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

嘉靖四十二年四月戊申朔时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许从诚代

○庚戌致仕大学士严嵩具奏起居并进祈鹤文检及各宗法秘 上优诏答之仍赐以银五十两彩叚四表里始嵩之致仕归也至南昌值 圣诞即铁柱宫延道士田玉等为 上建醮祈福玉自言能书符召鹤嵩试之良验会 上遣御史访法秘嵩乃索玉所藏诸符箓上之

○辛亥西苑玉兔复生子廷臣表贺

○壬子云南进宝石青红黄三色三百六十两有奇

○癸丑修理 显陵达孝楼工完诏加守备太监张方恩二等升赏效劳官员有差

○甲寅升总督狭西三边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喻时为南京兵部右侍郎总督河道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王士翘为右副都御史提督南京粮储

○发太仓银二万四千四百七十余两于大同补屯粮追徵不及之数

○广东进龙涎香六十二两有奇

○巴咂等族夷人巴店林成等入贡宴赏如例

○以江北灾伤暂停今年刷卷从巡按御史罗元祯请也

○发襄垣王府镇国中尉俊□木今酉□于闲宅禁住以奸淫酗酒为其父聪沾所奏故也

○乙卯命东宁伯焦栋子文耀袭祖爵

○改应天府府尹魏尚纯为顺天府府尹

○发太仓银二万七百六十余两于易州四千二百五十余两于真定二千八十余两于良涿充防秋兵饷

○降听勘都督佥事袁正职一级镇守狭西如故先是文县守备指挥佥事汪一元坐失事下狱讯之并得其科歛诸奸及以金金□鬼正状正坐听勘至是巡按御史验上其狱予正轻比 上命降级免逮问不为例一元以守备不设戍边

○丁巳升户科右给事中赵灼工科右给事中王治兵科右给事中李邦义刑科右给事中陈瓒俱左给事中工科给事中林命兵科给事中沈寅俱右给事中灼命吏科治寅礼科邦义瓒仍本科

○戊午发太仓银六千两于辽东赈济金复盖三卫之民太仆寺银四万两于宣府充南山一道修筑墩墙费

○己未礼科都给事中丘岳请刊定兴都志其略言今之兴都宝藏 二圣冠为 皇上龙飞之地即我 圣祖之中都也乃一统志内犹列安陆先年虽允守臣之奏纂修典志竟以体裁不合未睹成画便 先帝之盛德我 皇上之大孝阁而不章乞下礼部重议纂辑凡昔所未备与今所宜录者咸据实悉书仍增入一统志以成一代盛典诏从其议乃以吏部左侍郎董份为副总裁官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读张居正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讲林火□廉翰林院修撰诸大绶检讨吴可行为纂修官

○庚申福建新倭自长乐登岸流劫福清等处总兵官刘显俞大猷合兵邀击于遮浪歼之平海倭引舟出海把总许朝光以轻舟抄之斩首四十九级贼乃尽焚其舟还屯平海

○追封灵丘端懿王长子俊格长孙充熼曾长孙廷址俱为灵丘王从王鼐镰请也

○癸亥升工科都给事中罗嘉宾为应天府府丞工部营缮司署郎中李键为光禄寺少卿河南按察司佥事史朝宾为尚宝司少卿

○南京科道官以考察拾遗紏劾户部尚书高燿原任刑部尚书闵煦刑部左侍郎叶镗大理寺右寺丞杨羙益太常寺少卿吴承焘顺天府府丞梁梦龙巡抚狭西都御史裴绅南京刑部尚书卢勋又劾郎中李守秀孙昺评事李伯生司务冯树各不职状得旨燿仍留用镗绅调南京羙益承焘梦龙调外任煦闲住勋致仕守秀等下吏部议覆寻俱令闲住

○户科都给事中何煃等言各边巡抚职专阃外膺兵马钱粮之寄必廉静无求冈明有制者始克胜任十余年来因仍故习视内帑如弃余以请讨为得计甚至虑计部之迟难而先之以馈送利官阶之速化而籍之以钻求其弊有不可言者如山西巡抚杨宗气计见在兵粮已十五万仍讨银五六万宣府巡抚赵孔昭计兵粮见已足用仍讨银五十万此何为哉宗气稍矜名检犹堪策励若孔昭则专事钻求不可一日居位者伏乞裁处章下户部覆言近来各边年例虽若少减然亦未有痛革浮费及开具奏闻者请敕下督抚官悉心查理将嘉靖十八年以前京运若干近年增至若干所增之数应否裁革在主兵者或屯政废弛何修举或民运逋负何以催角□羊或系增添兵堡之多或有虚冒影占之弊作何清查在客兵者或弊坐调遣或宫在按伏或将官支领虚捏重冒或官商召买通同为奸或查盘侵折因循不追及盐课废坠宜作何处置先年召垦荒田免其起科之议是否可行即今保安边堡无妨耕获之期有无良策凡一应耗财省财事宜俱宜根究源讲求长计蓟辽宣大山西延绥宁夏固原限三月以里甘肃限五月以里具奏宗气孔昭去留请 上裁诏宗气策励供职孔昭回籍听调各边计处事宜如限具奏敢有延迟及苟且塞责者户部及该科指名奏治

○覆论兴化府并寿宁等县失事诸臣罪逮兴化卫指挥徐将杨一辅法继勋通判李邦光百户潘鉴易中孚寿宁县知县章锐典史沈洪王济等至京与翁时器等并问指挥等官胡绅等四十二人及副总兵杨缙参将黎鹏举俱下御史逮治副总兵俞大猷姑令戴罪剿贼都指挥徐高冯文焯副使余曰德邵楩汪道昆参议万民英佥事金浙曾一经各夺俸半年左布政使曾于拱署按察司印右布政使卢梦阳各夺俸二月仍诫提督都御史陆稳策励供职赠诸死事臣同知奚世亮为右参议知县周尚友县丞叶德良徐九经训导卢学颜为太仆寺寺丞各荫一子国子生游击倪禄指挥齐天祥张光祚千户鲁思亮邵于蕃张珊各袭升其子二级

○提督两广都御史张臬以摛斩英德大陂蒲昌等峒贼卓文昌何子爱李富来闻并叙参政冯觐佥事贺泾等功论指挥汪克振等罪诏下巡按御史勘实奏报文昌子爱巢大陂众约二千余占峒凡二十九所富本河源小长江巨贼李亚元之党徙据蒲昌三十六年大征时文昌等畏诛皆佯受招安师旋即攻掠如故去岁张琏林道曦既平议者请因旋师之便袭取文昌子爱夷荡诸峒移师扑灭富则亚元势孤异日议剿亦易总督张臬不能用比大兵既角□羊文昌等益披猖四出流劫乱源翁源曲江等处是时又有大小罗山贼数百突劫曲江之黄村遇参政冯觐舟环而拥之挺刃索赏觐以所携酒米金帛倾舟予之而去闻者丑之觐乃执诸郡邑所获贼谍冯应科等数人指为围舟胁赏者戮于市以自角□羊既而购得文昌子爱富抚按官遂盛张功伐以为觐劳然是时英德河源诸巢峒贼鸱张如故文昌等虽亡其势不为衰减也

○甲子升兵部左侍郎郭乾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总督狭西三边军务四川左布政使周相为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

○升四川按察使陈绍儒为右布政使吏部署郎中黎民衷为参政俱广西

○丙寅升山西按察司副使杨巍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

○云南进矿金四百两矿银一万两

○丁卯副总兵戚继光督浙兵至福建与总兵刘显俞大猷夹攻原犯兴化倭贼于平海卫大破平之斩首二千二百余级火焚刃伤及堕崖溺水死者无筭纵所掠男妇三千余人复得卫所印十五颗自是福州以南诸寇悉平

○己巳金星昼见至壬申始伏

○甲戌福建抚臣进龙涎香八两

○乙亥广东广州府新会县地震

○升南京吏部右侍郎尹台为南京礼部尚书提督抚治郧阳右佥都御史吴桂芳为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改南京太仆寺卿徐纲为南京光禄寺卿

○巡按广东御史陈道基以正月间潮惠二府倭患闻乞速命督抚诸臣调兵分剿诏总督都御史张臬严督各官调集汉达官军协力剿灭以靖地方毋怠

○刑科都给事中李瑜等言属者刑部开送囚数动计五百余人岂皆情罪允当无一可议者乎抑犹有过犯由于灾眚而情法属于可疑者乎臣等看详章奏多称冤抑间尝随时抄发未见该部一为议行国家设大理寺以审谳盖付之以天下之平也近闻该寺谳囚非不间有参驳苟见该部执拗即以无词覆之甚至狱辞已付廷评而该部意有出入輙复追改寺臣亦径从之此于政体果安在哉即今热审屇期臣请特敕该部矢心审谳应末减者末减应开释者开释并冤抑可矜奏辩有词者斟酌上请其大理寺职主平反尤当务求明允不宜顾望依违至若各省恤刑使者例以五年一差吏部宜暂止推升果资望相应亦待事完补议庶主德易宣下情易达也下刑部覆从其议

○丙子御史姜儆奏进法秘书十七种一百四十二册

○巡抚山东都御史张鉴言菜芜新泰蒙阴沂水四县俱在青州兵备道境内而其山川又系青州咽喉今属之沂水兵备道反涉遥制宜改属青州兵备道为便报可

○裁革江西吉安府添设推官一员永宁县县丞儒学训导各一员金溪县石门驿驿丞一员赣州府税课司大使一员

猜你喜欢
  越绝卷第十三·袁康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九十九·杨仲良
  雍正上谕 吕留良怎么得罪了圣祖皇帝在天之灵,而落致·雍正
  第九十回 傅良佐弃城避敌 段祺瑞卸职出都·蔡东藩
  纲目续麟卷九·张自勋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六·徐乾学
  提要·陈厚耀
  先德类·佚名
  卷七·王晫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八·杜大珪
  五二 我的新书二·周作人
  三一 介孚公·周作人
  卷十二·佚名
  二年·佚名
  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马致远

    (冲末扮范仲淹同外扮宋公序上,诗云)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我贵我荣君莫羡,十年前是一书生。老夫姓范名仲淹字希文,累蒙擢用,颇有政声。今谢圣恩可怜,除老夫为天章阁学士之职。这个是老夫幼年朋友,姓宋名公序。还有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十二·佚名

    嘉靖四年六月己丑朔命南京后军都督府署都督佥事杭雄挂平羌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守宁夏地方○守备凤阳太监王德乞更换敕书兼管凤庐淮阳徐滁和地方事诏许之兵部执奏祖宗设立凤阳守备专供事皇陵兼管皇城及高墙锁钥督操八卫一

  • 卷之一千一百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后序·岳珂

    後序 郯犹国也夫子之所辱问焉取而名编摭其意而已不直一愧也尝试考之士君子之爲学耻一物之不知等千百载而上倚相所未读序书所弗纪历历如一日焉顾於古乎何有而乃立人之朝当今之世於其目击而身履者

  • 八○一 谕明泰着加一级纪录二次·佚名

    八○一 谕明泰着加一级纪录二次乾隆四十六年八月初六日吏部等衙门奏办理《清文舰》书成之纂校各员议叙一疏,奉谕旨:明泰着加一级,纪录二次。余依议。(起居注册)

  • 卷二十七中之上·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上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五行志第七中之上 经曰羞用五事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

  • 源贺传·魏收

    源贺,是自封的河西王秃发亻辱檀之子。秃发亻辱檀被乞伏炽磐灭亡之后,源贺从乐都前来投奔大魏。源贺容貌魁伟,仪表堂堂。世祖向来听说他的名声,及至见到他后,非常器重他的机灵巧辩,赐给他西平侯的爵位,加授龙骧将军。世祖对源

  • 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司马迁

    【正义】: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陵河海,岁有万物成熟,国有圣贤宫观周域官僚,人有言语衣服体貌端修,咸谓之乐。乐书者,犹乐记也,郑玄云以其记乐之义也。此於别录属乐记,盖十一篇合为一篇。十一篇者,有乐本,有乐论,有乐施,有乐言,有乐

  • 十年·佚名

    己酉春正月1月1日○乙未朔,右承旨李程以該房當進武科殿試所啓曰:「昨因臺啓,已罷文科榜,今日武科設場,何以爲之乎?」上令兵曹,考例稟處。兵曹啓:「以曾在丙寅年別試文科,因臺啓罷榜之後,特設庭試武科,則以別試所取之人爲對擧。今

  • 卷七十五·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七十五宋 陳祥道 撰牧牲官牧人掌牧六牲凡祭祀共其犧牲以授充人繫之牛人掌養國之公牛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職人而芻之【鄭司農云享牛前祭一日之牛也求牛禱於鬼神所求福之牛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八章 以无为取天下·林语堂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 ,不足以取天下。语译为学可以日渐增加知见,为道可以日渐除去情欲。能把为学日益的妄念去了又去,减了又减,把知欲都损尽了,最后便能到达无

  • 卷十二·赵汸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属辞卷十二     元 赵汸 撰谨内外之辩第五三曰谨内外之辩中国之视外裔犹天地冠屦也而又何谨焉信大义于天下也昔先王肇九州分五服内外之限綦严矣周失其纲天下无伯于是荆人始横齐桓起而惩创之其

  • 卷四百四十七·佚名

    △第二分真如品第五十二之二尔时欲色界天众复白佛言:世尊,大德善现佛真弟子随如来生。所以者何。大德善现诸所说法。一切皆与空相应故。尔时善现,告欲色界诸天众言:汝诸天众。说我善现佛真弟子随如来生。云何善现随如来生

  •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六·宗喀巴

    止观宗喀巴大师 造 释法尊 译子二别学后二度分六, 丑一修止观之胜利, 丑二明止观能摄一切定,丑三止观自性, 丑四双修之理由, 丑五次第决定, 丑六各别学法。丑一修止观之胜利, 学后二度,即修止观,以止观即后二度所摄故

  • 阅大学贯释·太虚

    ──三十一年九月在缙云山作──李云麾居士,壬午秋来缙云同住。既览其正字初桄,经史发覆,深以嗟赏!又及大学贯释,言小学已格物致知,故大学之明明德直从诚意始;而慎独为戒慎犯众违俗;听讼为听人歌颂勿惑,虽创解、实有当乎孔学之

  • 第八卷·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 第八卷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二若正下明功能二。初明破欲助正二。初略示。二广示三。初引释论明助正。三解脱者。谓空无相无作。从三证果名解脱门。解脱涅槃二名一体。道品是开门法者。小乘则以十六

  • 百论疏卷中·吉藏

    百论疏卷中之余释吉藏撰破一品第三破邪门有二。一破神品明众生空此文已竟。今是第二七品破法明于法空。若利根者既知无人即悟无法。所以然者。人本法末。本无故末即无。二人法相待无人可待。即知无法。但钝根未悟。虽

  • 富克锦舆地略·祁寯藻

    边疆地理著作。清祁巂藻纂。一卷。巂藻字春圃,号实甫,山西寿阳人。嘉庆进士,授编修,官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礼部尚书致仕, 著《䜱䜪亭集》。其父为清代著名地理历史学家祁韵士,故巂藻于舆地之学亦有著述,此志即其一。记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