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郎惨死之记载(一则曰呜呼梅郎再则曰呜呼梅郎)
丙辰年,名伶梅兰芳,自京来沪。隶天蟾舞台,座客常满。乃十四日《北京亚细亚报》,竟误传死耗,谓昨晚(指十三言)得沪电,梅郎惨死于暗杀,且详载其原因。一再呜呼,深致悼惜。一若梅郎之死,业已千真万确者,宁非至怪之事。考是晚梅郎正演《佳期拷红》一剧,刚报挨棒,又传饮弹。不知梅郎见之,将何以为情也。该报之记载曰:暗杀乃最不道德之行为。世界各国,虽时有所闻,甚为社会上所不许也。中国近年以来,此风甚炽。且均发现于沪上,如宋教仁、郑汝成暨陈其美等各暗杀案,均属惨无人道。然犹曰伊等为一时政客军人,因忌生妒,尚有致死之由。若梅兰芳者,不过一着名伶人,虽曰姿容绝世,技艺超群,尚无遭人暗杀之价值。今亦被人狙击,惨死于沪。虽道途传说,系由某嫒爱情不达,遂至出此无情手段。然据情度理,必出于忌者为多。以一伶人之优胜,尚足以因忌致死。则稍有能力者,安往不遭人所忌,咸将有不知死所之感矣。此风一倡,适足为人心世道之忧。故特详叙其事于左,非为梅郎惜,实为人道危也。
又曰:久享剧界大名之梅兰芳,惨死于沪上。昨晚(十四号)京中已得有沪电,各园散发传单,其死之非伪,无可疑矣。呜呼梅郎!以绝顶之聪明,又有盖世之丰姿。其对于旧剧,能各得其神,新剧亦能曲尽其妙。且于人情世故,莫不形容异致。虽云优伶小技,然有关于人心世故,实非鲜浅。今竟以死于非命,彼苍者何其忌才之甚。至其致死之原因,闻系沪上某贵媛(闻不仅一人)看梅郎之剧,情往神驰,欲得一面为欢,屡以柬招梅郎。在一般轻薄者,固为极好之机缘,无上之艳福。乃梅郎均行拒绝,其洁身自好,由来久矣。不知梅郎致死之祸胎,即伏在是。盖某贵媛等以招之不来,因爱生嫉,遂卖通奸徒,用枪狙击。而绝顶聪明盖世丰姿之梅郎,遂吞弹而与世长辞。呜呼!亦云惨矣。方梅郎初莅沪时,沪上剧界因竞争而生嫉忌,散布种种谣言,将予以不利,梅郎不为动,而仍演剧如故。讵如既得容于前,卒不免于后。因此而戕身,尤为可哀。虽然梅郎此死,亦足以千古。但不知素爱聆梅郎之剧者,此后到歌舞场中,应作如何之感想耶?更不知都中文人墨士,素与梅郎厚者,得梅郎之凶耗后,应费多少之心思,发诸诗歌,以达其惋惜之忱耶?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二 熙寧六年(癸丑,1073)·李焘 卷二·李心传 后汉孝灵皇帝纪上卷第二十三·袁宏 卷第二百四十·胡三省 宋季三朝政要卷三·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五十五·佚名 卷之十一·佚名 四二八 浙江巡抚李质颖奏续缴违碍书籍折·佚名 六五 寄谕浙江巡抚三宝所有鲍士恭等进到书籍办竣后仍给还各本家·佚名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目録·允秘 卷二十三 舆服上·龙文彬 卷八十学堂三·冯煦 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