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近溪罗先生明道录跋 杜应奎

先生自弱冠时闻道即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厥后服官中外讫于还山,日夜孜孜以此自励、以此诲人。以故会中多问答语,而应酬诗文亦时时秃笔为之。顾稿多散佚,海内来学者愿刻以传而卒不可得。

奎自丙寅获侍以来,十九年所矣!凡会中肯綮语皆谨录之。曩与先生之伯子轩仲子辂汇缉成卷,无何,复轶去。今即录中之一二藏于家者,固请于先生刻之以惠同志。刻成,奎得缀数语卷末。至其学术接孔门正脉,则览者当自得之。所谓因文可以见道也。非奎之愚所能赞也。子赣曰:臣誉仲尼,犹两手捧土置之泰山之颠,其无益于泰山之高明矣!奎于学术亦云。

万历甲申夏五月,门人临川杜应奎百拜跋。

叙罗近师明道录后(詹事讲)

叙罗近师明道录后

今之谭学者皆曰:“道不易言。”夫道曷难言哉!难于闻之而悟,悟之而皆道耳。夫孺子歌沧人恒言,天下国家有者所共闻,惟宣尼子舆知其为至理所寓,而明之以迪人。彼固有所以合之而一理浑融、充塞无间,要亦见之真而感通为甚速也。

讲幼从外傅则为言《中庸》之诚、天则实理、人则实心矣。稍长,侍先君讷斋游安城,先达则又为言实理之在天者即吾心、实心之在我者即天理矣。然形体心知天人迥隔,敏黾从事,泮涣犹初。比丙寅岁,近溪罗先生会讲疏山,录达道达德三重九经要皆行之以一,而所发一之义甚明且切,时则心若有契,乃修贽及先生之门,往还将十余载,未之敢怠。惟绎一之,一言亦未敢忘也。至丁丑成进士去,知宣城,幸先生以赉捧出都门,相与并舟而南。于时,寝兴食息,形迹浑忘;俯察仰观,吃紧活泼。偶尔若有所觉,不觉大呼,起曰:“塞乎天地之间,非谓实邪?斯之实也,非所谓一邪?”心理神灵,虚含昭旷;物我天地,妙合员(‘员’原字如此,通‘圆’――标点者注)融。乃知圣人为言,初无二理,吾人自得斯可逢源也。先生亦跃然喜曰:“异哉!吾不意子乃亦悟及此。此之谓知天地化育也。从兹而立本以经纶天下,特易易尔。”

久之,窃敢以学脉请诸先生。先生曰:“此道自孟子后实难其人。盖直养无害,由于性善之信而不疑。性善不疑,由于天人之一而不二。后儒以气质谭性,则天且疑之矣,况于人邪?疑则性根且斩矣,又安能以无害而养之以直邪?我明幸生阳明先师,其见足以悟,其气足以充,孔孟性命之脉,诚自一线而引之,普天无复支离间隔之病。其有功吾道,真可称罔极者。昨备员言责于从祀之议,辄不自量,首陈之,已得议允,而此学益以大明。”顾阳明之后,谁与得其宗旨?兹读先生会语,宛然姚江宗派也。是足以明道,故名为明道录。因敬述夙所承教者以附末简如是云。

万历乙酉岁仲冬之吉,赐进士第河南道监察御史奉敕巡按浙江等处督理盐乐安门人詹事讲顿首撰。

猜你喜欢
  卷十七 十七之四·孔颖达
  问明卷第六·扬雄
  惜时第五十三·佚名
  《鬻子》注解·逄行珪
  春秋年表【缺】·佚名
  礼经会元卷二下·叶时
  卷四十·王昭禹
  《尸子·分》白话译文·尸佼
  卷五·佚名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四·欧阳竟无
  卷一·赜藏主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下·佚名
  第五十九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四卷·佚名
  金刚般若论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道居·唐圭璋

      待考。   蝶恋花   气禀五行天瑟秀。瑞见枢延,况是黄钟奏。日影量来添午昼。柳梅消息年时候。   红粉吹香帘幕秀。深院笙歌,劝饮金钟酒。乐事赏心千岁有。黑头做三公有。

  • 卷三十四·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四钱塘 王琦 撰丛说【二百二十则】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盖气骨高举不失颂咏风刺之道【吴融禅月集序】歌诗之风荡来久矣大抵丧於南朝坏於陈叔宝然今之业是者苟不能求古於建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四十一·杨仲良

      仁宗皇帝   减浮费   天圣元年正月。自宋兴,而吴、蜀、江南、荆湖、南粤皆号富强,相继降附,太祖、太宗因其蓄藏,守以恭俭简易。方是时,天下生齿尚寡,而养生未甚蓄,任官未甚冗,佛老之徒未甚炽,外无寇敌金缯之遗,百姓亦各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四·佚名

    嘉靖三十六年二月乙酉朔○丙戌 南京户部右侍郎王诰三年秩满荫其子胤淇为国子生○丁亥 祭先师孔子命礼部尚书吴山行礼 命浙江都司佥书署都指挥佥事刘显充参将分守苏松○戊子祭 太社稷遣英国公张溶代 掌锦衣卫事都督陆

  • 卷之四百三十三·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十一月庚戌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己卯皆如之。  ○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顺天宝坻县张及第、私设税课。信任蠹吏。纵盗殃民。与东路同知张兆珏、朋

  • 八○三 两广总督巴延三等奏遵旨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佚名

    八○三 两广总督巴延三等奏遵旨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六年八月二十八日两广总督臣觉罗巴延三、广东巡抚臣李湖跪奏,为奏明事。窃照办理违碍书籍一案,节奉谕旨饬查。广东省前后查出应禁书本,节经奏缴,其有连板片起出

  • 琅邪王高俨传·李百药

    琅笽王高俨,字仁威,武成帝第三子。初封东平王,拜开府、侍中、中书监、京畿大都督、领军大将军、领御史中丞,升任司徒、尚书令、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魏氏旧制:中丞出门,清除道路,与皇太子分道行走,王公贵族须在很远的地

  • 刘熙古传·脱脱

    刘熙古字义淳,宋州宁陵人,是唐朝左仆射刘仁轨十一代孙子。他的祖父刘实进,曾经任汝阴县令。熙古十五岁时,精通《易》、《诗》、《书》;十九岁时精通《春秋》、诸子、历史。避祖父的名讳,不考进士。后唐长兴年间,以《三传》受

  • 卷第四·佚名

    帝统四尊号批答下去尊号中睿圣文武字求言诏明道二年七月戊子朕膺昊天之眷命。嗣烈圣之鸿图。惧帝监之下临。荷神器之至重。何尝不夙宵兢畏。旰昃忧勤。务专稽古之钦明。靡敢暂时而暇佚。自文考在宥之旦。洎冲人储两之

  • 卷七·长孙无忌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七唐 长孙无忌等 撰卫禁上【凡一十八条】疏义曰卫禁律者秦汉及魏未有此篇晋太宰贾充等酌汉魏之律随事増损创制此篇名为宫卫律自宋洎于后周此名并无所改至于北齐将闗禁附之更名禁卫律隋开皇改

  • “社会贤达”钱牧斋·吴晗

    就钱牧斋对明初史料的贡献说,我是很推崇这个学者的。二十年前读他的《初学集》《有学集》《国初群雄事略》《太祖实录辨证》诸书,觉得他的学力见解,实在比王弇州(世贞)、朱国桢高。同时也收集了有关他个人的许多史料,如张汉

  • 卷九·杨甲

    钦定四库全书六经图卷九     宋 杨 甲 撰毛邦翰 补黄目以黄金为目黄者中也目者清明也酌于中清明于外祭天用瓦甒盛五齐受五斗口径一尺脰髙二寸乐记云治乱以相即柎也亦节乐以韦为表装之以糠有虞氏梡俎足四如案

  • 第49章·老子

    【原文】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1)。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矣。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矣(2)。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浑焉(3)。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4)。【题解】此章是讲体“道”

  • 中国建国的根本要事·太虚

    ──三十五年夏作──使农民成为真正的中国主人,实为中国建国的根本要事。否则、中国国政基础终被劫在土劣贪污集团手内,不能有真正的民主;亦任何政党主义,任何法制国策,都成具文而莫征实效。余历居山乡农村,颇知中国百分之

  • 杂宝藏经卷第四·佚名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贫人以麨团施现获报缘  贫女以两钱布施即获报缘  乾陀卫国画师罽那设食获报缘  罽夷罗夫妇自卖设会现获报缘  沙弥救蚁子水灾得长命报缘  乾陀卫国王治故塔寺得延命缘  比

  • 卷第三十·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三十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绪分定品下何谓共明想定。如比丘取诸明相。谓火光日月星宿光摩尼珠光。取诸光明相已。若树下露处。思惟光明知光明受光明。如实人若想忆想。是名光明想。若

  • 松崖医径·程玠

    二卷。明程玠(生卒年不详)撰。程玠,字文玉,号松崖,歙县(今属安徽省)人。成化甲辰(1484)进士,通九流医卜之学,著述较多,除此书外,另有《八门遁甲》、《眼科秘方》、《医论集粹》等书。此书卷上首先论述伤寒诸证,认为杂

  • 词莂·朱祖谋

    清朱孝臧编选,张尔田补录。一卷。是编为朱氏客寓吴中时,与张尔田“恒共商略去取”选成。后朱氏移居上海,与况周颐踪迹日密,又补选入况词。最后由张尔田补入朱氏自作十阕成编。朱氏卒后,始付梓,刻入《彊村遗书》。全书录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