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琴道第十六

昔神农氏继宓义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琴长三尺六寸有六分,象期之数。厚寸有八,象三六数。广六寸,象六律。上圆而敛,法天。下方而平,法地。上广下狭,法尊卑之礼。琴隐长四十五分,隐以前长八分。五弦,第一弦为宫,其次商、角、征、羽。文王、武王各加一弦,以为少宫、少商。下征七弦,总会枢极。足以通万物而考治乱也。八音之中,惟丝最密,而琴为之首。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大声不震哗而流漫,细声不湮灭而不闻。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夫遭遇异时,穷则独善其身而不失其操,故谓之「操」。「操」以鸿雁之音。达则兼善天下,无不通畅,故谓之「畅」。《尧畅》经逸不存。《舜操》者,昔虞舜圣德玄远,遂升天子,喟然念亲,巍巍上帝之位不足保,援琴作「操」,其声清以微。《禹操》者,昔夏之时,洪水襄陵沈山,禹乃援琴作「操」,其声清以溢,潺潺,志在深河。《微子操》:微子伤殷之将亡,终不可奈何,见鸿鹄高飞,援琴作「操」,其声清以淳。《文王操》者,文王之时,纣无道,烂金为格,溢酒为池,宫中相残,骨肉成泥,璇室瑶台,蔼云翳风,钟声雷起,疾动天地,文王躬被法度,阴行仁义,援琴作「操」,故其声纷以扰,骇角震商。《伯夷操》,《箕子操》,其声淳以激。晋师旷善知音。卫灵公将之晋,宿于濮水之上,夜闻新声,召师涓告之,曰:「为我听写之。」曰:「臣得之矣。」遂之晋。晋平公飨之。酒酣,灵公曰:「有新声,愿奏之。」乃令师涓鼓琴。未终,师旷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也。」雍门周以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对曰:「臣之所能令悲者:先贵而后贱,昔富而今贫,摈压穷巷,不交四邻,不若身材高妙,怀质抱真,逢谗罹谤,怨结而不得信;不若交欢而结爱,无怨而生离,远赴绝国,无相见期;不若幼无父母,壮无妻儿,出以野泽为邻,入用堀穴为家,困于朝夕,无所假贷。若此人者,但闻飞乌之号,秋风鸣条,则伤心矣。臣一为之援琴而太息,未有不凄恻而涕泣者也。今若足下,居则广厦高堂,连闼洞房,下罗帷,来清风,倡优在前,谄谀侍侧,扬《激楚》,舞郑妾,流声以娱耳,练色以淫目。水戏则舫龙舟,建羽旗,鼓吹乎不测之渊。野游则登平原,驰广囿,强弩下高鸟,勇士格猛兽,置酒娱乐,沉醉忘归。方此之时,视天地曾不若一指,虽有善鼓琴,未能动足下也。孟尝君曰:「固然。」雍门周曰:「然臣窃为足下有所常悲。夫角帝而困秦者,君也;连五国而伐楚者,又君也。天下未尝无事,不从即衡。从成则楚王,衡成则秦帝。夫以秦、楚之强而报弱薛,譬犹磨萧斧而伐朝菌也。有识之士,莫不为足下寒心酸鼻。天道不常盛,寒暑更进退,千秋万岁之后,宗庙必不血食。高台既以倾,曲池有已平,坟墓生荆棘,狐兔穴其中,游儿牧竖,踯躅其足而歌其上,行人见之凄怆,曰:『孟尝君之尊贵,亦犹若是乎!于是,孟尝君喟然太息,涕泪承睫而未下。雍门周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征,叩角羽,初终,而成曲。孟尝君遂嘘欷而就之,曰:「先生鼓琴,令文立若亡国之人也。」宣帝元康、神爵之间,丞相奏能鼓雅琴者渤海赵定、梁国龙德,召见温室,拜为侍郎。黄门工鼓琴者有任真卿。虞长倩能传其度数、妙曲、遗声。成少伯工吹竽,见安昌侯张子夏鼓瑟,谓曰:「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以为知音。」

猜你喜欢
  阳货篇·孔子
  率性篇第八·王充
  卷一百二十 朱子十七·黎靖德
  思辨録辑要卷九·陆世仪
  卷七·朱熹
  卷三·高攀龙
  提要·郑玉
  卷一百二十一·山井鼎
  目录·顾栋高
  卷一百二十四·秦蕙田
  书解篇第八二·王充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佚名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卷之上·元来
  起世经卷第九·佚名
  卷第六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髙氏三宴诗集巻下·高正臣

    唐 髙正臣 辑上元夜宴效小庾体并序长孙正隠九谷帝畿三川奥域交风均露上分朱鸟之躔泝洛背河下锁苍龙之阙多近臣之第宅即瞰铜街有贵戚之楼台自连金苑美人竞出锦帐如霞公子交驰雕鞍似月同防洛浦疑寻税马之津争渡河桥似

  • 卷十·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十      元 方回 编春日类 春日迟迟我心伤悲见於豳诗目极千里伤春心见於楚辞皆情之所感也浴沂咏归不失其性情之正在於知道之君子 五言【六十首】 奉和圣制立春日剪彩花胜应制 宋之问

  • 卷八百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七拾得拾得贞观中与丰干寒山相次垂迹於国清寺初丰干禅师游松径徐步赤城道上见一子年可十岁遂引至寺付库院经三纪令知食堂每贮食滓於竹筒寒山子来负之而去一夕僧

  • 帝王经世图谱卷二·唐仲友

    宋 唐仲友 撰易隂阳消长之图乾坤寒暑消长之图八卦配象之图六十四卦配象图易乾卦四徳之图四徳旁通之谱易六画六位六龙之图坤卦履霜之图稽疑卜筮之图卜筮旁通诸谱 复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闗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复

  • 一五七 谕内阁赏鲍士恭等《古今图书集成》周厚堉等《佩文韵府》各一部·佚名

    一五七 谕内阁赏鲍士恭等《古今图书集成》周厚堉等《佩文韵府》各一部乾隆三十九年五月十四日乾隆三十九年五月十四日,内阁奉上谕:国家当文治修明之会,所有古今载籍,宜及时搜罗大备,以充策府而裨艺林。因降旨命各督抚加意

  • 一〇二 金石小品·周作人

    我在绍兴的时候,因为帮同鲁迅搜集金石拓本的关系,也曾收到一点金石实物。这当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这里所谓贵重,可以分作两种来说,其一是宝贵,例如商彝周鼎,价值甚高,财力不及,其二是笨重,例如造象墓志,分量不轻,拿它不动,便

  • 卷三十七·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三十七蔺地善後机宜疏【天启四年】   朱燮元臣谨题为恭报蔺地情形与善後机宜仰祈圣裁以期安攘事先是臣切责五路将吏逼进龙场擒酋扫穴又虑酋党惧

  • 卷二百二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二十七人物志一百七忠义传十九【蒙古八旗四雍正年中共四十五人】常禄常禄蒙古镶黄旗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多铎和之曾孙也多铎和以战功授一等轻车都尉

  • 北“虏”南倭问题·吴晗

    这里谈谈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待明朝和蒙古族的关系问题。明朝和蒙古的关系始终是敌对的。从1368年之后,一直到明朝灭亡,几百年间始终是敌对的关系。我们今天来研究过去的历史,应该实事求是地处理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是

  • 卷四十四·郑玉

    <经部,春秋类,春秋阙疑>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四十四    元 郑玉 撰 六年春城邾瑕 许氏曰定哀十六年间凡八城邑鲁既不得事晋诸侯方争是以高城?池务守其国以扞祸乱防虞至矣虽然使鲁能修其政如治城者则天下归

  • 卷一百四十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十九饮食礼仪礼防服为人后者传曰何如而可为之后同宗则可为之后何如而可以为人后支子可也【疏此问其取后取何人为之答以同宗则可为

  • 辩观行品第五·佚名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告於大众,诸仁应谛听。譬如空闲地,欲造立宫室。匠人资土木,然後方得成。谛观诸物中,二皆无舍宅。亦如於众指,和合以成拳。离指而推求,拳体不可得。军师及车乘,城邑与园林。雲物须山川,瓶衣等诸相。皆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三·澄观

    疏。又后三偈下。第二襵迭重释。上之十偈从后渐收。于中有二。先正收后结叹。前中自有三重。第一收后三偈。为三无性观者。唯识论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初则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释曰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九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九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揵度无惭愧品第五云何无惭云何无愧如此章及解章义。此中应广说优波提舍。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以此二法所行相似故。世人

  • 华严经金师子章注·法藏

      唐 法藏撰.宋 承迁注  金师子章序  夫龙象之蹴踏于乾坤。开奥藏兮说妙法。虮蚁之趹[跳-兆+同]于土块。传深法兮转法轮。杜顺智俨祖师既滂大法于碧落。香象清凉贤德早话明[王*果]于黄泉(矣)。所以虽大圣之说传

  • 众经目录卷第五·法经

    隋沙门法经等撰大乘毗尼藏录第三(六分)合四十八部八十二卷众律一译一合一十二部三十二卷&middot;菩萨戒经八卷(北凉沮渠蒙逊世沙门昙无谶于姑臧译)&middot;佛藏经四卷(后秦弘始年沙门罗什于长安译)&middot;菩萨藏经一

  • 14.说蕴品·佛音

    慧的总说现在,这比丘,进一层的完满了修定,并由神通而证得了(定的)功德,既已修习完成在解释有慧人住戒修习心与慧的偈颂中于&ldquo;心&rdquo;的名目之下的定的一切行相,此后即应修慧。然而那&ldquo;慧&rdquo;(在偈中)却说得

  • 圆圆曲·吴伟业

    清诗。七古。吴伟业作。见《梅村家藏稿》卷一○。陈圆圆,明末名妓,声色甲天下,后为镇守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之妾。李自成攻占北京后,陈圆圆被俘。吴三桂闻讯后,勾引清兵入关,遂演成明朝彻底灭亡,清贵族入主中原的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