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八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八

内务府

掌仪司一

凡飨

奉先殿之礼

国初

定鼎燕京崇建

太庙以奉

列祖岁时祫飨又於

大内景运门之东建

奉先殿朔望瞻拜时节荐新生忌祭飨出入启告以展

孝思

前殿

後殿均九间中爲穿堂以联前後缭以周垣

前殿设

列圣

列后龙凤神宝座笾豆案香帛案祝案尊案

後殿同殿异室各设神龛宝牀宝倚楎椸前设供案镫

檠均如事生之仪中室奉安

太祖高皇帝神位居左

孝慈高皇后神位居右左室奉安

太宗文皇帝神位居中

孝端文皇后神位居左

孝庄文皇后神位居右右室奉安

世祖章皇帝神位居中

孝惠章皇后神位居左

孝康章皇后神位居右左第二室奉安

圣祖仁皇帝神位居中

孝诚仁皇后神位居左

孝昭仁皇后神位居右

孝懿仁皇后神位居左次

孝恭仁皇后神位居右次右第二室奉安

世宗宪皇帝神位居左

孝敬宪皇后神位居右左第三室奉安

孝贤皇后神位均南向

凡朔望

皇太后圣夀

万夀圣节元正冬日至及国有大庆均恭奉

列圣

列后神牌於

前殿祭飨礼成还御

後殿寝室

前殿正中设

太祖高皇帝位於左

孝慈高皇后位於右左间设

太宗文皇帝位於右次

孝端文皇后位次

孝庄文皇后位右间设

世祖章皇帝位於左次

孝惠章皇后位次

孝康章皇后位左第二间设

圣祖仁皇帝位於右次

孝诚仁皇后位次

孝昭仁皇后位次

孝懿仁皇后位次

孝恭仁皇后位右第二间设

世宗宪皇帝位於左次

孝敬宪皇后位均南向

帝后同案左第三间设

孝贤皇后位西向皆簠二簋二笾十有二豆十有二篚一鑪一镫二各登一鉶一奉先制帛一【孝贤皇后用素帛】尊一金爵三金?一金箸二帛共篚尊实酒疏布羃勺具其登鉶簠簋笾豆尊篚陈设一如

太庙之制惟不设牲俎不行饮福受胙礼王公百官不陪祀祭前一日本司官率所属进祝版於

神库祝案乃省齍展器刲牲瘗毛血乐部及本司内监设中和韶乐於阶上分左右悬祭日读祝官诣

神库祝案前行一跪三叩礼恭奉祝版赞礼郎二人前引由

奉先门中门入进

殿中门跪设於西旁祝案三叩退内府奉请

神牌各官进至

後殿内各就

寝室前上香一跪三叩恭奉

神牌依次行至

前殿各依次奉安於

宝座一跪三叩退司拜褥官设

御拜褥於

殿门内正中及各香案前掌仪司官诣

乾清门奏请

皇帝御衮服乘金舆出宫由

景运门至

诚肃门降舆前引大臣十人次赞引太常卿二人恭导

皇帝入

奉先门左门大臣二人後扈及豹尾班侍从如仪内

监跪进盥盘帨巾於阶下

皇帝盥洗由左阶陞进至

殿内拜位前北向立豹尾班侍卫至阶下左右前引导

十大臣至

殿陛上两旁均止立东西面後扈二大臣随入於皇帝後两旁佥立典仪官赞乐舞生登歌执事官各共乃职引舞官二人执旌节引武舞八佾进赞引官奏就位

皇帝就拜位立典仪官赞迎

神司香官各奉香盘进赞乐官唱举迎

神乐奏贻平之章司香官进至各香案旁立赞引官奏

就上香位恭导

皇帝诣

太祖高皇帝香案前司香官跪进香赞引官奏跪皇帝跪奏上香

皇帝上柱香次三上瓣香兴以次诣

列圣香案前上香仪同赞引官奏复位各香案司拜褥

官起拜褥

皇帝复位奏跪拜兴

皇帝行三跪九拜礼

孝贤皇后位司香官奉香盘进赞引官恭导

皇帝诣

孝贤皇后香案前司香官跪进香

皇帝立上柱香次三上瓣香恭导

皇帝复位乐止典仪官赞奠帛爵行初献礼司帛侍卫奉篚司爵侍卫奉爵以次进北面立赞乐官唱举初献乐奏敉平之章乐作舞干戚之舞司帛诣

列圣

列后神位前跪奠帛篚於案三叩司爵诣案前立献爵奠於爵垫正中皆退司祝至祝案前跪三叩奉祝版跪案左乐暂止赞引官奏跪

皇帝跪赞引官赞读祝司祝读祝毕【祝版内不书孝贤皇后諡

号】奉祝版诣

太祖神位前跪安於帛篚三叩退赞引官奏拜兴乐作皇帝行三拜礼兴乐止引武功之舞退引舞官二人执旌节引文舞八佾进典仪官赞行亚献礼司爵奉爵以次进赞乐官唱举亚献乐奏敷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司爵献爵奠於爵垫左仪如初献乐止典仪官赞行终献礼司爵如前进赞乐官唱举终献乐奏绍平之章【舞同亚献】司爵献爵奠於爵垫右仪如亚献乐止引文德之舞退典仪官赞彻馔赞乐官唱举彻馔乐奏光平之章乐止赞礼郎一人趋至中间左旁北面跪奏礼成请

还宫三叩退赞乐官唱举

还宫乐奏乂平之章赞引官奏跪拜兴

皇帝行三跪九拜礼乐止典仪官赞奉祝帛恭送燎

所司祝司帛各诣

神位前跪三叩奉祝奉帛司香跪奉香兴恭送燎所赞

引官恭导

皇帝转立拜位东旁西向司拜褥官起拜褥候祝帛

过仍设赞引官恭导

皇帝复位祝帛燎半奏礼成恭导

皇帝由

殿左门

奉先门左门出内府官各诣

神位前行礼恭奉

神牌还御

後殿寝室

皇帝至诚肃门外陞金舆还宫○遣官行礼奠献均

如前仪赞礼读祝用内府赞礼郎遣

皇子行礼具补服至

诚肃门本司官赞礼郎二人前导

皇子由

奉先门右门入升西阶至正中行礼上香由

殿右门出入祝帛送燎时避立西旁礼成仍由西阶降

由原进门出遣王公内大臣行礼同

凡恭上

徽号

册立

册封

御经筵

耕耤

陵廵狩

囘銮及诸庆典均祗告於

後殿前一日本司官一人视刲牲瘗毛血祭日陈香镫神位前各设爵三每案笾六豆二读祝官诣

神库祝案前一跪三叩恭奉祝版赞礼郎二人前引入

後殿中门跪设於西旁祝案三叩退内监啓

神龛司拜褥官设

御拜褥於

後殿门内正中至时掌仪司官诣

乾清门奏请

皇帝御衮服乘金舆出宫由

景运门至

诚肃门降舆内大臣侍卫前引後扈如仪赞引太常卿二人恭导

皇帝入

奉先门左门由

殿东夹道门入至

後殿左阶下豹尾班止於门外内监跪进盥盘帨巾皇帝盥洗由左阶陞入

後殿左门至拜位前北向立後扈二大臣随进在後佥立前引十大臣至穿堂内两旁东西面立典仪官赞执事官各共乃职赞引官奏就位

皇帝就拜位立司香官各举香合进赞引官恭导皇帝诣

太祖寝室香案前立赞引官奏跪

皇帝跪奏上香

皇帝接香合拱举仍授司香官兴三上香赞引官恭

皇帝依次诣左右

寝室前上香毕赞引官奏复位恭导

皇帝复位奏跪拜兴

皇帝行三跪九拜礼兴恭导

皇帝至

孝贤皇后寝室前立上香毕复位典仪官赞奠帛爵行初献礼司帛爵侍卫各奉篚奉爵进至

神位前司帛跪奠帛於案三叩司爵立献爵奠於爵垫正中皆退司祝进至祝案前跪三叩奉祝版跪案左赞引官奏跪

皇帝跪赞读祝司祝读祝毕奉祝版诣

太祖寝室前跪安於帛篚三叩退赞引官奏拜兴皇帝行三拜礼兴典仪官赞行亚献礼司爵献爵奠於爵垫左仪同初献典仪官赞行终献礼司爵献爵奠於爵垫右仪同亚献赞引官奏跪拜兴

皇帝行三跪九拜礼兴典仪官赞奉祝帛恭送燎所

司祝司帛各诣

神位前一跪三叩奉祝帛恭送燎所赞引官恭导皇帝转立拜位东旁西向司拜褥官起拜褥候祝帛

过仍设赞引官恭导

皇帝复位奏礼成恭导

皇帝由

後殿左门东夹道

奉先门左门出至

诚肃门外陞金舆还宫○遣官行礼

皇子具补服至

诚肃门本司官赞礼郎导引由

奉先门右门入由

殿西升穿堂右阶至穿堂正中行礼上香由

後殿右门出入祝帛送燎时避立西旁礼成仍由右门

出遣王公内大臣行礼同

凡恭遇

列圣圣诞

列圣

列后忌辰及元宵清明霜降岁除等日於

後殿行礼

神位前各陈香镫设酒脯果实毕内监啓

神龛掌仪司官诣

乾清门奏请内务府总管同内府赞礼郎恭导

皇帝入

後殿诣各

寝室上香所司设

御拜褥於

殿内正中

皇帝就位行礼一如祗告仪【均不奏赞】忌辰御素服节令

御衮服○遣官行礼与祗告同

凡立春端阳重阳等节及四月八日於

後殿陈香镫每

神位前设酒脯果实【四月八日不设酒脯】毕内监啓

神龛本司官一人具补服上香行礼○

  夀皇殿尊奉

圣祖仁皇帝

世宗宪皇帝

御容凡遇

圣诞忌辰及元正令节

皇帝躬率诸

皇子及近支王等展谒行礼其岁时奠献一如事生仪

凡祀

堂子之礼建

堂子於

长安左门外街门北向内门西向建祭

神殿於正中南向前爲拜

天圜殿殿南正中设

大内致祭立杆石座次稍後两翼分设各六行行各六重第一重爲诸

皇子致祭立杆石座次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各依次序列均北向东南建

上神殿南向岁正朔

皇帝率王公满一品文武官诣

堂子行拜

天礼【由礼部豫期请  旨】是日内府官设

皇帝拜位於

圜殿外甬道正中鸿胪卿率鸣赞官夹甬道东西面序立有司陈香镫内务府总管一人率诸王一等护卫各一人豫诣

圜殿内进楮帛銮仪卫陈法驾卤簿於

午门外日出前十刻礼部堂官诣

乾清门奏请

皇帝诣

堂子行礼

皇帝御礼服乘礼舆出宫前引大臣十人後扈大臣二人豹尾班执枪佩刀侍卫二十人佩弓矢侍卫二十人翊卫如仪

驾?警跸

午门鸣钟法驾卤簿前导不与行礼之百官及外藩蒙古王公台吉朝鲜诸国使臣咸朝服跪送导迎鼓吹设而不作

皇帝由

堂子街门入礼部堂官二人恭导至内门降舆

皇帝由中门入至

圜殿前就拜位南向立鸿胪官引王公於丹陛上各官於丹陛下均南向序立东位西上西位东上鸿胪官奏跪拜兴

皇帝率羣臣行三跪九拜礼奏礼成礼部堂官恭导皇帝出内门陞舆法驾卤簿前导导迎乐作奏佑平

之章

皇帝囘銮王公从各官以次退不与行礼之百官及

蒙古王公台吉诸国使臣於

午门外跪迎

午门鸣钟王公随

驾入至内金水桥恭候

皇帝还宫王贝勒贝子赴

乾清门竢入

坤宁宫祭

神殿行礼

凡立杆祭

神於

堂子之礼岁以季春季秋月朔【或二四八十月或上旬诹吉】举行祭

前一日有司立杆於

圜殿南正中石座祭日悬黄幡系采绳缀五色缯百缕

楮帛二十有七备陈香镫司俎官由

大内恭请

神位安奉於祭

神殿内南向陈餻饵九盘酒琖三

圜殿陈餻饵三盘酒琖一楮帛如前数设

御座於祭

神殿檐下西旁銮仪卫陈法驾卤簿日出前十刻礼部

堂官诣

乾清门奏时

皇帝御龙袍衮服乘礼舆出宫警跸扈从如元正仪

礼部堂官朝服自街门恭导

皇帝至内门降舆由中门入至祭

神殿陞阶至檐下就

御座东向坐王贝勒於丹陛上贝子入八分公於丹陛下均按翼北上东西面相向坐赞祀二人先於祭

神殿次於

圜殿内均九酌献三致祷司俎官率执事奏乐举和毕

所司设

御拜褥一於祭

神殿一於

圜殿礼部堂官恭导

皇帝诣祭

神殿

圜殿赞祀各致祝辞

皇帝各行一跪三拜礼王公百官序立丹陛下两旁

不随行礼礼毕恭导

皇帝至檐下就

御座南向坐王公等各就原处列坐司俎尚膳彻餕

尚茶彻酒

皇帝命分赐王公各祗受讫降丹陛下序立礼部堂

官跪奏礼成恭导

皇帝由中门出陞舆奏乐还宫百官跪迎仪均与元

正同司俎官恭奉

神位还御如

皇帝不亲诣行礼王公百官不齐集以赞祀致辞行礼○王公等致祭日立杆於各班位石座至街门外下马自内门右门入坐於西檐前阶下东面○

  大内致祭後越日爲马祭

神於

堂子如仪○官员庶人不得设立

堂子有违例致祭并王公不按爵次争祭者论

凡月祭之礼孟春上旬三日余月朔日

大内遣司俎官率

堂子官吏於

圜殿奠献餻酒楮帛赞祀六酌献三致祷司俎官率执事奏乐举和赞祀祝辞行礼如仪是日内管领一人於

上神殿献餻酒楮帛亲王郡王各遣护卫一人於上神殿献楮帛执事者均令先期斋戒

凡浴

佛之礼岁以孟夏上旬八日司俎官率执事人等自

大内请

佛至

堂子祭神殿陈香镫献餻酒王公各遣人献餻执事设

盥盘赞祀二人浴

佛毕六酌献三致祷如仪礼成奉

佛还御是日

大内及军民人等不祈祷不祭神禁屠宰不理刑名

大内祭

神之礼奉晨祀

神位於祭

神殿西位东向奉夕祀

神位於西北南向日昧爽於晨祀

神位前设餻饵九盘尊一琖一鑪三寅刻进二豕於庭

赞祀就

神位酌献祝祷司俎官率所属奏乐举和毕赞祀跪致辞乃刲牲先荐血次熟而荐於俎赞祀酌献致辞行礼毕彻馔分胙如仪申刻於夕祀

神位前陈琖五鑪五不酌献祝祷时伐鼓余均与朝荐

皇帝躬祭

庙斋戒日忌辰清明禁屠日不祭余皆日以爲常月朔

之翼日昧爽立杆於庭陈豕一以祀

天司祝致辞毕刲牲先荐血次伦肤爲脍并炊谷饭以荐司祝致辞如前○岁以四孟月用马牛金币祗荐於

神赞祀致辞如仪

凡出师展拜

堂子之礼

皇帝亲征诹吉啓行内府官豫设

御拜褥於

圜殿外及内门外

御营黄龙大纛前兵部陈螺角銮仪卫陈卤簿均如

皇帝先诣

圜殿次诣

纛前均行三跪九拜礼六军凯旋

皇帝入都门先诣

堂子行礼如仪○

  命将出师

皇帝率大将军及随征将士诣

堂子行礼次拜

纛仪均与

亲征同凯旋日诣

堂子行告成礼【以上详见礼部军礼】

凡祀

羣神之礼建

凝和庙於

紫禁城之东以奉

云师之神岁以秋分後三日致祭建

宣仁庙於

紫禁城之东北隅前殿奉

风伯之神後殿奉

八风之神岁以立春後丑日致祭建

昭显庙於

紫禁城之西以奉

雷师之神岁以立夏後申日致祭建

时应宫於

紫禁城之西北隅前殿奉

四海

四渎龙神中殿奉

京畿龙神後殿奉

八方龙神岁以季夏旬有三日致祭均素羞香烛遣内府官行礼○如遇亢旱遣官祈雨各

神位前均陈帛一果馔十有五盘尊一爵三鑪一镫二祭日设乐於西阶下【自迎神至望燎皆奏乐】日出前二刻遣官及执事官皆雨冠素服诣

庙内府赞礼郎二人引遣官入

庙左门赞引赞盥洗遣官盥手毕引升左阶进殿左门就正中拜位前北向立典仪赞执事官各共廼职赞引赞就位遣官就拜位典仪赞迎

神乐作司香奉香盘进赞引赞就上香位引遣官诣香案前赞上香司香跪奉香遣官立上柱香次三上瓣香毕赞复位遣官复位赞跪叩兴遣官行三跪九叩礼典仪赞奠帛爵行初献礼司帛奉篚司爵奉爵进至

神位前司帛跪奠帛三叩司爵立献爵奠正中皆退司祝至祝案前跪三叩奉祝版跪案左赞引赞跪遣官跪赞读祝司祝读祝毕奉祝版诣

神位前跪安於帛篚叩如初退赞叩兴遣官行三叩礼典仪赞行亚献礼司爵献爵奠於左赞行终献礼司爵献爵奠於右仪均如初献赞送

神赞引赞跪叩兴遣官行三跪九叩礼典仪赞奉祝帛诣燎所有司奉祝次帛次香恭送燎所引遣官避立拜位西旁东面候祝帛过引复位祝帛燎半赞望燎引遣官出望燎赞礼成引退○得雨後报祀陈帛一羊一豕一果实五盘余同祈告遣官及各执事官咸朝服行礼○建

城隍庙於

紫禁城内西北隅奉

紫禁城城隍之神建

永佑庙於

皇城西安门内奉

皇城城隍之神一如祭

都城隍庙之礼岁以

万夀圣节并季秋遣内务府总管各一人致祭万夀圣节

神位前陈帛一羊一豕一果实五盘尊一爵三鑪一镫二秋祭陈鉶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十余同祭日均设乐於西阶下【自迎神至望燎皆奏乐】日出前二刻遣官具朝服诣

庙内府赞礼郎二人引遣官入

庙左门赞引赞盥洗遣官盥手毕引升左阶进殿左门就正中拜位前北向立典仪赞执事官各共廼职赞引赞就位遣官就拜位典仪赞迎

神乐作司香奉香盘进赞引赞就上香位引遣官诣香案前赞上香司香跪奉香遣官立上柱香次三上瓣香毕赞复位遣官复位赞跪叩兴遣官行三跪九叩礼典仪赞奠帛爵行初献礼司帛奉篚司爵奉爵进至

神位前司帛跪奠帛三叩司爵立献爵奠正中皆退司祝至祝案前跪三叩奉祝版跪案左赞引赞跪遣官跪赞读祝司祝读祝毕奉祝版诣

神位前跪安於帛篚叩如初退赞叩兴遣官行三叩礼典仪赞行亚献礼司爵献爵奠於左赞行终献礼司爵献爵奠於右仪均如初献赞送

神赞引赞跪叩兴遣官行三跪九叩礼典仪赞奉祝帛馔香诣燎所有司奉祝次帛次馔次香恭送燎所引遣官避立拜位西旁东面候祝帛过引复位祝帛燎半赞望燎引遣官出望燎赞礼成引退如仪

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八

猜你喜欢
  卷十九·本纪第十九·柯劭忞
  ●卷五  圣泽第五·王克昌
  ●卷一百五十三·徐梦莘
  ●卷一百十七·徐梦莘
  卷十六·吴广成
  ●海东逸史卷五·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五·佚名
  ◎呜呼王治馨·李定夷
  ●碑传选集目录·钱仪吉
  南唐书卷二十九·马令
  瞻博传·欧阳修
  卷一百四十·杨士奇
  晋纪三十四 安皇帝丁隆安五年(辛丑、401)·司马光
  谭襄敏奏议巻六·谭纶
  卷四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八十九·彭定求

        卷289_1 【长安春夜宿开元观】杨凭   霓裳下晚烟,留客杏花前。遍问人寰事,新从洞府天。   长松皆扫月,老鹤不知年。为说蓬瀛路,云涛几处连。   卷289_2 【晚泊江戍】杨凭   旅棹依遥戍,清湘急晚流。若

  • 第二出 赏春·姚茂良

    【女冠子】〔生上〕怒发冲冠。丹心贯日。仰天怀抱激烈。功成汗马。枕戈眠月。杀金酋伏首。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空怨绝。待把山河重整。那时朝金阙。〔鹧鸪天〕笔底龙蛇走篆虫。胸中豪气贯长虹。五车经史藏心腹。百

  • 第一折·关汉卿

    (老孤、正末一折)(正末、卜儿一折)(夫人上,云住)(正末见夫人住)(夫人云了,下)(正末书院坐定)(正旦扮侍妾上,云)夫人言语,道有小千户到来,教燕燕伏侍去。“别个不中,则你去。”想俺这等人好难呵! 【仙吕】【点绛唇】半世为人,不曾教大人心困

  • 江湖诗钞·吴之振

    杨万里木樨只道秋花艳未强,此花尽更有商量。东风染得千红紫,曾有西风半点香。考试湖南漕司南归值雨我亦知吾生有涯,长将病骨抵风沙。天寒短日仍为酒,日暮长亭未是家。又苦征夫催去去,更甘飞雨故斜斜。旧闻行路令人老,便恐霜

  • 卷十七·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十七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一首 【起元丰二年巳未守吴兴即以是年八月摄赴台狱十二月謪官黄州洎庚申春自京师赴黄作】

  • 术事第二·陆贾

    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远者考之于近。故说事者上陈五帝之功,而思之于身,下列桀、纣之败,而戒之于己,则德可以配日月,行可以合神灵,登高及远,达幽洞冥,听之无声,视之无形,世人莫睹其兆,莫知其情,校修五经之本末,道德之真伪,既□其意,而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五年闰二月乙巳朔秘书省校书郎许抟守监察御史 宗正少卿直史馆范冲秘书少监朱震并兼侍讲 左朝请大夫提举亳州明道宫程瑀复徽猷阁待制 除名勒停人孙觌叙左奉议郎 是日雨雹丙午手诏卿大夫奉法守公克勤庶

  • 纂修凡例·佚名

    据广本补一即位礼仪及赏赉之类备书一追上神宗显皇帝尊号祔庙称宗并上孝端显皇后孝靖皇太后谥号书议上孝元皇后孝和皇后尊号谥号虽不及举行而奉所敕谕皆书一谕封贵妃选侍及停封缓封皆书一谕册立皇太子择日具仪悉书 一

  • 卷之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藁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明名臣琬琰録卷二十三·徐紘

    (明)徐纮 撰吏部尚书黄公神道碑  王直宣德十年今天子嗣大宝位临万邦顾南京根本重地建置百司而置吏部为之首宜得谨厚大臣往莅之九月以命吏部左侍郎黄公宗载陛辞之日诏进为尚书以行士大夫知公者莫不誉叹以为宜在京南八

  • ◎陆军部·费行简

    民国成立,军焰熏天。陆军部有管理全国陆军军政之权,宜有无上权力,冠冕各部,然一进窥其实际,则尚不足以拟内务,遑论财政交通,盖军权纯粹为经略巡阅督军所操,初不服部节制,其直隶部辖者,亦师自专政。西南固与中央脱离关系,即北军之

  • 二百二十七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太平无事。旧年十二月内,连朝大雪深二尺余,农民百姓莫不欢欣忭舞,以为祥瑞丰年之兆。米价照常,每石一两至一两一钱不等。节间闾阎里巷,熙熙攘攘,庆乐

  • 七四七 护理贵州巡抚孙永清奏覆黔省查缴《青霞集》等空格书籍情形折·佚名

    七四七 护理贵州巡抚孙永清奏覆黔省查缴《青霞集》等空格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五日护理贵州巡抚、印务 布政使臣孙永清跪奏,为接奉谕旨,钦遵查办,先行覆奏事。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初九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等字寄,奉

  • 鲁迅的青年时代·周作人

    一 名字与别号题目是鲁迅的青年时代,但是我还得从他的小时候说起,因为在他生活中间要细分段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为的避免这个困难,我便决定了从头来说。我在这里所讲的都是事实,是我所亲自闻见,至今还有点记忆的,这才记

  • 孙继丁·周诒春

    孙继丁 字丙然。年三十岁。生于山东蓬莱。已婚。初毕业于山东高等学堂。又肄业北京淸华学堂。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卜渡大学。习电气工程。民国四年。得学士学位。入麻省工业学校。被选入某名誉学会。为世界会会

  • 為人者天第四十一·苏舆

      為生不能為人,為人者天也。人之人本於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人之形體,化天數而成;人之血氣,化天誌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義。人之好惡,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時。人生有喜怒哀樂之答,春秋冬夏之類

  • 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 【读解】 这里的“求”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积极追求的角度说,是指凡事都靠自己的意思,那也就是《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

  • 易学滥觞·黄泽

    一卷。元黄泽(1260—1346)撰。黄泽字楚望,资州内江(今四川内江)人,家于九江。大德中 (1297—1307),先后为景星、东湖书院山长,秩满即归,闭门授徒以终。事迹具《元史》本传。黄泽著述甚丰,仅此书传世。首有延祐七年 (13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