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吾子卷第二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

或曰:“人羡久生,将以学也,可谓好学已乎?”曰:“未之好也。学不羡。”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

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曰:“未之思矣。夫有刀者礲诸,有玉者错诸,不礲不错,焉攸用?礲而错诸,质在其中矣。否则辍。”螟蛉之子,殖而逢,蜾蠃祝之曰:“类我,类我。”久则肖之矣!速哉,七十子之肖仲尼也。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

孔子习周公者也,颜渊习孔子者也。羿、逄蒙分其弓,良舍其策,般投其斧而习诸,孰曰非也?或曰:“此名也,彼名也,处一焉而已矣。”曰:“川有渎,山有岳,高而且大者,众人所能逾也。”或问:“世言铸金,金可铸与?”曰:“吾闻觌君子者,问铸人,不问铸金。”或曰:“人可铸与?”曰:“孔子铸颜渊矣。”或人踧尔曰:“旨哉!问铸金,得铸人。”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

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模不模,范不范,为不少矣。一哄之市,不胜异意焉;一卷之书,不胜异说焉。一哄之市,必立之平。一卷之书,必立之师。

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也,况习是之胜非乎?于戏,学者审其是而已矣!或曰:“焉知是而习之?”曰:“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也,仰圣人而知众说之小也。”学之为王者事,其已久矣。尧、舜、禹、汤、文、武汲汲,仲尼皇皇,其已久矣。

或问“进”。曰:“水。”或曰:“为其不舍昼夜与?”曰:“有是哉!满而后渐者,其水乎?”或问“鸿渐”。曰:“非其往不往,非其居不居,渐犹水乎!”“请问木渐。”曰:“止于下而渐于上者,其木也哉!亦犹水而已矣!”吾未见斧藻其德若斧藻其楶者也。

鸟鲁触其情者也,众人则异乎!贤人则异众人矣,圣人则异贤人矣。礼义之作,有以矣夫。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学者,所以求为君子也。求而不得者有矣,夫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睎骥之马,亦骥之乘也。睎颜之人,亦颜之徒也。或曰:“颜徒易乎?”曰:“睎之则是。”曰:“昔颜尝睎夫子矣,正考甫尝睎尹吉甫矣,公子奚斯尝睎尹吉甫矣。不欲睎则已矣,如欲睎、孰御焉?”或曰:“书与经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哑尔笑曰:“须以发策决抖。”曰:“大人之学也为道,小人之学也为利。子为道乎?为利乎?”或曰:“耕不获,猎不飨,耕猎乎?”曰:“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是获、飨已。吾不睹参辰之相比也,是以君子贵迁善。迁善者,圣人之徒与?”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

频频之党,甚于<与鸟>斯,亦贼夫粮食而已矣。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或谓:“子之治产,不如丹圭之富。”曰:“吾闻先生相与言,则以仁与义;市井相与言,则以财与利。如其富,如其富。”或曰:“先生生无以养也,死无以葬也,如之何?”曰:“以其所以养,养之至也。以其所以葬,葬之至也。”或曰:“猗顿之富以为孝,不亦至乎?颜其馁矣。”曰:“彼以其粗,颜以其精;彼以其回,颜以其贞。颜其劣乎?颜其劣乎?”或曰:“使我纡朱怀金,其乐不可量也!”曰:“纡朱怀金者之乐,不如颜氏子之乐。颜氏子之乐也内,纡朱怀金者之乐也外。”或曰:“请问屡空之内。”曰:“颜不孔,虽得天下,不足以为乐。”“然亦有苦乎?”曰:“颜苦孔之卓之至也。”或人瞿然曰:“兹苦也,祇其所以为乐也与?”曰:“有教立道,无止仲尼;有学术业,无止颜渊。”或曰:“立道,仲尼不可为思矣。术业,颜渊不可为力矣。”曰:“未之思也,孰御焉?”

猜你喜欢
  《尔雅》疏叙·邢昺
  乐庵语录卷五·龚昱
  卷九十一·陈祥道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
  卷二十五·夏僎
  第十五章 14·辜鸿铭
  卷四·李明复
  卷四·朱鹤龄
  卷四十八·李光地
  原性原文·韩愈
  卷三十一·佚名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全文·佚名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第七·佚名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三·佚名
  佛说内藏百宝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江汉·唐圭璋

      汉字朝宗,西安(今浙江衢县)人。政和初,以献蔡京词,为大晟府制撰。绍兴二年(1132),通判郴州。五年(1135),以右朝奉郎特差主管台州崇道观。   喜迁莺   升平无际。庆八载相业,君臣鱼水。镇抚风棱,调燮精神,合是圣朝房魏。凤山

  • 白石道人歌曲卷一·姜夔

      歌曲  圣宋铙歌鼓吹曲十四首  庆元五年青龙在己亥番阳民姜夔顿首上尚书臣闻铙歌者汉乐也殿前谓之鼓吹军中谓之骑吹其曲有朱鹭等二十二篇由汉逮隋承用不替虽名数不同而乐纪罔坠各以咏歌祖宗功业唐亡铙部有栁宗

  • ●第十二出 期阻·孟称舜

    〔生上〕门掩春风粉画垣,佳人似住五云端。昔年刘阮天台路,面阻重山翠隐峦。小生与小姐自那日拥炉细语之后,至今无缘再得相会,这相思又索害也。我想当日啊,【步步娇】悄悄梨花空庭院,蓦遇多娇面。则见他幽香减翠钿。瘦敛愁眉

  • 卷八·朱昆田

    赤烏松二十韻同張超然、龔蘅圃、高查客聯句惠山寺東南,有松蒼然立(昆田)。近與山爭高(遠),遠共塔相揖。百尺乃結頂(翔麟),長身戴圓笠(不騫)。石楠杉柏桐,厥勢那得及(昆田)。遙遙一舍外,凝望無停楫(遠)。茲來約遊朋,際曉寺門入(翔麟)。言尋

  • 卷一百六十四·列传第五十二·张廷玉

        邹缉弋谦 黄泽范济 聊让 左鼎 曹凯 刘炜 单宇 张昭 高瑶   邹缉,字仲熙,吉水人。洪武中举明经,授星子教谕。建文时入为国子助教。成祖即位,擢翰林侍讲。立东宫,兼左中允,屡署国子监事。   永乐十九年,三

  • 卷七十三·志第四十九·职官二·张廷玉

        ◎职官二   ○都察院附总督巡抚 通政司 大理寺 詹事府附左右春坊司经局 翰林院国子监 衍圣公附五经博士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都事一人。司务厅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十有一年十有二月己亥朔侍卫马军司中军统制赵撙复蔡州初撙自蔡州引兵南归后三日至麻城县复被诏与鄂州都统制吴拱荆南都统制李道并力攻取二人未至撙疾趋城下金人所命剌史萧懋德闻撙至披城为寨相拒两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七年岁次丁卯金熙宗亶皇统七年春正月按是月乙丑朔丙寅丹阳隐士苏庠卒年八十有三丙子御笔诸军统制将官已添差诸州都监已上人并令厘务戊寅秦桧奏已行出上曰诸将乍离军中若请给减半恐失所也己卯手诏

  • 卷之二百八十·佚名

    成化二十二年秋七月甲辰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祭历代帝王陵寝遣太常寺乐舞生赍香祝付所在有司行礼○以湘阴县河泊所课钞赐吉王见浚三年时王奏请湘潭县税课局河泊所并湘阴县河泊所课钞户部覆奏湘潭无税课局而

  • 世宗实录三·佚名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春正月丙寅朔,上不御殿。辛卯,致仕户部尚书徐问卒。问,武进人。深沉廉静,历官所至有声,终始无玷,士论尚之。二月甲寅,宣府谍报,虏移帐驻威宁海子;已而,复报虏欲寇朔州。时谍报日闻。辽东谍者复报,虏欲寇海西、开

  • 别集下卷七·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七 宋 李幼武 纂集 刘光世 鄜国武僖王 字平叔延庆之次子宣和二年以平方腊功为鄜延路兵马副总管康王发济州以所部兵来从以为五军都提举上即位以为御营使司都统制後加奉国军节度

  • 南唐书卷二十·马令

    宋 马令 撰党与传上第十六呜呼汉以党锢衰唐以朋党防汉唐之乱虽愚者与知焉迨乎利害相攻则为之而不知其非盖亦蔽于好恶之情而已南唐之士亦各有党智者观之君子小人见矣或曰宋齐邱陈觉李徴古冯延己延鲁魏岑查文徽为一党

  • 永王李聑传·欧阳修

    永王李瞞,少年时丧母,肃宗亲自教养照看他。长大后聪敏好学。他长得很丑,颈偏不能正面看人。既封为王,兼任荆州大都督。安禄山造反,玄宗到扶风,诏令李瞞即日到镇所去。不久又兼任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以少府监窦

  • 桓公·桓公十二年·左丘明

    【经】十有二年春正月。夏六月壬寅,公会杞侯、莒子盟于曲池。秋七月丁亥,公会宋公、燕人盟于谷丘。八月壬辰,陈侯跃卒。公会宋公于虚。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于龟。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丙戌,卫侯晋卒。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

  • 第九十八則 天平行腳·胡兰成

    第九十八則天平行腳舉:天平和尚行腳時參西院,常云:「莫道會佛法,覓個舉話人也無。」一日,西院遙見,召云:「從漪!」平舉頭。西院云:「錯!」平行三兩步,西院又云:「錯!」平近前。西院云:「適才這兩錯,是西院錯?是上座錯?」平云:「從漪錯。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三·代智旭

    灵峰蕅益沙门智旭述二释不觉义二。初总明不觉依觉故无实。二别示不觉虚妄相。今初。不觉义者。谓从无始来。不如实知真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妄念。然彼妄念。自无实相。不离(真如)本觉 此心前际决不可得。故云从无始

  • 伏狮义公禅师语录·佚名

    嘉兴大藏经 伏狮义公禅师语录伏狮义公禅师语录序从来弃荣趋寂超乎尘世之外而不为尘世所囿者幸皆慷慨英伟之士赋性刚烈故能担荷斯道直透本来遂为千古名宿至于香闺绣榻之俦大约婉顺迪躬柔嘉为则欲求其皈依法苑绍续传灯

  • 野祭·蒋光慈

    现代中篇小说。蒋光慈著。上海创造出版社1927年11月20日初版。这是一部以“革命与恋爱”为题材的小说。作家陈季侠搬家后结识了新房东女儿、小学教员淑君。淑君对陈季侠逐渐从敬慕产生了爱,但陈季侠只是尊重淑君。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