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八 阇尼沙经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那提迦市镇之砖瓦堂。尔时,于迦尸、拘萨罗、跋耆、末罗、支提、拔沙、拘楼、般遮罗、婆蹉、戍啰西那等诸国,有关信仰者等之逝往死去之再生,说:“彼是生彼处,彼是生彼处。那提迦人之信仰者等,逝去五十余人皆断五下分结而生天,于彼处入涅槃,不由其世界还来;那提迦人之信仰者等,逝去九十余人皆断三结,灭除贪、瞋、痴,成为一来者,唯一度还来此世,以尽苦际;那提迦人之信仰者等,逝去五百余人皆断三结,成为预流者,不堕恶趣,确定趣向正觉。”

那提迦人之信仰者等,闻:“世尊于迦尸、拘萨罗、跋耆、末罗、支提、拔沙、拘楼、般遮罗、婆蹉、戍啰西那等诸国,有关信仰者等之逝往死去之再生,说:‘彼是生彼处,彼是生彼处。那提迦人之信仰者等,逝去五十余人皆断五下分结而生天,于彼处入涅槃,不由其世界还来;那提迦人之信仰者等,逝去九十余人皆断三结,灭除贪、瞋、痴,成为一来者,唯一度还来此世,以尽苦际;那提迦人之信仰者等,逝去五百余人皆断三结,成为预流者,不堕恶趣,确定趣向正觉。’”那提迦人之信仰者,依此而满足,闻世尊之解说疑问,甚欢喜、欣悦。

尊者阿难闻:

“世尊确实于迦尸、拘萨罗、跋耆、末罗、支提、拔沙、拘楼、般遮罗、婆蹉、戍啰西那等诸国,有关信仰者等,逝往死去之再生,说:‘彼是生彼处,彼是生彼处。那提迦人之信仰者等,逝去五十余人皆断五下分结而生天,于彼处入涅槃,不由其世界还来;那提迦人之信仰者等,逝去九十余人皆断三结,灭除贪、瞋、痴,成为一来者,唯一度还来此世,以尽苦际;那提迦人之信仰者等,逝去五百余人皆断三结,成为预流者,不堕恶趣,确定趣向正觉。’然,那提迦人之信仰者,依此而满足,闻世尊之解说疑问,甚欢喜、欣悦。”

如是,尊者阿难曰:“又确实彼等摩揭陀人之信仰者等,甚多长久修行而逝往死去。对于鸯伽、摩揭陀国人,想鸯伽、摩揭陀国人,不认为信仰者无逝往之。然,彼等,亦是信佛、信法、信僧伽,善奉行于教,而彼等逝去者,无世尊之记说,若对彼等有记说者,诚是幸福。甚多人信此,缘此而趣善趣。又,摩揭陀国王斯尼耶频婆娑罗是如法者,依法而为王,不论对婆罗门、居士,对城市之住民,而且对一般人民亦哀愍情深。又,确实人人称赞王,言:‘如是彼如法者,依法为我等之王,与我等之幸福而死逝,如是我等,在彼如法者依法而为王之国土生存,斯甚幸福。’彼实信佛、信法、信僧伽,善奉行其教者。人人又实如是言:‘摩揭陀王斯尼耶频婆娑罗,至死皆称赞世尊,而且既死矣。’彼之逝去,不由世尊为之记说,若对彼记说,则甚幸福,因甚多人信此,缘此而趣善趣。又,世尊实于摩揭陀国达成正觉。世尊之成正觉,对其摩揭陀人之信仰者等逝去之再生处,如何世尊不为之记说?若世尊对摩揭陀人之信仰者逝去之再生,无为之记说,则摩揭陀之信仰者是甚不幸。缘此,摩揭陀人之信仰者等,甚为不幸。如何世尊不为之记说耶?”

尊者阿难,对摩揭陀人之信仰者,于此独自思惟,清晨起来,则诣世尊之处,敬礼世尊,却坐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难,白世尊言:“世尊!我如次闻:‘世尊于迦尸、拘萨罗、跋耆、末罗、支提、拔沙、拘楼、般遮罗、婆蹉、戍啰西那等诸国,有关信仰者等之逝去及再生处,说:“彼是生彼处,彼是生彼处。那提迦人之信仰者等,逝去五十余人皆断五下分结而生天,于彼处入涅槃,不由其世界还来;那提迦人之信仰者等,逝去九十余人皆断三结,灭除贪、瞋、痴,成为一来者,唯一度还来此世,以尽苦际;那提迦人之信仰者等,逝去五百余人皆断三结,成为预流者,不堕恶道,确定趣向正觉。”那提迦人之信仰者,因此而满足,闻世尊之解说问题,甚为欢喜、欣悦。’

又世尊!此等摩揭陀人之信仰者等,甚多长久修行,逝往死去,对鸯伽、摩揭陀国人,不能想鸯伽、摩揭陀人之信仰者无逝去之;然,世尊!彼等亦信佛、信法、信僧伽,奉行于教。而且彼等逝去,无由世尊为其记说,若对彼等,无为之记说则甚诚不幸,因甚多人信此,缘此而趣善趣。又,世尊!彼摩揭陀王斯尼耶频婆娑罗是如法者,依法而为王,不论对婆罗门、居士,对城市之住民,而且对一般人民亦哀愍深情。又确实人人称赞王,言:‘如是彼如法者,我等生存于彼如法者,依法为王之国土甚是幸福。’世尊!彼亦实是信佛、信法、信僧伽,奉行于教者,人人又实如是言:‘摩揭陀王斯尼耶频婆娑罗,至死皆称赞世尊,而且既死矣。’彼之逝去,不由世尊为之记说,若对彼记说则甚幸,因人人信此,缘此而趣善趣。又,世尊实于摩揭陀国达成正觉。世尊之成正觉,对其摩揭陀人之信仰者等逝去之再生处,如何世尊不为之记说?若世尊对摩揭陀人之信仰者逝去之再生,无为之记说,因此,摩揭陀之信仰者是甚不幸。世尊!因此,摩揭陀人之信仰者等,甚为不幸。如何世尊不为之记说耶?”

尊者阿难!于世尊面前,长谈有关摩揭陀人之信仰者等,从座立起,敬礼、右绕世尊而去。

世尊于阿难去后不久,清晨整下衣,着上衣持钵,往那提迦村乞食。往那提迦村乞食,食已由乞食归来,洗足而入砖瓦堂,思虑、考虑有关摩揭陀人之信仰者等,一心集中,坐于所设之座而思惟:“我知彼等之所趣、彼等之祸福,[知]彼等尊者如何所趣,有如何之祸福耶?”如是,世尊知见摩揭陀人之信仰者等所趣如何,有如何之祸福耶?如是,世尊于晡时,从独坐立起而出砖瓦堂,坐于僧院荫凉处所设之坐。

时,尊者阿难,诣世尊之处,敬礼世尊,却坐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难白世尊言:“世尊!见世尊诚是寂静,世尊之颜色,诸根之清净、恬熙,世尊今日过寂静之日乎?”

“阿难!汝于我面前长谈有关摩揭陀人之信仰者等,从座起立而去,我往那提迦村乞食,食后由乞食归回,洗足而入砖瓦堂,考虑、思虑有关摩揭陀人之信仰者等,专心集中,坐于所设之座而思惟:‘我知彼等之所趣、彼等之祸福,[知]彼等尊者如何所趣,有如何之祸福耶?’阿难!我知见摩揭陀人之信仰者等,趣如何之趣,彼等尊者等有如何之祸福?”时,阿难发现有覆藏之夜叉声:“世尊!我是阇尼沙,善逝!我是阇尼沙。”“阿难!汝尚未闻知有如是名,即:阇尼沙耶?”

“世尊!我未曾闻有阇尼沙之名,又我闻此阇尼沙之名,身毛竖立。对此我如是思念:‘彼,有如是名,即:如阇尼沙,当非寻常之夜叉。’”

一〇

“阿难!发此声不久,恬熙颜色之彼夜叉,现于我面前。而且再发声曰:‘世尊!我是频婆娑罗,善逝!我是频婆娑罗。世尊!我生为毗沙门天王之眷属,以此七次。我为人间之王殁于此成为非人间之王而生天。

由此七次,由彼七次,计为十四次之轮回。

经历前世,预知此等之住处。

世尊!我成为长久不堕恶处,知不堕恶趣,我希望为一来者而住。’

此尊者阇尼夜叉之言:‘长久我不堕恶趣,知不堕恶趣。’又言:‘我希望为一来者而住。’诚是不可思议、稀有之事。依如何之因缘,尊者阇尼沙夜叉如是伟大,得此殊胜智耶?

一一

‘世尊!非是世尊所教之外,非善逝所教之外者。我由最初则一向归依信仰世尊以来。长久我不堕恶趣,知不堕恶趣,又希望为一来者而住。今我承毗沙门天王之命,为要务遣使我至增长天王处之途中,见世尊入砖瓦堂,思虑、考虑有关摩揭陀人之信仰者等,专心集中而住,思惟我知彼等之趣、彼等祸福,彼等尊者有如何所趣,如何之祸福耶?而偶然毗沙门王于其众会,说:彼等[摩揭陀之]尊者等,如何所趣、有如何之祸福耶?我于其面前闻、面前受。对此我来拜见世尊,想以此奉告。世尊!我由此二缘而来见世尊。

一二

世尊!往昔、甚往昔,始安居月之十五日满月夜,于布萨时,全三十三天之诸天,集坐于善法堂,大天众普坐一切方,四天王四方坐:持国天王在东方面西坐于诸天之前,增长天王在南方面北坐于诸天之前,广目天王在西方面东坐于诸天之前,毗沙门天王在北方面南坐于诸天之前。世尊!全三十三天之诸天,集坐于善法堂,大天众普坐一切方,四天王亦坐四方时,此乃彼等[四天王]之坐法,而后有我等之座。世尊!若诸天于世尊之处修梵行,新生于三十三天者,彼等于其色光,凌驾于其他诸天。依此,实是三十三天之诸天满悦、生欢喜:“诚然,天众增大而阿修罗众减少。”

一三

世尊!如是,帝释天知三十三天[等]诸天之欢喜,以随喜次偈曰:

 三十三诸天 与主共欢喜

 归命礼如来 法及善法性

 佛处修梵行 而得来此处

 见色光殊胜 新生之诸天

 彼色光寿命 凌驾他诸天

 大智之弟子 以及殊胜者

 皆来于此处 三十三诸天

 普见于此事 与主共欢喜

 归命礼如来 法及善法性

依此,实是三十三天之诸天,更恬悦、欢喜:“实是天众增大而阿修罗众减少。”

一四

世尊!如是三十三天之诸天,彼等会集善法堂,思虑其目的。而且彼四天王,对其目的,语而又教,自立而不离座。

 受彼等天王 所语及所教

 心清净寂静 各各立其座

一五

时,世尊!于北方现大光明,发起光耀,凌驾诸天之神威。帝释天即告三十三天言:“诸卿!见微相,现光明,发起光耀时,该是梵天将出现。现光明,发光耀者,乃梵天出现之前相。

 以现微相者 应是梵天现

 此广大光耀 为梵天微相”

一六

世尊!三十三天之诸天,各坐自座而言:“欲知此光耀有如何之结果,欲实见彼而往其处。”

四天王亦各坐自座而言:“欲知此光耀有如何之结果,欲实见彼而往其处。”闻此,三十三天之诸天,相附和而言:“欲知此光耀有如何之结果,欲实见彼而往其处。”

一七

世尊!常童子梵天,对于三十三天之诸天出现时,即化作鄙粗形相而出现,若以梵天之自然容相而出现者,为三十三天之诸天眼所难感触也。常童子梵天现于三十三天之前时,彼之色光,凌驾其他诸天。世尊!恰如黄金体光,凌驾人体,如是,常童子形梵天,现于三十三天之前时,彼以其色光,凌驾其他之诸天。常童子梵天,现于三十三天之前时,在其集会,无与任何天交谈,亦不起立,又无以座接待。一切寂默,于座上结跏趺坐合掌思惟:“常童子梵天,有彼用务而坐于其天之座。”然而,坐常童子梵天之其座之天,得大法悦,得大欢喜。恰如刹帝利之灌顶而新即位,得大法悦,得大欢喜,如是坐常童子梵天之其座之天,得大法悦,得大欢喜。

一八

世尊!如是,常童子梵天,化作鄙粗之形相而为儿童形,五髻而现于三十三天之前。彼行于虚空,结跏趺坐于空中。恰如强力之人,善扩其座,又均整于地上如结跏趺坐,如是,实是常童子梵天,行于虚空,结跏趺坐于空中,知三十三天之诸天欢喜,以随喜次偈:

 三十三诸天 与主共喜欢

 归命礼如来 法及善法性

 佛处修梵行 而得来此处

 见色光殊胜 新生之诸天

 彼色光寿命 凌驾他诸天

 大智之弟子 以及殊胜者

 皆来于此处 三十三诸天

 普见于此事 与主共喜欢

 归命礼如来 法及善法性

一九

世尊!常童子梵天说此事。常童子梵天说此事时,俱备八种声,即:玲珑、清彻、美妙、和雅、充满、不乱、甚深、广博。世尊!以声告常童子梵天之集会时,其音声不出集会之外。而俱备如是八种声者,称为有梵声。

二〇

世尊!如是,常童子梵天,自己化为三十三天之形,于三十三天之各座结跏趺坐告三十三天言:

“三十三天!诸卿如何思惟?彼世尊为众生之幸福,为众生之安乐哀愍世间,为人、天之利益、幸福、安乐而行动者,任何人该归依佛陀、归依法、归依僧伽、于教善奉行,彼身坏死后,或者生于他化自在天、化乐天、睹史多天、夜摩天、三十三天、或者生于四天王天。又虽赴最下界亦可赴乾闼婆界。”

二一

世尊!常童子梵天说此事。常童子梵天说此事时,各各天思惟:“在予座者,唯有一天说。”

 一天言说时 一切化天说

 一天默座时 诸化天寂默

 然三十三天 与主共思惟

 在我之座者 唯有一天说

二二

世尊!常童子梵天,于一身摄己身。一身摄身而结跏趺坐于帝释天之座,告三十三天言:

“三十三天!卿等如何思惟耶?为此等四神足充满神通、为熟达神通、为神通之变幻,岂非由彼世尊、知者、应供者、等正觉者实所善说焉!其四者,比丘是欲等持、勤勇等条件成就而修神通。精进之等持……乃至……心之等持……乃至……思惟之等持及勤勇条件成就而修神通。此等四神足是由世尊、知者、见者、应供者、等正觉者,为充满神通、为熟达神通、为神通之变幻而教述。诸卿!于过去之沙门、婆罗门,于种种实现种种神通者,皆是此等四神足之修行者、实习者。又诸卿!于未来之沙门、婆罗门,于种种实现种种神通者,皆是此等四神足之修行者、实习者。又诸卿!现在之沙门、婆罗门,于种种实现种种神通者,皆是此等四神足之修行者、实习者。三十三天!卿等于我亦见如是此神通之威德耶?”

“然,梵天!”

“诸卿!我亦实此等四神足之修行者、实习者。是故有如是伟大、有如是威德。”

二三

世尊!常童子梵天说此事。常童子梵天说此事而告三十三天言:

“三十三天!卿等如何思惟耶?彼三路径,为安乐之到达,岂非由彼世尊、知者、见者、应供者、等正觉者之实善开示耶?

其三者,诸卿!或者亲近爱欲、亲近不善法。彼而后听闻圣法,热诚学习,了得一切法。彼成为圣法之声闻,热诚学习,了得一切法,成为不亲近爱欲、不亲近不善法者。彼不亲近爱欲、不亲近不善法而乐生,更乐之喜乐生。诸卿!恰如由愉快而喜悦生,如是实不亲近爱欲、不亲近不善法者,即乐生,更乐之喜乐生。诸卿!实由彼世尊、知者、见者、应供者、等正觉者,为此第一路径之到达乐而开示。

二四

复次,诸卿!或者粗身行不寂灭,又粗口行……乃至……意行不寂灭,彼然后听闻圣法,热诚学习,了得一切法。彼热诚学习而成为圣法之声闻,了得一切法,粗身行寂灭……乃至……意行寂灭。彼寂灭粗身行,寂灭粗口行……乃至……意行者,即乐生、更乐之喜乐生。诸卿!恰如由愉快而喜悦生,如是实寂灭粗身行,寂灭粗口行……乃至……意行而乐生,更乐之喜乐生。诸卿!实由彼世尊、知者、见者、应供者、等正觉者,为此第二路径到达乐而开示。

二五

复次,诸卿!或者不如实知‘此是善。’不如实知‘此是不善。’不如实知‘此应被诽难、此不应被诽难者、此可用、此不可用、此是卑劣、此是高尚、此是黑白等分。’彼然后听闻圣法,热诚学习,了得一切法。彼热诚学习而成为圣法之声闻而了得一切法,如实知‘此是善。’如实知‘此是不善。’如实知‘此应被诽难、此不应被诽难者、此可用、此不可用、此是卑劣、此是高尚、此是黑白等分。’如是知、如是见者,即无明灭而明生。彼,无明灭而明生者,即乐生,更乐之喜乐生。诸卿!恰如由愉快而喜悦生,如是乐生,更乐之喜乐生。诸卿!实由彼世尊、知者、见者、应供者、等正觉者,为此第三路径到达乐而开示。

诸卿!实由世尊、知者、见者、应供者、等正觉者,为此等三路径到达乐而开示。”

二六

世尊!常童子梵天说此事。常童子梵天说此事而告三十三天言:

“三十三天!卿等如何思惟耶?岂非由彼世尊、知者、见者、应供者、等正觉者,为善之到达,而实善说此等四念处焉!其四者,诸卿!比丘对自己而观察身,精勤而思虑、思念,于世间除灭贪着、忧悲。对自己观察身,于此,成正静虑、正心和平。彼于此,成正静虑、正心和平,对于外部之他身知、见生。对自己之受……乃至……于心……乃至……于法观察,精勤而思虑、思念,于世间当除灭贪着、忧悲。对自己于法观察,于此,成正静虑、正心和平。彼于此,成正静虑、正心和平,而对于外部之他法知、见生。

诸卿!由彼世尊、知者、见者、应供者、等正觉者,为善之达到而教示此等四念处。”

二七

世尊!常童子梵天说此事。常童子梵天说此事,而告三十三天言:

“三十三天!卿等如何思惟耶?岂非由彼世尊、知者、见者、应供者、等正觉者,为正定之修行、正定之完成而善说七定具焉!其七者,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诸卿!以心一向专念此等七支者,成就其方法及资具,即称谓正定。诸卿!缘正见而正思惟生,缘正思惟而正语生,缘正语而正业生,缘正业而正命生,缘正命而正精进生,缘正精进而正念生,缘正念而正定生,缘正定而正智生,缘正智而正解脱生。

诸卿!若有正语者:‘由世尊善说如是法,而非一时显效果现前,欢迎、诱导任何者,依智者而得自知。’又语:‘开不死之门。’此实是正语者。诸卿!而非一时显效果现前,欢迎、诱导任何者,依智者而得自知之法,实由世尊之善说,以开不死之门。

诸卿!对佛陀有诚确之信心,对于法及僧伽,有诚确之信心,体得圣乐诫之任何人,又任何之生天者,法导者,如八百四十万余之摩揭陀人信仰者等之逝去,彼等皆断三结,成为预流者,不再堕恶趣,确定向正觉,又于此有一来者也。

 然此次生类

 想有具备者

 我不能计量

 恐虚言罪故”

二八

世尊!常童子梵天说此事。常童子梵天说此事时,毗沙门天王,心中如次思惟:“有如是伟大之师、如是伟大之法语,当为如是伟大之胜智所说,实是不可思议,诚是稀有哉。”

如是,世尊!常童子梵天,知毗沙门天王心中之所念,而告毗沙门天王言:

“毗沙门天王!卿如何思惟:‘于过去世有如是伟大之师、如是伟大之法语,当为如是伟大之胜智所说。于未来亦有如是伟大之师、如是伟大之法语,当为如是伟大之胜智所说。’”’”

二九

常童子梵天向三十三天说此事。常童子梵天向三十三天说此事时,毗沙门天王,于其面前闻、面前受而语彼会众。

毗沙门天王向彼会众说此事时,阇尼沙夜叉,于其面前闻、面前受而奉告于世尊。

世尊对此事,是从阇尼沙夜叉面前闻、面前受,自认知而语尊者阿难。

此事,尊者阿难于世尊之面前闻、面前受而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故梵行兴隆、遍布,对甚多人附嘱广布,善说于人间。

猜你喜欢
  甲三 依教奉行分·太虚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六·佚名
  楞严经卷第一文句·智旭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卷六十二(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御制拣魔辨异录卷四·雍正
  摄大乘论释 第四卷·无性
  卷二百九十八·佚名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佚名
  开元释教录卷第四·智升
  卷第三·箬庵通问
  建州弘释录叙·永觉元贤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五·王日休
  无著品第八·佚名
  卷第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焦竑

      翰林院一(學士 太常寺卿兼講讀學士 侍講學士 侍讀學士 弘文館學士 侍講 侍讀 待制 起居注 應奉)   ◆學士   翰林學士承 旨嘉議大夫 知制誥兼修國史兼太子贊善太夫致仕潛溪先生宋公濂行狀(鄭楷)   

  • ●卷一·李纲

    靖康元年秋,余罢知枢密院事、河北河东路宣抚使,除观文殿学士、知扬州。以言者,落职提举杭州洞霄宫,责授保静军节度副使,建昌军安置,寻移云安。二年春,行次长沙,蒙恩复旧官,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时金寇再犯阙,都城围闭

  • 卷第四十八·胡三省

    【汉纪四十】起玄黓执徐,尽旃蒙大荒落,凡十四年。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九二)〕①春,正月,遣大将军左校尉耿夔授于除鞬印绶,〔校,户教翻。鞬,九言翻。〕使中郎将任尚持节卫护屯伊吾,如南单于故事。〔任,音壬。〕初,庐江周荣

  • 卷之二百十二·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七月。壬子。谕军机大臣等、前有人奏□□□尔□河南开归陈许道潘仕钊、剥削民利营求陋规各款。当谕令孙凤翔确查具奏兹又有人奏、潘仕钊居心猥琐。办事竭蹶。到任即令书吏详开进款清单。并需索属

  • 一三六○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等事折·佚名

    一三六○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等事折乾隆五十五年十月初九日陕甘总督臣勒保跪奏,为遵例并折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二条,持论偏谬之处,各省有无照本抽改;又地方文武各

  • 六八二 武英殿总裁王杰奏请增提调收掌以专责成折·佚名

    六八二 武英殿总裁王杰奏请增提调收掌以专责成折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初九日臣王杰跪奏,为酌增提调、收掌,以专责成,请旨遵行事。窃查翰林院纂辑《永乐大典》及办理各省遗书,向来卽以办事翰林作为提调,多至七、八员,少至五、六

  • 卷一百六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六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选举宋太宗时梁颢初举进士不中第留阙下献疏曰臣历观史籍唐氏之御天下也列圣间出人文阐燿尚且渴於共治旁求多彦设科之

  • 魏纪七 邵陵厉公中正始七年(丙寅、246)·司马光

    魏纪七 魏邵陵厉公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1]春,二月,吴车骑将军朱然寇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1]春季,二月,吴国车骑将军朱然侵犯中,杀死掠夺了数千人之后,才离去。 [2]幽州刺史丘俭以高句骊王位宫数为侵叛,督诸军讨之;位宫败走

  • 十·沈从文

    我们所经营的事业,既在极其合理情形中宣告失败,三种刊物皆停顿了,自然也就轮到我们想起一件事情,便是如何设法来还债了。按照情形说来,则单是上海方面各书店积欠《红黑》的账款,若可结算清楚,已经就是一笔很可观的数目。但这

  • 御制偶阅左传宋楚泓之战事因题·杜预

    御制偶阅左传宋楚泓之战事因题阻隘鼓儳虽失正狥名昧义讵非痴经书明鉴传千古识务通权用者谁

  • 卷一·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禹贡长笺卷一     呉江朱鹤龄撰夏书金氏履祥曰禹贡禹谟旧皆名夏书以夏史之所述也夫子升禹谟于虞书以着三圣相传之道冠禹贡于夏书以明大禹有天下之本【按国语禹赐姓姒氏曰有夏及有天下遂以为号路史云

  • 攻权第五·尉缭

    攻,古代指攻城;权,即权谋。攻权,就是攻城的谋略。本篇主要论述攻城的原则。作者认为攻城的原则:首先是集中力量,决心坚定(力分者弱,心疑者背)。其次是军队必须有严格的纪律,将帅要恩威并用以立威信,使军队行动齐心协力(其心动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二·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隨順修行。具足功德寂靜音海主夜神所得解脫。觀察彼神所說法門。一一文句。皆無忘失。於無量深心。無量法性。一切方便神通智慧。憶念思擇。

  • 第一百則 巴陵吹毛劍·胡兰成

    第一百則巴陵吹毛劍舉:僧問岳州巴陵新開院顯鑑禪師:如何是吹毛劍?巴陵云:珊瑚枝枝撐著月。雪竇禪師頌曰:要平不平,大巧若拙。或指或掌,倚天照雪。大冶兮磨襲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珊瑚枝枝撐著月。雪竇禪師著碧巖錄,選公案百則

  • 卷第二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八应知如是所说三际。唯有情数缘起义中。虽有十二支。而三二为性。三谓惑业事。二谓果与因。其义云何。颂曰。三烦恼二业  七事亦名果略果

  • 犯罪团伙·阿加莎·克里斯蒂

    《犯罪团伙》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所著侦探小说,有爱的汤米和塔彭丝夫妇,一起开侦探事务所卧底搞间谍工作。从头到尾致敬/cosplay了一打名侦探,浓浓的黄金时代秀恩爱鸡汤。本书中出场的名侦探有福尔摩斯、桑代克、角落里的

  • 八闽通志·黄仲昭

    福建地方志。明陈道修、黄仲昭纂。八十七卷。仲昭,名潜,字以行,人称未轩先生,福建莆田人。成化进士。授编修,官至江西提学佥事。后乞归专事著述。有《未轩集》、 《兴化府志》、 《延平府志》等。八闽,为福建省别称。

  • 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五秘密之法。演顿证如来内功德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