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会要卷二十八

宋 徐天麟 撰

运历下

天文

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东井

三年秋大白出西方有光几中乍北乍南过期乃入辰星出四孟

七年月晕围参毕七重

十二年春荧惑守心

孝惠二年天开东北广十余丈长二十余丈

孝文後二年正月壬寅天欃夕出西南其四月乙巳水木火三合于东井八月天狗下梁壄其十一月戊戌土水合于危其七月火东行行毕阳环毕东北出而西逆行至昴即南乃东行

孝景元年正月癸酉金水合于婺女其七月乙丑金木水三合於张其二年七月丙子火与水晨出东方因守斗其十二月水火合於斗是岁彗星出西南七月天狗下

三年塡星在娄几入还居奎

四年七月癸未火入东井行隂又以九月己未入舆鬼戊寅出

中元年塡星当在觜觿参去东井其三年正月丁亥金木合为觜觿其三月丁酉彗星夜见西北色白长丈在觜觿旦去益小十五日不见其五月甲午金木俱在东井戊金去木留守之二十日其六月壬戌蓬星见西南在房南去房可二丈大如二斗器色白癸亥在心东北可长丈所甲子在尾北可六丈丁卯在箕北近汉稍小旦去时大如桃壬申去凡十日

中三年十一月庚午夕金火合於虚相去一寸

四年四月丙申金木合於东井其五年四月乙巳水火合於参

後元年五月壬午火金合於舆鬼之东北不至柳出舆鬼北可五寸

孝武建元三年三月有星孛于注张历太微干紫宫至於天汉

三年四月有星孛於天纪至织女

六年荧惑守舆鬼

元光元年六月客星见于房

元光中天星尽?

元鼎五年太白入于天苑

元鼎中荧惑守南斗

元封中星孛于河戍

太初中星孛于招揺

孝昭始元中蓬星出西方天市东门行过河鼓入营室中後太白出西方下行一舍复上行二舍而下去後太白出东方入咸池东下入东井後太白入太微西藩第一星北出东藩第一星北东下去後太白入昴後荧惑出东方守太白後流星下燕万载宫极东去

元凤四年九月客星在紫宫中斗枢极间

五年四月烛星见奎娄间

元平元年正月庚子日出时有黑云状如焱风乱鬊转出西北东南行转而西有顷亡

二月甲申晨有大星如月有衆星随而西行乙酉牂云如狗赤色长尾三枚夹汉西行

三月丙戌流星出翼轸东北干太微入紫宫始出小旦入大有光入有顷声如雷三鸣止

孝宣本始元年四月壬戌甲夜辰星与参出西方其二年七月辛亥夕辰星与翼出皆为蚤其後荧惑守房之钩钤

四年七月甲辰辰星在翼月犯之是日荧惑入舆鬼天质

地节元年正月戊午乙夜月食荧惑荧惑在角亢其六月戊戌甲夜客星又居左右角间东南指长可二尺色白其丙寅又有客星见贯索东北南行至七月癸酉夜入天市芒炎东南指其色白

黄龙元年三月客星居王梁东北可九尺长丈余西指出阁道间至紫宫

元帝元初元年四月客星大如瓜色青白在南斗第二星东可四尺

二年五月客星见昴分居卷舌东可五尺青白色炎长三寸

五年四月彗星出西北赤黄色长八尺所後数日长丈余东北指在参分

孝成建始元年九月戊子有流星出文昌色白光烛地长可四丈大一围动揺如龙蛇形有顷长可五六丈大四围所诎折委曲贯紫宫西在斗西北子亥间後诎如环北方不合留一刻所

四年七月荧惑隃岁星居其东北半寸所如连李时岁星在关星西四尺所荧惑初从毕口大星东东北住数日至往疾去迟

四年十一月乙卯月食填星星不见时在舆鬼西北八九尺所

河平二年十月下旬填星在东井轩辕南端大星尺余岁星在其西北尺所荧惑在其西北二尺所皆从西方来填星贯舆鬼先到岁星次荧惑亦贯舆鬼十一月上旬岁星荧惑西去填星皆西北逆行

阳朔元年七月壬子月犯心星

四年闰月庚午飞星大如缶出西南入斗下

永始元年二月癸未夜东方有赤色大三四围长二三丈索索如树南方有大四五围下行十余丈皆不至地灭

元延元年四月丁酉日餔时天暒晏殷殷如雷声有流星头大如缶长十余丈皎然赤白色从日下东南去四面或大如盂或如鷄子燿燿如雨下至昏止

绥和元年正月辛未有流星从东南入北斗长数十丈二刻所息

二年春荧惑守心

哀帝建平元年正月丁未日出时有着天白气广如一匹布长十余丈西南行驩如雷一刻而止名曰天狗十二月白气出西南从地上至天出参下贯天厠广如一匹布长十余丈十余日去

二年二月彗星出牵牛七十余日

元夀元年十一月岁星入太微逆行干右执法【并天文志】

权量

张仓定章程【高纪如淳曰章历数之章术也程者权衡丈尺斗斛之平法也】

一曰备数二曰和声三曰审度四曰嘉量五曰权衡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圜矩方权重衡平准?嘉量探颐索隐鈎深致远莫不用焉度长短者不失毫厘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黍絫其法在算术职在太史羲和掌之

声者宫商角徵羽也职在大乐太常掌之

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其法用铜高一寸广二寸长一丈而分寸尺丈存焉用竹为引高一分广六分长十丈其法方矩高广之数隂阳之象也分者自三微而成着可分别也寸忖也尺者蒦也丈者张也引者信也夫度者别於分忖於寸蒦於尺张於丈信於引引者信天下也职在内官廷尉掌之

量者龠合升斗斛所以量多少也本起於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槩十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其法用铜方尺而圜其外旁有庣焉其上为斛其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为合龠其状似爵以縻爵禄上三下二参天两地圜而函方左一右二隂阳之象也其圜象?其重二钧备气物之数合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声中黄钟始於黄钟而反覆焉君制器之象也龠者黄钟律之实也跃微动气而生物也合者合龠之量也升者登合之量也斗者聚升之量也斛者角斗平多少之量也夫量者跃於龠合於合登於升聚於斗角於斛职在大仓大司农掌之

衡权者衡平也权重也衡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其道如底以见准之正?之直左旋见规右折见矩其在天也佐助旋玑斟酌建指以齐七政故曰玉衡论语曰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车则见其倚於衡也又曰齐之以礼此衡在前居南方之义也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於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忖为十八易十有八变之象也五权之制以义立之以物钧之其余小大之差以轻重为宜圜而环之令之肉倍好者周旋无端终而复始无穷已也铢者物繇忽微始至於成着可殊异也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二十四铢而成两者二十四气之象也斤者明也三百八十四铢易二篇之爻隂阳变动之象也十六两成斤者四时乘四方之象也钧者均也阳施其气隂化其物皆得其成就平均也权与物均重万一千五百二十铢当万物之象也四百八十两者六旬行八节之象也三十斤成钧者一月之象也石者大也权之大者也始於铢两於两明於斤均於钧终於石物终石大也四钧为石者四时之象也重百二十斤者十二月之象也终于十二辰而复于子黄钟之象也千九百二十两者隂阳之数也三百八十四爻五行之象也四万六千八十铢者万一千五百二十物历四时之象也而岁功成就五权谨矣权与物钧而生衡衡运生规规圜生矩矩方生??直生准准正则平衡而钧权矣是为五则规者所以规圜器械令得其类也矩者所以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规矩相须隂阳位序圜方乃成准者所以揆平取正也?者上下端直经纬四通也准?连体衡权合德百工繇焉以定法式

凡律度量衡用铜者名自名也所以同天下齐风俗也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湿寒暑变其节不为风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有似於士君子之行是以用铜也用竹为引者事之宜也【并律历志】

时令

文帝元年诏曰方春和时草木羣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阽於死亡而莫之省忧为民父母将如何其议所以振贷之【本纪】

宣帝时魏相表采易隂阳及月令明堂奏之臣闻易曰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四时不忒圣王以顺动故刑罚清而民服天地变化必繇隂阳隂阳之分以日为纪日冬夏至则八风之序立万物之性成各有常职不得相干东方之神大昊乘震执规司春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夏西方之神少昊乘兑执矩司秋北方之神颛帝乘坎执权司冬中央之神黄帝乘坤艮执?司下土兹五帝所司各有时也东方之卦不可以治西方南方之卦不可以治北方春兴兑治则饥秋兴震治则华冬兴离治则泄夏兴坎治则雹明王谨於尊天重於养人故立羲和之官以乘四时节授民事君动静以道奉顺隂阳则日月光明风雨时节寒暑调和三者得叙则灾害不生五谷熟丝麻遂屮木茂鸟兽蕃民不夭疾衣食有余若是则君尊民说上下亡怨政教不违礼逊可兴夫风雨不时则伤农桑农桑伤则民饥寒饥寒在身则亡亷耻寇贼奸宄所繇生也臣愚以为隂阳者王事之本羣生之命自古贤圣未有不繇者也天子之义必纯取法天地而观于先圣高祖所述书天子所服第八曰大谒者臣章受诏长乐宫曰令羣臣议天子所服以安治天下相国臣何御史大夫臣昌谨与将军臣陵太子太傅臣通等议春夏秋冬天子所服当法天地之数中得人和故自天子王侯有土之君下及兆民能法天地顺四时以治国家身亡祸殃年夀永究是奉宗庙安天下之大礼也臣请法之中谒者赵尧举春李舜举夏儿汤举秋贡禹举冬四人各职一时大谒者襄章奏制曰可孝文皇帝时以二月施恩惠於天下赐孝弟力田及罢军卒祠死事者颇非时节御史大夫晁错时为太子家令言其状臣相伏念陛下恩泽甚厚然而灾气未息窃恐诏令有未合当时者也愿陛选明经通知隂阳者四人各主一时时至明言所职以和隂阳天下幸甚【相传】

元康三年六月诏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具为令【纪】

立春行寃狱使者出【张敞传】

元帝初元三年诏百官勉之毋犯四时之禁【本纪】

永光三年十一月诏曰乃者己丑地动中冬两水大雾盗贼并起吏何不以时禁各悉意对【本纪师古曰时禁谓月令所当禁断者也】

甘延夀陈汤上疏斩郅支头及名王以下宜县头藁街事下有司丞相匡衡御史大夫繁延夀以为月令春掩骼埋胔之时宜勿县车骑将军许嘉右将军王商以为夹谷之会优施笑君孔子诛之方盛夏首足异门而出宜县十日乃埋之有诏将军议是【陈汤传】

建诏五年诏曰方春农桑兴百姓戮力自尽之时也故是月劳农劝民无使後时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追召证案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使失一时之作亡终岁之功公卿其明察申敕之【纪】

成帝阳朔二年春寒诏曰昔在帝尧立羲和之官命以四时之事令不失其序故书云黎民於变时雍明以隂阳之本也今公卿大夫或不信隂阳薄而小之所奏请多违时政传以不知周行天下而欲望隂阳和调岂不谬哉其务顺四时月令【纪】

鸿嘉元年二月诏曰方春生长时临遣谏大夫理等举三辅三河弘农寃狱【纪】

哀帝即位李寻对曰辰星主四时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令出於岁首之孟天所以谴告陛下也加以号令不顺四时间者春三月治大狱时贼隂立逆恐岁小收季夏举兵法时寒气应恐後有霜雹之灾秋月行封爵其月土湿奥恐後有雷雹之变古之王者尊天地重隂阳敬四时严月令今朝廷忽於时月之令诸侍中尚书近臣宜皆令通知月令之意设羣下请事若陛下出令有谬於时者当知争之以顺时【传】

梁王立杀人遣廷尉大鸿胪杂问对曰冬月廹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病儌幸得踰於须臾【师古曰冀得踰冬而减死】谨以实对时冬月尽其春大赦不治【本传】

孙宝以春月作诋欺免为庶人【本传】

王温舒为河内太守捕郡中豪猾大者至族小者乃死会春温舒顿足叹曰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本传师古曰立春之後不复行刑故云然】

张敞收絮舜系狱是时冬月未尽数日昼夜验治竟致其死敞使告舜曰五日京兆竟何如冬月已尽延命乎【敞传】

刘向坐铸伪黄金得踰冬减死论【本传服?曰踰冬至春行寛大而减死罪】诸葛丰以春夏繋治人在位多言其短上乃制诏御史丰前为司隶不顺四时专作苛暴其免为庶人【传】孙宝以立秋日补侯文东部督邮入见勅曰今日鹰隼始撃当顺天气取奸恶以成严霜之诛【宝传】

冬月治请谳【于定国传】

冬月传属县囚会论府上【严延年传】

平当为丞相以冬月赐爵关内侯【本传李奇曰以冬月非封侯时故且先赐爵关内侯】

孔光等请谒者召王嘉诣廷尉诏狱永信少府猛等十人以为今春月寒气错谬霖露数降宜示天下以寛和【王嘉传】

 

西汉会要卷二十八

猜你喜欢
  卷三百四十九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卷七  选举第七·王克昌
  ●卷二十三·赵翼
  宋史全文卷二十上·佚名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七)·陈寅恪
  卷一·昭梿
  卷之二百四·佚名
  第四卷 咸丰(中)·缪荃孙
  一○九二 福建巡抚雅德奏覆遵旨办理《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首·允秘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七 “世界上的光辉”·溥仪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一 不静的“静园”·溥仪
  陈灌传·张廷玉
  卷二百十·杨士奇
  卷之八十二  菽園雜記十(明) 陸容 撰·邓士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二十三·彭定求

        卷423_1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大夫本题言…次本韵】元稹   闻有池塘什,还因梦寐遭。攀禾工类蔡,咏豆敏过曹。   庄蝶玄言秘,罗禽藻思高。戈矛排笔阵,貔虎让文韬。   彩缋鸾凰颈,权奇骥騄髦。神枢

  • 凡例·白居易

    凡例白氏文集七十一卷内各体诗三十七卷凡二千八百余首此外犹有集中遗漏者可谓富矣乃宋元以来殊未见有诗集单行椠本宋祁曰居易最长於诗它文未能称是公与元九书反覆千余言以自道其诗之所得力而文章顾略焉则公之自喜者已

  • 第五章 作法·吴梅

    作词之法,论其间架构造,却不甚难,至于撷芳佩实,自成一家,则有非言语可以形容者。所谓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也。有一成不变之律,无一定不易之文。南宋时修内司所刊《乐府混成集》,巨帙百馀,周草窗《齐东野语》称其古今歌词之谱

  • 卷二百六·列传第九十三·叛臣·宋濂

        ◎叛臣   李鋋,小字松寿,潍州人,李全子也。或曰鋋本衢州徐氏子,父尝为扬州司理参军,全盖养之为子云。太祖十六年,全叛宋,举山东州郡归附,太师、国王孛鲁承制拜全山东淮南楚州行省,而以其兄福为副元帅。太宗三

  • 卷第四十七·胡三省

    【汉纪三十九】起旃蒙作噩,尽重光单阏,凡七年。肃宗孝章皇帝下元和二年〔(乙酉、八五)〕①春,正月,乙酉,诏曰:「令云:『民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复,方目翻;复其夫勿输算也。〕今诸怀怼者,〔贤曰:怼,孕也;音壬。〕赐胎养谷人三斛,复

  • 辽史拾遗卷十六·厉鹗

    钱塘厉鹗 撰补选举志一科目契丹国志曰太祖龙兴朔漠之区倥干戈未有科目数世后承平日久始有开辟限以三嵗有乡府省三试故乡中曰乡荐府中曰府解省中曰及第有秀才未愿赴者州县必报刷遣之程文分两科曰诗赋曰经义魁各分焉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佚名

    嘉靖三十七年六月丁丑朔以宣大二镇兵荒暂免居庸关商税○宣大山西督抚官杨博等条议备虏事宜宣府四事一分布士马令总兵李贤以正兵驻劄镇城五路参将各守信地巡抚标下及东路游击驻怀来新旧游兵驻左卫东城以防蔚州等处南下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佚名

     天启三年闰十月丁亥朔督理军务大学士孙承宗奏守关大略臣念朝廷为边疆远计要令贤豪据以有为中材据以有守方今关门于辽左特隔一垣而神京去关门七百里非有名山大川之限是天下安危系于一垣即有沉雄之将骁捷之兵尚是以人

  • 上清帝第七书·康有为

    译纂((俄彼得变政记))成书呈请代奏折(上清帝第七书)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具呈 工部主事康有为为译纂《俄彼得变政记》成书,可考由弱致强之故,呈请代奏事。窃顷强邻四逼,国势危蹙,皇上忧劳时变,亟筹自强,量势审时, 必有取

  •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録卷十二·佚名

    建文殉节诸臣齐 泰【从兄敬宗附】黄子澄方孝儒【弟孝友 子中宪 中愈附】练子宁铁 铉景 清卓 敬右专諡诸臣瞿 能陈 迪【子山 丹山附】巨 敬暴 昭连 楹张 能谢 贵张 昺王 良姚 善陈彦回右通諡忠烈黄

  • 赵匡凝传·薛居正

    赵匡凝,蔡州人。父亲赵德..,开始时服事秦宗权,任列校,当秦宗权强暴时,任襄州留后。唐朝光启四年(888)夏六月,赵德..知道秦宗权必败无疑,于是将汉南之地全部归顺唐朝,又派使者与太祖结好,并发誓戮力同心,共讨宗权。这时太祖做蔡

  • 卷之五十八  謇齋瑣綴錄六(明)尹直 撰·邓士龙

    (謇齋瑣綴錄,八卷,明尹直撰。尹直,字正言,江西泰和人。景泰五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兵部尚書。明史卷一六八有傳。) 謇齋瑣綴錄六 太宗文皇帝初駐金川門,蹇、夏二公首出迎戴,而解、胡、二楊諸公則以召命至,然皆不自靖,而竊自比於

  • 卷三百十三·佚名

    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十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

  • 原序·袁俊翁

    四书疑节原序强学待问儒者分内事也顷科塲文兴文台以经史疑为课集愚生平癖嗜研究之学庠序书考有问必对科目行首以四书设疑次以经史发防公试私课时与门生儿子相讲肄积而之乆藁帙滋繁暇日因取新旧藁合而为一四书经史门

  • 提要·崔铣

    (臣)等谨案士翼三卷明崔铣撰铣字子锺又字仲鳬号洹野安阳人弘治乙丑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事迹具明史儒林传是书凡三卷名曰述言皆语録之类又尝作续士翼草稿未成而殁此书自序谓退居相台十祀非圣人之志不存非翼经之文不阅

  • 注释与鉴赏·傅斯年

    〔注释〕 ①左道:泛指邪道,有贬义色彩。 ②斯宾塞(1820&mdash;1903):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进化论者,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 ③哲姆士:詹姆斯(1842&mdash;1910),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及机能心理学

  • 神秘岛·凡尔纳

    法国科学幻想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凡尔纳的以格兰特船长及其儿女为主线的著名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因隐居荒岛上的神秘人物——尼摩船长而得名。作者幻想在太平洋的这个小岛上建立理想社会,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强暴,人人都

  • 文心雕龙·刘勰

    文学理论专著。南朝梁刘勰作。十卷。分上、下编,各二十五篇。包括绪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总序五大部分。绪论包括上编《原道》至《正纬》四篇,是全书理论基础;文体论包括上编《辨骚》至《书记》二十一篇,论述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