远水,千里见寒山。白雪无人唱,沧洲尽日闲。   鸟归残烧外,帆出

  • ●卷二三·陈衍

    一、锺伯敬、谭友夏共选《古诗归》、《唐诗归》,风行一时,几于家弦户诵。盖承前后七子肥鱼大肉之后,所选唐诗,专取清瘦淡远一路。其人人所读,若李太白之《古风》,杜少陵之《秋兴》、《诸将》,皆不入选,所谓厌刍豢、思螺蛤也。

  • 第二十六出 谬献·李渔

    〖小蓬莱〗(生带女官上)忽地佳音传到,顿教人愁逐魂销。相逢眼底,能差几刻,兀自心焦。寡人自充威武大将军,来到南京驻骅。虽差许进督兵进剿,那不过是遥作声援,只消王守仁一旅之师,就可以立平大乱。这也罢了,寡人此番出来剿贼原是

  • 唐诗三百首卷八五言绝句·蘅塘退士

    《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注解】: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韵译】: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夕阳的

  • 卷二·汤右曾

    钦定四库全书怀清堂集卷二吏部侍郎汤右曾撰题新城王清远园居十三首石帆亭渺渺云中帆茫茫烟际水何年一片影吹入户庭里静听波涛喧卧看岚翠起樵唱轩石脉转岭背樵歌出林隂讵有旷士怀自然太古音赏心与之遇杳杳不可寻半偈阁

  • 卷之一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雍正实录卷之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七八九 谕着添派和珅同办《日下旧闻考》·佚名

    七八九 谕着添派和珅同办《日下旧闻考》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奉旨:《日下旧闻考》,着添派和珅同办。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列传卷第四十八 高丽史一百三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辛禑三。○九年正月癸丑纳哈出遣文哈刺不花请寻旧好。 禑如谨妃殿作傩戱翼日禑以妓乐出游时寒风甚烈禑手自吹笛谓妓辈曰: "手冻吹笛甚苦。"

  • 南唐书卷十六·马令

    宋 马令 撰义死传上第十一呜呼大哉君乎犹天之覆焉犹地之载焉天地以为笼而东西南北方殊域无出于天地之度内则君臣之义孰可逃哉此事君者无适而非君也且人情莫不喜安存而恶危亡也及以身事人而与君同戚则由是而循义由

  • 苏轼传·脱脱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他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各地求学,母亲程氏亲自教授他读书,苏轼听到古今成败之处,就能说出其中的要旨。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时,激愤叹息,苏轼请问:“我如果成为范滂,母亲是否赞许?”程氏说:“你能成为范滂,难

  • 蒲宗孟传·脱脱

    蒲宗孟,字传正,阆州新井人。中进士第,调任夔州观察推官。治平年间,发生水灾地震,蒲宗孟上书,斥责大臣及宫禁、宦寺。熙宁元年(1068),改任著作佐郎。宋神宗看见他的名字,说:“是那个曾经上书谈水灾地震的人哪!”又召试学士院,用为

  • 赵南星传·张廷玉

    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授职汝宁推官。行为廉洁,治理太平,逐渐提升为户部主事。张居正卧病,朝廷大臣都为他祈祷,赵南星与顾宪成、姜士昌不去。张居正死,调任吏部考功郎中,称病回家。起用担任文选员外郎。上

  • 第九章 26·辜鸿铭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辜讲孔子评价他的学生,勇猛的仲由(即子路),说:“穿着老式的破旧粗布衣服,站在一堆锦衣华服的人中间而不感到耻辱

  • 卷首·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埤传卷首呉江朱鹤龄撰今文古文唐孔氏曰按伏生今文欧阳和叔夏侯胜夏侯建三家所传及蔡邕所勒石经是也孔氏古文庸生刘歆贾逵马融等所传是也刘歆贾逵马融等并传孔学云十六篇逸与安国不同者良由孔注之后其

  • 剧院风情·毛姆

    《剧院风情》是毛姆自称在十分欢畅的心情下写下的一部自己特别心爱的作品,动用的是他在戏剧界混迹多年的生活素材——别忘了他曾是英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剧作家之一。朱莉娅·兰伯特是英国舞台上的一代名伶,她是个天生的

  • 猫乘·王初桐

    《猫乘》是现存的最早系统记载中国猫文化史的著作,作者王初桐是清朝极具才华和传奇故事的文人。《猫乘》卷首有篇“小引”,这篇序言作于清代嘉庆三年(1798),作者是一位名叫巏[quán]堥[máo]山人的人,全书有八卷,卷一字说,

  • 罗天大醮设醮仪·佚名

    述醮仪。祭三清与玉皇,与《罗天大醮早朝仪》同,盖撰于宋后。包括卫灵咒、三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