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微子篇

微子之去,若以存祀之故,则微子必殷之亡矣。知殷之亡则可,必殷之亡则不可。如父母之病,虽知其不起,不忍必也。且古之帝王失天下者,其祀必不废,则虽无微子,殷祀岂遂斩乎? 

抑云微子为殷王元子,义当存祀,则尤不审。当帝乙立纣为冢嗣之日,微子已不复以元子自居矣。若胸中更挟一“元子”二字,则微子亦建成矣。 

且纣固有必亡之道,而亡不亡则尤系乎天。夏之太康,唐之懿、僖二宗,其宜亡也,亦不下于纣。使纣早死,而国立贤君,商祚再延,则微子之去以存祀者,作何收煞?盖微子之去,本以远害而全亲亲之恩。尚书“旧云刻子”一段,分明说得有原委。愚于尚书引义中辨之详矣。 

柳下惠于鲁为“父母之邦”,较孔子所云“父母之国”者又别。柳下惠,展氏之子。展之赐氏,自无骇之卒,而惠之生去无骇不远,应只是无骇之子、夷伯之孙,于鲁公室在五世袒免之中,故义不得去而云然。春秋之法,公子不得去国,自是当时通义。士师官亦不卑,但无骇为上卿,执国政,而其子为士师,则卑矣。胡泳引蚳蛙事为证,“士师在邑宰之下,官小可知”。战国之时,天下分裂,一国乃无数邑,邑宰官固不小。如楚申公、沈尹皆为大臣,而平陆距心,爵亦大夫,与今日县令不同,不得以邑宰之小证士师也。 

集注于“佞人殆”与此“殆而”之“殆”,皆云“危也”,初无异释。庆源云“既幸其或止,而又虑其殆”,则似谓孔子若从政,则有仕路风波之忧。如此下语,恐非接舆之意。接舆一流人,直是意致高远,亦不甚把祸福做件事在心里,特其愤世嫉邪,不耐与此曹为伍尔。 

人若畏祸福,直是隐不得。饥寒风雨皆危机也。又况末世人情之所乐与为难者,偏在无势位之人耶!“今之从政者殆而”,与夫子所言“斗筲之人”同意。殆,危也,危亦险也。亦其奸邪倾险,不足与同有为也。集注太略,以言佞人者参观之自得。 

伊川说荷蓧稍高。但就其待孔子、子路之礼际,见得如此,不知日暮留宿,自不得不尔,与道左相逢者势异,非荷蓧之独厚于圣贤也。若云荷蓧知长幼之节,则安见接舆、沮、溺之并此不知耶? 

今此诸人,无从详考。但以风味想之,则接舆似较胜。记者加以“楚狂”之名,亦且许之为狂矣。狂者,圣人之所欲得而与之者也。夫子于荷蓧,使子路反见而不自往;于沮、溺,则直不与语;于接舆则下而欲与之言。圣人待之,亦自有差等。且接舆直欲以其道感动圣人,三子则漠然自是而不顾,即此可想其胸次。接舆虽愤世嫉邪,而于心自乐。三子只气很很地埋头恁做去,且与鸟兽同群矣。楚狂自有虞仲、夷逸之风,三子则几与於陵仲子等辈。 

若谓丈人见其二子一事,与仲子避兄离母不同,则又不然。仲子之于妻,亦有冀缺、梁鸿之风,不可以其小者信其大者也。云峰以“楚狂”二字冠此三章,言沮、溺、丈人皆楚之狂士,直是不识得狂。三子者谓之为狷或可。狂不可得,乃思狷,是又其次也。 

礼,王大食三侑,则虽天子初饭亦不用乐。鲁有亚、三、四饭,明用王礼。齐氏言“ 不言一饭,孔子正乐而去其一”。孔子正乐,但能论定乐之声容,所云“雅、颂各得其所” 者是也,岂能取鲁君之乐官而裁革之?藉令裁乐,则亦当裁四饭,而不裁其初。后儒苟欲推尊圣人之功化,如此类者,直是不通。 

乐官之去,双峰谓鲁专尚淫哇故去,是也。潜室归咎于三家强僭,则三家之僭已久,此诸子者,当其始便不应受职矣。 

读书者最忌先立一意,随处插入作案,举一废百,而圣人高明广大之义蕴隐矣。子曰 “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原不屑屑与此曹争是非。及云“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则又未尝不矜其愚以召祸也。楚狂云“今之从政者殆而”,早已不中圣人之意。郑声乱雅,自是世道人心一大关系。区区自起自灭之三家,值得甚紧要来! 

猜你喜欢
  论语集注大全卷十八·胡广
  更坚定才能更从容·李叔同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五章 大顺·林语堂
  卷四十·卫湜
  春秋公羊传谳卷一·叶梦得
  卷二·魏了翁
  卷四十四·朱熹
  卷八·朱熹
  卷二十三·姜炳璋
  卷四百九十六·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九·念常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二·慧立
  佛说菩萨修行经(亦名威施长者问观身行经)·佚名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中·佚名
  第六十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志第三 天象一之三·魏收

    太祖皇始元年夏六月,有星彗于髦头。彗所以去秽布新也。皇天以黜无道,建有德,故或凭之以昌,或由之以亡。自五胡蹂躏生人,力正诸夏,百有余年,莫能建经始之谋而底定其命。是秋,太祖启冀方之地,实始芟夷涤除之,有德教之音,人伦之象焉

  • ●宋季三朝政要题辞·佚名

    此书不知何人所作谛观数四葢有下乔木入幽谷之悲乎余尝掇拾里中故老旧闻譔厓山小志二卷皆宋史所未具者藏笥中未及梓行丙午夏于役金陵以前笥寓于旧馆主人弗戒遂为祝融氏夺去今于吴闗偶得此书于市肆中则胜国善本与余厓山

  • 卷三十九·五代(吴、越、荆南、湖南)·蒋一葵

    【吴越王鏐】 〔字具美。生时光怪满室,其父欲不举,邻媪强留之,故名钱婆留。卒谥武肃。所居殿名握发。吴音“握”“恶”相乱,钱唐人遂谓曰:“此大王恶发殿也。”传四世,忠懿王鏐纳土归宋,国除。〕 钱鏐

  • ◎邵式军之将来命运·佚名

    邵逆式军,在伪组织中,由“统税局”而“税务署”,联任首长,前后八年,缺最肥,时最久,故拥资亦最富。旧曾谣传:周逆佛海垂涎于其出息之优,至不惜辞尊就卑,敝屣伪财政部长,意欲与之对调,为邵所拒云云,说虽无稽,然邵

  • 卷之五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百八十六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江宁雨泽摺·佚名

    康熙五十三年八月十一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禺页)谨奏:恭请万岁圣安。本月初十日,家奴赍摺回南,伏蒙御批:将江宁雨泽情形,再速奏闻。钦此钦遵。奴才查得江宁自六月二十九日起,至七月初五日止,连日大雨,四野沾足。自七月初五日

  • 杨绾传·刘昫

    杨绾字公权,华州华阴人。祖父温玉,是武则天朝代的户部侍郎、国子祭酒。父亲侃,为开元年间醴泉的县令,都是以操行儒雅受到赞许。绾天生聪慧,年仅四岁,就出类拔萃、敏识过人。曾有一次晚上款待宾客,要众人各自提出将座位中的器

  • 石显传·脱脱

    石显,孩懒水乌林答部人。金昭祖用条教约束各部落,石显嚣张不受制约。当昭祖在逼刺纪村去世,部人送昭祖灵柩回归,到孩懒水的时候,石显与完颜部的窝忽窝相邀拦路,突然攻击护灵人而夺去了昭祖灵柩,并扬言说:“汝辈认为石鲁是能人

  • 第四节 官私振贷·吕思勉

    公家振恤,时愈晚则愈微,而出举兴生之事,顾日盛焉。《隋书·食货志》:开皇八年五月,高颎奏:诸州无课调处,及课州管户数少者,官人禄食,乘前已来,恒出随近之州。但判官本为牧人,役力理出所部。请于所管户内,计户征税。帝从之。先是京

  •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七·高晋

    目录河防【十三】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七河防乾隆四十三年五月初七日河道总督萨载奏言窃臣于本月十七日奏覆黄水并未入运及髙家马头现在情形一折兹于二十五日奉到硃批已有防了钦此折内黄河改从陶荘绕北下注句上奉硃批

  • 卷六 集景·陈继儒

    结庐松竹之间,闲云封户;徙倚青林之下,花瓣沾衣。芳草盈阶,茶烟几缕;春光满眼,黄鸟一声。此时可以诗,可以画,而正恐诗不尽言,画不尽意。而高人韵士,能以片言数语尽之者,则谓之诗可,谓之画可,谓高人韵士之诗画亦无不可。集景第六。

  • 卷七·敖继公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说卷七     元 敖继公 撰大射仪第七注曰于五礼属嘉礼继公谓诸侯与其羣臣饮酒而习射之礼也言大射者别于賔射燕射也大射之仪他篇于此言礼是乃言仪者以其仪多

  • 卷二十九·吕祖谦

    <经部,书类,增修东莱书说钦定四库全书増修东莱书说卷二十九  宋 时澜 撰立政第二十一     周书无逸立政二篇相为经纬者也以无逸之心明立政之体君道备矣无是心则虽具举政体不过在方防而巳故先之以无逸有是心

  •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二·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力品第三十八之二(七)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见此灵鹫山乎。诸比丘对曰。唯然。见之。卿等当知。过去久远世时。此山更有异名。

  • 第二十一品·佚名

    第一章 教论今称教论。此处,指三度之结集而&ldquo;教为新&rdquo;。又&ldquo;何人于如来之教为新&rdquo;,言&ldquo;得新如来之教&rdquo;,乃一分北道派之邪执。一(自)教是新耶?(他)然。(自)念处是新耶?(他)实不应如是言&hellip;&hel

  • 被毁灭的人·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小说讲述了超能侦探鲍维尔为寻找一件诡异的杀人案件的真相,踏上为死者复仇之路的悬念推理故事。好的故事能够娱乐人心,伟大的故事更激发起我们对于自身生命、梦想及价值的探索。《被毁灭的人》不仅具有曲折的情节,还表现

  • 宛署杂记·沈榜

    城镇志。明沈榜辑。二十卷。沈榜字子登,江南临湘(今属湖南)人。万历举人,屡官知县。沈氏知宛平时,摘抄实录、档册、塘报,约当万历二十年(1592)成书, 约三十万字。正文按日、月、光、天、德、 山、 河、壮、帝、居、太

  • 陈季卿误上竹叶舟·范康

    元杂剧剧本。剧写陈季卿科考落第,于终南山青龙寺遇仙人吕洞宾,吕劝其出家,陈功名心未泯,尘缘未了,坚执不肯。吕用一片竹叶化为一只小船,送思亲心切的陈归去。陈在睡梦中乘船回到家中,与家人相见后即刻赴京赶考,途中小船被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