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雍也第六

本篇前半多评论人物,与《公冶长》相同,后半多泛论人生。其中有一些著名的论述,如“文质彬彬”、“敬鬼神而远之’、“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等等。全篇原文共30章,本书选19章。

不迁怒,不贰过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

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不迁怒于人,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可惜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过好学的人了。”

【读解】

我们曾经听过夫子自道,说他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好学。(《公冶长》)现在又听他赞扬颜回好学,而且,只有颜回好学。这一方面说明在圣人看来,只有颜回才是真正得了他的真传,继承了他的衣钵,另一方面也使我们进一步知道了“好学”的品质不是随便什么等闲之辈都可以有的,从而使我们再也不敢自诩为”好学”的人了。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孔子说到颜回好学时,并没有说他文学如何了得,历史如何如何了得,语言如何了得,而是说他“不迁怒,不贰过”,既不迁怒于人,又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这在我们看来,完全是品德问题,而不是什么好不好学的问题。这又一次说明,在圣人门下,学习决不仅仅是指书本知识、文化知识.而是包括“德育”的内容在内的,所谓“进德修业”,在儒学里,都是属于“学”的范畴。

说到“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可真是我们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修养。所谓不迁怒,就是自己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有什么烦恼和愤怒不发泄到别人身上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不拿别人做自己的出气筒。比如说,自己在外面受了气,不拿太太做出气筒;受了太太的气不拿孩子做出气筒。或者,受了上司的气,不拿下级做出气筒。如此等等,那可真是难以修成的涵养。至于说不贰过,就是知错而改,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这更是难上加难的修养。能够做到这一点,不说是非圣人不可,起码也是像颜回那样的贤人了。

如果说“好学”的标志就是这些,我们谁还敢自认为是“好学”的人呢?

猜你喜欢
  易经·杂卦传·佚名
  昭公卷二十三(起十三年,尽二十三年)·何休
  审分览第五·吕不韦
  审应览第六·吕不韦
  要团结不要分裂·孔子
  卷七·姚际恒
  卷八十二·乾隆
  卷一百十三·秦蕙田
  卷八·易祓
  卷八目录·乾隆
  卷之四十八·邵经邦
  卷五百六十·佚名
  卷二十九·佚名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佚名
  活得快乐·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沈鲸

    【西地锦】〔小外上〕北极玄机周遍。功多金阙调元。齐光日月神通显。万灵普济无边。善哉善哉。天地大公。鬼神阴鉴。福善祸淫。昭昭如电。吾乃玉虚师相玄天上帝是也。北辰合德。春日同仁。赞化玉淸。道生天而至妙。调

  • 第三折·李文蔚

    (外扮萧何同净樊哙领卒子上)(萧何云)智扫群雄百万兵,威敌平定汉初兴。志存节义为肱股,流传千载显家声。小官萧何是也。少为沛县主吏,因沛令欲起兵应陈涉,小官与曹参杀令,立刘亭长为沛公。俺沛公与项羽,遵怀王之命,共灭嬴秦,西

  • 卷十四·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十四      元 方回 编晨朝类 闻鸡而起戴星而行以勤学以综务有不同惟贤者乃云高卧晚起亦各有其志也 五言【三十二首】 早渡蒲关          唐明皇 钟鼓严更曙山河野【一作四

  • 卷四 五言律·佚名

    元好问少室南原地僻人烟断,山深鸟语哗。清溪鸣石齿,暖日长藤芽。绿映高低树,红迷远近花。林间见鸡犬,直拟是仙家。九月晦日王村道中水涸沙仍湿,霜余草更幽。烟花藏落景,山骨露清秋。坐食知何益,行吟只自愁。随阳见鸿雁,三叹惜

  • 曲话提要·梁廷枏

    《曲话》五卷,清梁廷枏着。廷枏,字章冉,别号藤花主人。广东顺德人。副贡生,官澄海县训导。因参加修《海防汇览》,得熟悉当时国际形势。林则徐任两广总督,特聘他共商战守计划。一八五一年(咸丰元年)升内阁中书,加侍读衔;一八六一

  • 卷之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二百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附录·徐学聚

    平倭錄(無卷數 江蘇周厚堉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紀明任環平倭事蹟萬厯中吏科給事中翁憲祥巡撫陜西監察御史吉人重刊憲祥作前序人作後序亦不言爲誰所作也嘉靖癸丑倭冦由越入吳環時爲蘇州府同知力戰殱之以功晉山東布政司

  • ◎杀奸奇计·李定夷

    浙省塘栖镇,有王某者,系前清武举人。娶妻秦氏,年已四十,丰韵犹存。家有桑田甚富,每年收获约有四五千元之谱。雇一家人,名小四子,甚倜傥。秦氏私与通焉,被王窥破。欲举发,恐失面子,于是思得一暗杀法。近当收桑之际,王雇一船,率小四

  • 卷一·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一乾隆二十五年三月庚戌命犒凯旋之索伦等官兵上谕军机大臣曰兵部奏称凯旋之索伦吉林察哈尔等官兵经过京城请于德胜门外敎塲暂为休息再行起程等

  •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司马迁

    宋尚斋 何平 译注【说明】本传是袁盎和晁错的合传。袁盎在汉文帝时,深得信任,所言皆听,但到汉景帝时,却被查办,降为庶人。而在文帝时默默无闻的晁错曾数十次上书也不被采纳,到景帝时,因与之密切,却官运亨通

  • 卷一百二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二十五昆虫草木略【一】【臣】等谨按郑樵通志殿以昆虫草木略分为八类专采名物志尔雅补注本草疏积数年之勤而始成书然而蒐罗未广考证未确往往絓漏舛讹名目牵混【臣】等奉命续纂通志广徵博引

  • 十四年·佚名

    (己卯)十四年大明正德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丙申朔,上行望闕禮如儀,又率百官,陳賀于大妃殿,仍受群臣賀。○進豐呈于大妃殿。○饗宗宰二品以上,承政院、臺諫、弘文館及入直諸將、翰林等于勤政殿庭。1月2日○丁酉,戶曹判書高荊山

  • 卷二·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二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召南 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鸠乃可以配焉 朱注南国诸侯被文王之化能正 心修身以齐其家其女子亦被后妃之化有专静纯一之德故嫁於

  • 卷十九·李光坡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十九安溪 李光坡 撰喪大記第二十二疏曰鄭云喪大記者以其記人君以下始死小斂大斂殯葬之事劉元云記謂之大者言其委曲詳傋繁多故云大疾病外内皆埽君大夫徹縣士去琴瑟寢東首於北牖下廢牀徹䙝衣加

  • 念佛三昧不易得·印光

    念佛三昧[1]亦不易得,若不自量,或致著魔。须知往生净土,全仗信、愿。有信、愿,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乱,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乱,及得念佛三昧为志事,不复以信、愿、净念为事(都摄六根而念,为净念。念佛时,常听自己念佛音声,

  • 第八十四章 于教行奉事·佚名

    然,通晓摩奴法律彼大地之主[普罗伽玛婆夫二世],长久之间被敌所夺之家传[食]邑、田地、家屋其地,如旧给与而定种种之境界。(一、二)又同于属佛法之村落,游园及其他,要品[维持之食]邑、群[住比丘]所有之[食]邑,(三)并设定独住[比丘]之[食]邑、八