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刑部侍郎杭奕禄等奏折 曾静等人为什么要捕风捉影、诽

  编者按:杭奕禄到长沙后,遵照雍正面授机宜,要平心静气,穷追邪说来源。所以改变用刑逼供为软语宽问,将逆书中所有传言,逐条追问消息由来。雍正的本心不在于杀不杀曾静这些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关心的是逆书中所提及的一些宫廷内幕(参见《大义觉迷录》卷一雍正的二篇上谕),认为这些绝非一个居住深山的小百姓所能编造出来的,其根源必出自熟知宫廷情况之人,所以让杭奕禄等逐条追问其来源。不过杭奕禄虽然曾经雍正亲自交待,但思想仍有顾虑,不敢把一些涉及皇家稳私的事公然写入奏折。所以雍正看了这份奏折后并不满意。因而批示将曾静等犯人解送北京,并特别嘱咐,要一路宽慰带来。目的是想用宽大手段,使曾静等感恩供出一切。而使雍正能充分查出消息来源,而将自己的政敌及其余党挖出来,一网打尽。

  【原文】

  刑部左侍郎臣杭奕禄,副都统臣海兰、湖南巡抚臣王国栋谨奏,为恭报会讯逆贼供情,并呈逆书底稿,仰乞睿鉴事。窃臣杭奕禄于十一月初三日,奉命出京,至二十六日抵长沙市城,恭述我皇上天地之量,尧舜之仁,不以逆贼狂言少介圣意。并命臣等平心静气,穷究邪说所由来,开导痴愚所未喻,务使折服认罪。臣海兰、臣王国栋恭聆之下,仰颂圣德之渊涵,益愤逆徒之妄诞。臣等随于长沙抚臣内署密室,提出曾静,将本朝得统之正,列圣功德之隆,圣祖仁皇帝六十余年,恩泽入人之深,当今皇天子孝敬慈惠,恭俭文明,与夫励精求治之实心,爱养斯民之实政,逐一开示宣扬。该犯谛听良久,乃俯首认罪云:“静生居天末,日坐井中,妄想成魔,造言诽谤,是诚罪大恶极,若非三位大人传示,几于至死不悟”等语,痛哭流涕,叩头不已。臣等见其醉醒梦觉,然后将逆书所载,逐条追究。该犯茫无所指,非云齐东之语,即云臆度之私。诘问再四,毫无风影。当给纸笔,令该犯详细写供。谨将亲笔供单进呈御览。臣杭奕禄,又会同追究其同谋党羽。据该犯坚供,当日遣张熙前去,实系独得之秘,毅然而行,既非他人所能参赞,亦不屑与闻于人。且自以为成,固有利,止也无害。故《知几录》内谆嘱张熙,一路访问。如所闻与在家所传不合,即便回来,另作主意,不可轻举。原非预有邀约,谋定后行。实无同党,有书可证”等语。

  【译文】

  刑部左侍郎臣杭奕禄、副都统臣海兰、湖南巡抚臣王国栋谨奏,为恭敬呈报会审逆贼口供情况,并呈报逆书底稿,仰求皇上明鉴事。臣杭奕禄于十一月初三日,奉皇上命令离京,二十六日到达长沙府,恭谨地讲述了我皇上胸怀如同天地之大,仁德有如尧舜一般,对于逆贼的犯妄言语,没有一点介意。并且命令臣等平心静气,认真穷追曾静书信中一切邪说的来源,开导他们愚昧不理解的地方,务必让他们心折口服,低头认罪。臣海兰和臣王国栋在恭听传达圣谕之后,仰头称颂皇上圣德的广大高深,更加痛恨逆贼的狂妄荒唐。臣等在长沙巡抚衙门内堂密室之中,提审曾静。首先把本朝取得天下由来光明正大,本朝列位圣皇功德的隆盛,圣祖仁皇帝在位六十多年,恩泽施于百姓的深厚,当今皇上孝敬慈惠,恭俭文明的道德,以及励精求治的诚心,爱护抚育百姓的实际政绩,一条条地向曾静宣扬解释。该犯认真听了很久,遂低头认罪说:“我生在远离帝京的天边,天天坐在如井一样的小天地中,幻想得着了魔,造言诽谤当今,这的确是罪大恶极,如果不是三位大人为之宣传启示,犯人几乎要至死也不会悔悟的。”

  他痛哭流涕,叩头不止。臣等见他醉醒梦觉,然后把逆书上所写到的,逐条的追究来源。该犯却茫然无法具体说出,不是说是道听途说,便是说是私心臆度。追问再四,丝毫无法得到一些风影,当下便给了他纸笔,让该犯人详细写出供词来。现谨将其亲笔供单附上,进呈皇上御览。臣杭奕禄又会同海兰、王国栋一同追究他的同谋党羽。据曾静供称:“当日派张熙去投书,实是独自的秘密,决定后毫不犹豫地派张熙去的,这事既不能让别人参加商议,也不屑让别人知道。而且自以为成功固然对自己有利,不成也没有什么害处。所以在《知几录》内,谆谆告诉张熙,要一路上打听访问,如果听到的和传说的不一样,就拐回来,另作打算,不可轻举妄动。原来并不是与别人约定,谋划定下以后才去的。确实没有参与这事的同党,有《知几录》这书可证”等话。

  【原文】

  臣等会讯续获之宁远县教谕刘之珩、陈立安,并书内查出之曹珏、廖易即景叔等,皆供不知投书情事。即质之曾静,亦云伊等实不知情。臣等又询刘之珩、果否通晓天文、兵法?据刘之珩共称:“因幼习《尚书》略晓得些星象图说。那里知道天文,至八阵握机图,俱是先贤朱熹成语。之珩纂刻起来,教武秀才的。何尝知道什么兵法。曾静看见了《握机图》、《格物集》他就混说之珩知道天文、兵法了。如今这两种刻本底稿现在,求查便明”等语。臣等细阅刘之珩《格物集》抄本,及《握机图注》刻本,实无妖妄悖乱之语。除将检得刘之珩《格物集》并封呈外,伏查逆贼曾静,即夏靓,生于山野,不明大义,因考试五等,遂丧心病狂,借前人道学之皮毛,以行无父无君之邪说。复敢诬谤圣主,捏造逆书,遣徒张熙即张倬,又字敬卿,带同张勘,即实安,赍往陕西,希图诱惑大臣,济其大逆。诚为罪恶滔天,神人共愤。臣等恪遵训旨,平心细讯。该犯自知诬妄,不待刑加,叩头伏辜。虽悔罪出于至诚,似类有苗之格,而下民敢于罔上,难逃大逆之诛。宜置极刑,以彰大法。同谋之张熙,知情之张勘、张新华,以及缘坐人等,律有明条,均难轻纵。至于曾静,行止乖张,久为乡党所不齿,其所谋情事,亦非邻里所得闻。昨事露被获,当地士民以为向年假称道学,今竟弄出事来,莫不称快。被其蛊惑信从者,不过张熙等一二门人。臣等细行查访,此外实无同伙党羽。其逆书所载,谯中翼、严赓臣、沈在宽、车鼎丰、车鼎贲、孙克用,并书内查出毛仪、施虹玉等,据该犯坚供,皆系背地推崇,并未谋面之人”等语。臣等查阅《知新录》、《知几录》内所载各条,原无与众人商谋字样,似非全出狡饰。再从前曾静遣张熙往浙访求吕晚村书时,曾见吕晚村第九子吕无尽,得伊《纲目凡例未发之蕴》,或彼此有所商谋,亦未可定。臣等现在行提并要《备忘录》、《吕子文集》及《纲目凡例未发之蕴》,以便查阅质审定拟。

  【译文】

  臣等又会审继续拿获的宁远县教谕刘之珩和陈立安,并从书内查出来的曹珏、廖易即景叔等人,都供说不知道有投书的事情。又询明曾静,也说他们几个确实不知道这事。臣等又询问刘之珩,是不是果真懂得天文、兵法?据刘之珩供说:“因为小时候学习过《尚书》,略微晓得一些星象图说,怎么能知道天文和八阵握机图,这都是宋朝先贤朱熹说过的语录,我把它编纂刻印出来,是教武秀才用的,又何时知道什么兵法?曾静看见《握机图》和《格物集》,他就混说什么我懂得天文、兵法了。如今这两种书的底稿已搜缴在此,请求一查便明白了”等话。

  臣等细阅刘之珩的《格物集》抄本和《握机图注》刻本,确实没有什么妖妄悖乱的话。现除把搜到的刘之珩《格物集》一并封呈外,又查这逆贼曾静,即化名夏靓,生长在荒辟山野,不明白大义,因为考试考了个五等,遂丧心病狂,假借前人道学的一些皮毛,来推行自家无父无君的邪说,而又敢于诬谤皇上,捏造谎言编成逆书,派徒弟张熙,即张倬,又字敬卿,带了张勘,即实安,把逆书送到陕西,企图引诱大臣,以完成他大逆不道的造反阴谋。实在是罪恶滔天,人神共愤。

  臣等谨遵皇上训谕,平心静气地细细讯问他。该犯自知所说的都是诬陷诽谤,不等到用刑,便叩头伏罪。虽然他悔罪出于至诚,好像上古时的部落有苗被感化一样,但是他作为一个国民而敢于欺君罔上,实难逃避犯大逆罪的刑罚,应当处以极刑,以彰明国法。同谋犯人张熙,以及知情的张勘、张新华,以及因此连坐的一些人等,法律上有明确条文,都不能轻易放掉。至于曾静,行为乖张,早就被其乡邻百姓所不齿,他的谋反事情,也不是邻里们所能知道的。前些时他的事暴露出来,当地士人和百姓,以为曾静以往几年假称道学,如今终竟弄出事来,没有不拍手称快的。被曾静所蛊惑的信徒,不过张熙等一二个门徒罢了。臣等经详细访查,除此以外,确实没有什么同伙党羽。他逆书中所载到的谯中翼、严赓臣、沈在宽、车鼎丰、车鼎赍、孙克用,以及书内查出来的毛仪、施虹玉等人,据曾静坚持供称,都是背地里推崇,而没有见过面的人。臣等查阅曾静写的《知新录》、《知几录》里面所载的各条,本来也没有见到有和众人商量的字样,看来大约也不是假话。还有从前曾静派张熙去浙江访求吕留良著述的图书时,曾经见到吕留良的第九个儿子吕无尽,得到吕留良写的评朱子《通鉴纲目》凡例的文章《纲目凡例未发之蕴》的文章,或者他们彼此会有些商量的,也说不定。臣等现在打算行文浙江提审,并要《备忘录》、《吕子文集》、和《纲目凡例未发之蕴》一文,以便查阅对质,审问确实定案。

  【原文】

  曾静系大逆重犯,理应刑讯。但各犯尚未到齐,若一加刑,该犯自知必死,势必绝食,则将来难于定案,统俟各犯到后,严行质取确供,斟酌律拟。臣等自当仰体皇仁,细心区别,有罪者断不敢纵漏一人,无罪者亦不敢诛连扰累也。所有曾静逆书底稿,及祭祖等文稿,前臣海兰、臣王国栋以臣子忠爱私心,不忍将犯上呓语,转呈君父。谨公同阅明封固,具折请旨。今臣杭奕禄面聆天语,知圣主如天之度,未尝以妄诞之语少介圣怀。既有逆书,理当进呈,臣等谨公同封进,仍望皇上即赐发回,容臣等细按追问,以免遗漏。除现在会咨陕西、江南、浙江三省督臣、提拿逆贼张熙,并逆书内一应有名人等,到案质明,另行分别律拟奏请外,所有臣杭奕禄、到长会讯缘由,及逆贼曾静供单,并搜获曾静大逆书三册,又所著《小学开蒙》一册,扇一柄,对联一纸;刘之珩书二册,谯中翼诗稿一纸。理合另匣一并奏呈,伏乞睿鉴。谨差抚标千总吴杰赍捧奏闻。朱批:览。逆犯之供单更属可笑人也。有旨部颁,遵谕将一起逆犯押解来京,一路着实宽慰带来。江浙逆党数人已解到部矣。俟到京对质。

  【译文】

  曾静是犯大逆罪的重大罪犯,理应加以刑讯,但各犯还没有到齐,如果一加刑,该犯便自知必死,一定会绝食,则将来便难于定案,所以要等到所有各犯人都到案以后,严行对质,取得确供,然后再斟酌定案判决。臣等自然应当集合皇上的仁心,细心区别,有罪的绝不敢漏去一人,无罪的也不敢诛连扰累他们。所有曾静写的逆书底稿,以及祭祖等文稿,以前臣海兰和臣王国栋,以臣子忠爱皇上的私心,不忍把这些犯上的梦呓转呈给皇上阅读,谨共同查明件数密封起来,写了奏折请旨批示。现臣杭奕禄曾当面聆听皇上训话,得知皇上度量如天,未尝对妄诞的话,稍微有点介意。所以既然有逆书,理应进呈上去。臣等谨将这些东西共同加封进呈,仍希望皇上看后发还,以便臣等按其内容详细追究审问,以免遗漏。现在除发出咨文,照会陕西、江南、浙江三省总督、巡抚大臣,捉拿提审逆贼张熙所供出的以及逆书中所有涉及姓名的人,到案对质审问,另行分别按刑律判定罪行,奏请批示外,所有臣杭奕禄到长沙以后的会审情况,以及逆贼曾静亲笔写的供单,并搜获曾静写的逆书三册,又所著《小学开蒙》一册,扇子一把,对联一幅,刘之珩著的书二册,谯中翼诗稿一张,理应另行封为一匣,一并奏报,伏请皇上明鉴。现谨派巡抚衙门属下千总吴杰赍捧进京奏闻。雍正朱笔批示:览。逆犯的供单,更加可笑死人。已有旨意由兵部发下,望遵照谕旨,把这一起逆犯押解到京师来,一路上要切实加以宽慰,让犯人安心,安全带到。江浙二省的逆党数人,已经押解到刑部了。等湖南的犯人到京后对质。

猜你喜欢
  卷十四 晋语八·左丘明
  归田录卷二·欧阳修
  卷四百九十四 元符元年(戊寅,1998)·李焘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二·乾隆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八·佚名
  ●卷二十一。诗文二·梁章钜
  卷之四百四·佚名
  ●绎史摭遗卷六·温睿临
  第三八二单同治七年十月一二二○九--二七·佚名
  第四十七册 天命八年三月·佚名
  九五○ 署直隶总督英廉奏改委署通永道兰第锡护送文溯阁第三拨全书缘由折·佚名
  卷十二·傅恒
  经幄管见卷四·曹彦约
  小 引·许寿裳
  卷47·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谢薖·唐圭璋

      薖字幼槃,号竹友,逸之从弟,少逸七岁。卒于政和六年(1116)。有竹友词。   鹊桥仙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

  • 第十回 孟丽君花烛潜逃·陈端生

    第十回孟丽君花烛潜逃陈寅恪评:端生再生缘之文如此,则平日之诗文亦非凡俗,可以推见。惜其所著绘影阁集,无一字遗传。(编者按:以下省略)至于绘影阁之取名,自与“绘影绘声”之成语有关,而长生之集名绘声阁,即从其姊之集名而来,固

  • 第一折·佚名

    (正末领大末、二末、三未净行钱上)(正末云)老夫姓张名公艺,寿张县人氏。嫡亲的四口儿家属。老夫所生三个孩儿,大的张悦,第二张王羽,第三个张英。大的个治家,第二个习文,第三个习武。这三个孩儿,家私里外,都是俺这三个孩儿的。

  • 甲集前编第五·钱谦益

    九灵山人戴良一百四十三首【咏怀(三首)】(以下《山居藁)结庐在西市,艺藿仍种葵。谓将究安宅,何意逢乱离。三年去复还,邻室无一遗。所见但空巷,垣墙亦尽颓。久行得荒径,披拂认门基。我屋虽仅存,藿悴葵亦衰。

  • ●卷五十七·徐梦莘

      靖康中帙三十二。   起靖康元年十月二日甲午,尽十六日壬寅。   二日甲午王云:至真定府见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巳围真定引云:看攻城。   三日乙未种师道除河北巡边使未行再命河东宣抚使以疾召还京师。   是时师

  • 蔡锷·陶菊隐

    自民国以来,武人解兵柄,棠爱犹存者,蔡松坡一人而已。袁氏当国时,蔡税居京师,滇人相语曰:“蔡将军在,吾滇何至于此?”无何,筹安会起,蔡微服离京。袁密电滇督唐继尧,告以蔡将间道入滇,宜侦其踪迹。唐忌蔡甚深,即令阿迷州知

  • 卷十·长孙无忌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十唐 长孙无忌等 撰职制中【凢一十九条】制书误辄改定诸制书有误不即奏闻辄改定者杖八十官文书误不请官司而改定者笞四十知误不奏请而行者亦如之辄饰文者各加二等疏义曰制书有误谓防意参差或

  • 御制读淮南子·高诱

    御制读淮南子智过万人谓之英智过千人谓之俊设於林林蠢蠢流纵过亿万非哲濬使遇其智相敌者一人已难无过分英俊惟名智亦殊刻舟求劒失銛刃譬之披图阅超光不求之马终无骏

  • 待轩诗记卷首·张次仲

    明 张次仲 撰学诗小笺总论班固艺文志曰诗言志歌永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火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

  • 卷三十六·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三十六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前冬围曹筑五邑于其郊曰黍丘曰揖丘曰大城曰锺曰邗盖先为邑名焉示必灭也至春遂灭之左氏谓宋师将还曹人止诟之因反兵灭曹似乎以诟致灭

  • 卷四十四·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四十四天子之孝事天地春秋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隠公三年】朱熹曰王者脩德行政用贤去奸能使阳盛足以胜阴阴衰不能侵阳则日月之行虽或当食而月常避日故其迟速高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一·欧阳竟无

      [一]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緣起品第一   [二]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峯山中. [三]與大苾芻衆五千人俱.皆阿羅漢.諸漏已   盡.無復煩惱.得真自在.心善解脫慧善解脫.[四]如調慧馬亦。如大龍.[

  • 护命法门神咒经·佚名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菩提树下成正觉处大制多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名曰具寿舍利子。具寿大目揵连。具寿阿难陀。如是大声闻等而为上首。及与诸大菩萨众俱。其名曰金刚幢菩萨。金

  • 舒州投子青禅师语录序·投子义青

    昔大阳山中。木人孤坐石女怀胎。频年不举。山前瑞艹付与谁耘。岭畔泥牛何人收放。空王殿上车轴将摧。古佛渡头船舷欲破。唯有半穿皮履无缝布衫当时觌面呈人。到底承当不下。月华圆鉴。浩叹攒眉。携归金谷岩中。分付白

  • 愤怒的葡萄·约翰·斯坦贝克

    约翰·斯坦贝克的长篇小说,1939年出版,翌年获普利策小说奖。主人公约德家乡的土地被地主们收回卖给了畜牧公司,农民的破旧房子被拖拉机夷为平地,农民不得不离乡背井,从俄克拉何马州向加利福尼亚州迁移。约德家卖掉了

  • 剪灯新话剪灯余话(白话文)·佚名

    瞿祐的《剪灯新话》和李昌祺的《剪灯余话》是明初两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文言小说集,其故事内容大多新奇怪异,是对唐传奇的有意复归,既弥补了明代文言小说的空白,同时也影响明代及后来的文言小说创作,在文言小说史上起

  • 孟子音义·孙奭

    经书注释。北宋孙奭撰。2卷,卷首 1卷。孙奭奉敕校定,东汉赵岐注。当时因与王旭等 刊正唐张镒《孟子音义》及丁公《孟子手音》二书, 并兼引了陆善经《孟子注》以成本书。《孟子音义》能 推究本文,参考旧注,采诸儒之善,删减不

  •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等译,佛在祇园,因胜军王请问,为说往昔修布施行。从王顶生,乃至统四大洲,诣忉利天,总经一百十四帝释谢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