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潯陽陶岳介立

  五代之相承也,其闢土則不廣,享祚則非永,干戈尚被於原野,聲教未浹於華夏,雖唐室名儒或有存者,然俎豆軍旅,勢不兩立,故其史書漏落尤甚。近年以來,議者以國家誕膺寶命,廓清區宇,萬邦輻輳以入貢,九流風動而觀政,五代之書,必然改作。岳自惟淺陋,久居冗散,一札詔下,恐非秉筆之數。因思自幼及長,侍長者之座,接通人之談,至於諸國竊據,累朝創業,其間事蹟,頗曾尋究,因書其所聞,得百餘條,均其年代為之次序,勒成五卷,命曰《五代史補》。雖同小說,頗資大猷,聊以備於闕遺,故不拘於類例,幸將來秉筆者,覽之而已。時皇宋祀汾陰之後,歲在壬子序。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一 表四十一·赵尔巽
  卷六十·谷应泰
  第四节 郑芝龙十九年间降叛之概略·陈匪石
  茆泮林辑本《世本》·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五·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佚名
  卷八十七上上·郝经
  第二册 天聪元年三月至四月·佚名
  一四四四 寄谕左都御史纪昀传旨申饬令将覆校各书务臻完善毋再舛误·佚名
  鲁迅与中学知识·周作人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五·佚名
  ●皇朝通典卷之二十七·佚名
  自序·捧花生
  卷八十一学堂四·冯煦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八出--第三十四出·张凤翼

    第十八出 掷家图国 【谒金门】〔生同旦上生〕情脉脉。回首晋阳天碧。烟树几家浑未识。小门何处觅。〔旦〕弱体朝行无力。不耐冰霜经历。〔合〕京国风烟如往昔。幽寻应咫尺。 〔生〕马蹄归处踏神京。〔旦〕纔过长亭又

  • ●序·多隆阿

    平原太守,望重真卿;天宝诸公,圣推子美。存两间之正气,剩一卷之遗诗。心常照于汗青,弗得其死;血虽终于埋碧,是谓如生。未仰高山,讵知流水岫岩。多雯溪先生世衍长白,赋拟太玄。祖扬佐命之勋,品慕通德之里。拔才贡树,载誉儒林。写张

  • 清苑斋集补钞·管庭芬

    清苑斋集补钞赵师秀和陈水云湖庄韵粼粼水增波,叠叠云弄影。昔夸春径研,今爱秋塘静。芳筵集宾彦,清宴除艳靓。时当新雨馀,苍翠献林岭。既忻冲抱舒,复快远目骋。聊嘉钟鼎人,而迺眷箕颍。深营察高趣,雅咏发沈景。独使和者难,一夕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六·佚名

    嘉靖三十一年六月壬子朔○癸丑大将军仇鸾言曩者奉诏每年调发京营转弱为强军六枝戍大同宣府苏镇以六月往十月还今已屇期臣谨部署副将孙男参将黄恩各三千人守宣府参将施宽游击赵应各三千人守大同游击肃振许策各三千人守

  • 卷之一千一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唐纪二太宗贞观元年正月定律加役流居作三年【新旧刑法志皆云居作二年今从王溥唐会要】九月杜淹参预朝政【实録云杜淹署位不知所谓署位何也今从新书宰相表是时宰相无定名或云参预朝政或云参知机务之类甚

  • 卷七十五·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七十五乡饮酒义第四十五正义孔氏颖逹曰案郑目録云名曰乡饮酒义者以其记乡大夫饮宾於庠序之礼尊贤养老之义此於别録属吉事仪礼有其事此记释其义也但此

  • 卷三十二·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三十二士虞礼第十四之一正义郑氏康成曰虞安也壬既葬其父母迎精而反日中而祭之于殡宫以安之【贾疏经及记皆云庙而此云殡宫者庙即殡宫也士丧礼注云凡宫有鬼

  • 荐福古禅师·惠洪

    禅师名承古。西州人。传失其氏。少为书生。博学有声。及壮。以乡选至礼部。议论不合。有司怒裂其冠。从山水中来。客潭州丫山。见敬玄禅师。断发从之游。已而又谒南岳雅禅师。雅洞山之子。知见甚高。容以入室。后游庐

  • 卷六十四·佚名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之四舍利子,眼界眼界性空。何以故?眼界性空中眼界无所有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亦无所有不可得。非眼界非眼界性空。何以故?非眼界性空中非眼界无所有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亦无所有不可得。色界眼识界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四·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四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供养亲近无量品第十六云何菩萨供养亲近修一习一 无量。嗢拖南曰供三宝亲善友修无量最为后 云何菩萨于如来所供养如来。当知供养略有十种。一设

  • 卷第一百七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摄纳息第三之六颇有味相应四静虑顿得耶。答有。谓色爱尽起欲界梵世缠退时。若无色界殁生欲界梵世时。问何故复作此论。答前虽明得舍

  • 卷第一·如玺

    方融玺禅师语录卷第一门人兴林等编住金陵天界禅寺语录顺治庚子八月十九日师于紫竹林受阖郡缙绅孝廉文学居士同诸山方丈耆宿监院等请住天界寺于九月十五日入院。山门尽大地是个善世法门都卢向甚么处入蓦卓拄杖云看脚

  • 茅檐集·魏学洢

    诗文别集。明代魏学洢撰。8卷。学洢字子敬,嘉善(今浙江嘉兴)人。魏大中之子,因救其父而有“忠臣孝子萃于一门”之称。是集一刊于钱棻(大中门人),再刊于其弟学濂,是为今本。卷 一为赋,卷二、卷三为诗,卷四至卷八为文。

  • 易纬通卦验·郑玄

    旧题东汉郑玄注。二卷。《四库全书》本。又称《通卦验》。为《易纬八种》之一。其书久佚,此本乃辑自《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列此书于“经部易类附录”,《提要》指出:“案《易纬通卦验》,马端临《经籍考》及《宋史

  • 周易象辞·黄宗炎

    清黄宗炎撰。二十一卷,附《寻门余论》二卷、《图书辨惑》一卷。《四库全书》本。宗炎之学,力辟陈抟“图书”之说。其《周易象辞》,训释《易》辞,专主义理。所附《寻门余论》,又称《周易寻门余论》,于论《易》之余兼排

  •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义净

    亦称《西域求法高僧传》、《求法高僧传》等,佛教史籍。义净撰。本书分两部分,记述佛僧56人的传记。其中正传50人,附传6人。始自太州玄照法师,终于澧州大津法师。在这56人中,有30人因患病死于古印度,或中途遇难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