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刘子卷四       北齐 刘昼 撰

知人第十八

龙之潜也庆云未附则与鱼鼈为邻骥之伏也孙阳未赏必与驽骀同枥【骥龙马驽骀钝马孙阳即伯乐也】士之翳也知巳未顾亦与佣流杂处自非洞明莫能分也故明哲之相士听之於未闻察之於未形而鉴其神智识其才能可谓知人矣若功成事遂然後知之者何异耳闻雷霆而称为聪目见日月而谓之明乎故孔方諲之相马也虽未追风逐电絶尘灭影而迅足之势固已见矣薛烛之赏劒也虽未陆斩玄犀水截轻羽而鋭刃之资亦已露矣【孔薛俱秦人】故范蠡吠於犬窦文种闻而拜之鲍龙跪石而吟仲尼为之下车尧之知舜不违桑隂文王之知吕望不以永日眉?之微而形於色音声之妙而动於心贤圣观察不待成功而知之也陈平之弃楚归汉魏无知识其善谋韩信之亡於黑水萧何知其能将岂待吐六奇而後明破赵魏而方识哉若于临机能谋而知其智犯难涉危乃见其勇是凡夫之识非明哲之鉴公输之刻凤也冠距未成翠羽未树人见其身者谓之龙鵄见其首者名曰鴮鸅皆訾其丑而笑其拙及凤之成翠冠云耸朱距电揺锦身霞散绮翮焱发翽然一翥翻翔云栋三日而下集然後赞其奇而称其巧尧遭洪水浩浩滔天荡荡怀山下民昏垫禹为匹夫未有功名尧深知之使治水焉乃凿龙门斩荆山导熊耳通鸟鼠栉奔风沐骤雨耳目黧黔手足胼胝冠絓不暇取经门不及过使百川东注于海西被于流沙生人免为鱼鼈之患於是衆人咸歌咏始知其贤故见其朴而知其巧者是王尔之知公输也凤成而知其巧者是衆人之知公输也未有功而知其贤者是尧之知禹也有功而知其贤者是衆人之知禹也故知人之君未易遇也侯生夷门抱关之吏见知於无忌豫子范中行之亡虏蒙异於智伯名尊而身显荣满於当世虽复刎颈魏庭漆身赵地揣情酬德未报知已虚左之顾国士之遇也世之烈士愿为君授命者犹瞽者之思视躄者之想行而目终不得开足终不得伸徒自悲夫

荐贒第十九

国之需贤譬车之恃轮犹舟之倚檝也车摧轮则无以行舟无檝则无以济国乏贤则无以理国之多贤如托造父之乘附越客之舟身不劳而千里可期足不行而蓬莱可至朝之乏贤若凤亏六翮欲望背磨青天臆冲绦烟终莫由也峻极之山非一石所成凌云之榭非一木所构狐白之裘非一腋之毳宇宙为宅非一贤所治是以古之人君必招贤搜隐人臣则献士举知唐昇二八流睦睦之风周保十乱播济济之咏仲尼在卫赵鞅折谋干木处魏秦人罢兵宫奇未亡献公不侵子玉犹存文公侧坐以此而言则立政致治折冲厌难者举贤之效也夫连城之璧瘗影荆山夜光之珠潜辉郁浦玉无翼而飞珠无胫而行扬声於章华之台炫燿於绮罗之堂者盖人君之举也贤士有胫而不肯至殆蠧材於幽岫毁迹於柴荜者盖人不能自荐未有为之举也古人竞举所知争引其类才苟适治不问世胄智苟能谋奚妨秕行昔时人君拔奇於困虏擢能於屠贩内荐不避子外荐不避讐身受进贤之赏名有不朽之芳昔子贡问於孔子曰谁为大贤子曰齐有鲍叔郑有子皮子贡曰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子曰吾闻进贤为贤非贤为不肖鲍叔荐管仲子皮荐子产未闻二子有所举也进贤为美逾身之贤矧复抑贤者乎故黔息碎首以明百里北郭刎颈以申晏婴所以致命而不辞者为国荐士灭身无悔忠之至也德之难也臧文仲不进展禽仲尼谓之窃位公孙弘不引董生汲黯持为妬贤虞丘不荐叔敖樊姬贬为不肖【虞丘楚相樊姬庄王妃也】东闾不达髦士後行乞於中路为国入宝不如能献贤献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斯前识之良规後代之明镜矣

因显第二十

夫火以吹爇生焰镜以莹拂成监火不吹则无外耀之光镜不莹必阙内影之照故吹成火之光莹为镜之华人之寓代亦须声誉以发光华犹此火镜假吹莹也今虽智如樗里才若贾生居环堵之室无知己之谈望迹流於地声闻於天不可得也柳下惠不遇仲尼则贞洁之行不显未免於三黜之臣无耻之人也季布不遇曹丘则百金之诺不扬未离於凡虏无羞之士也二子所以德洽於当时而声流於万代者圣贤吹莹也昔有卖良马於市者已三旦矣而市人不顾乃谓伯乐曰吾卖良马而市人莫赏愿子一顾请献半马之价於是伯乐造市来而迎睇之去而目送之一朝之价遂至千金此马非昨为驽骀今成駃騠也由昔莫之赏後有为之顾眄者也夫樟木盘根鈎枝瘿节蠧皮轮囷拥肿则衆眼不顾匠者采焉制为殿堂涂以丹漆画为黼藻则百辟卿士莫不顾眄仰视木性犹是也而昔贱今贵者良工为之容也荆磎之珠夜光之璧荐之侯王必藏之以玉匣缄之以金縢若闇以投人则莫不相眄以愕按劒而怒何者为无因而至故若物无所以因良马劳於驵闠美材朽於幽谷宝珠触於按劒名有所因而至则良马一顾千金盘木光於紫殿珠璧擎之玉匣今人之居代虽抱才智幽郁穷闺而无所因邪未有为之声誉先之以吹莹欲望身之光名之显犹扪虚缚风煎汤觅雪岂可得乎

托附第二十一

夫含气庶品未有不托附物势以成其便者也故霜鴈托於秋风以成轻举之势螣蛇附於春雾志希凌霄之游蟨鼠附於蛩蛩以攀追日之步碧萝附於青松以茂凌云之叶与夫鸟兽虫卉之智犹知因风假雾托峻附高以成其事奚况於人而无托附以就其名乎故所托英贤则迹光名显所附闇蔽则身悴名朽天之始旭则目察轻烟岁之将暮则蓬卷云中目之能见蓬之能高托日之光附风之势也缀羽於金铁置之於江湖必也沈溺陷於泥沙非羽质重而性沈所托沈也载石於舟置之江湖则披风截波泛扬长涧非石质轻而性浮所托浮也搏牛之?飞极百步若附鸾尾则一翥万里非其翼工所托迅也楼季足捷追越奔光若驾疲驷则日不涉一舍非其胫迟所托蹇也以是观之附得其所则重石可浮短翅能远附失其所则轻羽沦溺迅足成蹇夫燕之巢幕衔泥补缀烂若绫纹虽陶匠逞玅不能为之可谓固矣然凯旋剔幕则巢破子裂者所托危也鹪鹩巢苇之茎紩之以丝髪珠圆罗绉虽女子运巧不能为之可谓固矣然盲风歘至则苇折卵破者何也所托轻弱使之然也故鸟有择木之性鱼有选潭之情所以务其翔集盖斯为美也

心隐第二十二

二仪之大可以章程测也三纲之动可以圭表度也雷霆之声可以钟鼓传也风雨之变可以音律和也故有象可观不能匿其影有形可见不能限其迹有声可闻不能藏其响有色可察不能灭其情以夫天地隂阳之难明犹可以术数揆而耳目可知至於人也心居於内情伏於衷非可以算数测也凡人之心险於山川难知於天天有春夏秋冬旦暮之期人有厚貌深情不可而知之也故心有刚而色柔容强而质弱貌愿而行慢性懁而事缓假饰於外以明其情喜不必爱怒不必憎笑不必乐泣不必哀其藏情隐行未易测也日在天之内而光在人之外物亦照焉照之於外不可而伪内者也而伪犹生焉心在人之内而智又在其内神亦照焉纳之於内无所取徵也而欲求其情不亦难乎不洁在面人皆耻之不洁在心人不肯愧以面露外而心伏内故善饰其情潜奸隐智终身不可得而见也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同时孔子门人三盈三虚惟顔渊不去独知圣人之德也夫门人去仲尼而皈少正卯非不知仲尼之圣亦不知少正卯之佞子贡曰少正卯鲁之文人也夫子为政何以先之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夫少正卯心逆而憸行僻而坚言伪而辩词鄙而博顺非而泽有此五为而乱圣人以子贡之明而不能见知人之难也以是观之佞与贤相类诈与信相似辩与智相乱愚与直相像若荠苨之乱人参蛇床之似蘼芜也俗之常情莫不自贤而鄙物重己而轻人观其意也非苟欲以愚胜贤以短加长由於人心难知非可以准衡平未能虚已相推故有以轻抑重以短凌长是以嫫母窥井自谓媚胜西施齐桓矜德自称贤於尧舜若子贡始事孔子一年自谓胜之二年以为同德三年方知不及以子贡之才犹不识圣人之德望风相崇奚况世人而能推胜巳耶是以真伪绮错贤愚杂糅自非明哲莫能辩也

刘子卷四

猜你喜欢
  景公登射思得勇力士与之图国晏子谏第二十五·晏婴
  卷十九 修务训·刘安
  卷十九 修文·刘向
  第九章 1·辜鸿铭
  卷九·陈启源
  实知篇第七八·王充
  七月·佚名
  左传折诸卷二十八·张尚瑗
  卷十七目录·乾隆
  第十二节 论自尊·梁启超
  指月录卷之十五·瞿汝稷
  佛法悟入渐次·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九·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四·佚名
  不空罥索咒心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五·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赋彚卷五十五祯祥四灵赋【以麟凤四灵王     唐者嘉瑞为韵】阙 名于惟圣人之志气如神百物自化四灵荐臻是以鸟兽浸其惠泽昆虫怀其深仁福应尤盛休祥日新不然何以灵挺岀飞龙来賔羽族降而集凤

  • 卷一·吴当

    ●钦定四库全书学言稿卷一(元)吴当 撰○四言诗明良诗御史明良赐都棱特穆尔开府为字乃东平文忠王拜珠丞相之子忠宣王安丞相之孙也于赫皇祖肇基朔土惟时忠襄实佐神武天戈攸指罔不率俾忠武之才雄特瑰伟逮乎忠宣相我世皇式

  • 志第二十六 州郡二·沈约

    ○南豫州 豫州 江州 青州 冀州 司州 南豫州刺史,晋江左胡寇强盛,豫部歼覆,元帝永昌元年,刺史祖约始自谯城退还寿春。成帝咸和四年,侨立豫州,庾亮为刺史,治芜湖。咸康四年,毛宝为刺史,治邾城。六年,荆州刺史庾翼镇武昌,领豫

  • ●卷上·权衡

      癸酉 元統元年。先是,歲壬申秋,文宗車駕在上都。八月,疾大漸,召皇后及太子燕帖古思、大臣燕帖木兒曰:「昔者晃忽叉之事,為朕平生大錯,朕嘗中夜思之,悔之無及。燕帖古思雖為朕子,朕固愛之,然今大位,乃明宗之大位也。汝輩如愛

  • 春秋战国异辞卷八·陈厚耀

    晋史晋世家周成王封其弟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字子于唐叔子燮是为晋侯【毛诗谱云叔虞子燮父以尧墟南有晋水改曰晋侯】晋侯子宁族是为武侯武侯之子服人是为成侯成侯子福是为厉侯厉侯之子宜臼是为靖侯靖侯

  • 第二卷 道光·缪荃孙

    江苏巡抚陶澍奏抚恤日本漂船折(道光六年五月十五日)为日本国夷船漂收镇洋县境,照例抚恤,拨船指引出洋回国,恭折奏闻事。据镇洋县知县郑光伟禀称:“道光六年四月十五日,经甘草司巡检禀报,十三日问炮台汛兵丁瞭见浏河口

  • 十二、我爱鸟而恶狗①·林语堂

    ①原题为《买鸟》。我爱鸟而恶狗。这并不是我的怪癖,是因为我是个中国人。我自自然然地有这种脾气,正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因为中国人喜欢鸟,可是要是你对他们谈到爱狗的事,他们便会问你道,"你讲甚么话?"我永远不明白为什么

  • 卷二十七·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丁酉(一六五七)、大清顺治十四年(永明王永历十一年、鲁王十二年)春正月甲辰朔永明王在云南,鲁王在金门。帝复遣王自奇偕张虎慰谕孙可望于黔;自奇告可望曰:『定国孤军,易擒也』。可望密令自奇为内应;自

  • 卷首·佚名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内阁奉上谕历代名臣奏疏俱有流传选刻之本现在四库全书内经馆臣编次进呈其中危言谠论关系前代得失者固可援为金监至胜国去今尤近三百年中荩臣杰士风节伟着者亦不乏人迹其规陈治乱抗疏批鳞当亦

  • 卷十四·姚炳

    钦定四库全书 诗识名解卷十四 钱塘 姚炳 撰 木部 椅 椅【鄘风定之方中篇】释木训椅为梓郭璞谓即楸陆玑以为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梓实桐皮曰椅罗瑞良引说文及郭璞椅梓楸榎诸注断为一物而四名愚谓椅乃梓之一种释

  • 卷六·佚名

    菩萨住胎有十事。何谓为十。欲得开化志住小乘。怀怯羸劣众生之等。菩萨悉见此辈心念。故现入胎。或恐此等。心发念言:菩萨化生。德本自然。不可学得。故现入胎。是为一事。菩萨悉为父母亲属往古宿世同学徒类及馀黎庶。

  • 成唯識論卷第十·欧阳竟无

      護法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此十一障二障所攝。煩惱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   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   令永不行.

  • 第三章 《玉历》之传流·佚名

      第一节《玉历》如何传下世间  时在太平,庚午年秋九月重阳戊辰日(宋朝年间)。贫道淡痴,登高游览。恍忽之间,见一石碑,铭日大道无为 清净一真 六道众生 皆因妄成缘妄造业 善恶攸分 因果不爽 毫厘分明心念才动

  •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三·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无畏品第五  须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菩萨何从造发道意。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从一切欲而起道意。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正作此语。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于爱欲中与欲从事。尔乃

  • 卷第十六·佚名

    正源略集卷第十六 天台嗣祖沙门国清 达珍 辑 南岳下三十九世 天翼翔禅师法嗣 潭州大沩藏庵锋禅师 武陵罗氏子 上堂。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着。落在第二。栽松道者求寄宿。面皮厚多少。碓房俗汉上江舟。未跨船舷。

  • 比哀兰德·巴尔扎克

    《比哀兰德》主要事实很简单,交织在一起的因素却是光怪陆离;因为人的外部表现可能很单纯,行事可能很无聊,不值一谈,他的精神与情绪的波动永远是复杂的,以比哀兰德来说,周围大大小小的事故从头至尾造成她的悲剧,她遭遇不幸好像

  • 茶录·冯时可

    明代茶书,冯时可撰,1卷。冯时可,字敏卿,号元成,松江华亭(治今上海)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累官湖广参政,所至有政声,尤以著述为天下所重。撰有《易说》、《诗意》、《左氏释》、《左氏讨》、《上池杂识》、《雨航杂

  •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遵式

    宋耆山沙门遵式撰,第一决疑门:一疑师,二疑法,三疑自,今并决之。第二行愿门:一礼忏门(即世称小净土忏),二十念门,三系缘门,四众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