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卷七

与勾熙载

吾人所安者义理,义理所在,虽刀锯鼎镬,有所不避,岂与患得患失之人同其欣戚于一升黜之间哉?

与彭子寿

盖学之不讲,物未格知未至,则其于圣贤之言未必能昭晰如辨苍素、数奇偶之审也。

大抵讲明、存养自是两节。《易》言「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大学》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孟子言「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皆是圣贤教人,使之知有讲学,岂有一句不实头?

今讲学之路未通,而以己意附会往训,立为成说,则恐反成心之蟊贼,道之荆棘,日复一日而不见其进。

与邵中孚

大抵读书,诂训既通之后,但平心读之,不必强加揣量,则无非浸灌、培益、鞭策、磨励之功。惑有未通晓处,姑缺之无害。且以其明白昭晰者日加涵泳,则自然日充日明。后日本源深厚,则向来未晓者将亦有涣然冰释者矣。

《告子》一篇自「牛山之木尝美矣」以下可常读之,其浸灌、培植之益,当日新日固也。其卷首与告子论性处,却不必深考,恐其力量未到,则反惑乱精神,后日不患不通也。

与颜子坚

道非口舌所能辩,子细向脚眼下点检,岂能自漫?

与张季忠

人苟有志于学,自应随分有所长益。所可患者,有助长之病耳。虽古圣贤,尚不能无过,所贵能改耳。《易》称颜子之贤曰「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由是观之,则颜子亦不能无不善处。今人便欲言行无一不善,恐无是理。往往只是好胜,每事要强人。

但宽平随分去,纵有过,亦须易觉易改。便未觉未改,其过亦须轻。故助长之病甚于忘。

与詹子南

吾友且当孜孜行其所知,未当与人辩论是非。辩论是非以解人之惑,其任甚重,非吾友之责也。不与之论,他日却自明白。今欲遽言之,只是强说,自加惑乱耳。

此心之灵,此理之明,岂外烁哉?明其本末,知所先后,虽由于学,及其明也,乃理之固有,何加损于其间哉?

猜你喜欢
  卷三十五·郑玄
  卷十九下(文十一年,尽十五年)·孔颖达
  卷四十八·陈祥道
  跋·徐祯稷
  卷一百三十五·卫湜
  卷五·叶梦得
  卷二十五·佚名
  二  修身·墨子
  公孙丑上·孟子
  卷一·张洽
  卷十八·吕祖谦
  卷二·朱熹
  四书正误卷一 大学·颜元
  贤护分随喜功德品第十五·佚名
  去除稚僧的几种错误·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出 借兵·李渔

    〖一江风〗(小生巾服,带丑,挑行李上)忆鸳盟,好事虽然定,两下仍孤另。他那里迹如萍,甚日重来,我和他濯影湖波,共入西施镜?送别林天素,回到佘山,不觉已经数月。想他这个时候,一定来在途间了,故此束装而来,先到湖边等候。此番不须另觅居

  • 卷七十六·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七十六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黄端伯【五首】端伯字元公建昌新城人崇祯戊辰进士除宁波推官改杭州厯礼部郎中南京既下死于市有瑶光阁集【静志居诗话元公近体浏亮虽注意逃禅都无蔬笋之气絶命辞云欲识分

  • 卷五十四·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四河汾诸老【补】补元房祺河汾诸老诗集序近代诗人遗山元先生为之冠先生太原人太原境与平阳接河山胜防地土所宜习俗所尚古今人物不殊至如师友渊源文章正脉略与之等故河汾间诸老

  • 列传第三十八·李延寿

    辛雄 族祖琛 琛子术 术族子德源 杨机 高道穆 兄谦之 綦俊山伟 宇文忠之 费穆 孟威辛雄,字世宾,陇西狄道人也。父畅,汝南、乡郡二郡太守。雄有孝性,居父忧,殆不可识。清河王怿为司空,辟为左曹。怿迁司徒,仍授左曹。雄用心平直

  • 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四十八·宋濂

        杨大渊   杨大渊,天水人也。与兄大全、弟大楫,皆仕宋。大渊总兵守阆州。岁戊午,宪宗兵至阆州之大获城,遣宋降臣王仲入招大渊,大渊杀之。宪宗怒,督诸军力攻,大渊惧,遂以城降。宪宗命诛之,汪田哥谏止,乃免。命以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五·汪楫

      崇禎三年六月   ○崇禎三年六月   三年庚午六月己酉朔免朝   陝西廵按李應期疏奏臣差每年額派協濟新餉銀二千兩今崇禎三年例應如額觧足謹搜苑馬寺及漢中等府属茶課並節省公費贖鍰各項銀共二千兩已行布政

  • 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造像石幢·李定夷

    河南伊阳县下堡庄,东虎头山腰,旧有清凉寺,创建于宋熙宁初年。形势爽峻,风景清幽。山门西开,视伊流若匹练,西岩如列屏。北足延揽龙门风月,南可收罗九皋烟雨。寺外有摩天岭、明心泉、凝碧池、萱花溪诸胜。寺产百余亩,已提作该庄

  • 一七五 日本管窥续·周作人

    《日本管窥之四》搁浅了一年有半,于廿六年(一九三七)六月十六日这才写成,——花了这些时候,究竟想出了什么结论来了呢?结论是有了,可是不能说好,但是此外也实在没有什么好说了。因为答案是一个不字,就是说日本人的国民性我们不

  • 卷二十 反质·刘向

    孔子卦得贲,喟然仰而叹息,意不平。子张进,举手而问曰:“师闻贲者吉卦,而叹之乎?”孔子曰:“贲非正色也,是以叹之。吾思夫质素,白当正白,黑当正黑。夫质又何也?吾亦闻之,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信鬼神者

  • 鄙名第十七·佚名

    名者命之形也,言者命之名也,形有巧拙,名有好丑,言有善恶。名言之善,则悦於人心;名言之恶,则忮於人耳。是以古人制邑名子,必依善名名之,不善害于实矣。昔毕万以盈大会福,晋仇以怨偶逢祸。然盈大者不必尽吉,怨偶者不必皆凶。而人怀

  • 卷八十四·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八十四     婺源江永撰歌舞    樂五補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於言故曰詩言志既形於言則必有長短之節故曰歌永言既有長短則必有清濁高下之殊故曰聲依永

  • 卷五十一·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五十一   宋 王与之 撰夏官司马下司士下大夫二人中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刘执中曰凡以道艺仕于国不以贵贱緫谓之士始附于版者士也故

  • 《春 秋》·佚名

    第一节 《春秋》的名义&ldquo;春秋&rdquo;是各国国史的通名,如《国语&middot;晋语七》说:&ldquo;羊舌肸习于《春秋》&rdquo;,意思就是羊舌肸(又叫叔向)这个人,熟悉各国史书。《楚语上》也说:&ldquo;教之《春秋》&rdquo;,就是

  •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卷下·佚名

    日本沙门玄契编次上堂僧问。如何是大阐提人。师曰。不惧业。僧云。如何是无明人。师曰。始终不觉悟。僧云。此二人谁在前。师曰。无明者。僧云。阐提人为什么在后。师曰。向去者。僧云。恁么则无明者不从今日去也。师

  • 卷第五十·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五十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名文光教志第十八之二仁王般若经疏序待制晁说之陈隋间。天台智者远禀龙树立一大教。九传而至荆溪。荆溪之世。有新罗来学者。曰法融理应纯英。故此教播于海外诸国与中原并盛

  • 附录·弘赞

    沙弥  系         府  县人    年   月   日  时生     年   月   日 时出家剃染受沙弥戒和尚讳  号   系府  县族姓子          年月  日  时生    

  • 明朝开国演义·佚名

    却说从古到今,万千余年,变更不一。三皇五帝而后,汉除秦暴,赤手开基, 天下平定。方得十代,有王莽自称皇帝,敢行篡逆,幸有光武中兴。迨及灵、献之朝,又有三分鼎足之事。五代之间,朝君暮仇。甫至唐高祖,混 一天下,历世二百八十余年,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