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修纂

太平兴国七年,诏翰林学士承旨李昉、翰林学士扈蒙、给事中直学士院徐铉、中书舍人宋白、知制诰贾黄中、吕蒙正、李至,司封员外郎李穆,库部员外郎杨徽之,监察御史李范,秘书丞杨砺,著作佐郎吴淑、吕文仲、胡汀,著作佐郎直史馆战贻庆,国子监丞杜镐,将作监丞舒雅等阅前代文集,撮其精要,以类分之,为《文苑英华》。续命翰林学士苏易简,中书舍人王佑,知制诰范杲、宋湜与宋白等共成之。雍熙三年上之,凡一千卷。

咸平三年十月,上命翰林学士承旨宋白、起居舍人知制诰李宗谔修《续通典》,以秘阁校理舒雅、直集贤院利瓦伊、石中立、王随为编修官,直秘阁事杜镐为检讨官。四年九月成二百卷,上乃诏特付秘阁。先是淳化中,太宗命翰林学士苏易简与三馆文学之士撰集此书,会易简等各莅他务,罢其事,至是复诏成之。

咸平四年九月,翰林侍讲学士国子祭酒邢昺,直秘阁杜镐,秘阁校理舒雅,直集贤院利瓦伊,诸王府侍讲孙奭,殿中丞李慕清,大理寺丞王焕、刘士玄,国子监直讲崔偓佺表上重校定《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七经疏义,凡一百六十五卷,命摹印颁行。赐宴于国子监,昺加中散大夫,镐等并迁秩。至景德二年九月,又命侍讲学士邢昺,两制详定《尚书》、《论语》、《孝经》、《尔雅》错误文字,以杜镐、孙奭被诏详校,疏其谬误故也。

   景德二年九月,命刑部侍郎资政殿学士王钦若、右司谏知制诰杨亿修《历代君臣事迹》。钦若等奏请以太仆少卿直秘阁钱惟演,都官郎中直秘阁龙图阁待制杜镐,驾部员外郎直秘阁刁衎,户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利瓦伊,右正言秘阁校理龙图阁待制戚纶,太常博士直史馆王希逸,秘书丞直史馆陈彭年、姜屿,太子右赞善大夫宋贻序,著作佐郎直史馆陈越同编修。初命钦若、亿等,俄又取秘书丞陈从易、秘阁校理刘筠。及希逸卒,贻序贬官,又取直史馆查道、太常博士王曙,后复取直集贤院夏竦,又命职方员外郎孙奭注撰《音义》,凡九年,至大中祥符六年成一千卷上之。总三十一部,部有总序;一千一百四门,门有小类;外《目录》、《音义》各十卷。上览久之,赐名《册府元龟》。又录妇人事迹为八十卷,赐名《彤范》。

景德四年八月己亥,幸上清宫大相国寺,还幸崇文院,观所编《君臣事迹》。王钦若、杨亿以草本进御,上徧览久之。又入四库阅视图籍,谓宰臣等曰:「著书难事,议者称先朝《实录》尚有漏略。」亿进曰:「史臣纪事,诚合详备。臣预修《太宗实录》,凡事有依据、可载简册者,方得纪录。」上然之,赐修书官器币有差。

大中祥符元年六月,崇文院检讨杜镐等校定《南华真经》摹刻版本毕,赐辅臣人各一本。五年四月,崇文院上新印《列子冲虚至德真经》,诏赐亲王、辅臣人各一本。景德中,朝谒诸陵,路经列子观,诏加「至德」之号,又命官校正其书。至是刊版成,赐校勘官金帛有差。二年二月,诸王府侍讲兼国子监直讲孙奭言:「《庄子》注本前后甚多,惟郭象所注特会庄生之旨,请依《道德经》例,差馆阁众官校定,与陆德明所撰《庄子释文》三卷雕印。」诏奭与龙图阁待制杜镐等同校定以闻。已而言者以为国学版本《尔雅释文》颇多舛误,又命镐、奭同详定之。至大中祥符四年,又命李宗谔、杨亿、陈彭年等雠校《庄子序》,摹印而行之。盖先是,崇文院校《庄子》本,以其序非郭象之文,去之。至是,上谓其文理可尚,故有是命。

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天书扶持使丁谓请以天书降后祥瑞编次撰赞,绘画于昭应宫。诏谓与龙图阁待制戚纶联条奏,其赞令中书门下、枢密院、两制、尚书丞郎、给谏、待制、馆阁官分撰。

大中祥符元年十二月,刑部员外郎直史馆龙图阁待制陈彭年请以天书降后、至上尊号以前,制敕章表仪注等编为《大中祥符封禅记》。诏翰林学士李宗谔、权三司使丁谓、秘阁校理龙图阁待制戚纶与彭年编录,送五使看详。

大中祥符九年三月,加王钦若检校太师,又加兵部郎中直史馆张复、祠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祁暐阶勋,赐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钱易、太常博士秘阁校理慎镛绯鱼,皆预校《道藏》故也。是日,曲宴赏花于后苑,上作五言诗,从臣咸赋,因射于太清楼下。

天禧四年,词臣杨亿、钱惟演、盛度、薛暎、王曙、陈尧咨、刘筠、晏殊、宋绶、李行简请出《御集》,笺解其义。诏亿等并同注释,宰相寇准都参详,参知政事李迪同参详,直馆、校理二十八人充检阅官,成一百五十卷。是冬,中书、枢密院又请重编《御集》,钱惟演、王曾领之,成三百卷。又采至道、咸平后至大中、祥符九年时政记、起居注、日历、嘉言、美事为《圣政记》一百五十卷。

天圣末,《国史》成,始于修史院续纂《会要》。明道二年,命参知政事宋绶看详修纂。庆历四年四月,监修国史章得象上新修《国朝会要》一百五十卷。以编修官尚书工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史馆检讨王洙兼直龙图阁,赐三品服。

景佑二年九月,诏翰林学士张观等刊定《前汉书》、《孟子》,下国子监颁行。议者以为前代经史皆以纸素传写,虽有舛误,然尚可参雠。至五代,官始用墨版摹六经,诚欲一其文字,使学者不惑。至太宗朝,又摹印司马迁、班固、范晔诸史,与六经皆传,于是世之写本悉不用。然墨版讹驳,初不是正,而后学者更无他本可以刊验。会秘书丞余靖建言《前汉书》官本差舛,请行刊正,因诏靖及王洙尽取秘阁古本校对,踰年,乃上《汉书刊误》三十卷。至是,改旧摹版,以从新校。然犹有未尽者,而司马迁、范晔史尤多脱略,惜其后不复有古本可正其舛谬云。明年,以校勘《史记》、《汉书》官秘书丞余靖为集贤校理,大理评事国子监直讲王洙为史馆检讨。赐详定官翰林学士张观,知制诰李淑、宋祁器币有差。

景佑三年十月乙丑,御崇政殿,观三馆秘阁新校两库子集书,凡万二千余卷。赐校勘官并管勾使臣、写书吏器币有差。是日,赐辅臣、两制、馆阁官宴于崇文院。

   仁宗尝集天地、辰纬、云气、杂占凡百五十六篇,离三十门,为十卷,号《宝元天人祥异书》。宝元二年,召辅臣于太清楼,出而示之,命庋于秘阁。

庆历元年十二月,翰林学士王尧臣等上新修《崇文院总目》六十卷。景佑中,以三馆秘阁所藏书,其间亦有谬滥及不完之书,命官定其存废,因仿《开元四部录》,着为《总目》而上之。庚寅,诏提举修《总目》官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张观、右谏议大夫宋庠、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浩判集贤院王尧臣、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张复、尚书兵部郎中知制诰判昭文馆聂冠卿、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郭稹,并加阶及食邑有差。编修官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吕公绰为尚书工部员外郎,殿中丞天章阁侍讲史馆检讨王洙为太常博士,馆阁校勘殿中丞刁约、太子中允欧阳修、秘书省著作佐郎杨仪、大理评事陈经并为集贤校理,管勾三馆秘阁内殿承制王从礼为供备库副使,入内东头供奉官裴滋候御药院满日优与改官,高班杨安显为高品。张观、宋庠虽在外,以尝典领,亦预之。

嘉佑四年九月,欧阳修为史馆修撰,言:「史之为书,以纪朝廷政事得失及臣下善恶功过,宜藏之有司。往时李淑以本朝正史进入禁中而焚其草,今史院惟守空司而已。乞诏龙图阁别写一本下编修院,以备讨阅故事。」从之。

熙宁三年十月,诏馆阁校勘王存、顾临、秘书省著作佐郎钱长卿、大理寺丞刘奉世同编《经武要略》,兼删定诸房例册,仍令都副承旨管勾。

熙宁八年六月,尚书都官员外郎刘师旦言:「今《九域图》涉六十余年,州县有废置,名号有改易,等第有升降,而所载古迹有出于俚俗不经者。」诏三馆秘阁删定。其后又专命太常博士直集贤校理赵彦若、卫州获嘉县令馆阁校勘曾肇删定,就秘阁不置局。彦若免删定,从之。以旧书不绘地形,难以称图,更赐名曰《九域志》。

职掌

秘书省在光化坊,隶京百司。判省事一人,如监阙,以判秘书省官兼充。景德四年,诏秘阁书籍内臣同提举。掌祭祀版,《正辞录》外,有常例祭者,并著作局分撰,或在京阙著作局官,亦有秘书丞、郎撰者。旧制,常祀祝文秘书省岳渎并进书,学士院惟五岳进书,四渎则否。至咸平六年十二月,诏四渎祝文并进书。大中祥符二年,更令两制、龙图阁待制与太常礼院取秘书省、学士院祝版,据《正辞录》复位,付逐司遵用。景德初,诏秘书省拣能书人写祝版,委秘书监躬亲点检,谨楷不错,方得进书。省有监、少监、丞、郎、校书郎、正字、著作郎、佐郎,是时皆以为官,常带出入,亦犹尚书省寺监丞郎、卿少、郎官、丞簿等,皆为官也。即官至秘书监今中大夫,有特令供职者,或以他官兼监。至道中,宋白以翰林学士承旨兼秘书监。淳化中,李至自前执政以吏部侍郎今通奉大夫兼秘书监。大中祥符九年,杨亿以秘书监判秘阁兼秘书省事是也。然议者以为亿正为秘书监矣,不当更言判省阁,盖有司之误也。自后,两省五品以上官不兼监者止云判,其秘书省事亦掌为之。秘书监之领秘阁、省事,犹著作佐郎今宣教郎在三馆则修日历,正言今承议郎、司谏今朝奉郎供职本院或在从班,则行谏诤之职。侍御史今朝请郎、监察御史今承议郎供职本台则行纠弹之职也。太平兴国中,左拾遗田锡上疏,以为今三馆之中有集贤院书籍,而无集贤院职官,虽有秘书省职官,而无秘书省图籍。然至淳化元年,始以太子中允和?直集贤院。若秘书省,则所掌祠祭、祝版而已。书籍实在三馆秘阁,而所谓职官者,犹今寄禄官耳,则虽无书籍可也。

崇文院于三馆直院、直馆、直阁、校理、校勘之外,三馆、秘阁又各置检讨、编校书籍等官,其位遇职业亦馆职也。校勘、校对书籍不带出。天圣五年,晏殊知南京,辟馆阁校勘王琪签书南京留守判官公事,特许带行,以殊故也。嘉佑四年正月,置馆阁编定书籍官,以秘阁校理蔡抗、陈襄,集贤校理苏颂,馆阁校勘陈绎,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书而编定之。元丰官制行,既皆罢而不置。至元佑中,秘书省职事官与馆职之外,又置校黄本书籍,盖校书之比也。

元丰官制行,秘书省分四案:曰国史案,掌编修日历事;曰太史案,掌太史、天文、浑仪等事;曰经籍案,掌典籍之事;曰知杂案,掌本省杂事,大?如此。有《元丰官制格子》具载,访索未获。政和中,增置道教案。

崇宁以后,置编修国朝会要所,详定九域图志所二局于秘书省。《会要》以从官为编修,余官为参详,修书官为检阅文字,与祖宗时异。祖宗时,《会要》已有检阅文字官,然林希以检阅文字而诏俾同编修,则知检阅文字官不编修,编修官乃下笔耳。崇宁反是。《九域图志》,前朝固尝修定,止就馆阁而不置局。崇宁虽就秘书省,然置局设官,以从官为详定,余官为参详,修书官为编修官,检阅编修,其进用视秘书省官而无定员,当时宰执、从官大抵由此涂出,合秘书省之士至数十人。然二书皆祖宗时所尝修,亦在三馆,但不别置局耳。初,王黼得政,欲尽去冗费,专事燕山,于是在京诸局皆罢,编修《会要》亦不复置官,与《九域图志》令省官分修而已。初罢诸局,黼念贵幸恐复造膝开陈,卒不可罢,于是得旨亟行,令局官当日罢,书库官人吏皆即赴吏部。于是文书草沓,皆散失。乃不知朝廷每有讨论,不下国史院而常下会要所者,盖以事各类从,每一事则自建隆元年以来至当时因革利害,源流皆在,不如国史之散漫简约,难见首尾也。故论者惜其罢之无渐,而处之无术也。

祖宗朝,三馆宿官或被夜召,故宿直惟谨。秘书省监、丞以下日轮一员省宿,当宿官请急,即轮以次官,参假日补填;内长、贰五日一员,正旦、寒食、冬至节假并入伏不轮。其后,宿官请急,不报以次官,止关皇城司照会。至元佑,遂引例立为法,宿官请假,更不轮以次官。政和六年,措置秘书省官请当宿官告假即轮以次官,候参假补填,月具直宿请假官员数、职位、姓名报御史台。官、吏各为历、长、贰点检觉察,即吏告假报以次人及补填,如宿官法。日轮职掌二人,孔目官、专副至守当官通轮;楷书二人,正名楷书至守阙通轮;库子二人,装界作、翰林司、厨子各一人,亲事官四人,剩员五人。

景德初,置龙图阁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阁,并寓直秘阁,每五日一员递宿。后置天章阁待制,亦寓直于秘阁,与龙图阁官递宿。

猜你喜欢
  列传四·薛居正
  卷四十八 咸平四年(辛丑,1001)·李焘
  凡例·连横
  广西巡抚金奏折三条 一、雍正收用密亲王妃嫔的谣言·雍正
  ●卷十六·陶宗仪
  卷第七·徐鼒
  卷之三百九十·佚名
  一百三十四 曹寅奏闻龙眼菩提子发芽事摺·佚名
  宋宝祐四年登科録卷四·佚名
  二〇五 拾遗巳·周作人
  读例存疑卷三十三·薛允升
  曹义、施聚传·张廷玉
  选举三二·徐松
  卷二十一拯救·冯煦
  侯景飞·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脱脱

        刘珙 王兰 黄祖舜 王大宝 金安节 王刚中 李彦颖 范成大   刘珙,字共父,子羽长子也。生有奇质,从季父子翚学。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监绍兴府都税务。请祠归,杜门力学,不急仕进。主管西外敦宗院,召除诸王

  • 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二·赵尔巽

      ◎文苑二   ○诸锦沈廷芳 夏之蓉 厉鹗汪沆 符曾 陈撰 赵昱 赵信王峻王延年 何梦瑶 劳孝舆 罗天尺 苏珥 车腾芳 许遂韩海刘大櫆胡宗绪 王灼 李锴 陈景元 戴亨 长海 吴麟 曹寅鲍珍 高鹗 刘文麟 沈炳震 弟炳谦 炳

  • 班马异同卷十七·倪思

    袁盎鼌错列传第四十一史记一百一爰盎鼌错传第十九汉书四十九袁爰盎者楚人也字丝其父楚人也故为羣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中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目送之袁盎进曰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二·纪昀

    列传元 【六】○元六塔本【阿尔济苏特穆尔 德哷威苏 索约勒哈陶默巴】苏克孟克萨喇【博廸苏】李桢 高智耀【睿】特尔格塔本苏克孟克萨喇李桢高智耀特尔格△塔本塔本伊吾庐人人以其好扬人善称之曰扬公初从太祖讨诸部

  • 一一一七 谕将各乐章按语与《旋宫图》俱附入《律吕正义后编》并补入四库书·佚名

    一一一七 谕将各乐章按语与《旋宫图》俱附入《律吕正义后编》并补入四库书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初五日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初五日奉旨:前因乐部所用乐章,仅以五、六、工、尺、上为音,问以宫、商、角、征、羽,茫然不知为何事,因命

  • 五三 抄书·周作人

    没有什么好书,可以引起小孩读书的兴趣,但是他们自己能活动时,也可以利用,有如大人的破朝靴,穿了会得跳钟馗捉鬼,表现得很好玩的。这总在癸巳以前,在曾祖母卧室的空楼上,南窗下放着一张八仙桌,鲁迅就在那里开始抄书的工作。说也

  • 卢思道传·魏徵

    卢思道字子行,范陽人。 祖父卢陽乌,是西魏的秘书监。 父亲卢道亮,隐居不愿做官。 卢思道聪明善辩,通达脱俗。 十六岁那年,有一次,碰上中山人刘松替别人写碑铭,刘松把文章给他看,思道读了,有很多地方不理解,因此感触很深而受到激

  • 辛昂传·李延寿

    辛昂字进君。刚刚几岁就有成人的志向和行为。有一个善于相面的人对辛昂的父亲仲略说“:你们家虽然世世代代都有当官的,但名气、德行、富贵,没有人能赶上这个孩子。”仲略也很看重辛昂的志气,认为相面师说的很对。辛昂十八

  • 熊廷弼传·张廷玉

    熊廷弼,字飞百,江夏人。万历二十五年(1594)考中乡试第一名,第二年成进士,初授官为保定推官,继而升为御史。三十六年(1608)外出巡按辽东。巡抚赵楫与总兵官李成梁放弃宽甸地方的八百里领土,把当地六万老百姓迁移到内地来安家

  • 卷二十三·陈启源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二十三吴江陈启源撰颂周颂周颂三十一篇朱传之与序合者清庙我将时迈思文振鹭丰年有瞽潜有客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酌般凡十五篇其迥与序别者天作昊天有成命执竞臣工噫嘻雝载芟良耜丝衣凡九篇天

  • 卷九·吕祖谦

    <经部,春秋类,左氏传续说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续説卷九   宋 吕祖谦 撰成公下定姜不内酌饮【十四年】古人有防则邻里爲糜粥以饮食之定公之防想羣臣设酌饮于定姜定姜以太子之不哀故不内华元曰我爲右师君臣之训

  • 卷五十七·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五十七天子之孝崇圣学汉武帝建元元年以董仲舒为江都相治申韩苏张之言者皆罢之时仲舒对策曰春秋大一綂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綂法制数变下

  • 卷一·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一周易乾元亨利贞检讨【臣】陈兆仑朱子曰伏羲仰观俯察见隂阳有奇耦之数故画一奇以象阳画一耦以象阴见一阴一阳有各生一阴一阳之象故自下而上再倍而三以成八卦见

  • 僖公·僖公十二年·左丘明

    【经】十有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夏,楚人灭黄。秋七月。冬十有二月丁丑,陈侯杵臼卒。【传】十二年春,诸侯城卫楚丘之郛,惧狄难也。黄人恃诸侯之睦于齐也,不共楚职,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灭黄。 王以戎难故,

  •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四·唐慧琳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大宝积经从五十六尽九十一凡三十六卷经  大宝积经第五十六卷(胎藏会第十四两卷此下卷)  劫比罗(梵语城名也旧曰迦维或云迦毗罗或云迦毗罗卫皆讹略不正也具足应言劫比罗缚窣睹即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八·圆悟克勤

    上堂八岁旦上堂。元正启祚打开门户。万物维新天地同春。应时纳祐不落窠臼罄无不宜。万世一时孟春犹寒。伏惟。首座大众。起居万福。乞火和烟得。担泉带月归。复云。新年头有佛法。正是土上加泥。新年头无佛法。又成当

  • 谁知道你·佚名

    有一位比丘尼请教龙潭禅师:&ldquo;要如何修持,下一辈子才能转为大丈夫相?&rdquo;龙潭:&ldquo;你出家为尼已经多久了?&rdquo;比丘尼:&ldquo;过去出家有多久,这与未来有什么关系?我问的只是想知道将来是否有转为男

  • 卷之一·佚名

    莲峰禅师语录卷之一嗣法门人性深等编福建兴化孤山禅寺语录顺治十年癸巳二月念八日,师在兴化府隐高寺受本府莆田县孤山寺监院慧闻等请至。山门云:船来陆来,总须亲到一番始得。秪如入门一句,作么生道,遂策杖而进。佛殿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