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

一、赏罚共则禁令不行,何以明之,明之以造父、于期。子罕为出彘,田恒为圃池,故宋君、简公弑。患在王良、造父之共车,田连、成窍之共琴也。

二、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君明于此,则正赏罚而非仁下也。爵禄生于功,诛罚生于罪,臣明于此,则尽死力而非忠君也。君通于不仁,臣通于不忠,则可以王矣。昭襄知主情,而不发五苑;田鲔知臣情,故教田章;而公仪辞鱼。

三、明主者、鉴于外也,而外事不得不成,故苏代非齐王。人主鉴于士也,而居者不适不显,故潘寿言禹情。人主无所觉悟,方吾知之,故恐同衣于族,而况借于权乎?吴章知之,故说以佯,而况借于诚乎?赵王恶虎目而壅;明主之道,如周行人之却卫侯也。

四、人主者,守法责成以立功者也。闻有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有独治之吏,故明主治吏不治民。说在摇木之本,与引网之纲。故失火之啬夫,不可不论也。救火者,吏操壶走火、则一人之用也,操鞭使人、则役万夫。故所遇术者,如造父之遇惊马,牵马推车则不能进,代御执辔持筴则马咸骛矣。是以说在椎锻平夷,榜檠矫直。不然,败在淖齿用齐戮闵王,李兑用赵饿主父也。

五、因事之理则不劳而成,故兹郑之踞辕而歌以上高梁也。其患在赵简主税吏请轻重,薄疑之言国中饱;简主喜而府库虚,百姓饿而奸吏富也。故桓公巡民而管仲省腐财怨女。不然,则在延陵乘马不得进,造父过之而为之泣也。

右经

说一

造父御四马,驰骤周旋而恣欲于马。恣欲于马者,擅辔筴之制也。然马惊于出彘,而造父不能禁制者,非辔筴之严不足也,威分于出彘也。王子于期为驸驾,辔筴不用而择欲于马,擅刍水之利也。然马过于圃池而驸马败者,非刍水之利不足也,德分于圃池也。故王良、造父,天下之善御者也,然而使王良操左革而叱咤之,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马不能行十里,共故也。田连、成窍,天下善鼓琴者也,然而田连鼓上,成窍擫下,而不能成曲,亦共故也。夫以王良、造父之巧,共辔而御不能使马,人主安能与其臣共权以为治?以田连、成窍之巧,共琴而不能成曲,人主又安能与其臣共势以成功乎?

一曰。造父为齐王驸驾,渴马服成,效驾圃中,渴马见圃池,去车走池,驾败。王子于期为赵简主取道争千里之表,其始发也,彘伏沟中,王子于期齐辔筴而进之,彘突出于沟中,马惊驾败。

司城子罕谓宋君曰:‘庆赏赐与,民之所喜也,君自行之。杀戮诛罚,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宋君曰:‘诺。’ 于是出威令,诛大臣,君曰‘问子罕’也。于是大臣畏之,细民归之。处期年,子罕杀宋君而夺政。故子罕为出彘以夺其君国。

简公在上位,罚重而诛严,厚赋敛而杀戮民。田成恒设慈爱,明宽厚。简公以齐民为渴马,不以恩加民,而田成恒以仁厚为圃池也。

一曰。造父为齐王驸驾,以渴服马,百日而服成,服成请效驾,齐王王曰:‘效驾于圃中。’造父驱车入圃,马见圃池而走,造父不能禁。造父以渴服马久矣,今马见池,駻而走,虽造父不能治。今简公之以法禁其众久矣,而田成恒利之,是田成恒倾圃池而示渴民也。

一曰。王子于期为宋君为千里之逐。已驾,察手吻文。且发矣,驱而前之,轮中绳引而却之,马掩迹。拊而发之,彘逸出于窦中,马退而却,筴不能进前也,马駻而走,辔不能正也。

一曰。司城子罕谓宋君曰:‘庆赏赐予者,民之所好也,君自行之。诛罚杀戮者,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于是戮细民而诛大臣,君曰‘与子罕议之’。居期年,民知杀生之命制于子罕也,故一国归焉。故子罕劫宋君而夺其政,法不能禁也。故曰子罕为出彘,而田成常为圃池也。令王良、造父共车,人操一边辔而入门闾,驾必败而道不至也。令田连、成窍共琴,人抚一弦而挥,则音必败曲不遂矣。

说二

秦昭王有病,百姓里买牛而家为王祷。公孙述出见之,入贺王曰:‘百姓乃皆里买牛为王祷。’王使人问之,果有之。王曰:‘訾之人二甲。夫非令而擅祷,是爱寡人也。夫爱寡人,寡人亦且改法而心与之相循者,是法不立,法不立,乱亡之道也。不如人罚二甲而复与为治。’

一曰。秦襄王病,百姓为之祷,病愈,杀牛塞祷。郎中阎遏、公孙衍出见之曰:‘非社腊之时也,奚自杀牛而祠社? ’怪而问之。百姓曰:‘人主病,为之祷,今病愈,杀牛塞祷。’阎遏、公孙衍说,见王,拜贺曰:‘过尧、舜矣。’王惊曰:‘何谓也?’对曰:‘尧、舜,其民未至为之祷也,今王病,而民以牛祷,病愈,杀牛塞祷,故臣窃以王为过尧、舜也。’王因使人问之何里为之,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阎遏、公孙衍媿不敢言。居数月,王饮酒酣乐,阎遏、公孙衍谓王曰:‘前时臣窃以王为过尧、舜,非直敢谀也。尧、舜病,且其民未至为之祷也。今王病而民以牛祷,病愈,杀牛塞祷。今乃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臣窃怪之。’王曰:‘子何故不知于此。彼民之所以为我用者,非以吾爱之为我用者也,以吾势之为我用者也。吾释势与民相收,若是,吾适不爱,而民因不为我用也,故遂绝爱道也。’

秦大饥,应侯请曰:‘五苑之草着、蔬菜、橡果、枣栗,足以活民,请发之。’昭襄王曰:‘吾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赏,有罪而受诛。今发五苑之蔬草者,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也。夫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者,此乱之道也。夫发五苑而乱,不如弃枣蔬而治。’一曰。‘今发五苑之蓏蔬枣栗足以活民,是用民有功与无功争取也。夫生而乱,不如死而治,大夫其释之。’

田鲔教其子田章曰:‘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

一曰。田鲔教其子田章曰:‘主卖官爵,臣卖智力,故自恃无恃人。’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能自给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说三

子之相燕,贵而主断。苏代为齐使燕,王问之曰:‘齐王亦何如主也?’对曰:‘必不霸矣。’燕王曰:‘何也?’ 对曰:‘昔桓公之霸也,内事属鲍叔,外事属管仲,桓公被发而御妇人,日游于市。今齐王不信其大臣。’于是燕王因益大信子之。子之闻之,使人遗苏代金百镒,而听其所使之。

一曰。苏代为秦使燕,见无益子之,则必不得事而还,贡赐又不出,于是见燕王乃誉齐王。燕王曰:‘齐王何若是之贤也!则将必王乎?’苏代曰:‘救亡不暇,安得王哉?’燕王曰: ‘何也?’曰: ‘其任所爱不均。’燕王曰:‘其亡何也?’曰:‘ 昔者齐桓公爱管仲,置以为仲父,内事理焉,外事断焉,举国而归之,故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今齐任所爱不均,是以知其亡也。’燕王曰:‘今吾任子之,天下未之闻也。’于是明日张朝而听子之。

潘寿谓燕王曰:‘王不如以国让子之。人所以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必不受也,则是尧有让许由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也。今王以国让子之,子之必不受也,则是王有让子之之名而与尧同行也。’于是燕王因举国而属之,子之大重。

一曰。潘寿,阚者。燕使人聘之。潘寿见燕王曰:‘臣恐子之之如益也。’王曰:‘何益哉?’对曰:‘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今王信爱子之,将传国子之,太子之人尽怀印为,子之之人无一人在朝廷者,王不幸弃群臣,则子之亦益也。’王因收吏玺自三百石以上皆效之子之,子之大重。

夫人主之所以镜照者,诸侯之士徒也,今诸侯之士徒皆私门之党也。人主之所以自浅娟者,岩穴之士徒也,今岩穴之士徒皆私门之舍人也。是何也?夺褫之资在子之也。故吴章曰:‘人主不佯憎爱人,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

一曰。燕王欲传国于子之也,问之潘寿,对曰: ‘禹爱益,而任天下于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故传天下于益,而势重尽在启也。已而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此禹之不及尧、舜明矣。今王欲传之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之人者也。是名传之,而实令太子自取之也。’燕王乃收玺自三百石以上皆效之子之,子之遂重。

方吾子曰:‘吾闻之古礼,行不与同服者同车,不与同族者共家,而况君人者乃借其权而外其势乎!’

吴章谓韩宣王曰:‘人主不可佯爱人,一日不可复憎;不可以佯憎人,一日不可复爱也。故佯憎佯爱之征见,则谀者因资而毁誉之,虽有明主不能复收,而况于以诚借人也!’

赵王游于圃中,左右以菟与虎而辍,盼然环其眼,王曰:‘可恶哉,虎目也!’左右曰:‘平阳君之目可恶过此。见此未有害也,见平阳君之目如此者则必死矣。’其明日,平阳君闻之,使人杀言者,而王不诛也。

卫君入朝于周,周行人问其号,对曰:‘诸侯辟疆。’周行人却之曰:‘诸侯不得与天子同号。’卫君乃自更曰‘诸侯毁’而后内之。仲尼闻之曰:‘远哉禁逼,虚名不以借人,况实事乎! ’

说四

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叶遍摇矣。临渊而摇木,鸟惊而高,鱼恐而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而鱼已囊矣。故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

救火者,令吏挈壶瓮而走火则一人之用也,操鞭箠指麾而趣使人则制万夫。是以圣人不亲细民,明主不躬小事。

造父方耨,得有子父乘车过者,马惊而不行,其子下车牵马,父子推车请造父助我推车,造父因收器辍而寄载之,援其子之乘,乃始检辔持筴,未之用也而马辔惊矣。使造父而不能御,虽尽力劳身助之推车,马犹不肯行也。今身使佚,且寄载,有德于人者,有术而御之也。故国者君之车也,势者君之马也,无术以御之,身虽劳犹不免,有术以御之,身处佚乐之地,又致帝王之功也。

椎锻者所以平不夷也,榜檠者所以矫不直也,圣人之为法也,所以平不夷矫不直也。

淖齿之用齐也擢闵王之筋,李兑之用赵也饿杀主父。此二君者皆不能用其椎锻榜檠,故身死为戮而为天下笑。

一曰。入齐则独闻淖齿而不闻齐王,入赵则独闻李兑而不闻赵王。故曰:人主者不操术,则威势轻而臣擅名。

一曰。田婴相齐,人有说王者曰:‘终岁之计,王不一以数日之间自听之,则无以知吏之奸邪得失也。’王曰:‘善。’田婴闻之,即遽请于王而听其计,王将听之矣,田婴令官具押券斗石参升之计,王自听计,计不胜听,罢食,后复坐,不复暮食矣。田婴复谓曰:‘群臣所终岁日夜不敢偷怠之事也,王以一夕听之,则群臣有为劝勉矣。’王曰:‘诺。’俄而王已睡矣,吏尽揄刀削其押券升石之计。王自听之,乱乃始生。

一曰。武灵王使惠文王莅政,李兑为相,武灵王不以身躬亲杀生之柄,故劫于李兑。

说五

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兹郑踞辕而歌,前者止,后者趋,辇乃上。使兹郑无术以致人,则身虽绝力至死,辇犹不上也。今身不至劳苦而辇以上者,有术以致人之故也。

赵简主出税者,吏请轻重,简主曰:‘勿轻勿重。重则利入于上,若轻则利归于民,吏无私利而正矣。’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齐桓公微服以巡民家,人有年老而自养者,桓公问其故,对曰: ‘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佣未反。’桓公归,以告管仲,管仲曰:‘畜积有腐弃之财则人饥饿,宫中有怨女则民无妻。’桓公曰:‘善。’乃论宫中有妇人而嫁之,下令于民曰:‘ 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

一曰。桓公微服而行于民间,有鹿门稷者,行年七十而无妻,桓公问管仲曰:‘有民老而无妻者乎?’管仲曰:‘有鹿门稷者,行年七十矣而无妻’桓公曰:‘何以令之有妻?’管仲曰:‘臣闻之,上有积财则民臣必匮乏于下,宫中有怨女则有老而无妻者。’桓公曰:‘善。’令于宫中女子未尝御出嫁之,乃令男子年二十而室,女年十五而嫁。则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延陵卓子乘苍龙挑文之乘,钩饰在前,错錣在后,马欲进则钩饰禁之,欲退则错錣贯之,马因旁出。造父过而为之泣涕曰:‘古之治人亦然矣。夫赏所以劝之而毁存焉,罚所以禁之而誉加焉,民中立而不知所由,此亦圣人之所为泣也。’

一曰。延陵卓子乘苍龙与翟文之乘,前则有错饰,后则有利錣,进则引之,退则筴之,马前不得进,后不得退,遂避而逸,因下抽刀而刎其脚。造父见之、泣,终日不食,因仰天而叹曰:‘筴所以进之也,错饰在前;引所以退之也,利錣在后。今人主以其清洁也进之,以其不适左右也退之,以其公正也誉之,以其不听从也废之,民惧,中立而不知所由,此圣人之所为泣也。’

猜你喜欢
  景公问古者君民用国不危弱晏子对以文王第二十三·晏婴
  父母在世,不要远游·孔子
  卷十一·钱时
  卷六·江永
  卷九·朱公迁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冯友兰
  供养品第三十四·佚名
  贤愚经卷第十三·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贺上海吴市长电·太虚
  当速组佛教正信会为在家众之统一团体 (注一)·太虚
  怎样赴龙华三会·太虚
  弘一大师行谊大事年表·李叔同
  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一卷·佚名
  第五十六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熊则轩·唐圭璋

      满庭芳   郭县尹美任   波有颓澜,渴无冷镬,谁言制邑为难。汾阳善政,史在笑谈间。三载刑清讼简,官事辨、俗阜民安。帘垂画,焚香宴坐,犹得半清闲。   西风,催入觐,声驰当道,名达朝端。任锦溪溪上,卧辙攀辕。从此燕辕北

  • 净圆·唐圭璋

      白云法师。   望江南   娑婆苦六首   娑婆苦,长劫受轮回。不断苦因离火宅,只随业报入胞胎。辜负这灵台。   朝又暮,寒暑争相催。一个幻身能几日,百端机巧衮尘埃。何得出头来。   又   娑婆苦,身世一浮萍。

  • ●八义记目录·徐元

    第一齣 家门大略第二齣 上元放灯第三齣 周坚沽酒第四齣 酒家索钱第五齣 宴赏元宵第六齣 赵宣训子第七齣 猜忌赵宣第八齣 宣子劝农第九齣 翳桑救輙第十齣 张维评话第十一齣 宣子见主第十二齣 权作熊掌第十

  • 《四库》本原书提要·曾极

    《金陵百咏》一巻,宋曾极撰。极,字景建,临川布衣,晚以《江湖集》事得罪,谪道州卒。所著有《舂陵小雅》,今已不传。此乃其咏建康古迹之作,皆七言绝句,凡一百首。词旨悲壮,有磊落不覊之气。尝录寄罗椅,椅谢以书云:不知景建是何肺腑

  • 卷五十七·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五十七 宋 陆游 撰 北窗 老人日夜衰卧起常在背窗间一编书终日圣贤对东皐客输米粲粲珠出碓南山侩饷茶细细雪落磑吾儿亦解事稀甲自鉏菜一饥既退舍百念皆卷斾闲身去俗远澄念与道会宿痾走二竖

  • 卷十二·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汉第二 项羽【名籍沛国下相人也先世世为楚将秦乱起兵自称西楚覇王後为汉高帝所灭】 垓下歌【乐府作力拔山操】 【汉书曰高祖围项羽垓下是夜闻汉军皆楚歌惊曰汉已

  • 青城山人集巻一·王璲

    明 王燧 撰五言古诗杂诗十首昔年十四五猛志狭八荒欲登昆仑巅挥手攀扶桑腰县倚天劔身被拂云裳岀入在元始顾瞻近三光琅玕乆不寳灵鸟方髙翔吞声勿复道感慨热衷肠又远游歴燕赵抚剑黄金防昭王在何许遗迹空蒿莱是时穷秋后

  • 列传第十二 王盟 贺兰祥 尉迟纲 叱列伏龟 阎庆·令狐德棻

    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六世祖波,前燕太宰。祖珍,魏黄门侍郎,赠并州刺史、乐浪公。父罴,伏波将军,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魏正光中,破六汗拔陵攻陷诸镇,盟亦为其所拥。拔陵破后,流寓中山。孝昌初,除积射将军,从

  • 卷十八 崇祯十五年壬午·计六奇

      降座揖相  正月辛未朔,上朝毕,召大学士周延儒、贺逢圣,谢升入殿。曰:古圣帝明王,皆崇师道。卿等,朕之师也,宗社奠安,维诸先生是赖。命东向立,上降座,西向揖之,各愧谢。  恩庙此举,礼非其人,徒自贬损耳。然三相之中,惟贺文忠

  • 第八回 德律风传儿女话 侵晨雪请高堂安·陈蝶仙

    却说胡雪岩把诸姨搬上走马楼住下,自己便和穿花蝴蝶似的,东眠西食,几至没一刻儿空闲。过了几日,因这楼上再没有岔路可以抄近走的,譬如要到梦香楼去,却定要走过软尘楼,要到麝月楼又定要走过梦香楼。自己虽是雨露均匀的,无奈这些

  • 陈纪十 长城公下至德二年(甲辰、584)·司马光

    陈纪十 陈长城公至德二年(甲辰,公元584年) [1]春,正月,甲子,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甲子(初一),出现日食。 [2]己巳,隋主享太庙;辛未,祀南郊。 [2]己巳(初六),隋文帝到太庙祭祀祖先。辛未(初八),隋文帝在长安城南郊祭天。 [3]壬申,梁主入

  • 巻四·努尔哈赤

    大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文定业髙皇帝圣训巻四辑人心天命十年乙丑八月乙酉科尔沁奥巴台吉闻蒙古察哈尔林丹汗欲兴兵侵之以书乞援上报奥巴书曰尔借兵多多与尔若少少与尔勿过忧也然兵不在多

  • 第十一章 3·辜鸿铭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辜讲孔子评价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说:“就是这个回(对这位学生大家都熟知的称呼),他根本就没帮过我什么。不管我怎么评价他,他都不会不满意。”

  • 大乘四法经(实叉难陀译)·佚名

    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奉制译归命大智海,毗卢遮那佛。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菩萨摩诃萨八千人俱。皆被坚固大弘誓甲,并欲色界诸天子等无量百千。恭敬如来听受法要。尔时文殊师利童子

  • 林野奇禪師語錄卷第一·通奇

    住華亭船子法忍寺嗣法門人行謐等編住浙江台州府天台山通玄禪寺語錄師於崇禎癸未四月四日就本寺,受請開堂。拈疏示眾,云:「此是姚江諸護法於毫端上吐出底一道寶光,彌布法筵,光輝泉石。諸人還見麼?若也見得,不復者也。周繇其或

  • 三洞神符记·佚名

    道家符箓书。一卷。撰者不详。内容主要对三洞经法中所出现的符书篆文详加考证。内记“三元八会六书之法”、“云篆八体六书”、“六文符字”、“入显玉字诀”、“皇文帝书”、“龙章凤文”、“玉牒金书”、“石字题素

  • 史纠·朱明镐

    六卷,明朱明镐撰。是书考订诸史书法之谬及其事迹之抵牾,上起《三国志》,下迄《元史》,每史各为一编。作者通过对史书的考订,阐发了他的史学主张。①他认为纪传体史书的本纪不能太简略。卷4中说:“纪略传详,史体固然;过加删削

  • 正蒙·张载

    北宋张载著,苏昞篇次,凡17篇。主要篇目有《太和》、《参两》、《天道》、《神化》、《诚明》、《大心》、《乾称》。作于1070至1076年间,1077年始出示弟子,随后传播开来。张载以批判佛教、道教,宏扬儒学为己任,书名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