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首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首【奏议】

雍正七年闰七月十六日和硕怡亲王【臣】允祥一等公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领侍卫内大臣【臣】马尔赛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事【臣】张廷玉经筵讲官文华殿大学士仍管户部尚书事【臣】蒋廷锡谨

奏为恭请彚编

上谕刊刻颁发事窃惟牖民觉世天开首出之圣人锡极绥猷人仰亶聪之元后唐虞三代之世帝典王谟昭垂星日历代英主贤君所有诏令具载史册若唐之贞观政要明之洪武圣政等书当时编辑颁布至今班班可考书曰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洪范曰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帝王诰诫之文所以着劳来匡直之意示荡平正直之途陶淑斯民整齐治化经籍所传夐乎盛矣钦惟

皇上

道隆千古

治轶百王

阐精一之微言图畴并叙

建中和之大法彝纪丕昭爰弘垂训立教之思用着觉民正俗之义

纶言谆挚

诏谕周详无一事不曲折指授无一人不亲切提撕澄叙官方整饬士习崇举孝兴廉之典申务农力本之规杜抗粮健讼之风严窃盗争鬭之禁以及仓储水利军伍保甲诸大政皆洞悉情形引伸开导天下臣民莫不警醒觉悟感发奋兴闻风者洗心涤虑自悔前非怀德者敬信奉行愈深鼔舞是

皇上之睿训宏猷实万世之金科玉律也历年以来内外臣工屡次恭请编次刋刻颁布天下未蒙

俞允今侍读学士【臣】康五瑞又复条奏恳请【臣】等伏查明洪武七年命宋濂等分类编辑所行善政着为宝训五卷颁示天下後有善政史官随类增入凡十五卷又洪武十九年颁行御制大诰三卷使民观感知所劝惩且着训曰朕出斯令乃臣民之至宝颁布天下务必户户有之伏覩自雍正元年至今七年

皇上训谕数百万言精微广大无不备举实与二典三谟嫓美後先允宜彚辑刋颁使远近臣民家喻户晓昭万年之法守立万姓之章程伏祈

皇上俯允所请【臣】等开列大臣官员职名

钦点编次校阅等官自雍正元年以来所奉

上谕编年缮録进呈

御览恭候

裁定刋刻成书颁示天下俾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咸知圣天子训民励俗之恩如此其殷勤诚笃将归仁向义一

道同风仰承啓迪之

鸿谟永保郅隆之

盛治【臣】等不胜恳切顒望之至为此谨

奏奉

旨内阁九卿翰詹科道会议具奏雍正七年八月初二日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臣】朱轼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臣】孙柱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臣】陈元龙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臣】尹泰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臣】德新【臣】对林吏部左侍郎【臣】宗室普泰户部右侍郎【臣】傅泰礼部尚书【臣】石文焯左侍郎【臣】钱以垲右侍郎【臣】傅德【臣】蔡世远兵部尚书【臣】路振扬左侍郎【臣】杨汝谷刑部尚书【臣】德明【臣】励廷仪右侍郎【臣】海夀额外侍郎【臣】牧可登工部左侍郎【臣】鄂尔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臣】宗室塞尔赫【臣】谢王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张懋诚左通政【臣】汤之旭左参议【臣】雅图【臣】吴山【臣】张国栋大理寺少卿【臣】巴德保翰林院侍读学士【臣】觉罗逢泰【臣】德龄侍讲学士【臣】觉罗吴拜【臣】张照【臣】俞兆晟詹事府詹事【臣】张廷璐吏科给事中【臣】高山户科掌印给事中【臣】巴图礼科给事中【臣】兆华【臣】顾祖镇兵科掌印给事中【臣】马赛刑科掌印给事中【臣】常柱工科掌印给事中【臣】奚德慎掌河南道事监察御史【臣】梅琮协理河南道事监察御史【臣】杨士监掌江南道事监察御史【臣】傅色纳协理江南道事监察御史【臣】刘吴龙掌浙江道事监察御史【臣】罗凤彩协理浙江道事监察御史【臣】宗室崇扬赫掌山西道事监察御史【臣】焦祈年协理山西道亊监察御史【臣】归宣光掌山东道事监察御史【臣】善岱协理山东道事监察御史【臣】汤倓掌陕西道事监察御史【臣】晏斯盛协理陕西道事监察御史【臣】耿大烈谨

奏为恭请编次

上谕刋刻颁布事【臣】等窃惟世运郅隆之会治平极盛之时必有继天立极之圣人弘开觉民善俗之大化古称峻德新民至诚成物惟文命光被於四表斯德教协和於万邦尧典禹谟商盘周诰用以锡极归极使之一道同风者由来尚已钦惟

皇上

德备中和

功兼位育

聪明睿知勤敷求康保之思

德礼政刑协仁育义正之用

乾行健而政纪咸肃

皇纲振而教化弘敷上则敬

天法

祖下则察吏安民凡理财用人之要务人心风俗之大坊刑法令甲之科条闾阎衣食之经画旱潦积储之调发盗贼狱讼之防维农田水利之兴修军伍保甲之规制近自宫廷畿辅远讫东西朔南无不仰厪

宸衷上烦

睿训黜陟刑赏必详示底藴以服其心因革变通必熟筹始末以期可久明天人感应之理示祸福自取之由开人自新引人迁善

皇言蔼蔼

圣谟洋洋广大精微高明博厚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

其明殚

上圣之心思啓斯世之蒙昧至正大公浑然天理详明笃挚深入人心臣等伏念四海至广兆民甚衆虽其听闻感悟不异面命耳提然必诵读寻维乃可沦肌浃髓中外咸切近

光之慕臣民共殷就

日之忱伏乞

皇上圣恩俯允怡亲王允祥等所请先就雍正元年至七

年所颁

上谕

特命大臣官员开馆敬谨彚辑编年缮録进呈

睿览裁定刋刻成书颁行天下以後千万年接续编刻永以为例俾万方士庶奕世臣民仰见立政之

天心时闻敷言之

圣训自庠序以至郊圻知无党无偏之大义合知愚以及老幼咸遵道遵路以同风斯正直荡平治道超於隆古敦龎熙皥民物育於太和【臣】等合词公恳俟

命下之日应派编次大臣及校阅缮録收掌各官听内阁

开列请

旨其择吉开馆一应事宜由礼部详察典例具

题【臣】等不胜踊跃诚恳之至谨

奏请

旨奉

上谕年来内外大小臣工奏请刋布上谕者甚多朕皆未允今侍读学士康五瑞又复具摺陈请怡亲王大学士九卿翰詹科道等衆议佥同言词恳切朕自御极以来时时以牖民觉世为怀是以告诫臣工训诲士庶化导兵弁者周详往复不惮烦劳无非欲其慕义向风迁善改过共由於荡平正直之途也凡此诏谕所颁皆以

皇考之心为心以

皇考之政为政继志述事率由旧章当时

圣谕之所啓迪包涵者朕则阐扬而详发之其中间有因革损益先後不同者则因时制宜化裁变通之道也惟是历年谕旨或因一省而发或因一事而发有司等照例宣示於该管之处其别省远地岂能一一周知且传写悉经书吏之手字句之间往往错讹遗漏夫欲使薄海之广臣民之衆遵道遵路易俗移风必使天下之人备闻朕训深知朕心庶几感发奋兴以为进德修业之助今王大臣等既称上谕刋布有裨益於人心吏治着照所请行朕亦不敢谓朕之谕旨可以有劳来匡直之功惟冀亿万臣民共知朕提撕儆戒之苦心耳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首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 苏张·欧阳修
  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六·张廷玉
  慎所好第二十一·吴兢
  ●卷十·邵博
  窥天外乘·王世懋
  提要·张九成
   第二节 小型的复活·老舍
  二百九十四 庄亲王允禄奏审讯绥赫德钻营老平郡王摺·佚名
  一四九二 军机大臣奏遵旨拟缮写《石渠宝笈》人员名单进呈片(附名单一)·佚名
  一二九○ 四川总督李世杰奏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儒林宗派卷七·万斯同
  程骏传·李延寿
  令狐腍传·刘昫
  ●皇朝通典卷六十三·佚名
  孙启濓·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拱辰·唐圭璋

      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生于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天圣八年(1030)进士第一,通判怀州。后拜御史中丞。因逐王益柔、苏舜钦,以倾范仲淹,为公议所薄。神宗元丰初,累官武池军节度使、彰德军节度使。元丰八年(1085)卒,年七十四

  • 卷一·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一钱塘 王琦 撰古赋八首大鹏赋【并序 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

  • 卷七十七·元·蒋一葵

    【杨维桢】 〔字廉夫,会稽人,寓吴山铁冶岭,因号铁崖。唐、宋人无有书进士于官御上者,独廉夫书“李黼榜进士”。以黼死节,欲自附忠臣,遂用,刻之印章。又家居时,号边梅,特行于会稽诸郡。在松江,所书铁崖之外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三·佚名

    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四万历三十年七月庚申朔享祀 太庙遣官恭代○赐辅臣拖卤鲥鱼及讲官有差○工部尚书姚继可<锍-釒>言臣部频年以来册立册封 大工河工多方那借正额尚缺七八十万今又值 福王婚礼丛集一时为

  • 卷之八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纪昀

    七音略 【四】通释○通释(臣)等谨按等韵之书人各异说以学有华梵之异而师法多门又各据所传以为之说也自唐以后始立三十六母及四声等子而司 马光刘鉴韩道昭真空因之门法日以加详然唐以前若沈约之纽字图神珙之四声五音九弄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三·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曹武惠王彬行状李宗谔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父芸成德节度都知兵马使彬幼沈厚谨愿汉干佑中承父籍补牙职郎帅武行德见其端悫甚异之尝指彬谓左右曰此逺大之器非常流也周太祖贵妃张氏即彬从母周祖受禅世宗致书

  • 卷九·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九乾隆二十年春三月庚寅命防赞大臣达尔党阿会同定边左副将军阿睦尔撒纳进兵上谕军机大臣曰达尔党阿奏带领索伦兵三百名于三月初三日至军营初六日起程继大兵前进达尔党阿所领系索伦劲

  • 戴思恭传·张廷玉

    戴思恭,字原礼,浦江人,拜义乌朱震亨为师。朱震亨为金华许谦弟子,得朱熹学说真传;又从宋内侍钱塘罗知悌学医,医学大行,人称“丹溪先生”。震亨爱思恭才思敏捷,将其医术尽授与思恭。洪武年间,思恭被朝廷召为御医,所治之病立即痊愈

  • 王时槐传·张廷玉

    王时槐,字子植,安福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后历任礼部郎中、福建佥事,直至太仆少卿,后降为光禄少卿。隆庆末年,出京任陕西参政。张居正执政时,在京官的考核中罢官归家。万历年间,南赣巡抚张岳上疏推荐,吏

  • 二十二年·佚名

    (己丑)二十二年大明萬曆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酉,日有食之。○政院啓,遇災修省之意,答曰:「宜當。」1月10日○戊午,藩胡中樞孝汀,回到金化縣,縣監徐仁元,搜其卜駄,得黑角若干介,拘留,報監司啓聞,廷議:「孝汀乃藩酋之强梁者也,以細

  • 卷首五·严虞惇

    <经部,诗类,读诗质疑>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首五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删次 论语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後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史记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於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於衽席故

  • 卷七·许谦

    钦定四库全书诗集传名物钞卷七    元 许谦 撰大雅三郑氏诗谱大雅十八篇为正经民劳之後谓之变雅文王【大一正一】周公追述文王之德戒成王经○一章子金子文王在上於昭于天谓文王之德首出庶物昭彻于天故千余年之侯

  • 唯识之名义·太虚

    ──十五年六月在北京弥勒院讲──唯识之理,广博无量,非略谈所能尽;今但就唯识二字之名义一谈:云何名识?即今日俗语所云知识。如何名唯?乃单独义。连合唯识二字,可云独有知识而无他物。但知识有能、所之两方:能知识者有八种识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宝秘密印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二十  尔时世尊。复入一切如来灌顶总持三昧出生宝加持三摩地。说此自印大明曰。  唵(引)嚩日啰(二合)啰怛

  • 昭覺丈雪醉禪師語錄卷第六·丈雪通醉

    嗣法门人彻岩等编颂古世尊拈花口難開處隨拈起,百萬人天盡見矣,金色頭陀不在行,橫身落他圈繢裏。臨濟棒三頓白棒,打成一片,猶不知非,更去討碗。及乎撞著老婆禪,費盡人家煤炭。南泉斬貓霜刀截斷活貓兒,血濺梵天誰箇知?縱戴艸鞋相

  • 傀儡主人·海因莱因

    地球正在遭受外星生命“鼻涕虫”的入侵!它们骑在人类背上,操控人类思想! 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特工老头子、莱姆和玛丽成了消灭鼻涕虫的关键力量。老头子尽一切努力,让政界相信他的判断,以动员全国抵抗鼻涕虫的入侵;莱

  • 广阳杂记选·刘献廷

    本书(一册八二面四九、二○○字)以选自刘献廷「广阳杂记」九十馀则为主,而另选王士禛「池北偶谈」十则、「香祖笔记」六则、钮琇「觚賸」十六则及题花村看行侍者「谈往」一则为附。要之,係就上述清初各种笔记中选集有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