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心定意品第十六

佛复告族姓子。如来至真。知其一心脱门定意正受之业。尘劳瞋恚之所从发。审如有知。云何知之。众生尘欲之所系缚。所因报应而致此缘。当复何缘而致清净。如来悉知。何谓缘报。何谓事业。从不慎念而致缘报。从无明事众生之类而致欲尘。从无明事而致行矣。从行致识。从识致名色。从名色致六入。从六入致所更。从更致痛。从痛致爱。从爱致受。从受致有。从有致生。从生致老。从老致尘欲。为报应因致事业。因见致爱。从结爱处。是为缘报。是为事业。缘致爱欲尘劳之缚。彼复何谓缘报。云何事业令其众生致於清净。有二报应及十二事。众生因此而致清净。何谓为二。一曰因从他人闻柔顺谊。二曰内自己身如应念法。复有二事而致清净。一曰而一其心专志学问心不愦乱。二曰晓了方便寂然之谊观察其源。复有二事而致清净。一曰知无所来发动所起。二曰知无有来亦无所至。复有二事而致清净。一曰观无所生本无处所。二曰致於灭度亘然寂静。复有二事而致清净。一曰其行成就无有不办。二曰明慧之事造其正证。复有二事而致清净。一曰志修道法顺入脱门。二曰其本清净至度知见。复有二事而致清净。一曰至灭尽慧而无所著。二曰无所生慧常无所猗。复有二事而致清净。一曰则以至诚而致道德。二曰常以审实获於成就。是二报应及二业清净众生。如来悉知。又尘劳结方便无量。清净方便亦复无限。又其尘劳而致清净。便近成就因审观故。又净方便。随尘劳行而渐近法。摄其慢者,如来圣慧悉达知此拔其因缘。此族姓子。如来之慧寂然於欲澹泊。诸恶不善之法。兴行俱念忽静安隐。行第一禅以能一心。住寂灭界静然正受。从第一禅起修八解门反覆逆顺而修正受。所见皆知三昧正受。显示平等又现定意。如来三昧无所畏难无能坏者,如来三昧无有因缘不从方便。如来常定一心不忘。於诸三昧最为上尊。常住一定普见一切三昧正受。其心不退未尝增减。其所显现无有不定。如来三昧初无所生。无能观察。声闻缘觉所不能及。过诸菩萨及正真觉。如来三昧无能越者,卓然殊绝巍巍无量。一切众生所不能知。如来之慧亘然无际。无穷无极无可为喻。以权方便开化声闻令得定意。如来悉知。了诸缘觉菩萨行事。随其应时而教诲之。是为如来第七之业。佛於是颂曰:

众生因缘事,其尘劳爱欲。自在悉知之,其慧无崖底。如其行清净,及复不清净。佛大慧自在,悉能晓了此。

不慎念报应,因缘生明慧。事业无明行,及其所造作。识名色如是,其本情六根。世尊悉达之,因缘所事业。

其缘劳尘欲,所贪诸所作。睹见其因缘,事业於欲行。思想所缚结,因是为缘起。众人所住处,从是致因缘。

众人所誓愿,则有二因缘。因从人听者,慎省受其言:内已如应念,观诸法悉空。彼人致解脱,生死之江海。

寂然而观察,精勤蠲除二。思惟而睹之,无来无有去。称量省其源,无生亦无终。彼寂灭入道,尔乃为清净。

常住於正行,慧者修行三。其无放逸者,遵崇三脱门。成於灭尽慧,至诚逮无生。是缘报事业,清净兴上愿。

最胜一心知,常三昧正受。逮成於寂灭,意勇复起立。观察而思惟,一切诸逆顺。其佛大法王,八解门正受。

则以一定意,致无量亿定。无等伦悉见,其行而普平。其心定所行,道法无穷极。由是之行故,胜心无所定。

若声闻缘觉,定意亦如是,诸菩萨若兹,若干种定意。安住之意定,皆超越其上。

如来所修业,随时慧教化。

猜你喜欢
  云峰悦禅师·惠洪
  比丘受戒录·弘赞
  修行观十二因缘第十七·佚名
  传法正宗论卷下·契嵩
  卷九·佚名
  卷第二·志磐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二·雪关智訚
  卷第十七·呆翁行悦
  卷第七十七·佚名
  卷第四十·霁仑超永
  我之佛教观·太虚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一卷·佚名
  卷第十三·智旭
  第十六卷·佚名
  金刚仙论 第七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三·万树

    <集部,词曲类,词谱词韵之属,词律  钦定四库全书词律卷十三宜兴万树撰簇水【八十五字】        赵长卿长忆当初是他见我心先有一鈎才下便引得鱼儿开口好事重门深院寂寞黄昏後厮觑着一面

  • 蓝涧集卷二·蓝智

    (明)蓝智 撰○七言古诗题程芳远所得方方壶写大王峰魏王炼丹武夷顶石洞千年松桧冷凭虚楼阁散虹光积翠峰峦荡云影狂歌披髪有金公曾共方壶隐此中半夜龙神问丹诀西风一鹤度辽东方壶爱此不得住西入仙岩种琪树寻常一笔扫云烟

  • 续咏十二首(原注)·佚名

    续咏十二首(原注)宝应王凯泰补帆着台阳原自福州来(「志」言:台龙发于鼓山),逆水洋洋气脉开(万水皆朝东,独台水朝西,堪舆家所赞「逆水砂」也);从来风火西南定,惊涛骇浪一齐回(西南风起,则安平涌起。沈幼丹星使会疏,请封海神,立庙崇祀。

  • 方岳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方岳(1199-1262)字巨山,号秋崖,歙州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调南康军及滁州教授。嘉熙间,除淮东安抚司幹官。为制置使赵葵所重,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之司幹官。以忤史嵩之,罢居四年,淳祐五年(1245),除太学

  •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蚕生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春动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清明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

  • ●卷十四·陶宗仪

      ◎忠烈萧景茂、漳州龙溪隔洲里人,儒而有文,以谨厚信于乡里。后至元间,漳寇乱,景茂率乡人立栅保险,坚不可破。会旁里有人导之从间道入,景茂被执,贼使拜,曰:&ldquo;汝贼也,何拜?&rdquo;贼欲肋之降,以从民望,景茂骂曰:&ldquo;逆贼!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弘治元年十一月庚申朔钦天监进弘治二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升太常寺卿掌钦天监事童轩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等处军务兼理巡抚赐之敕曰四川松潘远在万山之中所管威茂等州叠溪等处与番夷

  • 卷之一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槁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一四二○ 护理山东巡抚江兰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一四二○ 护理山东巡抚江兰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初一日护理山东巡抚 布政使臣江兰跪奏,为查缴《通鉴纲目续编》,遵例具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内节次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多有议论

  • 律书第三·司马迁

    刘洪涛译注【说明】什么是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索隐》引《释名》说:“律,述也,所以述陽气也”。这原是从《尔雅》翻出的话,《尔雅》还把律释为铨、法等,都不能究其窍要。其实,律就是率的同音字,律学就是关于万物形体

  • 第八章 16·辜鸿铭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惶惶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辜讲孔子说:“外表极为精明却不正直;外表愚钝却不谦虚;外表天真却不诚实,对这样的人,我真不知道要怎么讲。”

  • 卷三十七·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三十七    宋 卫湜 撰月令第六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月令者以其纪十二月政之所行也本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之首章也礼家好事抄合之後人因言周公所作然其官名时事多不合周法此於别録属明堂隂阳

  • 卷三十五·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三十五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哀公【公名蒋定公子在位二十七年至十四年春而春秋终焉諡法恭仁短折曰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定四年蔡侯请晋师伐楚盟于召陵既而以吴师入楚败于

  •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归命净诸恶趣王  如来应供正等觉  一心敬礼释师子  说曼拏罗灭恶趣  我今为利益诸众生故。于如来所说根本大教。演说观想净诸恶趣大曼拏罗法

  • 卷第二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第三之四入息出息当言依身转耶。依心转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令疑者得决定故。谓契经说。佛告长者。此入出息是

  • 岭海舆图·姚虞

    区域地图。明姚虞撰。一卷。虞字泽山,福建莆田人。嘉靖进士,曾官知府。是书为其官监察御史,巡按广东所作。以图为纲,附序、纪。首岭海舆地全图(即省图),次南雄、惠州、潮州、肇庆、高州、廉州、雷州、琼州等十府图,经以南夷

  • 茶解·罗廪

    明代茶书,1卷,罗廪撰。廪字高君,浙江慈溪人,生平待考。卷首有屠本畯万历己酉(三十七年,1609)序,介绍其书内容为:“凡十目:一之原其茶所自出,二之品其茶色味香,三之程其艺植高低,四之定其采摘时候,五之摭其法制焙炒,六之辨其收藏凉

  • 太上说西斗记名护身妙经·佚名

    作者不详。道教经书《五斗经》中之一篇。经文假托太上老君于汉永寿二年(156)正月七日降蜀都,为正一天师张道陵说东斗长生经后,又于正月十五日降蜀都,为张道陵演说西斗真经。据称,该经乃上天所宝,度人无量;众生善恶功过,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