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三

圣德二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四月辛丑

上谕太医院朕硏究经史之余披阅诸子百家至黄帝素问内经诸篇观其义藴实有恻隐之心民生疾苦无不洞瞩其後历代医家虽多着述各执已见若难经及痘症诸书未能精思极论文义亦未贯通朕甚惜之当兹海宇昇平正宜怀保吾民跻春台而登夀域尔等可取医林载籍酌古准今博采羣言折衷定论勒成一书以垂永久副朕轸恤元元至意

十月庚戍

上谕掌膳等官曰天下之物力有限当为天下惜之今酥油乳酒供给有余尔等会同庆丰司酌量收取足用则已不可过多蒙古甚穷乏取者减少则彼贫人日用可以恒足矣

十一月乙酉大学士等奉

命撰拟蠲免河南湖北及直隶山东被水州县钱粮谕旨进呈中有海宇昇平等语

上曰今四方虽定民生未尽悦安朕宵旰不遑勤求闾阎疾苦思得一利民生之事惟恐行之稍迟致民失所孜孜不已庶几渐见太平且古帝王已治益求其治已安益求其安朕深自省惕常虑始勤终怠不克底於化成若遽谓昇平而泰然自足非朕勤求上理之初意也自後谕旨中凡此矜张盈满之言勿复拟入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二月己酉以

文华殿告成经筵前一日例应祭

先圣先师於传心殿具奏

上谕大学士等曰

先圣先师道法相传昭垂统绪炳若日星朕远承心学稽古敏求效法不已渐近自然然後施之政敎庶不与圣贤相悖其躬诣行礼以彰景仰之意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正月戊子

上谕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等曰自雅克萨城解围以来闻军士中有患疾者此皆属满洲精兵朕甚悯焉今特遣医二人齎药治之至罗刹虽与我对垒但我兵攻雅克萨城从未诛戮其人如城中有患疾之罗刹亦听其就医使还彼国传布德意

丙申喀尔喀两翼汗及七旗济农台吉等疏请上

尊号

上谕曰喀尔喀诸汗贝勒等戴朕向来仁恩恪恭敬顺请上尊号具悉悃忱但诸汗贝勒等宜仰体朕一视同仁无分中外至意谨识朕谕和之旨自兹以後无相侵扰亲睦雍和永享安乐更胜於上朕尊号也况前者内外诸王贝勒大臣等请上尊号未经允行此所奏请亦不准行着理藩院行文晓谕

五月庚辰

上因天旱诏谕天下曰朕统御天下念切民生夙夜图治罔敢少懈迩来岁每不登民食寡乏今兹仲夏久旱多风农事堪虑此由敷政不均寛严过当或土木工兴或民瘼不逹事机之失上干

天和隂阳不调灾孰大焉朕用是夙夜靡宁减膳撤乐清理刑狱求言省过斋居默祷虽雨泽薄降尚未沾足皆因朕之凉德不能上感

天心之仁爱兹当布德行仁赦过宥罪特从寛大用广好生应天以实诞施眚灾肆赦之恩敷政在寛聿昭嘉与维新之化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癸巳

上谕九卿等曰京师为天下根本之地殊属紧要乃数月不雨虽秋成尚远而目前旱乾朕甚忧之今欲亲行祈祷尔等大小臣工亦宜尽诚斋戒夫求雨乃以为民朕之焦劳岂为一身之计只念穷檐一岁不登即至失所不但朕心不忍尔等皆国家大臣亦何忍坐视应各矢至诚毋循故事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二月壬子

上谕宗人府自古帝王展亲睦族列爵锡封原欲选贤建能旌别淑慝俾咸知劝勉庆流奕世此国家之常经奬劝之至意也朕笃念亲亲恩礼罔替年至十五即行受封但谊属本支必皆饬躬砥行端良醇谨益自刻励动不踰则始无忝於宗潢今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年至十五不问贤否概予封爵以致视为故典罔知激劝嗣後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子孙应俟其年至何岁作何辨其贤否定其品级等第始应授封着议政王贝勒大臣及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会同确议具奏

七月癸巳

上以楚省裁兵夏逢龙叛乱

敕谕廵抚丁思孔曰楚省督标裁兵煽乱无知兵民或被廹胁或为招诱一时入其夥党官兵一到若不分别加诛朕心深为不忍应速行开示此等原系食粮营卒各有室家均属朝廷赤子乃为一二奸徒煽惑自新无路情属可悯今特开一面以广好生如有悔罪投归即行免罪仍准安插务令得所果能将贼首擒献或杀贼来归者仍与论功叙録毋得心怀疑畏尔奉敕谕即通行晓谕务令翻然悔悟争先投首早平鼓噪夥党奠安民生副朕寛大矜全至意

康熙二十八年己巳四月己卯先是

上以雨泽愆期问九卿等政事得失令详议陈明至是九

卿等奏

皇上仁恩浩荡蠲免钱粮慎重刑狱诸事尽善臣等实无

可言

上谕曰自去秋以来雨雪不能沾足闻直隶山西山东以至江南浙江皆旱心甚忧之屡谕九卿或有未当及应行之事令其陈奏曾不得一朕思政事失於下则灾患应於上如影响然尚书洪范曰僭恒阳若蒙恒风若去岁将旧任诸臣罢斥甚多择其有品有守者用之至於在外督抚司道等官近亦颇有令闻似应风雨以时以此观之所关必在於上非由他故诸臣肯直言乎至祈雨一事朕非不留意前此屡率诸臣祷於

天坛幸皆遇雨此

天爱苍生於朕毫无与焉目今诸臣诚心祈祷与朕无异若能切直言事是即所以召甘霖也朕一身之识见精力不敢自恃惟尔诸臣之勤慎是赖明示朕怀与诸臣共悉之

五月庚戍大学士九卿等奏曰近闻山东河南大雨沾足直隶大名诸府皆有雨京城昨晚亦已得雨

皇上於宫中日日?祷忧劳过甚请稍舒

睿怀颐养

圣躬

上曰朕可与他人比耶先人而忧後人而乐理固宜然近因久旱无雨忧劳过甚以致癯弱人或可欺天亦可欺耶日前祈雨朕虽未躬往而每次祈祷朕皆竭诚斋戒荷

天之眷得降雨泽此後雨泽沾足朕庶解焦劳也又命礼部侍郎张英传谕诸臣曰朕从来览观载籍备悉古帝王遇灾修省之道所以深加儆惧遇有灾变即小心兢业朕之忧虑恒在衆人之先今畿辅地方亢旱日久念系根本之地故朕心甚忧惕寝食靡宁耳可传谕诸臣知之

九月壬子大学士伊桑阿等进纂辑政治典训四册

上曰朕御极三十年来惟兢兢祗畏常存始勤终怠之虞孜孜不已每思满损谦益之戒今阅此书增愧於怀况比年不登民生未遂正当君臣上下协心同虑抚绥万邦夙夜黾勉尚且不暇岂容自矜自伐以重已过违道取誉以务虚名欲将此书停止编摩卿等议之

十二月乙酉

上谕礼部今岁直隶地方亢旱小民粒食艰难已经蠲免钱粮兼发帑金仓粟及准输助米糓赈济但三冬雨雪鲜少朕心仍切焦劳即进膳馐亦为损减无非轸念民生自竭诚悃明年正月祈糓祝文着该衙门更换将朕肫恳恤民之意切实撰写进览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二月甲戍

上谕大学士九卿詹事科道曰尔等诸臣称雨泽沾足固当懽悦但去年大旱民困未苏昔汉文帝为三代以下令主贾谊犹以处厝火积薪之上而谓无危为喻以今较之可无虑乎且今虽得雨不知夏秋若何其当远虑深思愈加轸恤何得称庆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十月庚子

上谕大学士等曰近日光禄寺奏停荐新芽茶凡有类於此者俱宜停止其各省庆贺表笺每次遣官齎送不惟驿递烦扰而齎送官员亦属劳苦朕思凡物解京均於地方百姓有累省一件如去一病今将表笺停其每次遣官齎送或应照朝鲜国一年一次彚送凡事皆由督抚具题或着督抚彚收一次齎送尔等会同该部议奏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二月甲申

上谕大学士等曰宗族之始皆一祖所生当力敦亲睦共相爱恤扶持以为生也今见诸王以下略无亲睦之谊或者同为宗室以他祖父之名名其子若孙者有之朕意此後入八分公以上诸吉凶事会集之礼仍照旧行其未入八分公以下至於闲散宗室吉凶之事亦宜定会集仪式止令本翼会集若皆令八旗会集则不胜其烦矣如遇丧事则一旗之中为之服别旗惟去其缨又闲散宗室中有极贫者一有吉凶之事诸王以下闲散宗室以上各以其意量为资助在与者既不以为难而受者亦良有所益其会集时视其身之品级以下者一体会集闲散宗室无品级者则视其父之品级会集凡会集不至者有司察参如此则皆相识而相亲矣又宗室中见在名字有相犯者宗人府悉行察改自兹以往每岁所送宗室人名亦即详察其有犯者驳之令改尔等将朕此旨同满洲尚书侍郎宣示诸王及闻散宗室令其定议以闻

康熙三十三年甲戍二月庚午兵部以佐领佛伦等分拟正陪带领引

见补授顺承郡王属下散骑郎员缺

上曰王年幼左右宜用老成此散骑郎拟正之人与今日引见补授护卫之人皆童稚耳少年相聚何以导王为善都统希佛历时甚久且系所属大臣可召来切责之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四月丙辰

上谕大学士等曰平阳府地震朕心深为儆惕或政事有应行应革者可传集九卿问之其平阳府属见任京官之人欲归视家室者不必开缺着给假往视

六月庚子

上谕大学士伊桑阿阿兰泰曰数日间雨水过多若连绵不止民田恐致被损朕听政事无日不念切民生今雨水如此或人事有所未尽着传集九卿詹事掌印不掌印科道将应行应革事宜各抒所见以闻

是日

上谕礼部尚书张英曰数日来雨水过多虑伤田禾四月内又有平阳府地震之灾或者隂盛所致朕思天时与人事恒相感召未可谓灾沴为天时适然之数全不关於人事也尧舜之时犹有都俞吁咈盖古之圣人已治而益求其治已安而益求其安故兢兢业业始终如一朕朝夕以此儆惕於衷三十余年以来未尝一日稍自寛假亦有请间日理事者朕不以为然惟存恒久之心时时乾惕耳朕思地方间有荒歉正可动人警戒之念古人所谓遇灾而惧也朕於宫中费用从来力崇俭约期以有余沛恩百姓若非撙节於平时安能常行蠲赈之事耶

七月壬午

上谕吏部兵部各省督抚提镇官员间令来京陛见原欲以地方情形及兵民生计面加谘询具有深意近见来京各官辄以进川马等物为辞多所置办虽经却还但恐其在任购买致贻地方官员兵民之累朕本欲询兵民生计召令前来若反致累兵民殊失朕之初意且川马如果需用朕自颁特旨令出产地方办解何须进献着通行严禁

十二月辛丑

上谕大学士九卿等曰朕抚御宇内无日不念切国计民生比年直隶各省时遇旱潦又平阳府有地震之灾朕屡?帑金仓粟赈济蠲免钱粮百姓虽未至於流离恐未尽安生业各省緑旗官兵防御劳苦深宜体恤至奏谳罪人虽罹法网亦可悯恻朕夙夜孜孜轸念於中者久矣今欲特颁诏旨广沛恩施思岳渎诸神皆所以福佑斯民宜遣官?行致祭严饬地方大小官吏务期洁已奉公抚绥百姓绿旗官兵粮饷多有虚冒尅扣应行稽核各省积年逋欠及带徵钱粮概与豁免除贪官汚吏行间犯罪与十恶等死罪外一切罪犯咸加赦宥令其自新尔等会议具奏

乙巳

诏谕天下曰朕君临寰宇子育元元惟以薄海昇平人安物阜为念或身处宫禁之中或廵历郊圻之内勤求民隐宵旰弗遑故历岁以来减赋蠲租省刑宥过凡有关於治理务实见於敷施顾迩者畿辅郡县灾伤叠吿而山西平阳府属复有地震之异虽赖所在仓廪素有积贮及时周赈幸免仳离而朕心祗惕不敢以水旱灾沴视为气数适然谓必政事之失宜方致隂阳之有忒反躬循省深儆予辜夫图治之道莫先於养民逮下之仁莫重於寛恤兹特诞沛恩膏肆弘赦宥茂迎庥祉丕惬舆情安民则惠覃敷益下之恩御衆以寛式广好生之德布吿天下咸使闻知

丁未户部题乌喇解送貂鼠缺额应将该管官议罪

上曰数年来因捕貂者衆故不足额以此议处是无辜获罪若不得佳者朕但少御一裘何关紧要且貂价甚贵而又非必用之物朕亦不甚需之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十一月己卯

上谕议政大臣等曰天下当以仁感不可徒以威服今朕原无征噶尔丹之意皆噶尔丹所自取且噶尔丹凶暴朕惟待以寛仁噶尔丹奸狡朕惟示以诚信尝览经史云惟仁者无敌今噶尔丹穷廹已极遣格垒沽英前来乞怜朕意仍欲抚之诸臣奏曰此真天地好生之心实

从古所未有也

上曰古之将帅虽善用兵多戮已降或其身不得善终或子孙不昌此皆好杀之明戒也又古之人主或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朕意不然惟愿宇宙雍熙四海昇平家给人足各得其生而已噶尔丹使人格垒沽英可仍遣回

十二月甲申

上谕大将军费扬古曰噶尔丹被我军击败後散者散降者降故朕复亲临塞外欲相机而行今观陆续降人及格垒沽英之言噶尔丹穷蹙是实朕不忍悉加屠戮不如抚而活之故於尔未至之前朕即降旨招降也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正月甲戍

上谕户部理藩院屡年以来察哈尔八旗官兵从征効力甚苦伊等向无俸粮自今察哈尔官员着比照京官俸量减给与尔等作速定议具奏即於二月支俸时给之五月癸卯大学士等以荡平噶尔丹奏请上

尊号

上曰朕览史书帝王事业贵始终如一不以尊号为贵上世无论矣即明代亦无受尊号者後人并不非之朕自御极以来不曾念及一已只为天下生民计夙夜焦劳惟恐一时怠慢不克有终况噶尔丹之灭由於

上天之笃佑

祖宗之福佑衆将士之勤劳也朕何有焉

皇太后崇加徽号允宜朕之尊号不必加亦不必再奏六月庚戌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满汉官员及远近士民赴畅春园请上

尊号

上谕曰朕御极四十年虽自始至终孜孜不倦而吏治尚未澄清民生尚未丰裕士卒尚未休息风俗尚未淳朴且旱潦灾异亦复相仍方今外宼既靖正宜休息生养徒加尊号何益於治朕荡平噶尔丹机宜未尝有失苟天下共能知之朕愿足矣崇上尊号不必行毋复再奏

十一月丁酉

上谕大学士九卿等曰兹因地震示警朕深切悚惕念致治之道无如爱民生重民命朕总理几务於一切闾阎生计及人命事情罔不殚精硏究在外直隶各省亲民之官务访求民间疾苦实心爱养其关系人命案件必详审实情俾无寃抑在内大小官员咸宜勤慎奉职力改前愆以共副朕实图修省弭灾之至意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十二月庚戌

上谕宗人府近日朕传集诸王及闲散宗室於景山校射者将以劝惩贤否也及试以射善射者颇多朕心甚悦其有品秩之宗室俱为王府护卫官职有迁转之阶惟闲散宗室虽有干济之才亦无路上进兆姓中凡有才者尚选择録用而朕宗室中之才干者不获登用良可惜也尔衙门将宗室中材力壮健长於骑射者详查奏闻朕将授为阙廷侍卫职官视其効力若材力果优勤於供职即授以参领副都统职任安於庸劣者方罢斥之家贫无力者一并查奏朕将筹其生计焉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十月丙戌大学士等以朝审情实各犯八十三人请

上谕曰人命至重今当勾决命在须臾尤不可不详慎尔等於此情实各案既已阅讫各有所见皆当尽言又

谕曰此等虽皆当死然朕犹於当死之中曲求可生之路不忍轻毙一人念淮扬百姓频被水灾朕惄焉伤之河患不除夙夜不能暂释於怀且百姓既被水灾存者必至流离转徙田多不耕赋安从出来年钱粮当於今年预为蠲免庶灾黎於水退时可以各归故乡安其生业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三月丁未

上谕宗人府总领府事和硕简亲王雅布曰宗室觉罗等之女有愿与朕养者朕养而嫁之有女年长父母不能遣嫁者朕亦代为嫁之着查明奏闻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三

猜你喜欢
  五代新说 全文·徐炫
  第三十二回 诛逆登基羊后专宠 乘衅独立石勒称王·蔡东藩
  卷十·沈德符
  卷之二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十五·佚名
  首卷二 凡例·佚名
  卷之十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一 列传二百十一·纪昀
  通志卷一百三十七·郑樵
  一○四八 湖广总督特成额奏遵旨查办《通鉴续编》情形折·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六·佚名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九 劳动与乐观·溥仪
  耶律孟简传·脱脱
  运历一·徐松
  纲鉴易知录卷八九·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综》(卷三十五 补)·朱彝尊

    (词五十五首)宋词玉漏迟程核一春浑不见,那堪又是,花飞时节。忍对危栏数曲,暮云千叠。门外星星柳眼,看谁似当时风月。愁万结。凭谁为我,殷勤低说? 不是惯却春心,奈新燕传情,旧莺饶舌。冷篆余香,莫放等闲消歇。纵使繁红褪尽,犹自

  • 髙氏三宴诗集巻下·高正臣

    唐 髙正臣 辑上元夜宴效小庾体并序长孙正隠九谷帝畿三川奥域交风均露上分朱鸟之躔泝洛背河下锁苍龙之阙多近臣之第宅即瞰铜街有贵戚之楼台自连金苑美人竞出锦帐如霞公子交驰雕鞍似月同防洛浦疑寻税马之津争渡河桥似

  • 卷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十七瑞气类五言排律望禁苑祥光       【唐】蒋 防佳气生天苑葱茏几効祥树揺三殿侧日映九城旁山雾宁同色卿云未可方眺汾疑鼎气临渭想荣光当竝舂陵发应开圣厯长微臣时一望短羽

  • 六集 三卷·钱德苍

    长生殿定情(生扮明皇众内侍引上)【东风第一枝】端冕中天,垂衣南面,千门日丽明光。昭容引罢朝仪,芙蓉别殿焚香。升平早奏韶光好,行乐何妨?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何处仙乡?柳暗百花明,春深五凤城;莺鸟睥睨晓,宫井辘轳声;方朔金门待,班姬

  • 東觀漢記卷二·多人

      紀二   顯宗孝明皇帝   孝明皇帝諱陽,〔一〕一名莊,世祖之中子也。〔二〕建武四年五月甲申,〔三〕皇子陽生,豐下銳上,顏赤色,〔四〕有似於堯,上以赤色名之曰陽。〔五〕年十歲通春秋,〔六〕上循其頭曰「吳季子」。〔七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四十七·杨仲良

      仁宗皇帝   塞河   修滑州决河   天圣元年正月癸未,诏中书、枢密院同议塞滑州决河。河入中国,行太行西,曲折由山间,则不能为大患。及出大伾,走东北赴海,更平地二千余里。禹迹既湮,河并为一,而特以堤防为之限,夏秋霖

  • 第九十四回 余制使忧谗殒命 董丞相被胁罢官·蔡东藩

      却说杜范入相,即上陈五事:第一条是正治本;第二条是肃宫闱;第三条是择人才;第四条是惜名器;第五条是节财用;结末是应早定国本,借安人心。理宗颇为嘉纳。继又上十二事:一、公用舍;二、储材能;三、严荐举;四、惩赃贪;五、专职任;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佚名

    正统八年冬十月壬午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井之神○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敕谕内官内使曰 祖宗旧制内官内使职掌内府事务纤毫不敢透漏今尔等有不遵法度与在外各衙门官员私相结交透漏事情或因公务营干己私或

  • 四七六 谕办理四库全书出力人员梦吉陆费墀等着分别升用授职与赏赐·佚名

    四七六 谕办理四库全书出力人员梦吉陆费墀等着分别升用授职与赏赐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奉旨:梦吉、王仲愚、章宝传、黄轩、平恕、邹炳泰、陈昌齐、庄通敏、王嘉曾、吴寿昌、陈初哲、郭长

  • 吕公著传·脱脱

    吕公著字晦叔,寿州人。从小嗜好学习,以至废寝忘食。父亲吕夷简对他器重惊异,说:“今后必定为王公辅臣。”恩补奉礼郎,登进士第,召试馆职,没有赴任。为颍州通判,郡守欧阳修与他结为讲学之友。后来欧阳修出使契丹,契丹主询问中国

  • 王益柔传·脱脱

    王益柔,字胜之。为人刚直尚气节,喜谈论天下大事。因荫庇入仕,官至殿中丞。西夏赵元昊叛乱时,上奏边防选将之策。杜衍、丁度宣抚河东时,益柔写信给他们说:“河外兵饷无法筹措,非要换帅臣、转运使不可。”并推荐可胜任的人。杜

  • 海陵本纪·脱脱

    被废弃的皇帝,海陵庶人,名叫完颜亮,字元功,本名叫迪古乃,是辽王宗干的第二个儿子。他的母亲是大氏。完颜亮出生于天辅六年(1122)。天眷三年(1140),完颜亮十八岁,以宗室子弟的身份当了奉国上将军,到梁王宗弼军前听任派遣,当了一

  • 卷第三十·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卅 高天原廣野姫天皇 持統天皇高天原廣野姫天皇。少名野讃良皇女。天命開別天皇第二女也。母曰遠智娘。〈更名美濃津子娘也。〉天皇深沈有大度。★天豐財重日足姫天皇三年。適天渟中原瀛眞人天皇。爲妃

  • 第十章 抱一·林语堂

    载营魄抱一 (2 ),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3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4 )?明白四达,能无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语译]你能摄持躯体,专一心志,使精神和形体合一,永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五·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無闕品第七十九之二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如實了知一切法性皆不可取.所謂般若   波羅蜜多乃至布施波羅蜜多皆不可取.色乃至識亦不可取.眼處乃至意處亦不可

  •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上·道宣

      感通上 正传三十四 附见十一。   魏洛京永宁寺天竺僧勒那漫提传一。   魏荣阳沙门释超达传二。   魏文成沙门释慧达传三。   东齐沙门释明琛传四。   魏常山衡唐精舍释道泰传五。   梁九江东林寺释

  • 诗僧与谐诗·胡适

      唐朝初年的白话诗,依我的观察,似乎是从嘲讽和说理的两条路子来的居多。嘲戏之作流为诗人自适之歌或讽刺社会之诗,那就也和说理与传教的一路很接近了。唐初的白话诗人之中,王梵志与寒山、拾得都是走嘲戏的路出来的,都是

  • 卷第九·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九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尔时憍萨罗胜军大王。闻乔答摩沙门游憍萨罗国到室罗筏城住誓多林给孤独园。彼世尊乔答摩沙门说云。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胜军大王闻此语已。往世尊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