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十三年

(丁丑)二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六年

春正月

1月5日

○丁巳,戶曹參判吳道一,以李寅燁疏,陳疏自辨。略曰:

念臣孤立於朝,群忌衆排臣,至曰氣勢令人畏憚,而寅燁之言,有若以爲劾逐權奸,一挽頹風者然,臣之惑滋甚。職是玉堂,公議所在,則臣罪更加一節。

上命勿辭。道一淸白能文章,固多長處,而己巳後,不能自靖,出處多可議,黨人甚持之,而士流持淸議者,亦不滿意,道一無聊憤嫉,持論一切務峻激。士流中一隊無撿束,有疵累者,推爲宗主,仰其喉氣,其所以罪黨人者,固多有切直可取者,而初旣有挾雜之私,浮躁險薄,重病世道,晩來尤披猖,淸流若而人如李徴明、李寅燁兄弟,徐宗泰、李坦者,稍加裁抑,務主平恕,君子倚以爲重,而道一輩甚嫉之,不能無岐貳之憂焉。

二月

2月16日

○丁酉,鞫廳罪人李榮昌更推,變辭納供,略曰:「李衡徴與尹斗緖、昌緖來見,仍同往於沈檀家,子得天及斗緖,厚給銀錢,而得天曰:『吾與金春澤結怨,彼必欲構害,汝須詳細詗探。』得天死後,以近與兪選基、李梲相親之意,言於檀、斗緖等,則昌緖曰:『此輩曾圖換局被謫矣。此必爲不良事,汝須善處。』探知數日後,往見梲等,則吾欲乘亂倔起,已辦軍裝、馬匹,仍出示之,卽以其說,傳於檀等,皆曰:『必得手蹟然後,可以着實。』云,故受得金慶咸開國忠臣之語,歸示斗緖輩,衡徴仍做出海上鄭姓人、玉如、鄭涸、崔憲卿等及三廣四漢之說,又做申鍵銀參之說、張吉山締結之狀、女人騎牛之狀,使之誑惑梲輩,至於一女惠一,曾是相知,楓悅名僧,憑藉爲言,諸寺名及他地名,或學於惠一,或自己做出,卯丁之名,亦自做出,示梲等,以示張大之意者,前日誣招,果與尹、李諸人,約束甚堅,且受銀貨,故初不忍直告矣。」〈獄事詳見上。〉榮昌之獄,極涉虛踈,指告之人如金廷說、金慶咸、洪箕疇、曺錫、兪選基者,皆是春澤輩腹心,世固疑其有樂禍希功之人,暗中主張者,而及曺錫、榮昌招中,始發春澤父子名字,而事端又延及於罪廢人,箕疇就囚時,春澤家傔人,又有隨來現捉者。錫子武勛,亦以春澤指揮之狀,呈于王府人始知此獄來歷、誣告之輩,果皆春澤之所指使。蓋春澤,甲戌後得罪名敎,不齒士流,締交無賴,復襲煥、益勳餘套,以爲報復仇怨、僥倖功名之計,而輒不能自掩其跡。雖其聲勢鴟張,得保首領,而世尤目以陰秘,士流益譁然攻之。

2月27日

○戊申,鞫廳大臣請對。領議政柳尙運白上曰:「當初箕疇之下去文川,蓋欲探知朱棐陰事,而元無詳知而來者,事歸虛套,則卽當上來,而希望功賞,與曺錫勸酒誘引,至書不道之說。棐雖書之,實出於箕疇、錫敎誘激發之致,其爲妖惡,有浮於棐也。梲等諸賊,以着名盟誓之故,斷以逆律,而今此二人誘引之狀,爲梲所不爲。且昔伍被爲淮南王畫反計,故事覺,後漢誅之。錫等罪狀,比彼尤甚,決不可貸死,而以律言之,妖言飛語,皆不合於二人之罪,律外之法,不可加之,未知何以處之乎?」禁府堂上李世白、閔鎭長、申琓等曰:「二人擔當譏察,誘引酬酢之事,節節可痛。斷不可貸死,而律無適當者,不無難處之端矣。」上曰:「箕疇詗察歸虛之後,託以朝令,仍爲誘引,多發妖惡之言。倡之者箕疇也,和之者棐也。神鬼來見之說,出於曺錫,則與箕疇同心妖惡之狀,萬萬絶痛。二人罪狀,皆合死律,而與梲等着名凶書者一節稍異,不可直爲勘斷。自本府嚴刑推鞫可也。」

五月

5月13日

○壬辰,上以應敎李健命疏,反詈朴泰淳,下敎筵中曰:「近來朝論携貳,互相攻軋,至或以屋下私談,達於奏御文字,事甚未安,而至於李健命上疏,自以謂渠嘗持難於泰淳方伯之望,故泰淳有此陳疏攻斥之事云。朝廷若有體統,則豈有如此猥屑之事?其習誠可駭然。李健命罷職。」後因大臣言,還收。

5月15日

○甲午,工曹判書金鎭龜,以朴泰淳疏論其子春澤事,疏辨之,上賜例批。

史臣曰:「春澤以名家子,不自謹勑,締結非類,蹤跡多有可疑者。如向時權奸之欲執而殺之者,固出於私,而若令春澤,果以士子持身,閉門讀書,謝絶人事,亦豈有此事哉?至於更化之後,連有誣告之獄,而春澤皆有參涉之迹,則其亦同歸於不逞之徒歟!然則朴泰淳凶國害家之言,不亦宜乎?其父溺於私愛,不知敎誨,亦可謂莫知其子之惡者矣。」

秋七月

7月7日

○乙酉,祭酒尹拯,陳疏辭周急之命,且以儒疏引嫌。略曰:

臣之情實,聖明之所燭,而强飾猥越之辭,每慁天聽,無非臣置身於矯誣之地,自陷於欺天之誅也。況復訐人以起鬧,尤增危怖。臣辜恩負國,長抱罪戾,而加以此等慮外之事,致駭聽聞,貽羞朝廷,而同歸於朋比克伐之習,傷人害物之科,臣誠隕越悶迫,不知所以自措也。

上優批答之。先是,道峰書院靑衿錄中,有拯名,塗墨割去改書,人莫知其誰所爲。有直長韓永徽者,素浮誕無行,嘗詆毁拯。儒生李宜繩以爲,嘗聞永徽之言,渠自爲之云,儒生遂爲拯陳疏發其事。朝廷竝拿永徽、宜繩對辨,數月未決。左相尹趾善,白於筵中曰:「宜繩則以爲親聽永徽之言,永徽則以爲不出此言。旣無證左,實難覈得,而永徽供辭,有失實之語,只以此參酌定罪何如?」上命永徽罷職放送。

冬十月

10月12日

○己未,命削節製居魁人沈埈直赴殿試,拔去庭試被選人柳鳳輝、崔守慶于榜中。鳳輝,相臣尙運之子也。庭試、謁聖,無考官相避之法,被選之後,不當論科製之善不善。況鳳輝素能文,科作雖不合俗臼,而亦雄健可取,別無行私之跡,而臺臣李晩成,素勇於黨伐,深忌尙運而欲傾之,强稱科製之不善,而勒歸之循私,法外請拔,大關後弊。至於沈埈、崔守慶試券,雖或違格,而旣不能覺知於選取之際,則追後拔去,亦涉已甚,識者非之。近來科作之不成文理,莫如晩成之叔翊,士子傳笑之,故李宜晩攻斥晩成之疏,引以譏切,而晩成不曉也。鳳輝旋又登科,埈、守慶後皆復科,旣削還復,國體顚倒,識者爲之慨惜。

10月23日

○庚午,引見時,憲府申前啓金春澤定配事,大臣、諸臣皆陳春澤行身不謹之狀,請從臺啓。掌令尹弘离曰:「臣連在外方,獄事情跡,未能詳知,而渠以名家子弟,爲人不凡,又善屬文,若讀書發身,則人誰競之?身爲儒生,使人疑之,不爲無罪。今若參酌定配,使知懲艾之方,則前頭豈不爲可用之人乎?」上命定配。

十一月

11月9日

○乙酉,以李世龜爲掌令。世龜,故名相文忠公恒福之曾孫。早負雅望,有名多士間。屢擧不第,甲子以後,退居驪江,十年窮經。先是,上命吏曹抄選經明行修之士,號爲書筵官,以畀輔導春宮之責。於是世龜及閔以升、李世弼,同與其薦。後屢官不就。嘗暫赴湖邑,而亦不久解歸。至是復拜風憲之職,人皆想望風采。

十二月

12月27日

○癸酉,引見時,持平尹爾霖,啓遞掌令金弘楨,校理柳鳳瑞白上曰:「國家所以扶持者,專在公議。以金春澤事,其父鎭龜,見塞銓注矣,到今論春澤之臺官朴泰淳、李師尙則反見枳塞,鎭龜則復通注擬,其在政體、公議,銓曹誠極無嚴。且金弘楨避辭,略擧曺錫子武勛,呈狀憲府,論春澤事者而言之,今爾霖處置,謂之生語而請遞,今日銓曹及臺官,只知有春澤,不知有公議矣。」上震怒切責,特補鳳瑞監大靜縣。〈詳見上。〉 ○承文正字朴泰漢卒。泰漢字喬伯,文孝公長遠之孫,郡守銑之子。家學爲世所服,少濡染家庭,長又受業於尹拯之門,慨然爲王道天德之學。淸嚴正直,事親有至行,忠義奮發,常以經濟自居,著爲成說,皆可擧以措之。視黨論若浼,常有平物我、公彼此之意,識見超邁,言議峻正。一時名勝如李光佐、崔昌大,皆敬以愛之,期以大受,先輩又或稱其智慮,發軔未久,遽死於孝,士流嗟惜。

〈肅宗顯義光倫睿聖英烈章文憲武敬明元孝大王實錄補闕正誤卷之三十一

猜你喜欢
  周本纪下第十·李延寿
  志第八 礼乐八·欧阳修
  卷四百四十五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第五十五回 督军团要挟黎总统失权·黄士衡
  第二一四照会(抄)同治七年十月二十四日一一五○二—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纪昀
  通志卷一百八十九·郑樵
  四二○ 闽浙总督钟音奏遵旨查办应留应还书籍折·佚名
  三六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查访《永乐大典》佚本·佚名
  卷三十八·鄂尔泰
  卷五十五·傅恒
  裴磝传·房玄龄
  ●皇朝通典卷四十一·佚名
  卷二百七十二·佚名
  黄霭如·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雅同知琥(正卿集)·顾嗣立

    琥字正卿,可温人。尝家于衡鄂,登天历第。初名雅古,文宗御笔改为雅琥,授奎章阁参书。至元间,行中书,调选广西静江府同知。比上其名,中书正奏授高邮。时广西多寇盗,而琥母老,即移家归武昌待次。马中丞伯庸作序送之,朝士因各为歌诗

  • 唐诗拾遗卷四·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拾遗卷四明 高棅 编五言絶句陈叔达初年和风起天路严气消水井索索枝未柔厌厌漏犹永郭振昭君怨闻有南河信传言杀画师始知君念重复遣画娥眉子夜秋歌北极严气升南至温风谢调丝竞短歌拂枕怜长夜已上初唐

  • ●自叙·毛先舒

    《诗辩坻》四卷,作于乙之首春,成于壬之杪冬,首尾八年,虽中多作辍,然用意亦勤矣。其初犹多,芟得简。盖古人神明,笔未易鬯,贵览之者一隅知反,故无取多焉。书成,以示客金子。金子叹曰:"美矣备矣,理而畅,旨微而显,语简而赅,辞修而雅,

  • 章良能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章良能(?—1214)字达之,处州丽水(今属浙江)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庆元六年(1200)自枢密院编修官迁著作佐郎。次年,除起居舍人。开禧二年(1206),以太常少卿兼权直学士院,累迁权兵部侍郎兼权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兼侍讲、御

  • 第二節 詩詞的語法特點·王力

    由於文體的不同,詩詞的語法和散文的語法不是完全一樣的。律詩為字數及平仄規則所制約,要求在語法上比較自由;詞既以律句為主,它的語法也和律詩差不多。這種語法上的自由,不但不妨礙讀者的瞭解,而且有時候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 卷之九·佚名

    辛丑春正月癸丑朔○辛酉以佥院邓愈为中书省参政仍兼佥行枢密院事总制各翼军马○以左右司员外郎侯原善为金华府知府○院判朱亮祖率兵击陈友谅平章王溥于饶州安仁之石港不利而还○元帅朱文辉及饶州降将左丞余椿等引兵次

  •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韦安石传·刘昫

    韦安石,京兆万年人(今陕西临潼县),他是北周大司空、郧国公韦孝宽的曾孙。他的祖父韦津,在隋炀帝大业末(617~618),做过民部侍郎。隋炀帝到江都,命韦津与段达、元文都等在洛阳留守,依旧检校民部尚书事务。李密逼近东都洛阳时,韦

  • 卷七十六·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七十六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朋党上仁宗论公论朋党系於上意尹 洙臣闻知贤而不能任任之而不能终於治国之道其失一也去年朝廷擢欧阳修余靖蔡襄孙甫相次为

  • 东宫官·朱元璋

    典玺局(掌玺宝翰墨之事) 局郎(正五品) 局丞(从五品) 纪事奉御(正六品)典药局(掌监同御医修合药饵,如法煎调供进) 局郎(正五品) 局丞(从五品)典膳局(掌监造膳食供进) 局郎(正五品) 局丞(从五品)典服局(掌冕弁冠帽、衮袍常服、佩带靴履等) 局郎

  • 礼记析疑卷六·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月令天子居青阳左个陈氏据孔氏曲礼疏谓王有正寝一在前小寝五在后正寝听政小寝燕息小寝一居中四居四角春居东北夏居东南秋居西南冬居西北或据以释此记非也小寝五不宜用明堂之制且与此记分左右个不合

  • 书蔡氏传旁通卷一下·陈师凯

    元 陈师凯 撰大禹谟九州之外世一见曰王周礼秋官大行人云九州之外谓之蕃国世壹见注云九州之外无朝贡之歳父死子立及嗣王即位乃一来耳水火金木土谷惟修者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而生五谷或相制以泄其过或相助以补其

  • 卷二·李光坡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述注卷二安溪 李光坡 撰士昬礼第二郑目録云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隂来日入三商为昏○疏曰商谓商量是漏刻之名马氏云日未出日没后皆云二刻半前后共五刻今云三商者据整数而言昬礼

  • 三、无为与有为·胡适

    道家哲学先建立一个&ldquo;道&rdquo;是一切理之理,并且明白规定&ldquo;道&rdquo;的特性是无形而无不在,无为而无不为。道家的学者从来不问问这些假设是否必要,也不问问这些假设是否可从成立。他们很坚决的认定这些话都是

  • 卷十二·赞宁

    ◎习禅篇第三之五(正传二十人附见四人)○唐杭州大慈山寰中传释寰中,姓卢氏,河东蒲坂人也。禀灵特异,挺质殊伦,身支佣亭,顶骨圆峻,其声若钟响,其色犹脂凝。学通终古,辞实丰赡。年二十五,随计中甲科,然未塞其怀,复思再捷。无何,遭母之

  • 增壹阿含经卷第一·佚名

    东晋[罽-厂]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序品第一自归能仁第七仙演说贤圣无上轨永在生死长流河世尊今为度[黍-禾+利]庶尊长迦叶及众僧贤哲阿难无量闻善逝泥曰供舍利从拘夷国至摩竭迦叶端思行四等此众生类坠五道正觉演道今去

  • 冰岛怪兽·凡尔纳

    《冰岛怪兽》(Le Sphinx des glaces)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全书共2卷32章。本书是以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皮姆历险记》(The Narrative of Arthur Gordon Pym of Nantucket)的续集面目出版的。主

  • 阿含正行经·佚名

    佛说阿含正行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五根为贼,五根相欺,及说十二因缘,诫持五戒,修四念处,得度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