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卷之二

尚貞王

元年,按司向象賢請乞新墾田地于薩州。本國田地缺乏甚多,年年徒出賦稅,而居民既疲,然不能墾闢土地,以為田畝。今番向象賢墾田畝于薩州太守公,幸蒙俞允。由是人不論貴賤,各相地宜。或因果下,以闢田畝,或利林木,以闢園圃。即種穀菜,以補田地之缺焉。[1]

二年,改行倭禮於南殿。前代之世,每逢上巳、端午、八朔、重陽、歲暮【臘月廿七日稱歲暮節】等佳節,聖主出御國殿,朝見群臣。是年制定:出御南殿,改行倭禮。【自古重陽日,圓覺寺獻菊花于內院寺住僧。】[1]

五年,安右衛門創建神宮于雪崎。日本人安右衛門要建堂于雪崎,【在那霸北之海濱】開船已急,不能自建門庭。即損銀,若于托若狹町人民而歸云焉。由是,彼人民等稟明其事,設建此宮。至于今日,宮堂敗廢,遺址猶存。[1]

十三年,重修真壁神宮。昔有真壁按司兄等三人,次男素染病,臥牀不能出仕焉。長兄與幼弟俱鎮守真壁城,各稱按司,善教仁政,撫綏郡民,人皆信服。時兄按司飼一白駿馬,他馬容體異常,有騰空入海之狀。一日,隣境之人傳聞其名,甚慕其馬,整軍馬侵來圍城,要相戰殺,以奪其馬。弟按司急騎白馬出城担戰,忽為伏兵,多帶重傷,回到本城,自刎而卒。其兄潛然流淚曰:「弟為敵被敗,何不為弟報仇耶?」兄按司亦騎其馬殺入賊陣,要決死戰。奈賊衆甚多,不能抵當。忙馳駿馬直奔去古波森,逝然而棄世焉。其馬亦不食草而死焉。其後裔孫有任首里大屋子職者,此日質資淳厚,深有孝心。常詣此森,虔誠告祭。忽然四塊靈石飛躍沖天,暫時復降。大屋子大疑曰:「大石為物也,何能如此耶?此誠靈石也。」遂卜地于其森之,結構草菴,奉安于其石,恒為崇信。後亦大屋子運送穀米將赴日本時,先登此森,求禱于神曰:「今奉王命,徃日本國。若得公務全竣平安歸國,即建神宮答謝其恩。」既而駕舟出洋,以赴扶桑。果然海洋晏然,靜波瀾不起。而船隻安穩猶若坥坥平地,而行走未閱數日,逮致日本。大屋子大喜曰:「吾穩以過海,非人力之所及,乃神庇之所致也。」即求得神龕而帶回。即建小宮,安置此石于其中矣。已歴數年,其大屋子拜授山城地頭。由是其子孫世為神司,以管祭祀焉。自此之後,他境之人每年九月節皆來于此而求禱神,甚靈感,禱無不應焉。康熙年間,賴久座主請來彌陀、藥師、觀音三像,與其靈石並奉安其一處。而歴年稍久,宮致敗壞。至辛酉年,人皆捐資財,重修此宮。仍復其旧矣。

十四年,薩州光明寺請屬於琉球。國相尚弘毅【大里王子朝亮】奉命到薩州,時具疏請,乞麑府光明寺屬於琉球。幸蒙太守公俞允,而今球僧住持此寺。且脩葺寺院並住僧俸米等自琉館而出焉。但觀音一像、佛堂一座猶屬薩州。而脩葺其堂並神像者,仍係乎薩州之費也。【康熙丙寅之夏,議定俸米五石。】[1]

始擢真和志邑宮城,以授蠟蠋主取。[2]首里宮城,嘗隨毛秀材【小波藏玄塚安詮】到薩州傳授櫨油並蠟蠋之法。而回來本國,即櫨樹栽植各處。康熙壬戌年,始製其油並蠟蠋。後亦自試白蠋、黃蠋、柴油、高椶油之法。以供國用。至于是年,恩賜黃冠,擢主取役,賜俸米三石,以嘉其功。

十九年,東龍寺住僧盛海改脩內金宮。唐榮之東有一山林,山不高而秀雅,林不大而茂蔚。而其神曰辨財天女,【中國斗姥】至聖至靈,禱無不應。常守護人民,呵禁不祥,而知名于世已久矣。自昔而來,四面築石作垣,栽植樹木,竟封其地,以為崇信。萬曆年間,日本山城國人有重溫者,雲遊琉球,許愿其神。不閱數日,塗遇一婦女而置爐價,但數錢。而回家觀之,即黃冠金也。重溫欲依旧以還,更撈而出,果遇其婦女。婦女曰:「吾乃辨財天女也。汝志可嘉,故特送之。」遂化清風而去焉。因此重溫建宮于其森之東,以便謝恩,名之曰內金宮。後亦秀昌、重次等繼建拜殿,至今鶴城使者必監石燈,或発資金,脩葺宮殿。是年,東龍寺住僧盛海改脩宮殿,以為堅牢。亦請安神像,以便祭祀焉。[1]

二十二年,始塞那霸東恩案橋。徃昔之世,必於此地修造貢船。且貢船自中華來,即放在貢船説于此塘,以防風濤。故名之曰唐船堀。又一説,會恐倭兵入國,鑿斯池塘,自東至西,而潮汐相通,必于渡地兵器布陣,以脩拒戰。未知孰是。此回設杠二座,以為徃來,名其杠曰思案杠,亦名其地曰渡地。渡地之村自素有妓女。人徃來其地,欲請來時,到其杠邊,思慕愈切,有急行之心,亦戒色心嚴,有歸來之心。必於此橋,以致千絲萬慮之計。故此名之曰思案橋。至于康熙庚申年間,塞其東橋,築建一堤,以通徃來。[1]

二十三年,始定按司、親方以下等官在薩州着球衣。按司、親方等官奉命赴于薩州,夏日即着朝衣以見朝。亦到家老等衙門,即用十七升苧布染地赤苧紋布、十四升似赤苧布藍紋並赤紋蕉布等之衣。申口、御物奉行、座敷、當屋等即着朝衣以見朝。亦到家老衙門,即用十五升苧布染地赤苧紋布、十三升似赤苧布藍紋並赤紋蕉布等之衣。才府、附役、與力、藏役等官着朝衣以見朝,亦到家老衙門,即用十三升苧布染地赤苧布等衣。亦當冬時,按司、親方等官即着綾子、紗綾緬等衣以見朝。平日亦用日野紬、木棉等衣。申口、御物奉行、座敷、當屋等官,着紗綾縮緬等衣以見朝。平日亦用日野紬、木棉等衣。才府、附役、與力、藏役等官,着綿綢、山東紬、久米紬等衣以見朝。平日亦用細並木綿等衣,永著為例。[1]

二十四年,奉安日秀上人像于大日寺。王世孫尚益公奉命赴薩州。至于歸國,請來日秀上人像,而奉安于大日寺。【首里府金城邑】[1]

鄂羕宗亦學裱褙法。[3]自徃昔時,本國設建裱褙具師,以供國用。順治年間,有仲城者實授此職。是年,鄂羕宗【宮城筑登之親雲上元易】隨尚弘才【北谷王子朝愛】徃薩州時,弘才合他從熊谷氏等而學裱褙法,悉傳其秘書而回國。

始改御大子、御大孫稱王子號。徃世之時,中城王子、佐敷王子寄書于薩州,皆稱按司。今番新納又左衛門奉書球陽,其書曰:「中城王子、佐敷王子係乎大子、太孫,而只稱按司,無異諸按司。而今之後,御太子、御太孫宜稱王子。」由是御太子、御太孫翰書改稱王子,自是而始也。[1]

二十五年,創定姑米、馬齒兩島遣大和橫目職兩員,看守貢船往來。[1]

二十六年,廖澂始造塩于那霸。《遺老傳》記:徃昔之世,日本之人漂至本國,遂以造塩之法細教于羽地郡我部邑之人。後隣境邑漸知造塩,以達國用。然隔路已遠,燒造亦少,缺乏甚多。泉崎廖澂【塩濱親雲上芝香】深思憂之,追隨日本人【麑府弓次良】傳授造塩之法。遂具呈文,請稟其事。即於長虹堤濱始晒乾沙土,注水取汁,燒以成塩,大達國用。後蒙褒嘉,恩賜家譜,以登仕籍。彼亦賜塩濱名號。[1]

二十七年,関忠勇始造球紙。康熙丙寅,関忠勇【大見武筑登之親雲上憑武】徃薩州。乃從草野氏學造紙之法,悉盡其法而歸來。後造杦原百田紙等,以備聖覽。至甲戌,奉命為造紙長【俗曰主取】,恒於自宅製造球紙,以供國用。乙亥,命賜宅地于首里,移居金城邑大樋川邊,以為造紙。我國造紙自此而始。

二十九年,圓覺寺巨鐘求倭國。眞王二十年,於球陽新鑄巨鐘,懸圓覺寺鐘樓。然而鐘多寡隙,响音不達。由此貞王二十九年換鐘欲懸,遣使倭國,貼求巨鐘歸。時三平等庶士爭先歌舞,引到圓覺寺,高懸鐘樓。

三十年,呈覽《琉球世鑑》于薩州。薩州太守公要看《琉球世鑑》。于是令儒臣謄寫其《世鑑》,寄以呈覽。[1]

改安仁王石像于天界寺門。天界寺門之內素建仁王木像。然為蟲虫所敗,不堪修葺。是年請來此二像,而建立于此焉。

三十一年,創置足輕館于那霸。素有足輕二名至國。至于後世,减為一名。至于是年,亦有足輕神山氏、有川氏等二名抵國。時買得鐸直政【慶田子喜定】之宅,以為足輕館。[1]

關忠勇深蒙褒,賜家譜。那霸關忠勇人【嘉手納親雲上憑武】前為北京宰領,赴福州時,遭海賊,身受劍砲,漸凌其難。入閩赴京,亦遭閩亂,逗留蘇州,傳授製造絲綿、白糸及煮螺等歸回本國,遍教于人。且赴薩州傳授製紙法,而歸來,始製紙于本國,以供國用。由是深蒙褒嘉其功,恩賜家譜,以登仕籍。[1]

淩雲和尚屋部邑祈雨有驗。[4]淩雲和尚【諱名宗憲】從幼稚時志異昆茅,燒香講法,戲遊如此。是以父兄給與喝三長老,以為徒弟。淩雲喜悅,益興佛心,晝夜不懈。其後雲遊倭國,遍覓頓悟之師嗣法,參禪釋道,周通世界事物,千變萬化,莫不覺知而歸國。至于是年,為龍福寺住僧。然而木周年辭寺。而名護郡屋部邑構結草菴,為樂道安身處。一年,球陽大旱,都鄙人民甚以愁憂。淩雲招村人慰之曰:「莫愁莫怕,我為汝祈雨。」草菴之後,松嶺之內,拂地設壇,晝夜不怠,念經咒法。已至七日,果然黑雲四起,沛然雨降。村落人民鼓腹歡喜,誠是淩雲以德感天者也歟。又屋部村常多火燒房屋。淩雲自結草菴,亦設壇念經。自此以後,不起火災,亦是淩雲以德消災也。已無疑矣。又村人有志進物雜物,未進至,預先覺知之。【今有彼草菴,屋部邑人正、五、九月具香案致于拜禮。】

三十二年,創建橫目館于那霸。康熙戊寅,筆者隨在番抵國時,買魚深靜【島良筑登之普生】之宅,始建筆者公館。今番始有橫目二名至國。由是,以其公館改為橫目公館,亦置宮城之宅,為橫目公館,共計一座。至今猶然。[1]

禁用京錢。素用中華錢,後用鳩目錢,與京錢交以通用。是年,禁用京錢,而送還之于日本焉。[1]

三十六年,翁長村津花波蒙褒,襲地頭職于其子。西原間切翁長村有津花波親雲上者,幼孤而貧。及長,則感母鞫育,而勤儉致富裕養母。又有才能,曾為具志頭按司儀者到薩州。歸國,為其大親役,任神田村夫地頭職。後為宮平按司嘉那志大親役,陞座敷位。辭後轉任津花波村夫地頭職。此村民疲,多欠貢賦。則以資借民,以補其欠。至収其價,酌年豐,歉雨漸収之,免其利息。又佳節費資,則本鄉都里之貧民無不受其助者。及死,公朝賞以其地頭職襲其子。

四十一年,始定奉命遣于倭國王子並親方名號。自往昔世,倭國將軍登極、國王即位時,遣使臣進香併賀,且謝恩,照例行禮。其時王子稱御使者,親方叫附役。從今年,御使者改稱正使,附役者改稱副使,分別正副,自斯而始也。[1]

附:讀谷山郡比謝村有儀間者,努力甚大,驍勇絕倫。魯守馬牧時在番使川上右京徃其郡獵討野猪。時有一大野猪受箭與刄,振威奮怒,猛然而飛來。儀間空手揄住,旁觀者皆以嘆贊。又川上入牧看馬,只有一牡馬碩大高昂,蹄噛

猜你喜欢
  卷七·本纪第七·脱脱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佚名
  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之四·佚名
  第三二保结状光绪四年三月一一二○四-四·佚名
  卷四十八·司马迁
  崔信明传·刘昫
  陆龟蒙传·欧阳修
  孙固传·脱脱
  曾樱传·张廷玉
  廖庄传·张廷玉
  三·钱穆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二·佚名
  卷之十九·佚名
  杨梅南·佚名
  二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九十七·彭定求

        卷697_1 【上元县(浙西作)】韦庄   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兴亡尽此中。有国有家皆是梦,   为龙为虎亦成空。残花旧宅悲江令,落日青山吊谢公。   止竟霸图何物在,石麟无主卧秋风。   卷697_2 【江上逢史馆李

  • 第五十回 求师母软语温存·陈端生

    第五十回求师母软语温存诗曰:昔年一自侯门别,今日深藏相府尊。人事因时随处改,转求善为我言因。啊唷,是呀!就叫媳妇去求见便了。东平千岁应连声,回向旁边郡主云:今日不须前去了,明朝十一是良辰。早时犹怕师临阁,进膳过时再起

  • 复古诗集巻六·杨维桢

    元 杨维桢 撰续奁集陶元亮赋闲情出御之辞不害其为处士节也余赋韩偓续奁亦作娟丽语又何损吾铁石心肠也哉法云道人劝鲁直勿作艳歌小辞鲁直曰空中语耳不致坐此堕落恶道余于续奁亦曰空中语耳不料为万口播传兵火后龙洲

  • 卷121 ·佚名

    洪咨夔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杜鹃自郑盖过阆山趋翔 苕霅趍太湖,地少天宇宽。 高低宝楼阁,盛之水晶盘。 中有读书庐,八窗頫晴澜。 衡弁俨相望,不受湖光吞。 彼美金玉人,伊吾斗

  • 卷一百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四徐安贞徐安贞初名楚璧龙丘人应制举一岁三登甲科开元中为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帝属文多令视草终中书侍郎与李林甫同用事天宝後避罪衡山岳寺李邕识之因载北归行至长沙谓其守曰潇湘逢故

  • 志第二十四 五行五·沈约

    《五行传》曰:“治宫室,饰台榭,内淫乱,犯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谓土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思心不睿,是谓不圣。厥咎瞀,厥罚恆风,厥极凶短折。时则有脂夜之妖,时则有华孽,时则有牛祸,时则有心腹之痾,时则有黄眚、黄祥,时则有金

  • 卷四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九十四·儒林五·脱脱

        ◎儒林五   ○范冲 朱震 胡安国   范冲,字元长,登绍圣进士第。高宗即位,召为虞部员外郎,俄出为两淮转运副使。   绍兴中,隆祐皇后诞日,上置酒宫中,从容语及前朝事,后曰:"吾老矣,有所怀为官家言之。吾逮事

  • ●卷六十五·徐梦莘

      靖康中帙四十。   起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丁亥,尽三十日辛卯。   二十六日丁亥王琼郑建雄以兵八千来勤王。   王琼历官中山府路马步军副总管尝从种师中战金人於榆次至是京师受围琼以兵勤王朝廷以为京城巡

  • 卷二百六十五·杨士奇

    永乐二十一年十一月戊寅朔○车驾次怀来在京诸司遣官迎 驾见○辛巳○车驾入居庸关是日天气清朗 上服衮龙金绣袍乘玉花龙马既入关按辔徐行军容甚盛金鼓喧阗旗旄辉焕连亘数十里中外文武群臣皆盛服暨缁黄之流耄耋之叟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正统十年三月甲戌朔 上躬谒 长陵祭 太宗文皇帝仁孝文皇后次谒 献陵祭 仁宗昭皇帝 诚孝昭皇后次谒 景陵祭 宣宗章皇帝扈从文武群臣陪祭○乙亥 驾还驻跸沙河○给广灵王逊火□民次子镇国将军仕火□黾岁禄千石米钞中半兼

  • ●绎史摭遗卷十·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武臣列传李定国(靳统武)郑成功(子经、孙克塽)案前史「原例」中,以孙可望降附本朝,例不得载,详于「李定国传」;以李成栋事属无始,但于其子元胤传中见诸;以郑氏父子、祖孙仿「吴越世家」例,专合一传之。此三者,温

  • 王钦若传·脱脱

    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他的父亲王仲华,陪着祖父王郁在鄂州作官,逢长江水暴涨,迁家居黄鹤楼,汉阳人望见黄鹤楼上好像有光彩之景,这晚,王钦若出生,王钦若早年丧父,王郁疼爱他。宋太宗征伐太原时,王钦若只有十八岁,作《平晋赋

  • 圣人未能免俗·孔子

    【原文】 入公门①,鞠躬②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③,行不履阈④”。过位⑤,色勃(6)如也,足躩(7)如也,其有似不足者。摄齐(8)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9),逞(10)颜色,恰恰如也。没(11)阶,趋进,翼如(12)也。复其位,踧踖

  • 周书·旅獒·佚名

    西旅献獒,太保作《旅獒》。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厎贡厥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训于王。曰:「呜呼!明王慎德,西夷咸宾。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无替厥服;分宝玉于伯叔之国,时庸展亲。人不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八·圆悟克勤

    上堂八岁旦上堂。元正启祚打开门户。万物维新天地同春。应时纳祐不落窠臼罄无不宜。万世一时孟春犹寒。伏惟。首座大众。起居万福。乞火和烟得。担泉带月归。复云。新年头有佛法。正是土上加泥。新年头无佛法。又成当

  • 第七章 阿育王时期的史话·多罗那他

    当圣者提地迦未付法与圣者讫里瑟拿以前,多年生病,只住在摩腊婆的侨赏弥地方,对四众传授经教。毗舍离的比丘们以为上座生病,怎能得到正确的教诲,因此不到他跟前。在行十事非法的同时宣称“这是法,这是戒律,这是本师的教

  • 耳新·郑仲夔

    笔记。明郑仲夔著。八卷。作者自序云为生平经历之所述,“耳涉之而成新,殊不忍其流湮而遁没也,随闻而随笔之。”书中有不少明末史事,如魏忠贤之成败,周顺昌、黄尊素、杨琏之死难等记述,褒贬爱憎亦寓其间,可供治史者参考。还有

  • 片玉山房词话·孙兆溎

    清孙兆溎撰。共五十一则,卷末附作者部分词稿,以为鸿泥之旧迹。唐圭璋《词话丛编》初版未收,新版据香甫辑《花笺录》卷一一收录。内容多记述清词人创作轶事,也兼收南唐、宋、明人词。如云:“巴陵乐府,旧传《临江仙》一阕,为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