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蓝继宗传

蓝继宗,字承祖,广州南海人。是刘钅长宫中的宦官,归宋时十二岁,升为中黄门。跟从皇上征伐太原,在各营阵中传达诏命,多合皇上的心意。

秦州边境有大、小洛门寨,自唐末陷入西羌,雍熙中期,温仲舒晓谕西羌首领献地归宋,把他们迁到渭北。言官认为温仲舒惹事,请求罢去他。太宗派蓝继宗前去察看,蓝继宗回来后上奏说大、小洛门寨地势险要,产好木材,不能放弃。皇上高兴,又派蓝继宗去慰劳赏赐温仲舒。蓝继宗历迁西京作坊副使、勾当内东门。

元德太后、章穆皇后下葬,蓝继宗为按行园陵使。皇帝北征时,他任勾当留司、皇城司。皇上拜谒诸陵,陵的附近缺水,蓝继宗把泉水引到陵下,百官侍从都由此渡过。他被提升为入内副都知,为天书扶侍都监。诏命他和李神佑排列东封扈从内侍的功劳,入内供奉官范守逊等告他排列的不公平,他被罢去都知的职务。皇上在汾月隹祭祀,蓝继宗重任天书扶侍都监,又升为东染院使。

第二年,蓝继宗任会州刺史,升为崇仪使、勾当皇城司。朝廷修玉清昭应宫,他和刘承王圭负责。宫修成后,他升为洛苑使、高州团练使,充当都监。因章穆皇后陵的墓道下陷,他被贬为如京使。负责修景灵宫,升为南作坊使,又修会灵、祥源观。皇上到亳州,他为管勾留司、大内公事,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勾当三班院、修国史院,为赵德明加恩使,赵德明与蓝继宗射箭,蓝继宗每发必中,赵德明把自己所乘的名马赠送给他。蓝继宗为内侍省右班都知,升为入内都知。

仁宗即位后,蓝继宗升为左骐骥使、忠州防御使、永定陵修奉钤辖。历任昭宣、宣政、宣庆使。他多次上表请求辞官,皇上特免他入朝拜舞和跟从皇帝出行。不久,他又坚决请求罢去都知,就以景福殿使、邕州观察使的身份回家养病。去世后被赠官为安德军节度使,谥号“僖靖”。

蓝继宗历事四朝,谦谨自持,每次任职时间不长,就请求罢官。家中有园池,退朝后他就立即回家,同僚中有人挽留他,蓝继宗说:“我想回家种花卉、抚弄游鱼取乐。”景福殿设使,从大中祥符年间到蓝继宗,只有三人担任过。他的养子叫蓝元用、蓝元震。蓝元用死于左藏库使、梓州观察使任内。

蓝元震因哥哥的恩荫被补为入内黄门,转为高班,侍奉明肃太后。宫中晚上失火,明肃太后抱着仁宗登上西华门,左右侍从没跟过来,只有蓝元震传呼宿卫,他因功升为高品。蓝元震为三陵都监,他条列防守法,以后各陵都以此为榜样。蓝元震历任群牧都监,监三馆秘阁,官至皇城使。历迁入内副都知、忠州防御使。仙韶院失火,蓝元震去救护,火被及时扑灭。皇上下诏褒奖他,赏赐给他袭衣金带。他去世后被赠官为镇海军留后。蓝元震有五个养子,都不是宦官。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 谢方明 谢灵运·李延寿
  列传第七十七 张姜武李宋·欧阳修
  卷十七·李心传
  卷十三本章经手次第·刘若愚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张岱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卷之八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二·佚名
  ●上篇卷三·陈洪谟
  两朝纲目备要卷四·佚名
  第五十册 天命八年四月至五月·佚名
  一一七 蔡孑民三·周作人
  于仲文传·魏徵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卷七·允禄
  卷三十四·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扩·唐圭璋

      扩即宁宗,光宗次子。生乾道四年(1168)。初封嘉王,受内禅。在位三十年。嘉定十七年(1224)卒。纪元四:庆元、嘉泰、开禧、嘉定。   浣溪沙   看杏花   花似醺容上玉肌。   方论时事却嫔妃。   芳阴人醉漏声迟。

  • 孤 岛·林徽因

    遥望它是充满画意的山峰远立在河心里高傲的凌耸风雨时节任江雾把自己隐去。陆地于它,是达不到的希望!盘盘石阶,由钟声松林中,超出安静。特殊的轮廓它苦心孤诣做成,晴天它挺着小塔,玲珑独对云心;早晚寂寞它常将小舟挽住!天然没

  • 五集目录十·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目録十卷之七十七癸丑元旦元旦试笔咏檀木如意刘原起岁朝图降旨加赈昨岁西安被灾各府州县诗以志事宁夀宫题句矩亭萃赏楼玉粹轩得闲室戏题降旨加赈去年直隶被灾诸州县

  • 古赋辨体巻五·祝尧

    元 祝尧 撰三国六朝体上梁昭明文选序云诗有六义二曰赋今之作者异乎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愚按汉艺文志云不歌而诵谓之赋则知辞人所赋赋其辞尔故不歌而诵诗人所赋赋其情尔故不诵而歌诵者其辞歌者其情此古今诗人辞人之

  • 卷一百三十一·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三十一  明 冯惟讷 撰 隋第二 越王侗【字仁谨炀帝之孙元德太子昭之子美姿容性寛厚大业三年立为越王十三年帝幸江都侗留守东都宇文化及弑逆遂即位改元皇泰寻为王

  • 本纪第十一 代宗·刘昫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讳豫,肃宗长子,母曰章敬皇太后吴氏。以开元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生于东都上阳宫。初名俶,年十五封广平王。玄宗诸孙百余,上为嫡皇孙。宇量弘深 ,宽而能断。喜惧不形于色。仁孝温恭,动必由礼。幼而好学,尤专《

  • 一二八二 谕内阁办书错误降调官员王燕绪等准其捐复仍准办书处行走·佚名

    一二八二 谕内阁办书错误降调官员王燕绪等准其捐复仍准办书处行走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初二日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初二日内阁奉上谕:据吏部奏降调祭酒韦谦恒系由议叙升授之员,若以五品京堂降补,未免尚优,请降等以正六品之中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一卷宋王佐榜进士题名录也攷宋时廷试于榜唱名谒先圣先师赴闻喜宴列叙名氏乡贯三代之类具书之谓之同年小录高宗南渡后自建炎二年李昜榜至是七设科矣是科凡三百三十人又特奏名四百五十七

  • 日记 光绪廿一年乙未·恽毓鼎

    (〔眉〕乙未三十三岁)余之有日记也,自戊子始。中载历年读书课程及摘录各书精要语,甚详备。惜或作或辍,不能接续汇齐以资参考,甚悔之。自今日始,复立此记,以有恒为准的云。乙未岁六月初九日晴。热甚,傍晚雷雨。诣王保之师,贺传补

  • 儒林传·李百药

    李铉,字宝鼎,渤海南皮人氏。九岁进学,诵读《急就篇》,一个月就通晓了。家境一向贫寒,铉常春夏务农,冬天上学读书。十六岁,随从浮陽人李周仁习《毛诗》、《尚书》,跟着章武人刘子猛读《礼记》,随从常山人房虬受《周官》、《仪礼

  • 卷十六【起僖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三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十六【起僖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三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二十有九年春介葛卢来注介东夷国也在城阳黔陬县葛卢介君名也不称朝

  • 孟子通卷十三·胡炳文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通卷十三     元 胡炳文 撰朱子集注尽心章句上凡四十六章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人有是心莫非全体

  • 春秋传卷六·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桓公下【庚桓王十辰九年】十有一年【齐僖三十晋缗四衞宣十八蔡桓十四郑庄四十三卒曹庄公射姑元年阵厉六靖三宋庄九秦出子三楚武四十】春正月齐人【僖】衞人【宣】郑人【庄】盟于恶曹音注【恶曹地阙此战

  • 卷六·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六宋 叶梦得 撰庄公二九月齐人取子纠杀之子纠在我者也齐人何以言取乗干时之败胁我而取之也孰取之齐侯也齐侯则何以言齐人贬也十室之邑可以逃难百室之邑可以隐死我以千乗之国不能纳子纠又使

  • 佛说兴起行经卷下·佚名

    后汉外国三藏康孟详译  佛说地婆达兜掷石缘经第七  闻如是。一时佛在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皆是阿罗汉。六通神足。唯除一比丘。阿难也。是时佛告舍利弗。往昔过去世。于罗阅只城。有长者名曰须檀。大富

  • 寒松操禅师九峰草(原版藏吴江今收入全录卷第十九)·寒松智操

    嘉兴大藏经 寒松操禅师语录寒松操禅师九峰草(原版藏吴江今收入全录卷第十九)吴江 顾有孝茂伦 王载咸平 评定同学诸子参阅凤凰十咏(已下俱和韵)三星阁临流杰阁自天题半展丹青与日齐不向家园供啸傲惟同云月老山溪(

  • 五音集韵·韩道昭

    韵书。十五卷。金韩道昭撰。成书于金泰和八年(1208年)。韩道昭,字伯晖,真定松水(今河北正定)人。金音韵学家。在其父韩孝彦所著《四声篇海》基础上,修成此书。其余不详。书中所收字大致以《广韵》、《集韵》为蓝本,并

  • 通鉴胡注举正·陈景云

    一卷。清陈景云 (1669—1747)撰。景云字少章,江苏吴江人。吴江县学生,终生不仕,淹贯群籍,尤精史学。著有《读书记闻》、《纲目辨误》、《通鉴胡注正误》、《纪元考略》等。此书订正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之误,凡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