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卷五

与戴少望

婺女留宿,龙窟卧病,与凡航川舆陆者,无往而非进学之地。......起居饮息,酬酢接对,辞气、容貌、颜色之间,当有日明日充之功,如木之日茂,如川之日增,乃为善学。

戕贼陷溺之余,此心之存者,时时发见,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充养之功不继,而乍明乍灭,乍流乍窒,则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者,何时而可复耶?

与吕子约

自下升高,积小之大,纵令不跌不止,犹当次第而进,便欲无过,夫岂易有?

然开端发足,不可不谨,养正涉邪,则当早辨。

与舒西美

事业固无穷尽,然先古圣贤未尝艰难其途径,支离其门户。夫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孟子曰:「夫道一而已矣。」曰:「途之人皆可为禹。」曰:「人皆可为尧舜。」曰:「人有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人孰无心?道不外索,患在戕贼之耳,放失之耳。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此心之良,人所固有,人惟不知保养而反戕贼放失之耳。苟知其如此,而防闲其戕贼放失之端,日夕保养灌溉,使之畅茂条达,如手足之捍头面,则岂有艰难支离之事?今曰向学,而又艰难支离,迟回不进则是未知其心,未知其戕贼放失,未知所以保养灌溉。此乃为学之门,进德之地。

元英春间相聚,始初亦间关,既而感发端的。临别时曾略箴其自喜过当。既过暨阳,便悔所以箴之者适以病之。今不闻其进,其原皆起于此。

与高应朝

学无二事,无二道,根本苟立,保养不替,自然日新。所谓可久可大者,不出简易而已。

大抵学者各依其资质闻见,病状虽复多端,要为戕贼其本心则一而已。

苟有根本,自能不懈怠不倦。与同志切磋,亦何患不进学。

与杨敬仲

为仁由己,圣人不我欺也。直使存养至于无间,亦分内事耳。然懈怠纵驰,人之通患。旧习乘之,捷于影响。漫游是好,傲虐是作,游逸淫乐之戒,大禹、伯益犹进于舜;盘盂几杖之铭,成汤犹赖之;夫子七十而从心。吾曹学者,省察之功其可已乎?

若茫然而无主,泛然而无归,则将有颠顿狼狈之患,圣贤乐地尚安得而乎?

与舒元宾

此事何必他求?此心之良,本非外烁,但夫斧斤之伐,牛羊之牧,则当日以茂畅。

此事不借资于人,人亦无着力处。圣贤垂训、师友切磋,但助鞭策耳。

与徐子宜

最大害事,名为讲学,其实乃物欲之大者。所谓邪说诬民,充塞仁义。质之懿者,乃使之困心疲力,而小人乃以济恶行私。......然近来讲学,大率病此。

与赵子直

大抵不知节目名数之详,鲜有不为其所欺者

世儒耻及簿书,独不思伯禹作贡成赋,周公制国用,孔子会计当,《洪范》八政首食货,孟子言王政亦先制民产、正经界,果皆可耻乎?

与辛幼安

古人未尝不言宽。宽也者,君子之德也。

君子固欲人之善,而天下不能无不善者以害吾之善;固欲人之仁,而天下不能无不仁者以害吾之仁。有不仁不善为吾之害,而不有以禁之、治之、去之,则善者不可以伸,仁者不可以遂。是其去不仁,乃所以为仁,去不善乃所以为善也

夫五刑五用,古岂乐施于人哉?天讨有罪,不得不然耳。

「罪疑惟轻」,罪而有疑,固宜惟轻。「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谓罪疑者也。使其不经甚明而无疑,则天讨所不容释,岂可失也。「宥过无大,刑故无小」,使在趋走使令之间,簿书期会之际,偶有过误,宥之可也。若其贪黩奸宄出于其心,而至于伤民蠹国,则何以宥为?

猜你喜欢
  卷九·杨简
  提要·戴溪
  卷六十五·胡广
  卷五·范处义
  卷二十六·乾隆
  诗故卷八·朱谋玮
  卷六·何楷
  卷五·乾隆
  卷七·朱申
  分别业报略经全文·佚名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八·圆悟克勤
  初抵缅京向欢迎群众致词·太虚
  卷二十九·佚名
  不可著悲魔及欢喜魔·印光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佥判·唐圭璋

      水龙呤   寿太守九月初一   老人星照螺川,丽谯瑞霭笼晴昼。使君初度,满城和气,欢声盈口。篱菊浮金,茱萸泛紫,重阳时候。算年年长是,节前八日,先满□空格据律补、为公寿。   一代文章山斗。拥朱幡、暂劳分守。崇墉

  • 李子酉·唐圭璋

      子酉号冰壶,官转运判官。   玉楼春   纱窗春睡朦胧著。   相见尚怀相别恶。   梦随城上角声残,   泪逐楼前花片落。   东风不解吹愁却。   明月几番乖后约。   当时惟恐不多情,   今日情多无处著

  • 卷十九·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十九 明 陈耀文 辑 长调 庆清朝【踏青】         王通叟 调雨为酥催氷做水东风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柳外

  • 卷三百三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三十三楝花类七言絶句浅夏独行奉新县圃    【宋】杨万里我来官下未多时梅巳黄深李緑肥只怪南风吹紫雪不知屋角楝花飞寄友          【元】朱希晦雨过谿头鸟篆沙谿

  • 御选元诗卷五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五十二七言律诗十吕思诚桂林八景【録二首】尧山冬雪尧山絶秀岭南天雪压林峦飘素烟高倚暮云屏掩翠半消晴日玉开田驿梅逢腊岩前发羽檄冲寒徼外传何日楼头闲拄笏两堦舞罢对琼筵西峰晩照西风吹向桂

  • 岳州西城·张说

    水国何辽旷,风波遂极天。 西江三纪合,南浦二湖连。 危堞临清境,烦忧暂豁然。 九围观掌内,万象阅眸前。 日去长沙渚,山横云梦田。 汀葭变秋色,津树入寒烟。 潜穴探灵诡,浮生揖圣仙。 至今人不见,迹灭事空传。

  • 列传第三十三·刘昫

    ○郭孝恪 张俭 苏定方 薛仁贵 程务挺 张士贵 赵道兴 郭孝恪,许州阳翟人也,少有志节。隋末,率乡曲数百人附于李密,密大悦之,谓曰:“昔称汝颍多奇士,故非谬也。”令与徐勣守黎阳。后密败,勣令孝恪入朝送款,封阳翟郡公,拜宋

  • 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二·赵尔巽

      董福祥张俊 夏辛酉 金运昌 黄万鹏 余虎恩 桂锡桢 方友升   董福祥,字星五,甘肃固原人。同治初,回乱作,凤、邠、汧、泷寇氛殆遍。福祥亦起安化,与其州人张俊、李双良蹂躏陕、甘十数州县,窃据花马池,犯绥德,窥榆林,溃勇、

  • 八七五 办理四库全书处进呈《永乐大典》各书错字并总裁等记过清单·佚名

    八七五 办理四库全书处进呈《永乐大典》各书错字并总裁等记过清单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办理四库全书处于本年正月初九日进呈《永乐大典》第二、三、四分整散各书一千四百五十五册,内指出错字书一百七十二本。今将总裁、总

  • 皇甫诞传·魏徵

    皇甫诞字玄虑,是安定乌氏人。 他的祖父皇甫和,是西魏的胶州刺史。 父亲皇甫王番,任北周隋州刺史。 皇甫诞年少时,禀性刚毅,有器度。 北周毕王召引他作仓曹参军。 高祖文帝即位以后,皇甫诞作了兵部侍郎。 几年后,出京城作鲁州

  • 第五十五章 武汉弃守后之新形势与随枣会战·李宗仁

    一武汉撤退后,我方主力部队都退往西南山区,抗战乃进入最艰难的阶段。不过,敌人因深入我内地,战区扩大,补给线延长,兵力不敷分配,也有陷入泥淖之势。故无力对我作全面进攻,只有对各战区不时作间歇性的战斗,但每次作战时

  • 第一节 东北诸国·吕思勉

    唐自天宝已后,内乱纷纭,已无暇复及域外之事。然其余威振于殊俗者既久,故四方诸国,来朝贡者尚多,而其文教之渐被于东方者为尤广焉。句丽、百济亡后,半岛三国,已仅余一新罗。新罗自法敏而后,国势日盛。传三世至兴光。开元末,唐始

  • 纲鉴易知录卷九一·吴楚材

    元纪成宗皇帝纲 乙未,成宗皇帝元贞元年,春二月,帝如上都。纲 翰林学士承旨留梦炎致仕。目 上以其在先朝言无所隐,厚赐遣之。初,世祖尝问梦炎、叶李优劣于赵孟,对曰:&ldquo;梦炎,臣之父执,其人重厚笃于自信,好谋能断,有大臣器

  • 礼记析疑卷二十·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乐记先儒以为公孙尼子所论譔然于荀子论乐篇所取过半颇有删易且不循其节次而分剟以他从则为汉初所采集审矣自史记以前文有篇法者惟三传国语国策其他诸子陈义指事意至言从多不可求以篇法况捃摭众説乎

  • 卷第二十八·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二十八诸方广语一十二人见录南阳慧忠国师语洛京荷泽神会大师语江西大寂道一禅师语澧州药山惟俨和尚语越州大珠慧海和尚语汾州大达无业国师语池州南泉普愿和尚语赵州从谂和尚语镇州

  •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十·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尔时妙耳商主之妻同其女使。日诣他舍佣力取直。以彼丑相童子福力衰竭业增上故。所得工直日渐微少。乃至其后自日初出逮于晚际。倍力营工价无所得。

  • 卷第七·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七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差别品第三之三如是已辩得差别相。非得差别其相云何。颂曰。非得净无记  去来世各三三界不系三  许圣道非得说名异生性  得法易地舍论曰。性差别者。一

  • 台湾府舆图纂要·佚名

    地理图说。清佚名撰。一卷。约三万五千字。缺图和表。首为图说,阐绘图原则和具体画法。其内容含疆域、坊里、山水、城池、衙署、铺舍、营制、屯番、道里八目,各目先府、后厅县依次记叙。其中疆域目谓“东不尽山、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