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六二、尉缭辨

《汉志》杂家《尉缭》二十九篇,兵形势家又有《尉缭》三十一篇。据《史记?始皇本纪》,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在始皇十年,而今传《尉缭》书有梁惠王问,年世不相及。后人因谓今所传者乃兵家《尉缭》,在梁惠王时,而始皇时杂家《尉缭》则佚。然考《史记》,缭既见秦王,欲亡去,秦王觉,因止以为秦国尉。则所谓尉缭者,尉乃其官名,如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之例,而逸其姓也。(今《汉志》杂家称《尉缭子》,官本、南雍本、闽本尉缭下无子字,与杂兵家称《尉缭》同。至《隋志》始称《尉缭子》,而颜师古遂谓尉姓缭名,皆误。)若是则秦有尉缭,岂得魏亦有尉缭,而秦之尉缭,又系魏之大梁人?以此言之,知非二人矣。《汉志》去齐孙子、吴孙子,所以别同名之嫌。若尉缭系二人,则亦应书秦尉缭、梁尉缭也。且缭之说秦,与《秦策》顿弱之言同。其称秦王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事类范蠡。窃疑《史记》载缭事已不足尽信,书又称梁惠王问,则出依托。(刘向《别录》:缭为商君学。商君于惠王早年入秦,今云缭为其学,亦知其非见梁惠王。)其殆秦宾客之所为,而或经后人之羼乱者耶?

猜你喜欢
  二主妃子传第四·陈寿
  慎终第四十·吴兢
  东汉会要卷三十二·徐天麟
  读礼通考卷七十四·徐乾学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二十七·纪昀
  一○三四 军机大臣为奉旨致撤写过各分《内则衍义》并将刻本查出销毁事致武英殿交片·佚名
  ·康熙戡定台湾记·丁曰健
  十国春秋卷七十四·吴任臣
  孝静帝纪·魏收
  李建及传·薛居正
  卷二百六十四·杨士奇
  卷二十七·黄训
  卷五十·宋敏求
  第三节 南方诸国形势(中)·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八·陈廷敬

    目  录 八调二十七体,起一百三十九字至一百六十字玉女摇仙佩二体 六 丑三体 玉抱肚一体 六州歌头九体 夜半乐二体 宝鼎现八体又名三段子、宝鼎儿 个 侬一体 解红慢一体 玉女摇仙佩  柳永《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正德十三年二月庚午朔上在宣府 癸酉辽东沈阳等卫地震蒲河中左所天鼓鸣 丁丑大学士蒋冕释奠孔子如常仪 巡抚山东都御史黄王□赞以灾异上言天道幽远虽曰难知然徵诸人事亦有可得而言者伏见皇舆北巡累月弗返辅臣百执事至

  • 雍正实录卷之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七二八 军机大臣奏查办《说郛》《续说郛》情形片·佚名

    七二八 军机大臣奏查办《说郛》《续说郛》情形片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查陶宗仪《说郛》,皆元以前书,现已抄录入四库书内,并非应毁之本。其陶珽所辑《续诋郛》,内有明末违碍之处,应行抽毁,俟该省解到时签出进呈。进奏

  • 卷五十九·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五十九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琊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张汤传第二十九 张汤杜陵人也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师古曰称为儿者言其尚幼少也】还鼠盗肉父怒笞汤

  • 李仕鲁传·张廷玉

    李仕鲁,字宗孔,濮州人。他少年聪颖、好学,足不出户达三年之久。听说鄱阳朱公迁得到宋代朱熹的传记,就前往他处,学习朱熹的学说。太祖因此得知了仕鲁的姓名。洪武年间,诏令访求精于朱氏学说的学者,有司举荐李仕鲁,李仕鲁入宫拜

  • 卷三百三十六·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三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孝宗隆兴元年显谟阁直学士虞允文论唐邓不可弃两军守御之策上奏曰臣伏蒙圣恩赐臣御札睿明旁烛察臣区区之心於数千里之远奨训有加臣下拜伏读九殒此身不足以

  • 中正篇第八·张载

      中正然后贯天下之道,此君子之所以大居正也。盖得正则得所止,得所止则可以弘而至于大。乐正子、颜渊,知欲仁矣。乐正子不致其学,足以为善人信人,志于仁无恶而已;颜子好学不倦,合仁与智,具体圣人,独未至圣人之止尔。  学者

  • 卷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十二刑部尚书秦惠田撰吉礼十二圜丘祀天宋史太祖本纪干德元年十一月甲子有事南郊大赦改元百官奉玉册上尊号礼志干德元年始有事于南郊自五代以来丧乱相继典章制度多

  • 卷八十九(月婆首那译)·佚名

    △摩诃迦叶会第二十三之二尔时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当来末世後五百岁。何等菩萨行於谄曲。尔时世尊告迦叶言:迦叶。多有众人行於谄曲。亲近恶友少读诵经为求衣食。尔时摩诃迦叶白佛言:善哉世尊,唯愿世尊,利益多人说彼谄曲。

  • 卷第六·契嵩

    传法正宗记卷第六  宋藤州东山沙门释契嵩编修  &middot;震旦第二十九祖慧可尊者传&middot;震旦第三十祖僧璨尊者传&middot;震旦第三十一祖道信尊者传&middot;震旦第三十二祖弘忍尊者传&middot;震旦第三十三祖慧能

  • 卷第五十一(第八诵之四)·佚名

    十诵律卷第五十一(第八诵之四)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五法初有五事故僧与下意。说佛过法过僧过戒过。作非威仪。复有五事。僧与作下意。骂比丘。道说比丘。出比丘过。处处说他过。使他不得施不得住处。复有五事。僧

  • 卷第八十九·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九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荆门圭山五眼毓禅师礼三际通薙染。一日通指菊花。示之曰。黄花有意通消息。只许禅人独

  • 第四十章 诸小岛中佛教发生情况与南方等地再度弘传时期·多罗那他

    此外僧伽罗洲、耶婆洲、赤铜洲、金洲、檀那室利洲、拜具等一些岛屿中,佛教早已盛行,直到现在佛教还很兴盛。僧伽罗洲也有若干大乘人,大部分是声闻。现在在号称&ldquo;室利婆杜迦&rdquo;的本师足迹的节宴上还有比丘约一万

  • 卷第十二·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十二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书下 复林得山农部 屡承宝札。谆谆挽留。且急以开堂为劝。足见为法心勤。非浪称檀越者比也。但某思。时当末运。魔鬼为害。到处妄据师席。力谋开堂。破灭宗风。莫此为甚

  • 太上十二上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佚名

    题“太极真人传左仙翁”。元始天尊劝戒,以消十二大恶业

  • 词说·蒋兆兰

    蒋兆兰撰。一卷。兆兰曾于苏州任教职,精研词学,引朱孝臧、况周颐为同道。《自序》云,乃应诸生“从问词法,兼求词话”而作此书,其宗旨为:“推本屈、宋、徐、庾之旨,甄别家数选本之精,阐述前贤时彦相承之统绪”,“要使本末兼修,古

  • 作佛形像经·佚名

    一卷,失译人名。叙优填王造佛之形像,说造像之功德。造立形像福报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