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善扬

张善扬 年二十九岁。生于浙江湖州。父铭勋。现任绥东征收局局长。已婚。初学于上海复旦公学。光緖三十四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电气工程科。民国元年。得机器工程师学位。是年回国。任北京大学物理教员。现时通信处。北京米市靑年会。

Chang, Shan-Yang.-Born in Huchow, Chekiang, 1888. Mar-ried, 1917. Studied at Fu Tan College, Woosung, 1904-7. Arrived in America, September, 1908. Government support. Studie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t Cornell University, 1908-11. M.E., 1912. Returned to China, November, 1912. Professor of Physics, Government University, Peking, 1912 to date.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五 律书第三·司马迁
  卷一二五 宋紀七·司马光
  卷三百五十六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卷五十·谷应泰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五·杨仲良
  皇清开国方略巻二·阿桂
  王文恪公笔记·王鏊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四·佚名
  通志卷第一百九下·郑樵
  卷十六·傅恒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一·佚名
  杨素传·李延寿
  耨碗温敦思忠传·脱脱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二·雍正
  施肇基·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谈·唐圭璋

      谈字子默,分宁人。黄庭坚倒孙。自号涧壑居士。受知于胡寅。刘珙、张考祥师湖南,辟为属,官止榷务。年未满五十卒。有涧壑诗馀,不传。   念奴娇   过西湖   午风清暑,过西湖隐约,曾游堤路。云径烟扉人境绝,真是珠宫

  • 第四折·郑光祖

    (外扮秦国公子领祗候上)(秦公子云)八水通流分上国,三川似锦乐丞民;春秋继世尊赢氏,赳赳威严号大秦。某乃秦哀公是也,建国于咸阳。方今春秋十二国,秦为上国,不期齐国有无盐女,好生的智勇多能,因解玉连环一事,将使命文面而回。某

  • 淮阳集·张弘范

    ○五言律 【泛舟继韵】风软扁舟稳,行依绿柳堤。孤尊秋露滑,短棹晩烟迷。夜静月初上,江空天更低。飘飘信流去,误过子猷溪。【雨霁登楼】楼外雨初霁,乾坤望眼明。岸髙秋涨满,帘卷暮霞生。燕入泥香润,龙归海气清。阑干残照底,一

  • 自序·蔡东藩

      读史至五季之世,辄为之太息曰:“甚矣哉中国之乱,未有逾于五季者也!”天地闭,贤人隐,王者不作而乱贼盈天下,其狡且黠者,挟诈力以欺凌人世,一或得志,即肆意妄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铤而走险,虽夷虏犹尊亲也;急则

  • 奴才小史·佚名

    ○鳌拜鳌拜,为清开国异姓功臣之一。清世祖临殁时,受顾命,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同为辅政大臣。于任事之初,先宣誓曰:“不私亲戚,不计仇怨,不听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之言。不求无义之富贵,不私往来诸王贝勒等府,受其馈遗

  • 温仲舒传·脱脱

    温仲舒字秉阳,河南人。太平兴国二年(977),考中进士,任大理评事,通判吉州。后升至秘书丞、知汾州,因犯法被除名。不久,重新起用为右赞善大夫,通判睦州。端拱初年(988),任右正言、直史馆、判户部凭由司。端拱三年,授任工部郎中、

  • 信陵君杀晋鄙·佚名

    【提要】 引用格言警句,在论辩、游说中会受到很好的效果。尤其那些具有普遍性、对仗工整的格言,宛如烙印一样会铭记在人们心中。 【原文】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且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

  • 秘书志卷第十一·王士点

      题名   令史 【至元十年二月初七日设二人。至元二十四年五月添一人。】 赵钦止 【至元十年十月参。】 申杰 【至元十年十月参。】 李思齐 【至元十三年十 【[一] 十,钞本作三。】 月参。】 翟嗣祖 【至元十七

  • 伊犁条约·佚名

    一八八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光绪七年正月二十六日,俄历一八八一年二月十二日,圣彼得堡。大清国大皇帝大俄国大皇帝愿将两国边界及通商等事于两国有益者,商定妥协,以固和好,是以特派全权大臣会同商定:大清国钦差出使俄国全权大臣

  • 卷四十五·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四十五宋 赵汝愚 编天道门灾异九上徽宗论建火星观以禳赤气任伯雨臣闻天人之交不啻影响灾祥之来必有象类故格王先正厥事而圣人惟能畏天尝闻修德以弭灾

  • 卷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八圣德四【教化】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以万夀覃恩诏直省督抚举山林隐逸怀才抱德之士核实具奏酌与录用其满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该管官细加谘访确具事实奏闻礼部核实旌表以广教化康熙五十三

  • 易经·系辞下传·第九章·佚名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 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 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 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位,同功而异位

  • 卷三百八十五·佚名

    △初分诸法平等品第六十九之三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学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方便善巧妙愿力智波罗蜜多。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如实知布施波罗蜜多无增无减

  •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八·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一]菩提品第七   云何菩提。謂略說二斷二智是名菩提。二斷者.一煩惱障斷.二所知障斷。二智者.一煩   惱障斷故畢竟離垢一切煩惱不

  • 卷第十三·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十三   [宋勒]云山禅师开堂。升座。有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师云。干山来不绝。坎水出坤流 进云。恁么即赤脚披衣去也 师云。三峰锁夜月。独照一轮灯。师见僧来。便作

  • 第四十三章 [缺]·佚名

    第四十三章 [缺]汉译南传大藏经(元亨寺版)第 66 册 No. 34 小王统史

  • 词学通论·吴梅

    吴梅著。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1932年12月出版。32开本,186页,8万6千余字。全书九章:一、绪论;二、论平仄四声;三、论韵;四、论音律;五、作法;六、概论一,唐五代;七、概论二,两宋;八、概论三,金元;概论四,明清。本书与

  • 大乘显识经·佚名

    本经主要是就识(异译写作神识)而论,尤其以众生死去后,识之舍离此身,及取他身为重点。就此点而言,阇那崛多的初译本《移识经》的经题更能充分地表达经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