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一十九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索隐】:案:谓本法循理之吏也。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孙叔敖者,

【正义】:说苑云:“孙叔敖为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後来,吊曰:‘有身贵而骄人者,民亡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叔敖再拜,敬受命,原闻馀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

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於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

【集解】:徐广曰:“乘多水时而出材竹。”

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後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楚民俗好庳车,

【索隐】:庳,下也,音婢。

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困。

【索隐】:音口本反。梱,门限也。

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集解】:皇览曰:“孙叔敖冢在南郡江陵故城中白土里。民传孙叔敖曰‘葬我庐江陂,後当为万户邑’。去故楚都郢城北三十里所。或曰孙叔敖激沮水作云梦大泽之池也。”

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

【索隐】:案:郑系家云子产,郑成公之少子。事简公、定公。简公封子产以六邑,子产受其半。子产不事昭君,亦无徐挚作相之事。盖别有所出,太史记异耳。

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

【索隐】:子期亦郑之公子也。左传、国语亦无其说。案:系家郑相子驷、子孔与子产同时,盖亦子期之兄弟也。

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

【索隐】:下音价。谓临时评其贵贱,不豫定也。

三年,门不夜关,

【集解】:徐广曰:“一作‘闭’。”

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

【正义】:言士民无一尺方板之籍书。什伍,什伍相保也。

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兒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集解】:皇览曰:“子产冢在河南新郑,城外大冢是也。”【索隐】:案:左传及系家云子产死,孔子泣曰“子产,古之遗爱也”。又韩诗称子产卒,郑人耕者辍耒,妇人捐其佩玦也。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

【索隐】:音售。

其货乎”?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

【索隐】:音亡粉反。

而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

【正义】:理,狱官也。

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

【索隐】:言能听察微理,以决疑狱。故周礼司寇以五听察狱,词气色耳目也。又尚书曰“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是也。

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太史公曰:孙叔敖出一言,郢市复。子产病死,郑民号哭。公仪子见好布而家妇逐。石奢纵父而死,楚昭名立。李离过杀而伏剑,晋文以正国法。

【索隐述赞】奉职循理,为政之先。恤人体国,良史述焉。叔孙、郑产,自昔称贤。拔葵一利,赦父非?。李离伏剑,为法而然。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一·徐梦莘
  第三回 封泰岱下山避雨 过湘江中渡惊风·蔡东藩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八·佚名
  明名臣琬琰録卷二十·徐紘
  ●辽阳闻见录卷上·顾云
  ·复吕抚军论生番书·丁曰健
  十国春秋卷一百十四·吴任臣
  十国春秋卷八十七·吴任臣
  刘峻传·姚思廉
  徐溥传·张廷玉
  卷二十五·鄂尔泰
  第三章 前汉的政治·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贾少卿·唐圭璋

      待考。   临江仙   月寺星轺尘梦断。如今平地仙人。烟霞卷起旧精神。香焚金鸑鷟,书奏玉麒麟。   闻道枫宸求侍从,看庆命重新。且将负月剩酬身。樽中长有酒,花下不辜春。

  • 鲍参军集卷五·鲍照

    侍宴覆舟山二首 一 息雨清上郊,开云照中县。游轩越丹居,晖烛集凉殿。凌高跻飞楹,追焱起流宴。枑苑含灵羣,嵓庭藏物变。明辉烁神都,丽气冠华甸。目远幽情周,醴洽深恩徧。 二 繁霜飞玉闼,爱景丽皇州。清跸戒驰路,羽盖伫宣游。神

  • 提要·赵执信

    【臣】等谨案声调谱三卷国朝赵执信撰执信字仲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益都人康熙己未进士官右春坊右赞善执信尝问声调于王士祯士祯靳不肯言执信乃发唐人诸集排比钩稽竟得其法因着为此书其例古体诗五言重第三字七言重第五

  • 卷二十八·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二十八明 梅鼎祚 编舞曲歌辞【杂舞】杂舞【杂舞者公莫巴渝盘舞鞞舞铎舞拂舞白紵之类是也始皆出自方俗後寖陈於殿庭盖自周有缦乐散乐秦汉因之增广宴会所奏率非雅舞汉魏巳後并以鞞铎巾拂四舞用之

  • 志第三 乐·萧子显

    南郊乐舞歌辞,二汉同用,见《前汉志》,五郊互奏之。魏歌舞不见,疑是用汉辞也。晋武帝泰始二年,郊祀明堂,诏礼遵用周室肇称殷祀之义,权用魏仪。后使傅玄造《祠天地五郊夕牲歌》诗一篇,《迎神歌》一篇。宋文帝使颜延之造《郊天夕

  • 卷三百七 列传九十四·赵尔巽

      尹继善 刘于义 陈大受 张允随 陈宏谋   尹继善,字元长,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尹泰子。雍正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五年,迁侍讲,寻署户部郎中。上遣通政使留保等如广东按布政使官达、按察使方原瑛受赇状,以尹继

  • 卷二百四十八·杨士奇

    永乐二十年夏四月丁亥朔享太庙命皇太子行礼 敕皇太子凡官军以罪系法司者悉宥之送军前立功○戊子 命武安侯郑亨以卒万人修龙门道路○己丑赐将士钞公五十锭侯四十锭伯三十锭官一品二品二十锭三品四品十锭五品九锭六

  • 绥冦纪畧卷五·吴伟业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黒水擒当卢象升之移宣云也其与洪承畴同杀贼者又得孙傅庭云傅庭代州振武卫人长身七尺二寸魁塞沉毅多大畧秦抚甘学濶騃不解事贼至不遣兵手记下都虞缚治左右绐以亲往则缓服盛舆

  •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八·佚名

    八月十八日辛丑军机大臣奏言窃照甘省回匪田五纠同李可魁等聚众谋逆田五歼毙后贼党张文庆等复四出扰害仰防皇上特派大学士公阿桂陜甘总督福康安先后带领巴圗鲁侍卫章京等前往督办勦捕逆匪首伙各犯擒戮无遗经阿桂福康安

  • 完颜勖传(附完颜宗秀传)·脱脱

    完颜勖,字勉道,本名叫乌野,是穆宗的第五个儿子。勖很有学问,国人都叫他秀才。勖十六岁的时候,跟随太祖攻打宁江州,随从宗望袭击辽主到石辇铎。太宗接继皇位,把勖从军队中召回朝廷,与他谋划政事。宗翰、宗望攻克汴州,接受宋帝投

  • 韩镛传·宋濂

    韩镛字伯高,济南人。延..五年(1318)中进士,授予将仕郎、翰林国史编修官。不久,调迁集贤都事。泰定四年(1327)调任国子博士,不久又拜监察御史。当时由进士入官的仅百分之一,由吏升至地位显要的人常占十分之九。帝要以中书参

  • 卷一·朱克敬

    王菽原方伯官湖南时,喜奖诱才俊。孙鼎臣、周寿昌、郭嵩焘等皆所识拔。及去,名流祖饯,相属于郊。有贾人李姓,以廪生援例为训导,素无因缘,亦往送焉。或嘲以诗曰:“新捐训导李明阶,手揽朝衣下轿来,赢得绮窗人笑说,老爷今日迭

  • 卷十二·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巻十二   元 刘因 撰论语八雍也下十七章【人之生也直】或问十七章之説曰程伯子之言约而尽矣盖上生字为始生之生下生字为生存之生虽若不同而义实相足盖曰天之生是人也实理自然初无委曲

  • 卷三十九·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三十九天子之孝省刑罚弭盗附易系辞下传第二章重门击柝以待防客盖取诸豫杨文焕曰川途既通则防客至矣又不可无御之之术故取之豫重门以御之击柝以警之则防客无自而

  • 叙官·佚名

    王建立国都,辨别方向并确定[宗庙和朝廷的]位置,划分都城与郊野的界限,分设官职,用作民众的榜样。于是设立地官司徒,让他率领下属,掌管天下的教育,以辅佐王安定天下各国。教官的属官有:大司徒,由卿一人担任;小司徒,由中大夫二人担

  • 無盡意菩薩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宋涼州沙門智嚴共寶雲譯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修集助道功德智慧亦不可盡。云何修集功德無盡。若布施   持戒.心所修習發行慈悲.自所有罪發露懺悔.亦代衆生發露懺悔.已行懺悔次當隨   喜一切衆生.學無學人

  • 南疆逸史·温睿临

    五十六卷。清温睿临撰。温睿临,字邻冀,一字令贻,号哂园,浙江乌程(今吴兴)辑里人,康熙己酉科(1705)举人。他博赅群书,谙熟历史,与万斯同(季野)交谊甚厚,在清廷开明史局时,温氏也正在北京,而万斯同实主其事,其间两人时相往复,多所讨

  •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五类护摩之仪轨不同:一息灾,二增益,三降伏,四钩召,五敬爱。有二本:一明藏所载,师子国沙门释智藏译(智藏为不空原名)。一日本空海等请回本国者,不空译。载于明藏者,文有烂脱,无八天形像,又彼此之文互有详略。今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