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谈印度语文的统一

──二十九年二月在贝勒纳斯语文统一学社欢迎会讲──

今天承贵社欢迎,使我感到特别兴趣!我到印度,就知道印度有许多语言不同,觉到印度需要有统一的语言。正在这样想,今天听了报告,才知道诸君已在这里做这种工作,并且有五十年的历史,出版过多种书,相信不久印度就有统一的语言。并且知道兴的文极近巴利文;佛语用巴利文,也是一种统一文字的运动。则在佛时代,已经作过同样运动,而贵社也就是继承这未完之业,故对贵社更加亲切。

法显佛国记与玄奘的西域记,同为印度历史上的主要文献,贵社既已翻译,则中印关系自增密切。亚洲之光,原是根据马鸣最美的佛赞写成的,此由贵社复兴古代文化,而联及佛教的重兴。

文学、是一时代国民心理的反映,也就是启发后代国民的先觉。要有统一的语言文字,才能产生新的文化,使印度民族统一完成。这样印度才真能自由,佛教也因以复兴了。今天承贵社招待,对印度文化得到很深的印象。(苇舫记)(见佛教访问团日记)


猜你喜欢
  卷第七·如卺
  御选语录卷十九·雍正
  萬如和尚語錄序·佚名
  卷第七十一·佚名
  慈悲水忏法卷中·知玄
  卷之二·佚名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佚名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八·唐慧琳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佚名
  今佛教中之男女僧俗显密问题·太虚
  最后之□□·李叔同
  卷三百七·佚名
  善行品第七·佚名
  兀庵和尚语录目次·兀庵普宁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熊则轩·唐圭璋

      满庭芳   郭县尹美任   波有颓澜,渴无冷镬,谁言制邑为难。汾阳善政,史在笑谈间。三载刑清讼简,官事辨、俗阜民安。帘垂画,焚香宴坐,犹得半清闲。   西风,催入觐,声驰当道,名达朝端。任锦溪溪上,卧辙攀辕。从此燕辕北

  • 卷二·篁处集·朱祖谋

    小重山·畣叔问梅润经熏不下衣。闭门三日雨,晚莺稀。东风和絮转晴丝。红芳尽,慵和饯春词。欢事隔年非。樱桃三见后,剩斜晖。闲愁取次报君知。漂花水,流恨上朱扉。红林檎近·枇杷分笼樱初罢,系枝铃仨圆。素手荐

  • 卷三百二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二十一丁香花类五言古丁香          【唐】杜 甫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疎花披素艳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晓堕兰麝中休懐粉身念五言律赋得池上双丁香树   

  • 列传第二 后妃下·房玄龄

    元敬虞皇后 豫章君 明穆庾皇后 成恭杜皇后 章太妃 康献褚皇后 穆章何皇后 哀靖王皇后 废帝孝庾皇后 简文宣郑太后 简文顺王皇后 孝武文李太后 孝武定王皇后 安德陈太后 安僖王皇后 恭思褚皇后 元敬虞

  • 大事记续编卷三·王祎

    汉孝元皇帝初元元年春正月辛丑塟社陵上諡曰孝宣皇帝【以本纪修】赐诸侯王公主列侯黄金二千石以下钱帛有差大赦天下【以本纪修】以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刘向为散骑宗正给事中【以荀悦汉纪修】解题曰元帝即位萧望之选白宗室

  •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三八一 浙江巡抚三宝奏查明《经义考》书板现存杭州并据情转谢天恩折·佚名

    三八一 浙江巡抚三宝奏查明《经义考》书板现存杭州并据情转谢天恩折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初四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据情转奏恭谢天恩事。乾隆四十二年四月二十日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内开,本年四月初六日奉上谕

  • 列传卷第十一 高丽史九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金富轼[*(金)敦中*(金)君绥]。○金富轼富佾之弟肃宗时登第补安西大都护府司录 军事考满直翰林院历右司谏中书舍人仁宗卽位李资谦以国舅当国

  • 附录一 关于阿Q正传·周作人

    一 引言一九二一年十二月北京《晨报》开始增加“副刊”,将原来的第五版改为单张,由孙伏园担任编辑。到了星期日那一天,又由蒲伯英主张,编得特别好玩一点,添设“开心话”一栏,请鲁迅帮忙来写稿。因为如他自己所说,“阿Q的影

  • 卷第一百十九·佚名

    典礼四南郊二熙宁七年有事南郊御札七月戊戌王者飨帝圜丘。以虔报本之义。尊祖清庙。以将反始之诚。人道至隆。国章兹重。维五圣之故事。有三岁之亲祠。朕以不德。获承先宪。以时称秩。其敢怠荒。且卜天正。往脩郊类。

  • 卷一百七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七十六钦天监国初置太史监设太史令通判太史监事佥判太史监事校事郎并五官正等官後改监为院设院使同知院判五官正典簿雨阳司时序郎纪候郎等官洪武元年又改太史院为司天监设监令少监监丞主簿主

  • 难四第三十九·韩非

    卫孙文子聘于鲁,公登亦登。叔孙穆子趋进曰: ‘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也。今子不后寡君一等,寡君未知所过也,子其少安。’孙子无辞,亦无悛容。穆子退而告人曰:‘孙子必亡。亡臣而不后君,过而不悛,亡之本也。’或曰:天子失道,诸

  • 第十七章 8·辜鸿铭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辜讲孔子有一次对一位学生(子路)说:“

  • 卷三十六·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三十六钱塘程川撰易三十六系辞下传二系辞解咸九四防爻义看上文说贞吉悔亡贞字甚重程子谓圣人感天下如雨旸寒暑无不通无不应者贞而已矣所以感人者果贞矣则吉而悔亡葢天下本无二理果同归矣何

  • 重刊五灯严统跋并赞·费隐通容

    重刊五灯严统跋并赞夫灯不明。继之以光。统既混乱。严之以正。偏颇狂狷。导之以中。恠诞纵庶。御之以庸。矫伪幻妄。示之以真。诡异变诈。指之以常。高古奇洁。处之以平。轻露眇薄。挽之以朴。斯乃师家铸人之妙用。挽

  • 卷第十六·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十六 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习禅篇 明 翠峰山公传(附圆月.明律) 德山。号翠峰。关陕西夏人。幼质朴。深慕禅悦。年三十始出俗。从灵南牛首寺海公为弟子。束戒缚禅。日积月磨。渐有契会。海公就化

  • 卷上之下·佚名

    禅门诸祖师偈颂上之下 五峰老释 子升 录 通明因缘四则 唐高宗帝遣内侍薛简驰书诏六祖禅师。师辞疾不赴。简遂问师如何是大乘见解。师曰。明与无明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佛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

  • 全宋词·唐圭璋

    词总集。今人唐圭璋编。五册。此书旨在收录北、南二宋全部词作,编者一九三一年着手编纂,一九三七年初稿竣事,商务印书馆一九四○年出版。一九六五年重新增补改编,共录入词人一千三百三十余家,词作一万九千九百余首,残篇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