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会要卷三

宋 徐天麟 撰

帝系三

皇太子

汉二年六月立太子赦罪人【高纪】

五年汉王即皇帝位太子曰皇太子【高纪】

惠帝即位太后立帝姊鲁元公主女为皇后无子取後宫美人子名之以为太子【高后纪】

孝文元年正月有司请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庙也诏曰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飨也天下人民未有?志今从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嬗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其安之有司曰豫建太子所?重宗庙社禝不忘天下也上曰楚王季父也春秋高閲天下之义理多矣明於国家之体吴王於朕兄也淮南王弟也皆秉德以陪朕岂为不豫哉诸侯王宗室昆弟有功臣多贤及有德义者若举有德以陪朕之不能终是社禝之灵天下之福也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於子非所以忧天下也朕甚不取有司固请曰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且千岁有天下者莫长焉用此道也立嗣必子所从来远矣高帝始平天下建诸侯为帝者太祖诸侯王列侯始受国者亦皆为其国祖子孙继嗣世世不絶天下之大义也故高帝设之以抚海内今释宜建而更选於诸侯宗室非高帝之志也更议不宜子启最长敦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上乃许之因赐天下民当为父後者爵一级【本纪】

孝景四年立皇子荣为皇太子【本纪】

七年正月废皇太子荣为临江王四月丁巳立皇子彻为皇太子赐民为父後者爵一级【本纪】

孝武元狩元年夏四月丁卯立皇太子赐中二千石爵右庶长民为父後者一级【本纪】

征和二年七月按道侯韩说使者江充等掘蛊太子宫壬午太子与皇后谋斩充以节发兵与丞相刘屈氂大战长安死者数万人庚寅太子亡皇后自杀八月辛亥太子自杀于湖【本纪】

武帝末戻太子败燕王旦广陵王胥行骄嫚後元三年二月上疾病遂立昭帝为太子年八岁明日武帝崩太子即皇帝位【昭纪】

孝宣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大赦天下赐御史大夫爵关内侯二千石爵右庶长天下当为父後者爵一级【本纪】五凤元年正月皇太子冠皇太后赐丞相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帛人百匹大夫人八十匹夫人六十匹又赐列侯嗣子爵五大夫男子为父後者爵一级【本纪】

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母曰王皇后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为世嫡皇孙宣帝爱之字曰太孙常置左右年三岁而宣帝崩元帝即位帝为太子壮好经书寛博谨慎初居桂宫上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絶驰道西至直城门得絶及度还入作室门上迟之问其故以状对上大说乃着令令太子得絶驰道云其後幸酒乐燕乐上不以为能而定陶恭王有材艺母傅昭仪又爱幸上以故常有意欲以恭王为嗣赖侍中史丹护太子家辅助有力上亦以先帝尤爱太子故得无废竟宁元年五月元帝崩六月己未太子即皇帝位【成纪】

成帝绥和元年二月癸丑诏曰朕承太祖鸿业奉宗庙二十五年德不能绥理宇内百姓怨望者衆不蒙天佑至今未有继嗣天下无所系心观于往古近事之戒祸乱之萌皆由斯焉定陶王欣於朕为子慈仁孝顺可以承天序继祭祀其立欣爲皇太子封中山王舅谏大夫冯参为宜乡侯益中山国三万户以慰其意赐诸侯王列侯金天下当为父後者爵三老孝弟力田帛各有差【纪同上】孝哀皇帝元帝庶孙定陶恭王子也母曰丁姬年三岁嗣立为王长好文辞法律元延四年入朝尽从傅相中尉时成帝少弟中山孝王亦来朝独从傅上怪之以问定陶王对曰令诸侯王朝得从其国二千石傅相中尉皆国二千石故尽从之上令诵诗通习能说他日问中山王独从傅在何法令不能对令诵尚书又废及赐食於前後饱起下韈系解成帝由此以为不能而贤定陶王数称其材时王祖母傅太后随王来朝私赂遗上所幸赵昭仪及帝舅票骑将军曲阳侯王根昭仪及根见上亡子亦欲豫自结为长久计皆更称定陶王劝帝以为嗣成帝亦自美其材为加元服而遣之时年十七矣明年使执金吾任宏守大鸿胪持节召定陶王立为皇太子谢曰臣幸得继父守藩为诸侯王材质不足以假充太子之宫陛下圣德寛仁敬承祖宗奉顺神祗宜蒙福佑子孙千亿之报臣愿且得留国邸旦夕奉问起居俟有圣嗣归国守藩书奏天子报闻後月余立楚孝王孙景为定陶王奉恭王祀所以奬厉太子专为後之谊【哀纪】

杂录【上】

高帝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争未能得坚决也吕后恐不知所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日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良曰始上数在急困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人何益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所不能致者四人四人老年矣皆以上嫚娒士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毋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一助也於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汉十一年黥布反上疾欲使太子往繋之四人相谓曰凡来者将以存太子太子将兵事危矣乃说建成侯曰太子将兵有功即位不益无功则从此受祸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乃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皆不肯为用其无功必矣臣闻母爱者子抱今戚夫人日夜侍御赵王常居前上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上明其代太子位必矣君何不急请吕后承间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将善用兵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将此属莫肯为用且布闻之鼓行而西耳上虽疾强载辎车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上虽苦强为妻子计於是吕泽夜见吕后吕后承间为上泣而言如四人意上曰吾惟之孺子固不足遣乃公自行耳於是上自将而东羣臣居守皆送至霸上良疾强起至曲邮见上曰臣宜从疾甚楚人剽疾愿上谨毋与楚争锋因说上令太子为将军监关中兵上谓子房虽疾强卧傅太子是时叔孙通已为太傅良行少傅事汉十二年上从破布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通太傅称说引古以死争太子上阳许之犹欲易之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问曰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其姓名上乃惊曰吾求公避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辱故恐而亡匿今闻太子仁孝恭敬爱士莫不延颈愿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夀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视曰我欲易之彼四人为之辅羽翼已成难动矣吕氏真乃主矣【张良传】

叔孙通为太子太傅高帝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通谏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早定扶苏胡亥诈立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师古曰当作淡】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适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高帝曰公罢矣吾特戏耳通曰太子天下本本壹揺天下震动奈何以天下戏高帝曰吾听公及上置酒见留侯所招客从太子入见上遂无易太子志矣【叔孙通传】

高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莫能得上以留侯策止而周昌庭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即罢吕后侧耳於东厢听见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周昌传】

孝文时晁错为太子舍人门大夫迁博士上书言人主所以尊显功名扬於万世之後者以知术数也故人主知所以临制臣下而治其衆则羣臣畏服矣知所以听言受事则不欺蔽矣知所以安利万民则海内必从矣知所以忠孝事上则臣子之行备矣此四者臣窃为皇太子急之人臣之议或者皇太子亡以知事为也臣之愚诚以为不然窃观上世之君不能奉其宗庙而劫杀於其臣者皆不知术数者也皇太子所读书多矣而未深知术数者不问书说也夫多诵而不知其说所谓劳苦而不为功臣窃观皇太子材智高奇驭射伎艺过人絶远然於术数未有所守者以陛下为心也窃愿陛下幸择圣人之术可用今世者以赐皇太子因时使太子陈明於前唯陛下裁察上善之於是拜错为太子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晁错传】

文帝时贾谊上书曰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因举以礼使士负之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见于天也过阙则下过庙则趋孝子之道也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昔者成王幼在襁抱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悳义师道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於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故乃孩提有识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义以道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於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後皆正人也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於齐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於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故择其所耆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学学者所学之官也及太子既冠成人免於保傅之严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瞽史诵诗工诵箴谏大夫进谋士传民语习与智长故切而不媿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三代之礼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春秋入学坐国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行以鸾和步中采齐趣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其於禽兽见其生不见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故远庖厨所以长恩且明有仁也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以其辅翼太子有此具也天下之命垂於太子太子之善在於早谕教与选左右夫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开於道术智谊之指则教之力也若其服习积贯则左右而已臣故曰选左右早谕教最急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贾谊传】

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张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毋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後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张释之传】

 

 

 

西汉会要卷三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西汉会要>

猜你喜欢
  卷五十二 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班固
  卷三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三十六·脱脱
  卷一百·列传第三十八·脱脱
  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十五·赵尔巽
  卷十 本纪十·赵尔巽
  卷二十六·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一·佚名
  卷之二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六·佚名
  卷之五十七·佚名
  一四七 谕内阁圣祖集诗内错字未校出总裁王际华等着交部议处·佚名
  梁纪九 高祖武皇帝九中大通元年(己酉、529)梁纪九 梁武帝中大通元年(己酉,公元529年)·司马光
  卷二百二十八·佚名
  三十八年(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佚名

    (张飞上,云)某张飞是也。不想被张虎那个匹夫,走透了消息,曹操倒下了空营。四下里埋伏了军。俺整厮杀一夜到天明,混战间不见了哥哥,如是奈何?(刘末上,云)不想曹操倒下空营,将军兵折尽,乱战不见了兄弟张飞。某到徐州,不想被曹操占

  • 卷二十一·乾隆

    卷二十一太原白居易诗三三十八首病假中南亭闲望欹枕不视事。两日门掩关。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原选者评。神韵酷似渊明。西檐。二句亦

  •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十三·苏天爵

    ○廉访使杨文宪公(奂) 廉访使杨文宪公 卷十三之一 公名奂,字焕然,干州奉天人。国初,举进士中选,授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岁壬子,参议京兆宣抚司事。乙卯,卒,年七十。 君母程尝梦东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笔授之,已而君

  •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一百四十四 内务府总管赫奕奏请查对曹寅修建西花园工程摺·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正月二十五日 奏为请派庆丰司郎中李延禧、慎刑司员外郎雅斯泰,查对曹寅修造西花园房屋、挖河等项工程事宜等因,缮写绿头牌各一,伏乞钦点。 内务府总管赫奕,交奏事员外郎傻子、奏事双全转奏。 奉旨:著内务府总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 都邑畧·纪昀

    都邑畧(臣)等谨案郑樵作都邑畧谓天地设险之大者莫如河其次莫如江中原无事则居河之南多事则居江之南河南之都惟长安与洛 阳江南之都惟建业此特郑氏一家之言其实尧舜禹之都当时固皆在河北也唐承隋都长安本周秦旧地议都邑

  • 卷十·欧阳昱

    *奴婢视军机文宗第六弟恭亲王,同治初执政,其时主少国虞,赞助太后致中兴,厥功甚伟。但爱金钱,爱古玩、法帖,外官入都非此则难望升调。勒公少仲,由福建巡抚陛见,不得已购唐人真迹一通,值数千金,遗六王。而仆隶但

  •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司马迁

    张连科 译注【说明】本传是樊哙、郦商,夏侯婴、灌婴四个人的合传。这四个人都是刘邦手下能征惯战的将领,所以司马迁把他们放在一起来描写。在描写的时候,作者既注意到同中之异,也注意到异中之同。例如,他

  • 周弘祖传·张廷玉

    周弘祖,麻城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授职为吉安推官。征召为御史,离开京都督察屯田、马政。改换隆庆年号(1567),司礼中贵和藩邸近侍荫庇锦衣指挥以下二十多人。周弘祖在外地急速上疏请求停止赏赐金币,或者停止世袭

  • 卷八编俸·冯煦

    通省文职编俸额支银一万六千六百六十三两六钱一分。凡在外文职官俸与京官一例,按品级颁发。《会典》:京官正、从一品俸银一百八十两,正、从二品俸银一百五十五两,正、从三品俸银一百三十两,正、从四品俸银一百五两,正、从五

  • 卷五·陆九渊

    卷五与戴少望婺女留宿,龙窟卧病,与凡航川舆陆者,无往而非进学之地。......起居饮息,酬酢接对,辞气、容貌、颜色之间,当有日明日充之功,如木之日茂,如川之日增,乃为善学。戕贼陷溺之余,此心之存者,时时发见,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

  • 卷四十八·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四十八     婺源江永撰兵制    軍禮一補黄帝始立丘井之法因以制兵【李靖語】 殷周以兵定天下天下既定戢藏干戈教以文德而猶立司馬之官設六軍之衆【顔師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三·澄观

    第三十种习气下五门。明三地中行分二。前二门明能起厌行。后三门即所起厌行。前中二。此门明熏习成气。后门增盛摄取。今初由此地厌伏烦恼故。于诸行积集熏成气分。方能究竟断伏烦恼。故名习气。十中一行本气。二成行

  •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三·从义

    永嘉沙门释 (从义) 撰二为示极理异后乘故者即止观中约三义读十法界三字以成三谛之文也辅行云初以十字独呼法界两字合呼此约真谛作所依释十数是假所依是空以能从所十法皆空故此十以空法为界名十法界次以十法两字合呼

  • 一贯别传卷二·吹万广真

    西蜀忠州聚云寺沙门 广真 着玄宗孟起王先生曰老子所贵道无为故其著书称微妙太史公谓其言至深远矣老子岂故创为异说以滋天下之惑必使人若其道而化哉亦见所独到处甚高故其言始不与世合夫天地人物始初果有乎诚无之也探

  •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卡尔维诺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由框架故事和嵌入小说两部分组成。框架故事以男性读者“你”作主角,“你”是整本书的“隐设读者”,也是实际在进行阅读的读者。话说,你兴致勃勃地买来卡尔维诺的新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正看

  • 权书·苏洵

    1卷。苏洵撰。北宋兵学著作。《权书》“兵书也,而所以用仁济义之术也”(《权书序》)。该书十篇可分为前后两组。分心术、法制、强弱、攻守、用间、孙武、子贡、六国、高帝、项籍10篇,是军事理论书,也包含政论、史论。

  • 今日何日兮·胡兰成

    《今日何日兮》本书为胡兰成思想论丛,作者以其一贯的笔法风格、思想体系,写世界文明与劫毁大自然的基本法则。此书基本上是集胡兰成生前最后的作品及其遗稿而成,是其生前出版未及而待其死后由弟子朱天文汇整的一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