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八章委员及其报告

一百四十节委员之性质委员会为附属团体,只就其训令之范围内行事,而受节制于委之之会。委员既受委任之后,则会集而组织其团体,如四、五、九各节所详者。

委员会之集议,照会议之常规,但可省略各种起立、发言及按序复坐之仪式。所议之事件,可以谈话行之。惟一切动作,当以正式之动议及表决而处分之,当由书记存记作一合式之纪录;若无书记,则委员长当笔记所有表决之事。只有受委之委员,方能与于讨议之列。会长及各职员倘未被委,亦不得参加于其列。而会长无监督委员之权,若彼欲于委员会试其运动或劝诱,则当拒绝之。委员会以大多数为额数。

全数之委员会,即以会员之全体而作一委员之会议而已。其会议之规则,即搁起正式之会期,畅行讨论,不许提出停止动议,与夫委员会所常用之非公式行动,皆准行之而已。至会议告终之时,则全体委员退席,即行事之性质一变耳。会长复其座位,而再令众就秩序。委员长则行正式报告于众;而众之处理此种报告,悉如其处理少数人之委员会之报告焉。

一百四十一节委员之权限委员既受训令,其权限只在令行之事范围之内。若付委之事件不带训令者,则委员审查其案之体裁,加入已通过之修正案,并贡献所得,而适于会众之讨论及表决者。委员只能照委托所事而行,当小心谨慎,毋得稍出其权限也。

若委员受有全权,则其行事有若一独立之团体焉。会中已表决之事,而欲使此事之成全,则委委员以全权执行之,以竟其功。或在两可之问题,而付委员使以全权处决之,则此处决作为最终之定论。

(演明式)“本会筹备注册”之议在讨论中,有单纯付委之议,已得通过。于是委任委员,而将事托之。委员讨议如何注册之方法,而调查应办之事宜。到时由委员长报告“本会应要注册”(或不必注册),详其理由及办法。若其议为“将事付委而令委员向律师请教”,委员则照训令而行往与律师商酌,然后将律师所言报告于众。同时或呈献己意,听众采择。

若动议为“将本会注册之事付之委员全权办理”,如此则委员当将注册各种手续进行办理,而事竣之后,乃报告其效果于众。或审查之后,而以注册之事为不适宜,而报告于众曰:“本会注册之事为不适宜。”若会中必欲注册,则先表决本会注册之事,而后委委员以全权执行之。若如此,则委员惟有进而执行将本会注册而已。

一百四十二节报告当委员之事务告竣,其主座或其他之受命者当准备一报告,将审查之各点并委员之判断详录之。倘委员中有少数不同意者,亦可另作一报告,谓之“少数之报告”,包括彼等之判断。报告当用简单明白之言辞,有时须陈己见者,则统结以献替之语。即如有委员承命“到街上调查会堂之租价及款式”者,当准备其报告如下:“本委员查得本市之各会堂租价如下:民乐会堂每日租价十元,崇德会堂每日租价十二元,自由厅每日租价八元”云云。遂继而曰:“本委员谨以第一会堂之价格及地位最为适当也。委员某某谨报。”又委员未带训令而审查一问题者,当报告如下:“本委员建议此案之语句,应如以下方式……”云云,或“本委员建议此议不当采用(详其理由)”,并如上为结断之语。

至带训令而行事之委员,其报告如下:“本委员已照所训,而完其责,租得崇德会堂为本会集会之所。”

一百四十三节报告之呈递委员或有训令,使之报告于一定期之日者,则到期之时次及报告秩序,主座当令之报告。若无如此之训令,则委员准备报告之时,承委报告之员在无议案当前之时,则讨地位而言曰:“主座,某某事件,委员之报告已经准备矣。”主座曰:“今可否接收某某事件委员之报告?赞成者……”云云。若得否决,则委员当俟之迟日,而仍照同一手续以讨地位而后行之。若得通过,则委员之代表曰:“承办某事之委员道呈报如下……”彼乃宣读报告。

报告读后,则委员之事毕矣,并不用表决以解其职,盖其职与呈递报告而俱完结也。从此则委员对于其事,亦犹乎他委员之不相涉也。倘再委之以续行办理,则为另外一委员而已。

委员之报告,当缮就成文;报告之后,则将报告文呈交主座。而所报告事件之新方式,则为当秩序而受会众之处分者也。

一百四十四节要求报告若到报告之时,而主座及委员俱忽略其事,则会员可动议:“请某某事件之委员此时报告。”倘此议通过,则委员必当报告;如不报告,自当详说理由。若委员准备未完,当可请求宽限,如是则当有动议:“宽限委员之报告期,而令之于某某日报告。”若委员欲取消其职务,亦当有动议:“取消某某事件委员之职务。”而得表决通过乃可。

一百四十五节少数之报告此为不同意者之报告,读于正式报告之后,而不能与正式报告同效力,会众可以不理者也。但若其确有见地,则可以之代多数之报告耳。此即与修正报告无异,而当以修正案顺序行之。

一百四十六节报告之演明式本会注册之问题,经已付委办理,而委员会集讨议准备报告。至值期开会,次及“委员报告”,主座曰:“今日有无委员报告?”

辰君曰:“主座,本委员之注册事,已经准备报告矣。”

主座曰:“前今注册委员今日报告,请诸君听之!”

辰君遂读报告曰:“本委员承命审查本会注册事宜,兹报告如下:所有注册事宜虽复杂,然有熟悉此事之人乐为相助,则进行亦易。而本委员详审各情,注册确于本会大有利便,诚如某会员所言。故献议将本会从速注册也。辰某谨报告。”

主座既接辰君报告之后,乃曰:“诸君已听着委员报告及其献议,对于‘本会即行注册之问题’已表示极为赞成。诸君之意如何?”此时为讨论秩序,于是各讨论本会宜否即行注册事宜。

一百四十七节复付委若委员之报告有不满众意者,并若重新讨论之后生出新问题,则事件当复行付委于委员或其他之委员也。“复付委”之动议,与“付委”同受一例之约束。

猜你喜欢
  本纪第二十 昭宗 哀帝·刘昫
  越绝卷第五·袁康
  ●卷九·徐梦莘
  东都事略卷四十二·王称
  第九十六回 犯乘舆围攻紫寨 造迷楼望断红颜·蔡东藩
  卷三·张廷玉
  武宗外纪译文·毛奇龄
  第三十三回 项羽遣人杀义帝 陈平渡河投汉王·黄士衡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十·佚名
  二百零七 上谕李陈常代赔曹寅李煦亏欠理应缴部·佚名
  卷二十二·傅恒
  九二 辛亥革命一——王金发·周作人
  卷之一百六  瀛涯勝覽(明)馬歡 撰·邓士龙
  卷十六·佚名
  卷十七·叶隆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四出 拷婢·李渔

    〖中吕引子·菊花新〗(外带末上)中郎有女貌羞花,伯道无儿只靠他。病里度年华,何日遂向平婚嫁?下官曹个臣,只因女儿患病,医祷不灵。前日太医院来诊脉,说他是七情所感。我想他这病根,毕竟是从雨花庵来的。我当初在客边,不曾

  • 第十八出 诊祟·汤显祖

    【一江风】〔贴扶病旦上〕〔旦〕病迷厮。为甚轻憔悴?打不破愁魂谜。梦 初回,燕尾翻风,乱飒起湘帘翠。春去偌多时,春去偌多时,花容只顾衰。井梧 声刮的我心儿碎

  • 卷十六·沈德潜

    ☆陈学洙字左原,江南长洲人。康熙甲子举人。○左原先生与弟右原为挛生兄弟,形体性情,学问志节,无不相同,不止如双丁二到已也。诗品雅洁,并追唐人,尤悔庵太史谓陈氏兄弟昔称二难,今日二难复见陈氏,其言洵然。○君子行君子畏幽独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四·佚名

    德宗二崔佑甫【温公】卢杞【范祖禹 孙之翰 石守道】陆贽【范祖禹 权德舆】李泌【范祖禹 温公】萧复【范祖禹】姜公辅【范祖禹】杨炎【孙之翰】裴延龄【范祖禹】崔善正【李锜 范祖禹 张唐英】李晟【东坡 范祖禹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二·佚名

    阖庐孙武【老泉 樊川 六一 东坡】夫差伍子胥【栁州 卢元辅 荆公 颍滨 李白】勾践事吴【东坡】种蠡【颍滨 昌黎 东坡】子胥种蠡【东坡】通论国之兴亡【颍濵】孙武老泉曰求之而不穷者天下之奇才也天下之士与之

  •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六·佚名

    哀公三桓陪臣【东坡】孔子沐浴请讨齐【颍滨】孔子猎较【荆公】孔子诛少正卯【东坡】宓子贱【贾至】子贡存鲁乱齐破吴强晋伯越【老泉 荆公 颍滨】三桓陪臣东坡论哀公问社宰我对以使民战栗曰或曰建国各以其土之所宜木

  • 张宗琏传·张廷玉

    张宗琏,字重器,吉水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初为庶吉士,后授刑部主事,负责审察广东囚犯的罪状。仁宗即位,升左中允。皇帝令朝臣荐举所知贤才以备任用,礼部郎中况钟荐举宗琏。仁宗问少傅杨士奇:“别人都举荐外官,而钟举荐京官,何

  •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钱穆

    关于中国与西方,由于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而历史进程亦不同。上自政治组织,下至社会体制,双方莫不有其重大之相异点。主要者,如宗教一项。西方自罗马帝国崩溃,基督教即为彼方上下所共同信仰,形成为西方社会一指导中心。直至最近

  • 卷之一·努尔哈赤

    天命三年戊午闰四月壬午敬天上谕贝勒诸臣曰:“人君,即天之广也;贝勒诸臣,即君之子也;民,即贝勒诸臣之子也。君以父事天,敬念不忘,克明厥德,仰承天锡丕基,则帝祚日隆。贝勒诸臣以父事君,敬念不忘,勿怀贪黩之心,勿为奸慝之事,以

  • 吴王问齐君僈暴君子何容焉晏子对以岂能以道食人第十七·晏婴

    晏子使吴,吴王曰:“寡人得寄僻陋蛮夷之乡,希见教君子之行,请私而无为罪。”晏子蹴然辟位。吴王曰:“吾闻齐君盖贼以僈,野以暴,吾子容焉,何甚也?”晏子遵而对曰:“臣闻之,微事不通,粗事不能者,必劳;大事不得,小事不为者,必贫;大者不能致

  • 万章下篇·王夫之

    一集注“无不可事之君,无不可使之民”,是伊尹胸中至大至刚语,然须于此看出伊尹偏处。其云至大至刚者,言气足以举之也,须与孔子“天下有道,丘不与易”自有分别。伊尹但在自家志力学术上见得恁地有余,谓己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读解】 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

  • 卷五·司马光

    钦定四库全书书仪卷五宋 司马光 撰丧仪一初终【病甚附】疾病【谓疾甚时也】迁居正寝内外安静以俟气絶【諠哗奔走固病者所恶也悲哀哭泣伤病者心叫呼撼捽尤为不可使病者惊怛摇顿而死皆未免为不终天年故不若安恬静黙以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卷一·欧阳竟无

    敘曰︰應學般若學。般若者,五度之目,萬行之鵠,三世諸佛之所自出。有母然後有子,有般若然後有世間人天、出世聖賢。般若者,智也;智也者,用也;用也者,以空為具,非以空為事也。是故空有二義︰非義、不義、無義之空,空亦應空;如義、實義、

  • 佛说佛名经卷第九·佚名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读诵是贤劫千佛名者。必见弥勒世尊及见卢至。远离诸难。  南无月光明佛 南无不动佛 南无大庄严佛 南无多伽罗香佛 南无妙胜佛 南无波头摩幢佛 南无宝聚佛 南无沉水香佛 南无大

  •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二·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先世勤相应品第二  尔时世尊。复告喜王菩萨摩诃萨言。喜王。又复菩萨应觉诸法不依。应觉诸法不出不灭不作不生。远离轻虚自空不牢不取不舍。应觉诸法无常苦无我寂静。应觉诸法空无相无愿。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澄观

    第六大胜分疏。一入自在者。即经云如是入已牒前十自在也。二成就智。即经云如是成就已。即牒前为不思议智者等疏。故经云随行智为导首故者。经文但有身语意业随智慧行。论经云智慧为首随顺转故疏。具用二句之意。以智

  •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佚名

    一卷,唐那提译。佛依庄严王菩萨之请问而作方曼荼罗,说供养地藏菩萨等八大菩萨。佛在耆阇崛山,有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大会庄严之因?佛言,昔作方曼荼罗供八菩萨所致。谓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执金刚主菩萨,文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