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是不是愚民政策?

【原文】

子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

孔子说“老百姓,可以让他们跟从,不可以让他们知道是为什么。”

【读解】

这就像军队下命令一样,目标何方,距离若干,限什么时候到达。或者是,冲锋号一响便冲锋起来,撤退令一到便撤退下去作为兵士,只需要照命令行事就得了,容不得你问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是不是愚民政策呢?

孔子曾经说过:“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中等智力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雍也》)孟子也说:“做一件事不明白为什么要做,养成了习惯不知道为什么养成,一辈子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这样的人就是普通老百姓。”(《孟子·尽心上》)

可见,在孔子、孟子的心目中,人的确有智力的根本不同,有的人就是只能够听命于人,按领导人的指挥办事,而不能够和他说得清楚是为什么。换句话说,对于普通老百姓,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让他们知道事事是为什么,只需要让他们按规定办事就行了。不然的话,惹得大家东想西想,不能安心做事,产生出社会不安定因素。

这就是孔孟的认识--不是要愚民,而是因为民本身的素质如此,所以要针对其特征来进行统治。

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愚民政策也未尝不可吧,而没有必要想尽办法去为“孔孟之道”翻案,说这两句话应该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猜你喜欢
  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第一·晏婴
  大学中庸正説序·赵南星
  孟子集编卷二·真德秀
  古文尚书冤词卷八·毛奇龄
  卷三十二·胡广
  第三十九卦:《蹇卦》·佚名
  卷二·陈大章
  (十一)·钱穆
  礼记要义卷第十六·魏了翁
  顯揚聖教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三·唐慧琳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三·佚名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四·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六·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章 僊伯降凡·屠隆

    〔末扮山玄卿上〕灵峯高嵯峨。贝阙中天起。靑霞绣柱外。白雾琱窗裏。婆娑凌歊尘。乘化观无始。朝游碧山阿。暮还淸溪沚。飙轮无去来。天地相终始。自家蓬莱仙客山玄卿。寂寞栖幽。淸虚远俗。寻师了道。度世登眞。玄窍开

  • 第四十出 合笺·周履靖

    【荷叶铺水面】〔外上〕称槟相。佐吉筵。吉筵词赋几多篇。口若河悬。〔丑上〕月下老。冰上僊。红罗体缠。金花帽攒。华堂高会。谁敢居先。〔合〕疎失处。赖周旋。〔揖介外〕礼都摆着。专候驾临。〔丑〕有烦通报。〔

  • ●序·何刚德

    壬戌之冬,余撰《家言》,而有《春明梦录》之刻。次岁,复将《郡斋影事》、《西江赘语》刊成。其时甫赋遂初,略摭旧闻,本有语焉弗详之憾,拟作《客座偶谈》,补其罅漏。乃迟迟十年,屡屡易稿;兼以世变日新,闻见益夥,遂复裒然成帙。而事

  • 第四十三册 天聪五年十月至闰十一月·佚名

    第四十三册 天聪五年十月至闰十一月二十八日,诸副将、参将、游击、守备、都司均与祖总兵官合谋归降。唯副将何可刚拒降。祖即执之,命二人推出城,於城西壕外斩之。行斩时,何可刚含笑而一方不出。於我诸将前斩何可刚毕,祖总

  • 第五卦 需 水天需 坎上乾下·佚名

    需:有孚,光亨,贞吉。 利涉大川。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 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需有孚,光亨,贞吉。 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初九:需于郊。 利用恒,无咎。象曰:需于郊,不犯难

  • 阳门之介夫死(1)·戴圣

    ——最难对付是同仇敌忾【原文】阳门之介夫死(2),司城子罕入二哭之哀(3)。晋人之觇宋者反报于晋侯曰:“阳门之介夫死,二子罕哭之哀,而民衰,而民说(5),殆不可伐也(6)!”孔子闻之,曰:“善哉觇国乎!〈诗〉云:‘凡民

  • 卷九·佚名

    (五一)复次瞋恚因缘佛不能谏。是故智者应断瞋恚。我昔曾闻。拘睒弥比丘以斗诤故分为二部。缘其斗诤各竞道理经历多时。尔时世尊无上大悲。以相轮手制诸比丘,即说偈言:比丘莫斗诤,斗诤多破败。竞胜负不息,次续诤不绝。为世所

  • 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卷第一·智旭

    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卷第一之一【四十八愿】【受菩萨戒誓文】【刺血书经愿文(戊戌)】【书佛名经回向文】【为雪航檝公讲律刺血书愿文】【持呪先白文】【礼大报恩塔偈(同然香者一十五众)】【为母三周求拔济启】【为母发愿回向

  • 卷六十五·佚名

    释无作品第四十三之下【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般若波罗蜜,亲近、正忆念者,终不病眼、耳、鼻、舌、身,亦终不病,身无形残,亦不衰耄,终不横死。无数百千万诸天,四天王天乃至净居诸天,皆悉随

  • 佛说老母女六英经·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佛为世尊功德巍巍。愍念众生为之伤悲。时与弟子大士相追。止处乐音广有所开。有一母人贫老伛偻。长跪问佛。五阴六衰会合我身悉为是谁。来何所从去何所归。惟愿世尊。为我思惟。佛言善哉。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二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二卷释有余无余涅槃义 开身密不可思议事四相品之第二佛告迦叶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言如来无常案。僧亮曰。此下始答第五问也。开昔口密。略为五难。第四第五。举无余涅槃也。第一二三。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八·圆晖

      释曰。心一境性名之为定。此品广明故名分别。就此品中。总分三段。一明定功德。二明正法住世。三明造论宗旨。就明定中二。一明所依诸定。二明能依功德。就明诸定中分为四段。一明四静虑。二明四无色定。三明八等

  •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五·隐元

    嗣法門人性樂編住福州府長樂縣龍泉寺語錄弘光元年,大贊國馬公、大虞卿劉公、同春、元林正昇、陳天錫、陳光震、文學李光、祖暨僧印虛等,請師於三月念二日進院,至山門云:大智門開,七通八達,一任諸人去來。且道進門一句作麼生

  • 树上的男爵·卡尔维诺

    《树上的男爵》是意大利文学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一篇长篇小说,是《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小说以传统叙事手法隐喻了现代社会里人的迷失自我、完整性丧失以及焦虑迷茫的生存状态,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处于生存困境下的人

  • 山海经广注·吴任臣

    地理文献考证。清吴任臣撰。十八卷。图五卷。任臣名志伊,号讬园,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诸生。康熙中举博学鸿辞,授检讨。著有《周礼大义》、 《十国春秋》等。是书因郭璞《山海经注》而补之,故曰“广注”。康熙六年(1667)

  • 儿易内仪以·倪元璐

    六卷。《儿易外仪》十五卷。明倪元璐 (1593—1644) 撰。元璐字玉汝,号鸿宝,上虞(今浙江绍兴)人。天启二年 (1622)进士,·历官户部尚书兼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明亡后殉难。后来,清顺治帝赐谥为“文贞”。元璐善书法绘画,除此书

  • 上清太玄九阳图·侯善渊

    上清太玄九阳图,原题「姑射山神居洞太玄子撰」。太玄子即金朝道士侯善渊。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书中载内丹修炼图诀,共十九图。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内通阴魄,外炼阳魂」之图,图内各有人像,指示升降浮沉

  • 伐檀斋集·张元凯

    诗别集。明张元凯著。十二卷。张有“伐檀斋”,取《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义,因又以为集名。卷首有万历六年(1578)王世贞序。卷末附有“伐檀集诸名家赠答诗”一卷。有旧抄本及《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