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章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国国土大,边陲的举动,不容易影响全局。要能够振动全国,必得举事于腹心之地。但是登高一呼,亦必得四山响应,而其声势方壮。此种情势,亦是逐渐造成的。革命党的运动,固然是最大的原因;而清廷的失政,亦有以自促其灭亡。

清廷到末造,是无甚真知灼见的,只是随着情势为转移。当时的舆论,因鉴于政府的软弱无力,颇有主张中央集权的。政府感于中叶以后,外权渐重,亦颇想设法挽回。但不知道集权要能办事;其举动依然是凌乱无序,不切实际;而反以压制之力,施之于爱国的人民,就激成川、鄂诸省的事变,而成为革命的导火线。

当清末,外人图谋瓜分中国,以争筑铁路,为其一种手段,这是人人共知的事实。国民鉴于情势的严重,于是收回外人承造的铁路,和自行筹办铁路之议大盛。因资力和人才的阙乏,能成功的颇少,这也是事实。清廷因此而下铁路干线都归国有的上谕。注878粤汉铁路,初由清廷和美国合兴公司订立草约。后来合兴公司逾期未办,乃由中国废约收回自办。此事颇得舆论的鼓吹,和人民的助力。于是清廷派张之洞督办川汉、粤汉铁路。之洞和英、美、德、法四国银行,订立借款草约。约未定而之洞死。宣统末年,盛宣怀做了邮传部尚书,就把这一笔借款成立。川、鄂、湘、粤四省人民,争持自办颇烈,清廷把“业经定为政策”六个字拒绝。川督王人文,湘抚杨文鼎,代人民奏请收回成命,都遭严旨申饬。又以王人文为软弱,派赵尔丰代之。尔丰拘捕保路同志会和股东会的会长,和谘议局议长。成都停课,罢市,各州县亦有罢市的。朝命端方带兵入川查办。人民群集督署,要求阻止端方的兵。尔丰纵骑兵冲杀。成都附近各县人民,群集省外。尔丰又纵兵屠杀,死者甚多。于是人心益愤。

其时革命党人,虽屡举无成,然仍进行不懈。川省事起,党人乘机,运动湖北陆军,约以旧历中秋起事。旋改迟至二十五日。未及期而事泄,乃以十九夜,即新历十月十日起事。清鄂督瑞澂、统制张彪都逃走。众推黎元洪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注879连克汉口、汉阳。照会各国领事。注880领事团即宣告中立,旋都承认我为交战团体。

清廷闻武昌事起,即调近畿陆军南下。派陆军大臣荫昌督师。并命海军和长江水师赴鄂。旋召荫昌回。起袁世凯为湖广总督。注881清兵连陷汉口、汉阳。而各省亦次第光复。唯清提督张勋,负固南京,亦为苏、浙两省联军攻克。注882停泊九江、镇江的海军,又先后反正。清以吴禄贞为山西巡抚。禄贞顿兵石家庄,截留清军前敌军火,为清廷遣人刺杀。而张绍曾驻兵滦州,亦对清廷发出强硬的电报。清廷乃罢盛宣怀。下罪己之诏。又罢奕劻,以袁世凯为内阁总理。旋宣布十九信条。其中第八条:“总理大臣,由国会公选。”第十九条:“国会未开会时,资政院适用之。”于是载沣退位。资政院选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

先是各省都督府,于上海设立代表联合会。注883旋以一半赴湖北,一半留上海。赴湖北的,议决《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南京光复后,又议决:“以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各省代表,限七日内齐集。有十省的人到齐,即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其时武昌民军,以英领事介绍,自十一月三十日起,注884许清军停战三天。旋又续停三天。期满之后,又续停十五天。袁世凯派唐绍仪为代表,和黎都督或其代表人,讨论大局。民军以伍廷芳为代表。旋以廷芳为民军外交代表,不能离沪,乃改以上海为议和地点。其时民军闻袁世凯亦赞成共和,乃议缓举总统,举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先本举黄正黎副,后改定。)临时大总统未举定前,由大元帅暂任其职权,而由副元帅代大元帅,组织临时政府。议和代表旋在上海开议。议决开国民会议,解决国体。注885

十二月二十五日,注886孙中山先生到上海。二十九日,十七省代表,注887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选举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通电改用太阳历。以其后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月元日。孙中山先生即以是日就职。

于是唐绍仪因交涉失败,电清廷辞职。和议停顿。其时清廷亲贵中,最反对共和的,为军谘使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杀。段祺瑞复合北方将士,注888电请改建共和。并说要带队入京,和各亲贵剖陈利害。清廷乃以决定大计之权,授之内阁总理。由袁世凯和民国议定优待满、蒙、回、藏暨清室条件,而清帝于二月十二日退位。失陷二百六十八年的中华,至此恢复。

【注释】

注878 事在辛亥年四月二十二日。

注879 元洪时为混成协统。

注880 照会大旨:(一)以前所订条约,军政府均承认其有效。各国既得权利,亦一律承认。人民生命、财产,在军政府领域内的,都尽力保护。赔款、外债,仍由各省如数摊还,惟此后与清政府订立条约,概不承认。助清战事用品,一概没收。有助清的,军政府即以敌人视之。请其转呈各国政府,恪守局外中立。

注881 辛丑和约议定后,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在任内练新兵,共成六镇。一九〇三年,清廷设练兵处,以世凯为会办大臣。一九〇六年,练兵处裁撤。除第二、第四两镇,仍归世凯督练外,其一、三、五、六四镇,改归陆军部直辖,称为近畿陆军。明年,世凯入军机,载沣摄政,世凯以足疾罢居彰德,至是起为湖广总督。

注882 各省光复的事实,今列一简表如下:

以上都是辛亥年中独立的。惟甘肃至民国元年一月七日,新疆至一月八日,方才独立。其直隶、河南、吉林、黑龙江四省,则未能宣布独立。

注883 由苏浙两都督府发起,电请各省都督府各派代表到上海开会。其资格,系各省谘议局及都督府各举一人,各省复电,多派本在上海的人为代表,所以齐集得很快。

注884 辛亥十月十日。

注885 其会议之法:以每一省为一处,内外蒙古为一处。前后藏为一处。每处各选代表三人,每人投一票,某处到会代表不及三人的,仍有投票之权。有四分之三代表到会,即可开议。

注886 辛亥十一月六日。

注887 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奉天、直隶。

注888 时清以冯国璋统第一军,段祺瑞统第二军,并受袁世凯节制。

猜你喜欢
  国朝名臣事略卷之三·苏天爵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五十七 苏州织造李煦奏贺元旦俟曹寅回任即行进京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五·纪昀
  ●割台记罗惇曧·佚名
  林氏正宗源流族谱序·林献堂
  羊祉传·李延寿
  奚回离保传·脱脱
  晋纪十五 肃宗明皇帝下太宁二年(甲申、324)·司马光
  卷二百十七之一·雍正
  通制条格卷第二十七·拜住
  第六节 贞元朝局·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零八·彭定求

        卷308_1 【太寥歌】张志和   化元灵哉,碧虚清哉,红霞明哉。冥哉茫哉,   惟化之工无疆哉。   卷308_2 【空洞歌】张志和   无自而然,自然之元;无造而化,造化之端。廓然悫然,   其形团圞。反尔之视,绝尔之

  • 第三折 若水效节·冯梦龙

    [老旦、净扮金军押外上][外][集句七言绝]天似寒灰黯淡垂,谁来军府问钟仪。人生自古谁无死?付与皇天后土知。俺李若水,官拜宋朝吏部侍郎之职。金人来索金银甚急,又遣使再邀皇上到他营中议事,俺料无他虞,力劝皇上来了。则今看光景,

  • 陈洵·龙榆生

    陈洵字述叔,广东新会人。少有才思,游江右十余年。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归安朱孝臧见其词,甚加推许,尝称新会陈述叔、临桂况夔笙为《并世两雄,无与抗手》。又为校印所著《海绡词》,并题句曰:《雕虫手,千古亦

  • 尚史卷十·李锴

    世家三晋世家上【始成王元年终烈王二年凡七百四十二年传三十八世】唐叔虞 晋侯 武侯 成侯 厉侯 靖侯厘侯 献侯 穆侯【殇叔附】文侯 昭侯 孝侯曲沃桓叔唐叔虞者姓姬氏字子于武王子母曰邑姜左传邑姜方娠大叔

  • ○皇朝平吴录上·佚名

    元乘中国之弱,入主天下。迨其季世,上下淫乐, (「上下淫乐」,据明金声玉振集本、明纪录汇编本补。)政益大坏。岁饥民穷,四方兵起,延至江淮,殆无完郡。至正十三年癸巳正月,张士诚起自泰州。士诚,小字九四,泰之白驹场民。有弟三人,曰

  • 第二七一单同治十年五月初四日一一七○一--一一·佚名

    淡水分府陈,饬原差将大枋起封,押令车工运往明善堂钦加府衔、澎湖分府、署淡水分府陈单仰原差汤才,迅往香山口岸,协同总保,立将前封该处浮起木板贰块,刻即起封,押令车工,运赴堑城明善堂绅董交收,变价,以便充

  • 钦定兰州纪略卷二·阿桂

    丙午上命军机大臣传谕阿桂和珅曰现在逆回占据河州州民畏其杀害势必胁从伊等本系愚民猝遇贼众凌逼其罪可寛至生监等从贼草茅防末尚可稍贷若本身在京及在各省出仕者或其家属从贼情亦稍有可原惟曾经出仕回籍人员如有甘心

  • 卷十七·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十七元 胡一桂 撰李唐既亡司马氏通监直接朱梁繋年纪事以唐晋汉周为次欧阳公【修】五代史亦然而文公纲目自唐天佑四年丁卯迄于己未五十余年间惟两行分注以见其皆不预正统之列而分注之中先後予

  • 卷一百二十四·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二十四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集解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

  • 日本传·张廷玉

    日本,就是古代的倭奴国。唐朝咸亨初年,因其地靠近东海,最早看到日出,才改名为日本。日本四面环海,只有东北部有少量大山,内分为五个畿、七个道、三个岛,共一百十五个州,统领五百八十七个郡。周围有小国数十个,都从属于日本。这

  • 卷四十七 宋元克蔡·李有棠

    哀宗天兴元年冬十二月丙子朔,帝以事势危急,遣近侍即白华问计,对以纪季以酅入齐之义,请车驾出就外兵,留荆王监国。于是亲巡计决,遂拜右司郎中。甲申,诏议亲出。再议于大庆殿。帝欲以官努、高显、刘益为元帅,不果。是日,以右丞相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三 洪武十二年三月戊辰朔,上御华盖殿,皇太子侍。上问曰:“比日讲习何书?”对曰:“昨看书至商周之际。”上曰:“看书亦知古人为君之道否?”因谕之曰:“君道以事天爱民为重,其本在敬身,人君一言一

  • 春秋经传辨疑卷下·童品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成公三年】  胡氏曰宋卫未曷爲而称爵也背殡越境以吉礼从金革之事也故讥之窃恐未必其然诸侯未逾年则称子是固然矣盖君卒之年犹旧君之年也明年则新君之年耳故诸侯未逾年而不改元不称

  • 卷九·史浩

    <经部,书类,尚书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讲义卷九      宋 史浩 撰伊尹作咸有一德德惟治否德乱则德者固治天下之大要也一德者德之有常而不变者也夫水不变故谓之天一火可变故谓之地二则一德者常德也君有是德可以

  • 卷二十四·佚名

    △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二一切菩萨众,闻说上地义。其心皆清净,欢喜无有量。各於所坐处,踊住虚空中。以诸上妙华,散於金刚藏。咸皆称赞言,善哉金刚藏。大智无所畏,善说菩萨地。解脱月大士,知众心清净。欲闻第二地,行相之诸说。即请

  • 佛说尊胜大明王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尔时世尊告阿难言。阿难有尊胜大明王。乃是过去一切诸佛之所宣说。阿难彼七俱胝如来亦随喜宣说。我今复为未来世中一切众生宣扬显说。汝当谛听。阿难若有善男子

  • 道园遗稿·虞集

    元诗别集。6卷。虞集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西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本集有元顺帝至正年间金伯祥原刊本传世。卷首有至正二十年(1360)黄溍序,至正十九年杨椿序,卷5之后有至正十四年虞集从孙虞堪跋(《四库全书》本把虞

  • 隐元禅师语录·隐元

    《隐元禅师语录》清隆琦说,海宁等编。十六卷。卷一至卷七,收住福州府福清县黄檗山万福禅寺、浙江嘉兴府崇德具福岩禅寺、福建福州府长乐县龙泉禅寺等寺语录;卷八收小参;卷九收源流颂;卷十收颂古、拈古、行实;卷十一收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