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述师述友

童子试

陈秋崖夫子讳其凝,江苏上元人,雍正庚戌进士,官太仆寺卿。乾隆十一年提督浙江学政。九月科试,取辉祖入县学。

乡 试

博虚宥夫子讳卿额。满洲镶红旗人。乾隆戊辰进士。初名纶音惠,改今讳。国子监司业。乾隆三十三年戊子,浙江乡试正典试,后终奉天府尹。

陆耳山夫子讳锡熊。江苏上海人,乾隆辛巳进士。壬午召试,钦赐内阁中书,为戊子浙江副典试,终都察院左副御史。

曾洞庄夫子讳光先。湖南湘潭人,乾隆乙丑进士。象山县知县。戊子分诗五房,为辉祖本房师。后加通判衔,罢官,终钱塘行馆。辉祖年十八,应丁卯乡试,时祈神签云:“举头莫道青云远,得路先凭博陆侯。”每遇乡闱,辄盼霍姓典试,不可得。后客平湖,年已三十八,将去馆祷于文昌祠,签云:“应得光先兼裕后,功名一路到耆颐。”至是科,座主为博、陆二姓,而房师之讳直著文昌。签语遇合,前定如此。

会 试

嵇拙修夫子名璜,江苏无锡人。雍正庚戌进士。日讲起居注官,兵部尚书。乙未大总裁。今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兼吏部尚书。

王惺园夫子名杰,陕西韩城人。乾隆辛巳进士。刑部右侍郎,乙未副总裁。今经筵讲官,东阁大学士,管礼部事务。周海山太夫子煌,撰先人墓表,夫子手书勒石。

阿雨斋夫子讳肃,满州镶白旗人。乾隆甲戌进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乙未副总裁。历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终光禄寺少卿。

汤辛斋夫子讳先甲,江苏宜兴人。乾隆辛未进士。翰林院编修,乙未分诗一房,为辉祖本房师。终广东学政。

受 业

薄夫子,淇县人。不能追记讳字。辉祖六岁受业。

家静山夫子讳崇智,同出高祖支下。辉祖自七岁至十岁受业,训诂之学皆禀师授。旅没京师。无子。辉祖属族兄凤琳(绶)归其丧,今尚无为之后者。

郑又亭夫子,名嘉礼。同县人。县学生。先君子将为粤东之游,预聘延主垫,辉祖年十一至十四岁,受业四年。馆课勤密,不使得有暇晷。今年七十有九。辉祖不逮事父,夫子为先君子礼聘,见夫子如见吾父,夫子亦视辉祖如子。呼名受拜,不假辞色。白头师弟肃然也。近今馆师,更无能继之者。

徐冠周夫子讳冕。上虞人,馆族叔奂若先生家。辉祖年十五从学。当是时,家难交讧,夫子语辉祖曰:“汝不成名,门户必隳。当念二母辛苦,用百倍功充汝才,不患不成进士也。”又曰:“吾年逾六十,我儿未十岁,不知他日吾子得如汝否?”视辉祖亦如子。辉祖年三十,客长洲,从上虞郑茂才(源)询知:夫子久弃人事,世兄补博士弟子,终未得一见也。

茅再鹿夫子讳绳武,一字诒孙。山阴人。县学生。舅氏王深甫先生内侄,馆韩德师先生家。辉祖年十六,为童子师课表弟二人。遇文期,则从夫子乞题作文。夫子谦甚,不以师道自居;然诲教切至,历二年不倦。

张百斯夫子讳嗣益。山阴人。岁贡生。授徒鱼化桥家塾。辉祖年十八,为乾隆丁卯科初应乡试之前,仍为童子师,乞夫子命题,求教凡四月。

许虚斋夫子讳廷秀。江苏山阳人。乾隆甲子科举人。戊辰三月,先外父王坦人先生官山阳典史,恐辉祖以蒙师废学,招至甥馆,从夫子游,凡八月,以疾辞归,明年己巳,仍受业于百斯夫子。

冯夫子佚名字。山阴人。县学生。馆安昌沈氏,庚午闱前,从游二十余日。

杨鲁蕃夫子名际昌。山阴人。乾隆辛酉举人。辛未馆坦人先生从兄家。辉祖授徒里中作举业文,邮呈求教,夫子导之以正,且有相赏于文字外者,讫一年。

孙景溪夫子讳尔周。山东昌邑人。乾隆乙丑进士。令内邱调吴桥,丁外艰。岁己卯,辉祖客苏松粮储道胡偶韩先生(文伯)所,夫子服将阙,探戚官中,录课艺求教夫子,授以场屋律度:曰相题,曰炼局,曰运气,曰选调,曰遣词,曰炼字。反复讲解,每夜至四更方息。凡四阅月,稍稍领受。忝窃科名,皆夫子训也。后有业儒者,饮水思源,不得忘所自来。夫子历官四川宁远知府。归老。以子西林先生含中官陕西按察使,诰封通议大夫。

亡 友

孙西林先生(含中),景溪师子也。乾隆辛巳,师令秀水,辉祖佣书幕中,先生试礼部中式,来官解省觐,得共晨夕。一日侍坐,师曰:“若两人操心制行,异日当为端士,可齿叙如同气,毋忘今日之谊。”辉祖敬谢:“不敢当。”师曰:“子毋辞,士君子论交,不以穷达异趣。况子岂终幕客者?子毋辞。”先生与辉祖同生庚戌,长辉祖二十四旬有奇,遂兄事焉。越一年余别去。

癸未选庶吉士,丙戌改户部主事。而辉祖于戊子忝充秋赋,己丑至京师,主先生寓庐,不知身之在客也,辛卯秋九月,先生由员外郎出为宁绍台兵备道,款辉祖入幕,凡四月,以会试辞。比下第南归,先生已调江苏河库道。甲午量移苏松太兵备道,屡以师命召,辉祖母老,不果往。先生旋司臬陕西。丁酉来浙开藩,再四招延,且属韩城师道意辉祖,过辱下交,惧为人指目,固辞,先生不之强也。

有机事辄相邀商榷,有所建白,罔弗采纳。戊戌六月,手书相订,辉祖将俶装,而先生中暍捐馆舍,凭棺一恸已矣。生平先生为政,持大体,廉仁平恕,守正不阿。是时,大吏颇与先生龃龉,而先生能力行其志。发引日,道路手香跪哭,灵輀不得前。至今述遗爱,犹多泣下。辉祖为先生所部,而冠先生于亡友者,尊师命也。

罗台山(有高),江西瑞金人。乾隆乙酉举人。己丑会试,以邵二云(晋涵)先容,得订交焉。又七年,余佐慈溪知县黄补畲(元炜)幕中,台山方主鄞县。邵双桥(洪)家迓以来,共晨夕者二旬。奉《双节堂赠言》,匄为论定。越二年,叙别于钱塘寓舍。凡《赠言》中古文,一一次第点正。通《内典》,尝进余以摄生之道,余未之能行也。而台山以己亥正月卒于家。

孙迟舟(辰东),初名宸。归安人。乾隆壬辰举礼部试第一,第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官翰林院编修。先是岁丙戌,迟舟方持父服,课平湖知县刘冰斋(国烜)二子学,余治申韩家言,佐平湖幕,称莫逆交。甲午丁内艰,主讲东阳书院,余客海宁,屡寄文字商正。丙申,余再馆平湖,迟舟服阙,过余叙别。明年,迟舟举男;余举女。因有婚姻之订,是为庚子之春。其后秋分,校顺天乡试,卒于闱中。

来江皋(起峻),同邑长河里人。乾隆壬辰进士。余之交江皋也,始自辛卯公车,继以壬辰水同舟、陆同车、京邸同寓舍,志趣并同。官户部湖广司额外主事。以父母笃老,引疾归,授徒于船楼家塾。甲午亦为余评骘课艺,已而迭丁内外艰,会经理西江塘水利,劳病卒。

陶午庄(廷珍),会稽人。乾隆庚寅冬扁舟过访,出试文相质,遂订交。明年举于乡,丁未补咸安宫教习。丁内艰,归,校订《双节堂赠言》甚力。辛丑拣发甘肃,累署知县,借补直隶肃州州同。卒于官,以弟子为后。

张潜亭(羲年),余姚人。乾隆乙酉拔贡生,宫于潜,训导俸满,保举以知县用,请留“四库馆”效力,赐国子监助教衔,充《四库全书》纂修官。丁酉中顺天乡试举人,戊戌下第,特赐一体殿试,届期疾作,遂不起。

徐颐亭(梦龄),山阴人。国子监生。精医术。屡试省闱不遇。治危证多愈。余有回生之感,详《习医宜慎》条。会戚属邀赴口外,旅没。仲子嘉会,能世其业;季子端揆,以孝友著称。

严古缘(果),仁和人。乾隆庚寅举人。先是壬申二月,恩科乡试第三场于号舍订交。垂三十年,久而愈笃。性肫挚。别数月,必作画幅题句寄赠,情溢楮墨间,弟铁桥(诚),乙酉举人,豪爽过于兄,诗笔高迈,亦工绘事,兼精篆刻。先四年卒。

家昌年(永祚),六世祖支下,犹子行也。家奇穷,年四十方室。诗法徐谓,画师米芾。事母笃孝,有礼聘者,不忍出游离膝下,忍贫为童子师,以终其身。年八十余,及见曾孙而卒。弟介甫(永祺),年十六为山阴贾人司筦钥。

贾人父疾,属侍医师治药,念母衰病,力不能延医,夜读医书,晓就医师求方脉之理,久之,工医术。母倚其药而生者,三十余年。为余治病辄效,言必以正,曰:“疾病皆由不自爱而起,或以先天不足归咎父母,不孝甚矣。”初,余习幕学,语余曰:“侄见郡城幕者多浪费,愿叔戒之。”又曰:“叔祖浮厝十余年,当亟谋安葬,此事无促迫者,不可以远游故,一刻忘也。”其相爱大率类是。先昌年卒。余为作《汪氏二孝子传》云。

孙惠畴(世埰),山阴人。仲姊婿也。余孤且寒,年十四、五时,颇不为姻党所礼,独荷款接勤挚。性豪爽善饮。急人难如己,不治家人生产。游吴越间,无所遇。归而病酒,至于没。子四人,长继英,能修内,行佐幕,仁谨有闻。

陆三德(天胜),同里人。有至性,重然诺,能知大义,为乡党信重。长余十岁,少时误陷缧绁,先大父雪出之。岁元旦起,即至大父像前礼拜。先赠公赴粤东时,属料理家事,已而赠公丧归。遇力作,无寒署,早晚有呼必应。力佣自给,独不受余一钱。曰:“吾受朝三翁未报,且诺十三叔不可负也。”

余入试省闱,执劳无倦色。至戊子,忝列科榜,欣然曰:“吾固知朝三翁当有后也。”视余如弟,历四十年,名余不改。又四年而没。没之前夕,余客海宁归,亟过访,执余手曰:“好好尚得见弟一面,恨不及待弟官也。”盖余自少孤至成立,人情屡易,始终如一者,一人而已。

方望山(鲁),同邑路西人。初以治疾相识,久之志趣甚洽,交相敬也。为人质直无城府,急人之病如在己身。遇敦请,虽极贫之家,严寒酷暑,皆立赴。其术以疏气为先,谓病率起于气滞,故定方多用“逍遥散”加减,所治辄效,时人号称“方逍遥”。子孔昭,亦工医有声。

於体乾(士宏),同邑峡山人。乾隆丙午举人,性纯孝,与弟汝夔友爱甚挚。余自己卯乡试寓舍订交。长余一岁,余兄事之。后历试无不同寓。至戊子,余忝充秋赋,君攻苦益力。于家塾旁置小屋一楹,几坐皆设仄版,如号舍然。

课日食息其中。曰:“习此,则闱中宽绰,可以从容构思。”庶几一当又八试,始与儿子继坊同出唐一峰先生门下。年已五十有八,太孺人年逾八十,君不忍离寝门,上计戚友多劝驾者,太孺人亦促办装,因过余里门叙年谊。

余敬谢曰:“白头兄弟何当为儿辈屈!”君笑曰:“盼同年何可易得?肯不叙耶?”盖订交后四年,继坊甫生,而君辱与同榜,宜其言之慨也。具述太孺人命。余曰:“如兄者,其报国日长乎?”君跃然起,执余手曰:“微子孰肯作是言,吾计决矣。”遂不行,已而余之湖南宁远,君向晦徒步至义桥江干叙别,勉余以“亲民”之义,出《福惠全书》一册相饷。越二年,而凶问至宁远,为罢食者数日。年不副德,遇不副才。士论至今惜之。

猜你喜欢
  墨子閒詁卷一·孙诒让
  第四章 12·辜鸿铭
  卷十四·赵鹏飞
  春秋纂言卷十一·吴澄
  卷八·顾栋高
  卷二十九·王天与
  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佚名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六·佚名
  学菩萨戒法·智旭
  太 虚 自 传·太虚
  答方亦民问·太虚
  佛说瞻婆比丘经·佚名
  卷第二十·佚名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蔡薿·唐圭璋

      薿字文饶,开封人。治平四年(1067)生。崇宁五年(1106),以谀蔡京,举进士第一。宣和五年(1123)卒。   失调名   扇开仙掌。

  • 曹文贞公诗集卷六·曹伯启

    (元)曹伯启 撰○七言律诗中丞敬公九日登真州南城以诗见示爱其闲逸迈徃之气惜不得侍行遂想象和呈二首年华逝水故相临节序循环岂易禁芦叶汀洲迁客梦菊花篱落故园心长笻曳曳风生袖破帽翩翩雪满簮惆怅昔人行乐地剧谈豪饮莫

  • 卷五十八·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五十八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周必大省斋藁钞周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庐陵人第进士中博学宏词科以敎録召试馆职授秘书正字至监察御史孝宗初权给事中请祠提点福建刑狱除秘书少监直学士院侍讲中书舍人出

  • 御选明诗卷六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六十五五言律诗十六祝守范雨中过郭四葑畦别墅和王二仲臯韵隙地新栽竹清隂覆短墙探幽停客舫引兴杂飞觞暮雨霑花径春流到草堂物情浑可适机事久相忘急雨野旷云垂黒山高雨骤昏鸟飞不过树人急欲投邨

  • 本書輯佚校注引用書目和簡稱·多人

      東觀漢記 簡稱姚本 清姚之駰輯 柏筠書屋後漢書補逸本東觀漢記 簡稱聚珍本 清乾隆四庫全書館館臣輯 武英殿聚珍本易 中華書局出版十三經注疏本尚書 中華書局出版十三經注疏本詩 中華書局出版十三經注疏本

  • 第一二一红禀光绪八年六月廿四日一一三一一-一·佚名

    新竹城总夫首陈顶禀告:杨九将小夫店交付别人代管,贻误差事,请知县饬其正身当差具禀人本城总夫首陈顶,为替理不妥,贻害匪轻,恳乞饬传杨九,正身经理,俾免贻累事。切本城小夫簥(轿)店计贰拾户,轮流当差,勿分苦乐

  • 南唐书卷二十五·马令

    宋 马令 撰谈谐第二十一呜呼谈谐之说其来尚矣秦汉之滑稽后世因为谈谐而为之者多出乎乐工优人其廓人主之心讥当时之政必先顺其所好以攻其所蔽虽非君子之事而有足书者作谈谐申渐高不知何许人也在呉为乐工呉多

  • 舟山前语(沈墨庵补述)·查继佐

    ●舟山前语(沈墨庵补述)吴锺峦、钱肃乐、李向中、朱永佑、董志宁、沈宸荃、华夏(吴裔之、佑之、福之、王瀚、王淳、王湛)、王之仁(戴少峰、卖菜倅)舟山在大海中,与普陀并峙,隶浙之宁波。广可千里。筑城其间,约十余里。中多淳泉

  • 十国春秋卷六十三·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南汉六列传苏章 梁克贞【李守鄘】 程宝孙徳威苏章以牙校事髙祖积功至左右街使大有初楚人举水军侵封州章神弩三千战舰百艘徃救既至贺江章沉鐡絙于水中为巨轮两岸上筑堤以隐之因轻舟迎战阳败而奔楚人以

  • 张觉传·脱脱

    张觉,也写作张..,是平州义丰人。在辽代考中进士,官做至辽兴军节度副使。金太祖平定燕京,时立爱献出平州投降,当时宋人用海上的盟约想求得燕京和西京这两个地方,太祖把燕京、涿、易、檀、顺、景、蓟这些地方给了他们。平州自

  • 卷五·杨简

    钦定四库全书慈湖诗传卷五      宋 杨简 着卫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 卷二十四·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二十四    元 吴澄 撰祭统【陈氏曰祭统者总序大纲穿贯百职统成一礼见其始末之谓也故纲举而万纪皆张统先而衆则必振也方氏曰祭法非不及义然以法为主祭义非不

  • 卷二十八·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二十八宋 王昭禹 撰司戈盾掌戈盾之物而颁之祭祀授旅贲殳故士戈盾授舞者兵亦如之军旅防同授贰车戈盾建乗车之戈盾授旅贲及虎士戈盾及舎设藩盾行则敛之【乗绳证反舎去声】【掌戈盾之物而颁之谓

  • 中国佛学会会员大会开会辞·太虚

    ──二十七年五月在重庆──党政机关代表,主席团及各会员:本会今荷中央及地方各机关代表莅会,与各会员踊跃出席,得于国难严重抗战激烈之中开会,实为悲痛中一愉快之事。因佛法即从悲痛生灵苦患实施救济而发生,所谓“慈悲为本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五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五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秘密漫荼罗品第十一之余复次即以偈颂次第问佛。今次列之。未结偈句也。漫荼罗何者先作(谓漫荼罗有多种事。当先作何者也。谓先作何事)阿阇梨有几种(亦说之也)弟子

  • 卷第四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四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随眠品第五之四九十八随眠中几是遍行。几非遍行颂曰。见苦集所断  诸见疑相应及不共无明  遍行自界地于中除二见  余九能上缘除得余随行  亦是遍

  • 卷第十·佚名

    嘉兴大藏经 大藏一览大藏一览卷第十宁德优婆塞陈 实 谨编秀水居士姚舜渔重刊第八宗说门之余姚登用校正宗眼品稽首释迦大慈悲  不立文字直指示统要云。世尊才下生。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

  • 律苑事规要语序·佚名

    续藏经 律苑事规 元 省悟编述 嗣良参订 律苑事规要语序 翰林侍 讲学士奉政大夫知 制诰同修 国史袁 桷 撰 余居邻开元寺其戒坛精严肃静过者莫不悚息间遇度僧必一往阅之见其结跏藉草持悕畏想口诵加护不绝天神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