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霸第二

夫上古称三皇、五帝,而次有三王、五霸,此皆天下君之冠首也。故言三皇以道治,而五帝用德化;三王由仁义,五霸用权智。其说之曰:无制令刑罚,谓之皇;有制令而无刑罚,谓之帝;赏善诛恶,诸侯朝事,谓之王;兴兵众,约盟誓,以信义矫世,谓之霸。王者,往也,言其惠泽优游,天下归往也。五帝以上久远,经传无事,唯王霸二盛之美,以定古今之理焉。夫王道之治,先除人害,而足其衣食,然后教以礼仪,而威以刑诛,使知好恶去就,是故大化四凑,天下安乐,此王者之术。霸功之大者,尊君卑臣,权统由一,政不二门,赏罚必信,法令着明,百官修理,威令必行,此霸者之术。王道纯粹,其德如彼;霸道驳杂,其功如此;俱有天下,而君万民,垂统子孙,其实一也。汤、武则久居诸侯方伯之位,德惠加于百姓。夫王道之主,其德能载,包含以统干元也。儒者或曰:「图王不成,其弊亦可以霸」。此言未是也。传曰:「孔氏门人,五尺童子,不言五霸事者,恶其违仁义而尚权诈也」。

猜你喜欢
  景公夜听新乐而不朝晏子谏第六·晏婴
  去彊第四·商鞅
  卷五·陈继儒
  卷十·陆九渊
  卷四十八·陈经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八章 道废·林语堂
  第六章 儒家社会秩序三论(一)——《礼记·经解》第二十六·林语堂
  卷十四·聂崇义
  竹书孔子诗论·孔子
  释氏稽古略卷一·觉岸
  慈宗的名义·太虚
  诸法集要经卷第九·佚名
  重刻禅关策进后序·祩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六卷·一行
  法华文句记卷第三·湛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陶岳

      潯陽陶岳介立  五代之相承也,其闢土則不廣,享祚則非永,干戈尚被於原野,聲教未浹於華夏,雖唐室名儒或有存者,然俎豆軍旅,勢不兩立,故其史書漏落尤甚。近年以來,議者以國家誕膺寶命,廓清區宇,萬邦輻輳以入貢,九流風動而觀政,五

  • 第七十一回 王总督招纳降番 冯中官诉逐首辅·蔡东藩

      却说穆宗即位以后,用徐阶言,力除宿弊。及徐阶去位,高拱、张居正入掌朝政,拱与徐阶不协,专务脩怨,遗诏起用诸官,一切报罢,引用门生韩揖等,并居言路,任情抟击。尚宝卿刘奋庸,给事中曹大野等,上疏劾拱,均遭贬谪。就是大学士陈以

  • 第十八章 宗教·吕思勉

    宗教的信仰,是不论那一个民族都有的。在浅演之时固然,即演进较深之后,亦复如此。这是因为:学问之所研究,只是一部分的问题,而宗教之所欲解决,则为整个的人生问题。宗教的解决人生问题,亦不是全不顾知识方面的。他在感情方面,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 列传二·纪昀

    列传唐 【二】○唐二萧铣 杜伏威【阚棱王雄诞】辅公祏【张善安】沈法兴 李子通 朱粲林士弘 梁师都 刘季真李子和 罗艺萧铣杜伏威辅公祏沈法兴李子通朱粲林士弘梁师都刘季真李子和罗艺△萧铣萧铣后梁宣帝曾孙也

  • 一四二九 奉天府丞福保奏办理张焘前来文溯阁抽换抽阅书籍情形折·佚名

    一四二九 奉天府丞福保奏办理张焘前来文溯阁抽换抽阅书籍情形折【真按:文溯阁四库全书的校勘】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奉天府府丞 提督学政奴才福保跪奏,为奏闻事。准副都御史陆锡熊咨称,上年奉旨详校文溯阁全书,所

  • 一四○六 浙江巡抚福崧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一四○六 浙江巡抚福崧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十二日浙江巡抚臣福崧跪奏,为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遵例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内奉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改本一部,钦奉谕旨,令将抽改

  • 赵刚传·李延寿

    赵刚,字缯庆,河南洛阳人。他从小机敏,有口辩,富有才干。奉朝请入仕、任阁内都督。孝武帝与高欢构隙成仇,他密奉朝旨召集东荆州刺史冯景昭前来勤王,没有来得及出发,高欢已率军逼进洛阳,孝武帝被迫西迁。冯景昭召集幕僚和文武官

  • 敬宗本纪·欧阳修

    敬宗,名湛,穆宗的长子。母亲是恭僖皇太后王氏。起初被封为鄂王,后改封为景王。长庆二年(822)十二月,穆宗因击球突然得病,三日不见群臣。左仆射裴度三次进呈奏疏,请立皇太子,而翰林学士、中书、门下两省官员也相继依官职以此

  • 卷二百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十人物志九十忠义传二【满洲八旗二崇德年中共九十三人】讷尔特讷尔特满洲镶黄旗人姓马佳氏以骑都尉从征锦州明兵据松杏两山旌旗壁垒甚盛讷尔特挥

  • 提要·黄道周

    【臣】等谨案孝经集传四卷明黄道周撰道周有三易洞玑别着録是书作于廷杖下狱之时其作书之防见于门人所笔记者曰孝经自不毁伤其身以不毁伤天下不恶慢一人以至享祀上帝真觉良知良能塞天塞地又曰孝经有五大义本性立敎因心

  • 春秋辨义卷二十四·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昭公二辛未○景王十五年十有二年○晋昭二齐景十八卫灵五蔡灭郑简三十六卒曹武二十五陈灭杞平六宋元二秦哀七楚灵十一呉夷昧十四春齐髙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阳即唐燕别邑中山有唐县苏子繇曰三年燕伯奔齐六

  • 卷十七·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大全卷十七明 胡广等 撰学记第十八石梁王氏曰六经言学字莫先於说命此篇不详言先王学制与教者学者之法多是泛论不如大学篇教是教个甚学是学个甚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小】闻【去声】不足以动衆发虑宪

  • 学蔀通辨卷之九·陈建

    续编下此卷所载着近年一种学术议论类渊源于老佛其失尤深而尤显也王阳明答人书云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

  • 金光明最胜忏仪·知礼

    宋传天台教观四明沙门知礼集一切恭敬。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一拜已胡跪执炉云)。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菩萨。声闻缘觉众。及一切天仙。受用作佛事 供养已一切恭敬(一拜已复跪奉请云)。一心奉

  • 卷之二十三·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二十三 临济第十一世祖 讳克勤参五祖嗣法。 徽宗乙酉崇宁四年。 临济第十一世昭觉祖嗣宗统(三十一年)。 祖住成都府崇宁万寿禅寺。 成都帅翰林郭知章请开法。升座。一向目视云霄。壁立千仞。则孤负诸圣

  • 东皋子集·王绩

    别集。唐代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作。此集《新唐书·艺文志》著录5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亦曰:其友吕才鸠访遗文编成,名《东皋子集》5卷,已佚。今之传本为后人所辑。今有《四部丛刊》影印明钞本3卷,凡赋1卷,诗1 卷,文1

  • 陆氏易解·姚士粦

    一卷。明姚士粦辑。姚士粦字叔祥,生卒年不详。著有 《日畿访胜录》。东汉末陆绩 《周易注》久佚。《三国志·吴志》未注卷数。《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五卷,题为 《周易注》。《经典释文序录》、《新唐书·艺文志》、《

  • 十二天供仪轨·佚名

    一卷,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